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湖南省牛的隐孢子虫病调查及小鼠感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8个县(市)的296头奶牛、177头水牛及12头黄牛进行了隐孢子虫病的调查。发现6个县(市)的牛有隐孢子虫的感染。奶牛感染率为5.3%~28.8%,其中某牧场1岁以下犊牛的感染率(46.7%)高于1岁以上牛(23.9%),3、4月龄犊牛的感染率(分别为100%和60%)高于4月龄以上的犊牛;水牛感染率6.6%~40%;黄牛中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以牛粪中分离出的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小鼠成功,  相似文献   

2.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塘牧场对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7.65%和8.86%(P<0.01),1/2野血牦犊牛在初生时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比家牦犊牛分别提高3.21%,5.57%,5.51%;6月龄时分别提高9.56%,11.46%,3.59%;18月龄时分别提高9.18%,17.55%,7.64%(P<0.01)。  相似文献   

3.
鸭隐孢子虫病调查及雏鸡感染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郑州、尉氏、信阳三个地区21个鸭场23群共34400多只家鸭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23群家鸭共有16群感染有隐孢子虫,群体感染率为69.57%;不同月龄的家鸭均有感染,1~8月龄鸭感染率(87.5%)明显高于8月龄以上鸭的感染率(60%)。所有阳性鸭群中粪便卵囊数均较少。所查卵囊均呈卵圆形、淡红色、卵囊壁单层、光滑无色。测得100个卵囊大小为3.9~5.7×5.0~6.1(微米),平均为4.76微米×5.75微米,卵囊形状指数为1.054~1.439,平均为1.221。鸭源隐孢子虫卵囊感染1日龄海兰雏鸡后,潜隐期4天、显露期13天。涂片检查发现喉头、气管、肺脏、十二指肠、法氏囊有大量虫体寄生  相似文献   

4.
日粮不同蛋白质,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3胎母猪90头,随机分成6个品种相同的组,试验日旧白质为14%和16%,赖氨酸为0.6%、0.8%、1.0%,通过对比饲养试验、母乳测定,结果表明:当日粮含DE约3320kcal/kg.CP为16%,Lys为0.8%~1.0%,母猪日采食量为4.5kg时,泌乳力好,哺乳仔猪增生最快,21日龄头均重达6.05~6.12kg,与其它处理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处理组间仔猪下 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选用半舍饲的周岁龄青海细毛羊56只,分为三组,试验1、2组各20只,对照组16只。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1、2组每只羊每日分别添加0.2g和0.1gRCF-3稀土添加剂,进行60d饲养试验。结果:试验1、2组绵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6%(P<0.01)和12.6%(P>0.05);平均羊毛长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1%(P<0.01)和5.5%(P>0.05);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2%(P<0.01)和8.7%(P>0.05%)。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羊毛长度和经济效益分别比2组提高15.9%(P<0.05)、15.7%(P<0.05)和15.2%(P<0.05)以试验1组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饲粮中分别添加 3个不同剂量的玉米源异麦芽寡糖菌质粉(IBS),旨在研究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内源性激素分泌的影响。选择 1日龄黄羽肉鸡 270只,公母各占 1/2,随机分成 5组。对照 1组饲喂基础饲粮,对照 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4.27g/kg市售食品级低聚异麦芽寡糖粉,试验 1、2、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6、12、24g/kgIBS。结果表明:1)与对照 1组相比,试验 1、2、3组死亡率分别降低 33.30%、49.95%、49.95%;1~52日龄,试验 1、2、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 8.80%(P<0.01)、11.02%(P<0.01)、7.80%(P<0.01);试验 1、2、3组料重比分别降低 8.73%(P<0.05)、9.09%(P<0.01)、6.91%(P<0.05);试验 2组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提高 8.68%(P<0.05);试验 3组血清中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 24.75%(P<0.05);在血清胰岛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1h,试验 1组提高 40.31%(P<0.05),采食后2h,试验 2组提高 40.09%(P<0.05);在血清生长激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1h,试验 3组提高 35.18%(P<0.05),采食后 2h,试验 2、3组分别提高 48.26%(P<0.05)、42.72%(P<0.05);试验 2、3组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 23.65%(P<0.05)、26.29%(P<0.05)。2)与对照2组相比,试验2、3组死亡率均降低24.97%;1~52日龄,试验1、2、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 6.57%(P<0.05)、8.75%(P<0.01)、5.59%(P<0.05);在血清胰岛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2h,试验 2组提高 44.55%(P<0.05);在血清生长激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2h,试验 2、3组分别提高 50.24%(P<0.05)、44.63%(P<0.05);试验 3组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总体平均值提高 23.80%(P<0.05)。结果提示,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 IBS,对其生长性能、激素分泌有促进作用,且在本试验的 3个剂量中,以添加 12g/kgIBS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张鸣实  严天元 《饲料研究》2002,(1):34-35,33
试验组(T组)Ⅰ期(高蛋白块添)、Ⅱ期(EM块添)、Ⅲ期(矿物块添)的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对照组(D组)高177 g、110 g、185 g,增长率分别为17.2 %、11.2 %、20.8 %,t检验差异显著(P < 0.05)。T组比D组每增重1 kg消耗的精料(kg)、ME(MJ)、DCP(g)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Ⅰ期分别降低0.6 (16.0 %)、12.6 (14.1 %)、44.6(7.0 %),Ⅱ期分别降低0.4 (8.2 %)、8.5(8.9 %)、58.5 (8.6 %),Ⅲ期分别降低0.8(17.7 %)、16.9 %(15.8 %)、115.2(15.3 %),t检验差异显著 ( P< 0.05 )。Ⅰ期、Ⅱ期、Ⅲ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每日增加纯收入为1.32元、0.78元、1.38元,收益率为1∶13.2、1∶7.8、1∶13.8。按120 d肥育期计算,头均多产肉21.2 kg、13.2 kg、22.2 kg,头均可增加收入158.4元、93.6元、165.6元。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哈尔滨市某奶牛场377头2月龄以内的犊牛1-6月份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为38.73%和3.71%,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02%和1.33%,2月龄犊牛1~6月份总发病率为60.67%,死亡率为9.82%,而1-6月份之间,以1月份发病率为最高,以后各自逐渐递减,上述结果提示,犊牛发病原因主  相似文献   

9.
对西宁市奶牛场97头荷斯坦奶牛不同初配月龄与头胎产奶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7.0~17.9月龄初配受孕的奶牛头胎产奶量最高,比16.9月龄以前初配受孕的高542.45kg(P<0.05),比18.0~18.9月龄初配受孕的高520.41kg(P<0.05),比19.0~19.9月龄初配受孕的高1042.01kg(P<0.01),比20.0月龄以上初配受孕的高201.29kg(P>0.05)。说明西宁地区的荷斯坦奶牛在17.0~17.9月龄初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奶牛日粮中添加奶牛增产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奶牛增产剂饲喂日产16 kg 的泌乳后期奶牛。结果表明:每天每头饲喂0.5 kg,可提高产奶量1.81 kg/d·头,净增幅度为12 %(P>0 .05) 。每头每天饲喂0.6 kg,可提高产奶量3.59 kg/d·头,净增奶幅度为25.6 % ,差异显著( P<0 .05) 。  相似文献   

11.
黑白花奶牛犊牛的行为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琦  周建强 《家畜生态》1994,15(1):22-24,37
通过对25头黑白花奶牛初生犊牛的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初生犊牛最早吃乳时间1.1±0.12小时,最早吃料时间7.5±2.3天,最早吃草时间10.5±1.75天。每日活动时间1月龄前为1.8±0.16小时,断乳后为5.7±1.64小时;休息时间1月龄前为16.10±4.75小时,断乳后为13.04±3.78小时;反刍时间1月龄前为4.16±1.55小时,断乳后为6.50±2.93小时;反刍次数1月龄前为14.16±1.75次/日,断奶后为11.78±1.48次/日。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掌握乳牛隐孢子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动态,从河南省郑州、开封、济源和鹤壁4个地区9个奶牛场采集12月龄以内的乳牛粪便样品582份,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26.12%(152/582)。其中,断乳前犊牛(5日龄至2月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30.91%(51/165),断乳后犊牛(3~12月龄)感染率为24.22%(101/417)。依据形态数值初步鉴定为2种隐孢子虫,即微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在断乳前犊牛阳性样品中的比率为50.98%(26/51),在断乳后乳牛阳性样品中的比率为9.90%(10/101)。另外,饲养方式(断乳前犊牛单独隔离饲养和未隔离饲养)对断乳前犊牛2种隐孢子虫的感染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选18头中国荷斯坦初生犊牛分为两组,每组9头,对这两组牛分别使用干物质中粗蛋白质水平为23.18%和25.2%的两种开食料,并用15O千克鲜奶,于42天断奶。结果两组牛2月龄和3月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粗蛋白质水平不宜超过23.18%。  相似文献   

14.
三黄种鸡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选取38周龄三黄种鸡蛋990枚,分别测定其蛋重和蛋形指数(短径/长径),采用4×4两因子交叉分组设计,将蛋重分成A1(50 g以下)、A2(50.1~55 g)、A3(55.1~60 g)和A4(60.1 g以上)四个水平,将蛋形指数分成B1(0.72以下)、B2(0.721~0.76)、B3(0.761~0.80)和B4(0.801以上)四个水平,然后进行交叉分组,以研究不同蛋重和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A2(50.1~55 g)和A3(55.1~60 g)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A1和A4(P < 0.05),且A2、A3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蛋形指数在B2(0.721~0.76)范围内,受精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B1、B3和B4(P < 0.01)。故蛋重在50.1~60 g、蛋形指数在0.721~0.76范围内,受精蛋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用杂交黄牛8头、本地黄牛4头、配对成3个试验组、一个对照组,每组3头,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以羟甲基脲产品(金维蛋白)替代部分或全部豆粕为试验组,以13%豆粕为对照组。结果,1、2、3、4组日增重分别为1.207kg、0.783kg、0.987kg、1.046kg,1、2、3组分经对照4组高0.16kg、低0.264kg、低0.06kg、组间差异不显著(F〈F0.05);相应每增重1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铁剂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6窝的96头哺乳仔猪分为3组,每组32头。试验1组、2组于3日龄分别注射1ml自制的高浓度铁剂“铁血素1号”(含铁150mg/ml)、“铁血素2号”(含铁100mg/ml),3组为空白对照。试验结果:35日龄断奶时,1组和2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6.76%和32.35%(P<0.01);3日龄时,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各组均在9~10g(P>0.05),到12、25、35日龄时,1组和2组均在12~14g,与对照组的6~9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组、2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高36.12%和31.90%。  相似文献   

17.
海带粉蛋鸡饲料添加剂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海带加工后的下脚料(根,梢等)洗净,晒干,加工成粉。分别以2%,4%,6%的比例添加到蛋鸡饲料中,可使产蛋率分别提高6.2%,10%,14.3%(P<0.05),料蛋比分别下降0.5%,0.5%,1.0%(P>0.05),淘汰死亡率分别下降0.9%,1.1%,1.1%(P<0.05)。  相似文献   

18.
对4月龄感染了马立克氏病的2月龄-6月龄乌黑鸡群血清蛋白及血清酶的研究结果表明;2月龄~3月龄健康乌黑鸡如血清蛋白升高极显著(P〈0.01),血清ALP活性下降显著(P〈0.05),AMS活性下降不明显(P〉0.05),CHE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4月龄感染MD后,血清蛋白显著降低(P〈0.05),而后,白脓月回升,变化均不明显(P〉0.05),白蛋白在5月龄再次极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在山区农家饲养肉猪日粮中添加5、10、15、20%的葛叶粉。结果表明:添加5%葛叶粉的不同处理的试验1、2、3组日增重分别为483、512、496克,与农养常规对照组498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2组同10%葛叶粉的试验4组457克间差异明显(P<0.05),与15%、20%葛叶粉的对应试验5组402克、试验6组339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4组同对照组比虽日增重低8.2%,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5、6组与对照组、试验1、3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且该两组彼此存在明显差别(P<0.05)。在饲料报酬、日采食量上,对照组与试验1、2、3组间均无显著差别(P>0.05)。试验4组在饲料报酬上与对照组、试验2、3组间分别有明显差异(P<0.01),试验5组与对照组、试验1、2、3、4、6组间皆存有显著差别(P<0.05),试验6组同对照组、试验1、2、3组间都是差异极明显(P<0.01)。饲料适口性以试验2组最好,其次为对照组、试验3组,试验5、6组最差。  相似文献   

20.
在三个蛋鸭试验中分别添加0.2%、0.4%、0.6%的硫酸钠,结果表明,试验组I、Ⅱ、Ⅲ与对照组比较,产蛋率分别提高5.1%、7.8%、5.8%(P〈0.05)料蛋比分别降低2.39%、5.82%,2.05%,经济效益分别提高9.4%、16.8%、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