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表面活性矿物对磷矿粉的活化及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不同方法对加入高表面活性矿物的磷矿粉进行活化处理,在石灰性土壤上的玉米苗期土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活化处理对玉米苗期的生长、磷效率和土壤有效磷等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高表面活性矿物对磷矿粉的活化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所有活化处理中,磷矿粉+高表面活性矿物4(MPR4)处理有利于作物地上部的生长,而磷矿粉+有机活化剂(MPR5)处理有利于根系的发育;MPR4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最高,比磷矿粉(PR)增加20.73%,为水溶性磷肥(SP)的92.68%;MPR5处理的根系生物量最高,比磷矿粉直接施用处理增加30.74%,为水溶性磷肥(SP)的115.86%。磷矿粉经高表面活性矿物活化后可显著提高植株的磷吸收效率,但不利于磷的利用;磷矿粉经高表面活性矿物活化后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活化处理磷矿粉可使土壤有效磷比PR平均增加0.98mg/kg,其中最佳活化处理可使土壤有效磷比PR增加2.05mg/kg。  相似文献   

2.
不同改良剂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渍土离子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滨海盐渍土的特点,采用4种盐碱土改良剂在滨海盐渍土上单独施用和与石膏配合施用,研究施用后对盐渍土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与石膏后,在0~40 cm土层,盐渍土中离子组成比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pH值、电导率、Na+、K+、Cl-和总碱度(HCO-3+CO23-)在盐渍土中分别降低了0.05~0.20、8~163μS.cm-1、10.35%~47.74%、12.07%~51.69%、3.39%~40.67%和20.18%~48.56%;Mg2+、Ca2+和SO24-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06%~13.54%、15.58%~56.20%和12.24%~76.12%。结论:改良剂与石膏配施效果比单施改良剂好,其中腐殖酸与石膏配施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改良剂对复合污染红壤中镉锌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有机肥、海泡石对红壤上小油菜生物量、Cd与Zn吸收量、土壤Cd、Zn形态转化、pH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对无污染红壤小油菜的生长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污染土壤上小油菜的生物产量,同时明显降低小油菜对Cd、Zn的吸收浓度。改良剂单施的效果是有机肥>石灰>海泡石,而有机肥和石灰配施或3种改良剂配合施用优于单施。改良剂降低复合污染红壤Cd、Zn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是,施用改良剂后,土壤重金属形态和pH值发生显著变化。施用改良剂,土壤Cd、Zn转变为植物不易吸收的形态,与植物生长有良好相关性的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显著减少;施用石灰使土壤pH升高约2个单位,施用海泡石和有机肥使土壤pH增加1.2个单位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可溶性盐含量、pH、离子(Na+)含量高,无法直接进行水稻育苗的问题,利用重碱土(WK)通过采用改良剂(硫酸铝、硫酸钙、硫酸亚铁、腐植酸)单施、3种无机改良剂分别与腐植酸配施,实现苏打碱土直接水稻育苗与改良同步进行,评估施用改良剂原土育苗后土壤的盐度、碱度、可溶性离子含量及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合盐碱土水稻育苗的最佳施用量.结果 表明:单施以CaSO4 ·2H2O(1.8%)、配施以R3(1.8%CaSO4·2H2O与1%腐植酸)处理效果较好,单施CaSO4·2H2O(1.8%)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pH降低3.26,交换性钠、CO32-、HCO3-降低幅度分别为78.72%、100.00%、79.79%.配施的R3处理碱土pH降低了3.60,交换性钠、CO32-、HCO3-比WK对照组分别降低98.19%、100.00%、78.72%.施用改良剂后通过培养期间淋洗而逐渐消除限制水稻生长的障碍因子,水稻秧苗成苗率、苗高得到明显提高,配施处理中S9(5%腐植酸、1.8%的硫酸亚铁)的成苗率、苗高表现较好,该处理腐植酸中的胡敏酸,富里酸等物质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结合育苗成本分析及对人体健康的考虑,综合筛选出适合盐碱土水稻育苗的最佳改良剂施用配比为R9(1.8%CaSO4·2H2O与5%腐植酸配施)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对盐碱土中盐分和有机碳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共设计WO(有机硅功能肥)、YP(土壤调理剂)、OF(有机肥)、PG(磷石膏)、WO+PG(有机硅功能肥+磷石膏)、YP+PG(土壤调理剂+磷石膏)、OF+PG(有机肥+磷石膏)和CK(空白对照)8个处理。结果表明,改良剂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的水溶性总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改良剂和磷石膏对于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不一样,有机改良剂的施用主要提高了土壤的CE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磷石膏的施用主要提高了土壤的水溶性Ca2+、Mg2+、K+含量,并降低了土壤的pH值、钠吸附比(SAR)。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单施有机改良剂,与单施有机改良剂相比,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溶性Ca2+、Mg2+、K+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的SAR、交换性Na+含量和碱化度(ESP);在本试验中,有机硅功能肥配施磷石膏的处理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化肥、有机肥、石灰石粉、结构改良剂配合施用对新垦红壤性状综合改良的效果以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对土壤质量综合提升和大豆生长效果最佳的处理为石灰石粉+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结构改良剂,其次为石灰石粉+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效果好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的效果;石灰石粉+单施有机肥处理的改土效果好于石灰石粉+化肥处理的效果,但对作物生长的效果略差于石灰石粉+化肥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利用物理方法对磷矿粉进行微晶化加工处理。经微晶化处理后的磷矿粉颗粒均匀性良好,结构松散,粒径整体变小,枸溶性磷提高77.99%。通过种植大田试验探究矿物磷肥对苹果栽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磷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单果重、糖酸比、叶片叶绿素,较空白处理分别提高了25.01%、13.07%、25.35%,有效改善了果品质量。使用微晶化磷矿粉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两组施矿物磷肥处理在0~20 cm和20~40 cm分别提高了34.32%、84.42%和17.88%、44.18%。微晶化磷矿粉增量施用后苹果栽培效果与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有机肥在化肥减量化技术上的应用,以传统施肥为对照,设置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的6个处理,分析不同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增加肥料效益,增产顺序依次为30%的有机肥配施70%的化肥处理(CF+M1)施用100%普通化肥处理(CF)80%的有机肥配施20%的化肥(CF+M3)50%的有机肥配施50%的化肥(CF+M2)施用100%的有机肥(CF+M4,CK2);减少30%~80%的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情况下,配施4 500~12 000 kg/hm~2的有机肥不仅可使玉米产量达到或略低于施用化学肥料的玉米产量,对玉米的稳产也具显著作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30%比例的玉米产量、肥料效益和产投比最高,既经济又环保。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分析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生长与营养状况,为玉米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5个处理,3次重复,CK:不施肥;PK:施用磷钾肥,不施氮肥;NPK:施用氮磷钾肥;NPKZn:施用氮磷钾肥和锌肥;NPKM:施用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玉米产量,平均增产6.5%,N素吸收量增加4.5%,籽粒Zn浓度增加3.25 mg/kg。【结论】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N素吸收量和籽粒Zn浓度,是化肥减施增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改良剂[石灰(L)、鸡粪(F)、泥炭(T)、鸡粪+石灰(FL)和泥炭+石灰(TL)]对Cd污染湖南红壤土壤上小白菜生物量、土壤有效Cd质量分数、小白菜地上部分Cd吸收量和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鸡粪、泥炭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增加小白菜生物量,且配施处理较单施处理好,各处理间增产顺序为FL≈TLFTL。与不施改良剂(对照,CK)相比,无论是改良剂单施还是配施,土壤有效Cd质量分数和小白菜Cd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且改良效果顺序为FL≈TLFL≈T≈L。不同改良剂处理的土壤有效Cd与小白菜地上部分Cd质量分数呈正相关(R2=0.99),改良剂是通过降低土壤中Cd的有效性达到降低小白菜地上部分Cd质量分数的效果。除T处理对供试土壤pH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且各处理对pH的影响顺序为FL≈TL≈LFT。  相似文献   

11.
运用基于模拟人体生理溶液的体外试验,研究了铅(Pb)污染城市土壤加入磷矿粉、过磷酸钙、骨粉、蛭石、沸石、膨润土后土壤Pb的生物可给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的含磷和黏土矿物改良剂后,模拟胃和小肠阶段的Pb的生物可给性降低,含磷改良剂处理降低幅度大于黏土矿物处理.加入w=2%的骨粉效果最佳,在模拟胃和小肠阶段Pb的生物...  相似文献   

12.
有机无机长期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机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8 a定位试验,比较了不施肥、单施化肥、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机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其中以化肥配施有机肥对小麦产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三种施肥处理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含量以及胡敏酸和富里酸的比值,且以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含量最高,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次之,但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的胡敏酸和富里酸比值最高,有机肥处理次之;有机肥处理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腐殖质松结态、稳结态、紧结态含量显著高于施用化肥,但松/紧态比值以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最高,有机肥处理次之,化肥处理最小。由此可见,长期坚持化肥配施有机肥不仅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有效提高了胡敏酸和富里酸比值以及腐殖质的松/紧比,促进了有机质活化,改善了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露地番茄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以6∶4配施比例产量较高。施用无机肥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酸含量较高,施用有机肥处理的VC含量最高且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口感最佳。施用有机肥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则以无机肥和高无机肥配施量处理的含量较低。各试验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远低于蔬菜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兰州新区典型温室盐碱化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的研究了施用茶渣生物有机肥对温室盐碱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H均有所下降,其中全量施用有机肥处理下降最大,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全量施用有机肥、半量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降幅在1.68%~7.14%。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茶渣有机肥降低了土壤的碱化度,全量施有机肥由中度碱化土变为轻度碱化土。有机无机肥配施、全量施用有机肥和半量施用有机肥处理不同土层平均盐分含量分别为2.26、2.13、2.32 g/kg,均低于单施化肥处理的2.61 g/kg,表明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其中全量施用有机肥处理降盐效果最佳。在0~40 cm土层,阴离子以NO_3~-和SO_4~(2-)为主,其中全量施用有机肥处理含量最低;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含量最低。综上所述,茶渣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化土壤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甜玉米(Zea mays L.)有机无机钾肥施用的最佳配比,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钾肥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甜玉米叶片数和株高的增加,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显著增加玉米的穗粗、穗长、行粒数及千粒重,降低秃尖长,但对苞叶数及穗行数无显著影响。施用钾肥促进了甜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的增加,增幅分别为11.02%~26.04%、28.42%~47.39%和35.87%~68.97%。同时可显著增加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与放线菌的数量。等施钾量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果实中硝酸盐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30%有机钾+70%无机钾处理的玉米产量、农学效率、钾素积累量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8 755kg/hm~2、21.53 kg/kg、194.89 kg/hm~2和44.19%,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钾素主要积累在甜玉米的叶片和茎秆中。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高于全部施用化肥处理,且随着有机钾在总施钾量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也呈降低趋势。综上所述,有机无机钾肥配施较全部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有机和无机钾肥3∶7配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生石灰和钙镁磷肥对晚稻生长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镉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生石灰和钙镁磷肥及与化肥、有机肥配施对土壤镉有效性、水稻生长和稻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石灰、钙镁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其增幅为10.5%~16.1%,其中耦合石灰、钙镁磷肥和化肥(NPKML)处理增幅最大,达到16.1%,施用生石灰次之、钙镁磷肥增幅最小。有机肥与生石灰、有机肥与化肥和生石灰配施可使土壤有效镉含量降低7.9%~23.5%、使糙米的镉含量降低35.1%~47.5%,其中NPKML对两者的降低效果最佳。施用生石灰、钙镁磷肥等对水稻生长和稻谷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有机肥、化肥、钙镁磷肥和石灰合理配施,对镉污染稻田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分别于轻、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开展,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T1,尿素分次施用,N 25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一次性基施(T2,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微生物肥(T3,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有机肥(T4,轻、中度盐碱土的施氮量分别为162 kg/hm~2和144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秸秆腐熟剂(T5,180 kg/hm~2)、有机无机复合肥一次性基施(T6,162 kg/hm~2),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盐渍土条件下,与T1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PFPN)、不同土层钠吸附比(SAR)和电导率(EC值)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提高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其中T4和T5处理产量表现最好;与T1相比,T4处理的PFPN显著提高16.6 kg/kg;不同施肥措施有降低0~20 cm土层SAR和EC值的趋势,其中T4处理表现最好。此外,T4处理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综合认为,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包膜增效尿素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提高和缓解土壤盐渍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N、P、K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饲草玉米N肥、P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7.79%~84.25%,27.85%~102.66%,且HS2处理(化肥+1.5倍生物肥)N肥、P肥利用率分别达到62.46%和24.38%。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生长及N、P、K含量都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好,而HS2处理N肥、P肥利用率最高,故HS2处理为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菌肥对盐渍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食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蒙古五原县,以食葵LD5009为供试作物,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产品(包括丹路牌微生物菌肥和丹路牌微生物菌剂)对盐渍土壤微生物、土壤含盐量及食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不同产品可降低0~40 cm土层盐分含量;(2)施用不同产品可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提高细菌和放线菌的数目,并提高细菌优势菌多样性,且不同产品处理均广泛分布有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3)施用不同产品可极显著提高食葵产量,产量表现为菌剂与无机肥配施>单施菌肥>单施无机肥,菌剂配施化肥处理增产可达107.62%;(4)单施菌肥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作用效果较优,但其增产、抑盐效果均不如菌剂配施无机肥处理,不能完全代替化肥产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建立于1980年的砂壤质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对30年的肥效演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小麦、玉米历年产量顺序基本趋势为NPK> NP>N>CK;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均高于相对应的化肥,且稳产性好.单施化肥前3年,氮肥养分效率明显,磷、钾肥效果不明显,3年后氮效下降,而磷、钾效上升;磷肥连续施用有明显的残效迭加效应,比一次足量施用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且小麦的磷肥肥效高于玉米;砂壤质潮土增施钾肥有明显和稳定的增产效果,配施有机肥后肥效明显下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肥效随N、P、K配合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有机肥长期施用有明显的后效.养分供应不协调会引起作物缺素而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以致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