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秦川肉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经济性状。【方法】选择健康的6月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秦川公牛、秦川阉牛、秦川母牛)、荷斯坦公牛、阉牛(分别简称为奶牛公牛、奶牛阉牛)和荷斯坦牛与秦川肉牛新品系杂交后代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奶秦杂公牛、奶秦杂阉牛、奶秦杂母牛)各5头,共8组,进行18个月的标准化育肥,测定7~24月龄的体质量,每隔90d测定1次,计算平均日增质量;至24月龄屠宰实验牛并进行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及各部位肉质量。【结果】各组试验牛在13~18月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荷斯坦牛生长发育速度较秦川肉牛和奶秦杂牛快。秦川肉牛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荷斯坦牛,但与奶秦杂牛差异不显著。【结论】杂交改良牛既遗传了秦川肉牛优良肉质性能,也遗传了荷斯坦牛生长速度快的优点;秦川肉牛新品系已具备肉牛品种的基本特征;荷斯坦牛公犊经过育肥,也表现出良好的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14,(3):43-44
<正>自繁自养肉牛,不仅能避免因从外地买牛带进的传染病,还可以降低养牛费用。但绝大部分养殖场没有形成一套有计划、科学的自繁自养肉牛育肥的技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对农户自繁自养肉牛育肥技术的体会。1、注意选择优良父本优良犊牛品种是农户自繁自养肉牛育肥的关键和重点。要想得到好的杂交肉牛品种,必须选择优良的肉牛品种作为公牛。与自养的  相似文献   

3.
一、管理肉牛肥育以秋季最好,其次为春、冬季节.2岁前采取公牛肥育,则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2岁以上的公牛,宜去势后肥育,否则不便管理,且会使肉有膻味,影响胴体品质.肉牛育肥前要驱虫(包括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并严格清扫和消毒房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2~14个月的强制育肥,取7~9胸肋眼肉进行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优质肉牛育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选择优良品种。如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用牛品种利木赞牛飞夏洛来牛、短角牛飞西门塔尔牛等。试验证明,城市郊区养肉牛以养奶公牛犊为好,因奶公牛犊价值高,生长快,屠宰率高,瘦肉率高,提高牛群的经济效益好。对养奶牛少或无奶牛的地区可选用以上介绍的优良种公牛或奶牛种公牛进行冻精配种,或利用优良黑白花奶种公牛本交配种,选当地优良黄母牛实行杂交改良,这不仅增加了奶牛的数量,也增加了肉牛的数量,我们多年实践证明,这是拓宽肉  相似文献   

6.
亲本的选择 父本的选择父本应选择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谱广、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和肉质好、屠宰率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山羊父本品种以波尔、努比、萨能等山羊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7.
不同杂交组合牛舍饲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A组(本×西)×利、B组(本×夏)×利、C组(本×西)×皮、D组(本×夏)×皮的4个组合的三元杂交母犊牛生产性能测定和三元杂交公犊牛直线育肥试验,得出(本×西)×利三元杂交母牛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殖性能优于其他组合。(本×西)×利杂交公犊牛平均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315.6和282.6k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9.72%和53.47%,均高于其他3个组,差异显著;杂交公犊牛料、肉比为3.04,创产值5 652元/头,经济效益为1 652元/头,高于其他3个组,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肉牛父本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与利杂F1母牛,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的杂交二代生产性能测定,比较3个肉牛杂交组合改良效果.结果显示,3种牛对利杂F1母牛改良效果明显,尤其以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在3、6、12月龄的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表现优秀,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进...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优质肉牛规模养殖生长性能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种鲁西黄牛、利杂本、西杂本和夏杂本肉牛育肥3个月后,进行2个月不同品种生长性能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3个杂交肉牛平均日增重和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明显优于纯种鲁西黄牛。如果采购的肉牛具有高生长潜力,杂交肉牛有能力实现全日粮配方的预期日增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七个猪种的生长、胴体及肉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估测,对亲本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和遗传聚类,并运用遗传相似关系对杂交配合力和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优良顺序父本为杜洛克汉、普夏、丹麦长白;母本为内江、雅南、荣昌、成华;四个本地猪的优良二元杂交组合分别为杜内、汉雅、杜荣、杜成;优良三元杂交组合的终端父本一般为汉普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与杂交效果呈正比关系,可供亲本选配参考。本文提出的与理想商品瘦肉猪间遗传相似大小的评定方法,可以综合多性状信息进行评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用皮埃蒙特牛的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改良西门塔尔杂种母牛和晋南母牛,杂交试验,以期为皮埃蒙特肉牛杂交改良利用、提高高档牛肉的生产,提供科学的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皮埃蒙特三元杂种公犊牛初生重、6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是36.2 kg、182.3 kg和542.2 kg,育肥期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1079 g。屠宰率为61.4%,净肉率为52.3%,眼肌面积102 cm2。皮晋牛屠宰率为59%,净肉率50.4%,眼肌面积84 cm2。育肥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皮西杂组合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选择30头6月龄BMY公牛,随机分为三组,按全日制放牧 补饲的方式分别进行12、18和24月龄育肥,到育肥年龄进行屠宰测定和胴体品质评价,结果表明:BMY牛育肥性能好,体重大、产肉性能高,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9.56%和49.62%,胴体产肉率为82.92%。BMY牛的胴体品质较好,牛肉多汁、细嫩、风味好,各项指标达到优质牛肉标准。  相似文献   

13.
夏广军  严昌国  刘成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69-19873
[目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研究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将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分别以4%、5%、6%(以精料为基础)水平添加于肉牛日粮中,研究不同水平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油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利用率植物油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油组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呈下降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植物油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磷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其他指标含量不产生明显变化。植物油组眼肌面积和肉质等级均高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降低了肉牛的采食量、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但对肉牛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增加了眼肌面积,提高了肉质等级,使胴体和牛肉品质得到提高。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的比例不宜过高,可控制在日粮精料的5%以内。  相似文献   

14.
婆罗门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研究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4年开始进行以婆罗门品种为父本与闽南黄牛杂交研宄。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婆闽牛体型好、长得快、产肉量多,在农家饲养条件下,20月龄屠宰胴体重为120.6kg,净肉重为98.3kg,比闽南黄牛分别提高61.8%和70.1%,产奶性能比闽南黄牛高1~2倍,且役力强,役用综合性能提高40.3%。耐热、耐粗和抗焦虫病,能较好地适应我省亚热带生态环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以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青贮发酵益生菌(Max200)和矿物盐载体结合益生菌合剂以及植物细胞壁降解活性制剂(MIXⅡ)的玉米青贮饲料作为粗饲料,将27头‘平凉红牛’公牛(未去势)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Max200组、MIXⅡ组,经过180d育肥,分析肉牛的生长育肥指标、胴体品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的Max200组和MIX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肉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P<0.05);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日增质量分别较对照组高0.09、0.05kg,料肉比分别较对照组低0.49、0.28,说明玉米青贮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转化率;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的屠宰率分别较对照组高2.08%、1.11%,净肉率分别高2.82%、1.51%,胴体产肉率分别高2.04%、1.12%;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肉牛活质量价格时,Max200组、MIXⅡ组‘平凉红牛’分别较对照组平均多赢利297.73、170.13元/头.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肉牛品种选择与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成华  张国梁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3):39-44,F003
结合我省肉牛生产发展的实际,从未来牛肉消费市场需求和进一步开发的可能,就肉牛品种的选择、建立肉牛杂交配套系和配套系的品种组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报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6月龄夏西本、皮西本、利西本、西杂二代各 1 0头进行 36 5天育肥 ,研究不同杂交组合对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 ,1 8月龄各组试验牛体重分别达到 ( 5 2 9 5 0± 2 3 38)kg、( 5 82 2 5±2 9 2 5 )kg、( 5 35 6 3± 2 7 88)kg、( 5 0 4 0 0± 2 4 2 5 )kg,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和夏西本较高 ,分别为 0 96kg、0 90kg和 0 83kg,皮西本、利西本与西杂二代 ( 0 77kg)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饲料报酬以皮西本较好 ,每公斤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 4 0 3kg和 5 98kg。 3个三元杂交组合体尺均大于对照组 (西杂二代 ) ,但各项体尺指数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作者引用美国婆罗门牛(Brahman)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试验,取得明显的效果。对24月龄婆杂牛的生长发育,肉用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分别比同龄本地牛提高83.7%、24.2%、27.3%、22.3%和43.0%。胴体重125.0kg,净肉重97.6kg,屠宰率51.31%,净肉率40.05%,胴体产肉率78.06%,眼肌面积63.71cm~2,分别比本地牛提高73.37%85.77%、15.98%、23.42%、6.88%和78.91%。经 t 检验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对肉的成分分析表明,婆杂牛与本地牛肉的粗蛋白质含量相近,但干物质、热能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前者更高,说明婆杂牛比本地牛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肉牛生产基地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肉牛杂交生产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根据杂交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对该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