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蒎烯合成2-羟基-3-蒎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α-蒎烯合成2-羟基-3-蒎酮的工艺条件,对助溶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较优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为助溶剂,不改变pH值,温度0-5℃,KMnO4与α-蒎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7:1~1.8:1,先加α-蒎烯后加KMnO4.所得2-羟基-3-蒎酮采用IR、MS、1H NMR、3C NMR进行了表征,产率达60%,与文献相同,助溶剂改用叔丁醇后回收率>90%,高于原用助溶剂丙酮(回收率7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β-蒎烯为原料合成3-亚甲基诺蒎酮的反应.以丙酮为溶剂,以酸性高锰酸钾为氧化剂,β-蒎烯经选择性氧化生成诺蒎酮,研究了氧化剂体系、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蒎烯氧化选择性及诺蒎酮得率的影响.采用KOH为催化剂、37%甲醛水溶液为羟甲基化试剂与诺蒎酮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3-亚甲基诺蒎酮,探讨了诺蒎酮与甲醛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体系、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羟醛缩合反应工艺,并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n(甲醛)与n(诺蒎酮)为21∶1,n(KOH)与n(诺蒎酮)为1.5∶1,反应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温度65 qc,反应时间2h.在此工艺条件下,3-亚甲基诺蒎酮得率大于92%.采用GC-MS、FT-IR、1H NMR、13C NMR等手段对合成所得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β-蒎烯为原料,先经氧化反应合成诺蒎酮,诺蒎酮与水杨醛进一步经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3-(2'-羟基亚苄基)诺蒎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缩合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缩合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诺蒎酮1.43 g,以30 m L叔丁醇为溶剂,2.5 g叔丁醇钾为催化剂,n(诺蒎酮)∶n(水杨醛)为1.0∶1.2,回流反应2 h,产物得率为79.46%。采用MS、IR、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3-(2'-羟基亚苄基)诺蒎酮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该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2121空间群。对3-(2'-羟基亚苄基)诺蒎酮的酸碱指示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滴定0.257 4 mol/L盐酸标准溶液时,指示颜色为橘黄色,测定的盐酸浓度为0.259 6 mol/L,RSD为0.089%,滴定的灵敏度高、偏差小,效果优于酚酞指示剂。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比较常用的α-蒎烯、β-蒎烯以及3-蒈烯的异构方法.α-蒎烯、β-蒎烯以及3-蒈烯是松节油中含量较高的3种单萜烯烃,这3种单萜烯都可以在加热或者催化剂存在下,尤其是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异构转化,生成苧烯、莰烯、月桂烯、对伞花烃等烯烃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原料或中间体而被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5.
环氧蒎烷的合成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在各种反应条件下由α-蒎烯及β-蒎烯合成环氧蒎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该课题组使用低浓度过氧乙酸由α-蒎烯合成2.3-环氧蒎烷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越南松节油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为越南松节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3-蒈烯。  相似文献   

7.
越南松节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越南松节油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为越南松节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3-蒈烯。  相似文献   

8.
合成二氢月桂烯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从蒎炮合成二氢月挂烯醇的路线及关键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蒎烯氢化、蒎 烷异构化。一步法和二步法从二氢月桂烯制二氢月桂烯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蒎烷的氧化反应,实现了用空气代替纯氧气进行氧化以制备蒎烷氢过氧化物(PHP)的设想。蒎烷的空气氧化反应需要用催化剂;反应时间约在25h左右,比用纯氧氧化延长了3-5h;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10℃以内,与纯氧氧化温度类似。在空气氧化蒎烷得到的产物中,PHP含量一般可达45%-50%,与用纯氧氧化的结果相当。氧化产物进行常压催化加氢所得还原产物粗蒎醇用GC分析的结果表明,其蒎醇含量(超过38%)及主要产物组成与用纯氧氧化所得产物基本一致。在回收蒎烷中含较多反式蒎烷。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氧化工艺有可能代替纯氧氧化工艺应用于合成PHP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氢化松节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四种毛细管柱分析了松脂液催化加氢产物的化学组成 ,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分离效果 ,其中BP× 5化学结合相熔凝硅石毛细管柱 (30m× 0 .32mm)对顺式、反式蒎烷的分离效果最好。由气 质联用、标样及相对保留时间相结合进行定性 ,归一法及内标法进行定量 ,当以正十二烷作内标物时 ,顺、反蒎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 .890 9、0 .896 5,两种定量方法的分析结果误差小于 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松节油中的β-蒎烯为原料,通过KMnO4氧化合成诺蒎酸,并对氧化反应步骤中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制备诺蒎酸的最佳条件为:β-蒎烯、KMnO4、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1∶2.5∶1,水为溶剂,温度25~30℃,反应时间4~5 h,得率达到35%。  相似文献   

12.
-蒎烯氧化制备诺蒎酸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水和叔丁醇的混合溶液作为反应的溶剂,用高锰酸钾氧化β-蒎烯制备诺蒎酸,考察了叔丁醇含量、高锰酸钾和碱用量以及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5~25 ℃,β-蒎烯、KMnO4、NaOH物质的量的比为1:3:1.5,用 30 % 的叔丁醇水溶液做溶剂,诺蒎酸的收率(质量分数)在 70.0 % 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α-蒎烯为原料,经过氧化和溴仿反应制备蒎酸,将其转化为双酰氯再与硫氰化钾反应得到蒎酸基双异硫氰酸酯。通过蒎酸基双异硫氰酸酯与苯胺类化合物的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2个新型蒎酸基双硫脲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有一定的除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中在100 mg/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E1蒎酸基双苯基酰基硫脲对油菜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66.6%(达到B级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用β-蒎烯为原料合成高纯度对异丙基苯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以松节油中β-蒎烯为原料,通过氧化、酸催化开四元环和脱氢三步反应,合成了高纯度对异丙基苯酚,总产率达到31%。并对酸催化开四元环和脱氢步骤中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发现诺蒎酮开四元环转化反应选择在40%的磷酸溶液催化下,80℃反应1h效果较好,产率达到67.9%。4-异丙基环己烯酮与硫脱氢生成对异丙基苯酚,反应选择密封反应2h效果较好,产率达到63%。  相似文献   

15.
蒎烯分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真空间歇精馏装置分离松节油中的α-蒎烯和β-蒎烯。在设计的日处理量为1t和1.5t松节油的两套网孔波纹填料塔中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在试验工艺条件下获得纯度为99.26%的α-蒎烯和纯度为97.5%的β-蒎烯产品。  相似文献   

16.
低浓度H2O2环氧化α—蒎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低浓度工业品H2O2制取过氧乙酸,并先部分中和,可使α-蒎烯高选择地环氧化。考察了H2O2浓度、H3O2/α-蒎烯配比、反应温度及溶剂对该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接近完全,产物中2,3-环氧蒎烷的含量可达96%,其选择性为98%。  相似文献   

17.
α—蒎烯合成杀虫增效剂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松节油的主要成分α-蒎烯经异构同时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1-异丙基-4-甲基二环「2,2,2」-5-辛烯-2,3-二羧酸酐。研究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加料顺序,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得出比较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α—蒎烯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将纳米镍催化剂首次应用于α-蒎烯的氢化反应中,与其他催化剂相比,本实验条件下原料转化率高于骨架镍,产物顺式蒎烷选择性高于Pd/C。对影响纳米镍催化下α-蒎烯加氢反应制备顺式蒎烷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温度90℃,压力4.0MPa,催化剂用量1.0%(质量分数),原料α-蒎烯转化率达100%,产物顺式蒎烷选择性94.3%。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MoO3/ZrO2金属氧化物型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在α--蒎烯异构反应中的应用.由反应产物的GC-MS分析可知,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异构反应的主产物是莰烯.实验分析表明,只有用(NH4)6Mo7O24·4H2O为原料制备的MoO3/ZrO2才具有超强酸的性质.通过实验分析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异构反应的影响,得出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但对选择性影响较小.异构化反应最佳条件是催化剂在800℃下焙烧3 h,用量为α--蒎烯量的3%,反应温度120℃±2℃,反应时间8 h.在上述最佳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3.5%,莰烯选择性为6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