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国外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可追溯系统是由欧盟为应对疯牛病(BSE)问题于1997年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欧盟国家由于多次受到影响面大的畜禽产品恐慌,欧盟国家民众对自己本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信心较低,因此,肉类食品的"追溯"系统在这些国家中诞生较早。1.1丹麦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禽》2008,30(11):55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保障抗震救灾中肉食品质量安全,确保救灾部队和灾区群众吃上“放心肉”,四川省畜牧食品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供应灾区猪肉等畜禽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利于对食品进行追踪和溯源,强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意识,提升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文章以猪肉为例,探讨了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运行机制,分析了当前推广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信息公开、透明、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等特征,与乳制品供应链的溯源需求存在多重耦合。为追溯乳制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借鉴区块链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成功实践,构建出基于联盟区块链的乳制品供应链溯源体系框架,并对其运行模式和优化重点进行分析,为乳制品行业、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营造一个公开透明、安全可靠的可追溯性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猪肉消费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建立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是目前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出大省,拥有丰富的饲料等资源,为生猪养殖提供物质保障。猪肉追溯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吉林省猪肉的质量与安全,笔者在研究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  相似文献   

6.
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利于对食品进行追踪和溯源,强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意识,提升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文章以猪肉为例,探讨了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运行机制,分析了当前推广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猪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危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猪肉食品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猪肉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猪肉食品的污染和安全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猪肉食品质量全程控制体系。结合山西省高平市的实际情况,从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配送及销售等环节分析了猪肉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提出了构建猪肉安全检测和溯源技术体系的具体措施,以实现"饲养—屠宰—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对猪肉产品的安全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猪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正逐步完善,但在实际中人们往往关注于某一环节的监管,而忽略了对猪肉食品供应链系统化、整体化监管。笔者拟分析目前我国猪肉食品质量问题,从供应链的视角提出建立政府监管信息平台等措施,完善我国猪肉食品质量监管体系,明确各方责任,最终保证猪肉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9.
2017年6月30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追溯平台上线运行启动,标志着农产品向实现全程可追溯迈出了重要一步。农业部按照"部省联动推进、县域整建制运行、规模企业带动、重点品种示范、协作机制驱动"的思路,以期建成食品全产业"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消费有保障的安全责任链"。截止到目前,江苏省乃至全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比例不高,猪肉供应链上各相关主体仍未充分参与。文章从研究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制度出发;分析可追溯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企业如何建立可追溯体系、追溯流程及可追溯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同时提出完善可追溯体系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猪肉消费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建立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是目前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猪肉追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吉林省猪肉的质量与安全。当前,关于猪肉追溯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的开发与运用~([1-5]),对猪肉关键控制点追溯分析的研究较少。吉林省追溯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产品,  相似文献   

11.
《动物保健》2013,(11):77-77
食品质量安全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中国政府近日表示,今年年底前,中国将在婴幼儿配方乳粉、酒类和肉类行业试点企业中建成实用、便捷、可扩展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消费者采用智能手机终端及政府网站可对食品信息实时追溯。  相似文献   

12.
特大型城市群既是乳制品生产消费的主体,也是乳制品安全监管风险的主要区域。在乳制品原料生产领域存在重安全、轻质量风险,在深加工和流通环节存在过度加工、仓储、运输卫生等风险,在监管措施领域存在政府职能发挥不足、社会监管参与不足等问题,实现乳制品安全风险化解和对乳制品生产监管的有效治理,需要强化原料生产各环节监管,为原料质量建设提供保障,在深加工和流通等领域,需要健全、完善质量评价和质量追溯等监管体系建设,在监管措施建设领域需要实现政府监管的精准化、规范化,并为引导社会共享共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乳业》2011,(8):13-13
2011年,辽宁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乳制品行业诚信体系,省内26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也将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乳制品安全。这意味着,省内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如产品追溯、召回、申投诉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让广大消费者更加放心地饮用乳制品。  相似文献   

14.
上海:建立“三合一”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主要食品企业集团之一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8日宣布,它已开通了一个网络、电话语音、手机短信“三合一”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可查询全国农垦系统13个垦区共23象企业生产的六大类农产品。今后这个追溯系统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据了解,包括光明食品集团在内的全国农垦系统13个垦区共23家企业生产的牛肉、猪肉、鸭肉、大米、茶叶、水果等6大类农垦农产品,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乳制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针对乳制品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奶牛养殖户和消费者信息意识、成员企业间信息对称情况、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建立信息培训基地、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和开展新型销售模式、加大乳品宣传教育和健全乳品监管制度等促进乳制品供应链发展的策略,以期实现信息共享背景下的乳制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以及乳制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实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所产乳制品的可追溯性,提高该地区消费和出口性乳制品质量,加强对呼和浩特地区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科学化管理。[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利用B/S模式,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运用SSH三层架构,利用JSP语言编程,构建呼和浩特地区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并根据国内研发的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可流通码到追溯码的加密算法,设计了一种简化的16位编码方案,使用数据缓存、条形码识别技术和回溯码等技术,解决了一品一码和安全追溯的问题。[结果]从整个食品链的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乳制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利用追溯码确保了乳制品信息的准确与共享。[结论]通过软件测试的各种方法,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保证了系统的可实施性,能够在多种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中得到应用,成功实现了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优势,乳业已成为新疆独具特色的标志性产业。但在发展进程中,新疆乳制品加工业面临着如何将奶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严峻困境。为提升新疆乳制品加工业综合竞争能力,笔者采用SWOT分析方法,围绕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新疆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新疆乳制品加工业的实际状况,提出把握国家政策红利与战略布局,促进乳业不断转型升级;强化奶源基地建设,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培育规模化龙头企业,完善行业利益联结机制;融入特色文化与地标元素,加快知名品牌建设步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布局;完善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模式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晓凡 《猪业科学》2017,34(1):124-124
<正>国家对《食品安全法》的再次修订,充分表明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猪肉作为我国居民餐桌重要的肉类,其质量安全毋庸置疑受到最大重视。生猪屠宰加工环节作为优质猪肉供应链条的重要一环,建立屠宰加工环节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无疑会对提升猪肉质量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此环节中还存在产业结构待优化、产能过剩待压缩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加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猪肉消费行为差异分析--基于四川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 《中国猪业》2014,(6):29-32
通过对四川省城乡居民猪肉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四川省城乡居民在猪肉消费总量、消费结构、对猪肉安全和食品营养的关注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均缺乏价格弹性,而猪肉消费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猪肉是城乡居民的基本消费品,应该稳定猪肉市场供给,保障猪肉市场安全,丰富城乡其他肉类产品供应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的猪肉安全和食品营养意识。  相似文献   

20.
畜禽产品     
<正>上海:生猪内脏将加入猪肉信息追溯系统近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农委、商委、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多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上海市生猪内脏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已经出现的场外占道非法交易生猪内脏的活动,城管执法等部门要会同食品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