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外信息     
一、1976年,Sih等研究确定:杜仲树皮中含有的主要抗高血压成分是松脂酚双葡糖甙之后,1988年,Oshima等从杜仲树皮分离鉴定出:表松脂酚、Genipin、丁香树脂酚葡糖甙及甲氧基松脂酚萄糖甙四种抗补体活性成分。1990年Tomota等又从杜仲树皮的热水浸提液分离得到一种聚糖,主要是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结构。有重要的加强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2.
杜仲夏叶与秋叶浸提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就杜仲夏叶与秋叶的浸提物得率,其浸膏粉中绿原酸及桃叶珊瑚甙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夏叶的浸提物得率明显低于杜仲秋叶,而其浸膏粉中的绿原酸及桃叶珊瑚甙的含量也明显低于杜仲秋叶。所以为用于加工浸提物而在夏季大量采摘杜仲叶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杜仲汁浸提及褐变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杜仲汁的浸提参数,得出杜仲汁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30 min,叶水比1:20,提取汁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温度对杜仲汁的透光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杜仲汁加热温度升高,透光率下降,杜仲汁加热时间延长,透光率下降.在杜仲饮料加工中尽可能减少加热处理.pH值对杜仲浸提汁的透光率有较大影响,pH7时透光率最高,pH4~5时颜色最好.杜仲汁极易褐变,添加β-CD、Na2SO3、Vc可防止杜仲汁色泽的褐变.  相似文献   

4.
忍冬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忍冬茎叶药理活性成分,采用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从忍冬茎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学(IR,EIMS,NMR)方法鉴定为β-谷甾醇(Ⅰ)、β-胡萝卜甙(Ⅱ)、咖啡酸乙酯(Ⅲ)、绿原酸(Ⅳ).其中咖啡酸乙酯(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杜仲叶和杜仲皮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探讨它们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及杜仲叶代替杜仲皮入药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系列甲醇-水(50%至100%甲醇含量)为溶剂,对杜仲叶和杜仲皮进行超声提取,然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进行分别萃取,得到4组(包括水相)不同极性段的化合物.采用C18柱和C8柱进行色谱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杜仲叶和杜仲皮所含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比杜仲皮少许多,而且除少数几个成分外,含量也普遍低于杜仲皮.特别是在正丁醇溶剂中两者组成成分相差明显,叶中至少含有4种皮中不具有的化合物.结论:杜仲叶不含有杜仲皮中全部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杜仲皮不含有的成分,在代替杜仲皮入药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6.
采集杜仲老林区的土壤和腐殖质,以杜仲皮作为基质多次富集培养,分离其优势菌,通过测定其发酵性能指标并建立菌株综合选择指数,筛选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优良菌株,并研究优良菌株的发酵适宜条件。筛选出了优良菌株P-24,该菌株具有降解能力强,发酵周期短,杜仲胶的发酵损失率小等优点,其适宜的发酵温度为30℃、基质含水率65%、初始pH7.0,在此条件下发酵12d,杜仲皮的发酵物去除率可达93.02%,发酵剩余物中杜仲胶的含量为74.71%,杜仲胶的得率为5.25%。筛选优良菌株是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关键;菌株P-24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杜仲素与杜仲总黄酮连续提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7种大孔树脂的研究,筛选出适宜于连续提取分离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树脂为LY-7,其对绿原酸和桃叶珊瑚甙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0.06、6.79 mg/g,吸附时间为18 h,洗脱剂浓度为20;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得率分别为7.44和2.80;产品杜仲素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5.51,桃叶珊瑚甙的含量为11.24,另一产品杜仲总黄酮中黄酮的含量为22.41.  相似文献   

8.
杜仲种子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杜仲种子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60% 乙醇为提取溶剂,将杜仲粕粉在80℃下按1∶6 的料液比提取3 次,每次30m in,桃叶珊瑚甙的浸出率为93.62% (n= 3)。将提取液经分离纯化得桃叶珊瑚甙粗结晶,经HPLC检测纯度为81.55% (n= 3),得率为0.19% (n= 3)。  相似文献   

9.
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抗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成分.以抗尖孢镰刀菌活性为导向,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测定和综合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链霉菌70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多烯大环内酯化合物,经鉴定为制霉色基素(Fungichromin),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尖孢...  相似文献   

10.
外源激素影响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杜仲叶面喷施ABT生根粉和赤霉素,研究其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总黄酮、杜仲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T生根粉处理后,杜仲叶中京尼平甙酸的含量在较长时间段内增加,增加幅度超过了9;绿原酸、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减少,减少幅度较大.赤霉素在不同的时期,对杜仲叶中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影响效果不同,变化幅度较喷施ABT生根粉的小.  相似文献   

11.
杨桃的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杨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生物可及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杨桃的鲜食消费和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广州红杨桃(GZ)、香蜜杨桃(XM)、台湾蜜丝杨桃(TW)3个品种的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杨桃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选用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采取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分析各杨桃品种果实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液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计算其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 【结果】 从杨桃果实提取物中检测到了3种酚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和3种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单体酚。供试杨桃品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34.41—293.30 mg GAE/100g FW和165.75—278.97 mg CE/100g FW。模拟胃消化后,杨桃消化液中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51.57—180.45 mg GAE/100 g FW和113.06—164.45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54.05%—76.98%和47.58%—93.88%。进一步经肠消化后,释放入消化液中的生物可及性酚类成分有所减少,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16.64—155.76 mg GAE/100 g FW和78.47—148.44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6.57%—66.45%和40.12%—84.75%。胃消化释放入消化液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分别达到56.60%—87.54%和65.33%—85.92%,而胃肠消化液中检测到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51.90%—80.94%和32.81%—37.50%。杨桃胃消化液的ABTS和ORAC抗氧化值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97.56%、102.42%、92.36%和122.73%、118.50%、107.14%,而经进一步肠消化后消化液的ABTS和ORAC值分别降低12.33%—26.60%和37.95%—43.28%。 【结论】 杨桃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包括原儿茶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酚类物质。杨桃果实经模拟胃液消化后消化液中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而肠消化过程使生物可及性的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秦荣秀  梁忠云  李桂珍  陈海燕  文彩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12-14313,14499
[目的]通过对广西不同企业的马尾松松香样品进行分析,找出广西马尾松松香各树脂酸的范围。[方法]应用QF-1毛细管柱对广西不同企业的马尾松松香样品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根据测定结果,广西松香树脂酸含量范围:海松酸7.28%~9.38%,山达海松酸0.91%~3.59%,异海松酸0.27%~1.97%,长叶松酸12.67%~36.55%,脱氢枞酸2.02%~5.25%,枞酸28.69%~63.06%,新枞酸8.72%~22.94%。松香中海松酸6%~10%,山达海松酸1.0%~2.5%,异海松酸小于2.0%可判定为马尾松松香。[结论]松香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中松脂树脂酸热异构有关,可通过树脂酸的含量范围来判定马尾松松香。  相似文献   

13.
对孟家岗林场6个山体红松松籽油的基本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测定红松松籽油碘值、酸值、皂化值,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实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山体红松松籽油的基本特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红松松籽油的碘值为1.45~1.48 g/g(以I2计),酸值为0.53~0.86 mg/g(以KOH计),皂化值为179~181 mg/g(以KOH计)。红松松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质量分数最高,为43.852%~46.577%;其次是油酸,为27.034%~30.363%;α-亚麻酸为13.686%~14.692%。其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88.660%~88.303%。6个山体的红松松籽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样品质量浓度增大,清除能力增强。红松松籽油DPPH自由基的IC50为0.054~0.071 g/m 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50为0.061~0.081 g/m L。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丽江出产的云木香(Saussurea lappa C.B Clarke)根部为材料,分别将其新鲜和干燥根部切片,通过水蒸气蒸馏和索式提取法(分别以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为溶剂)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提取,采用GC-MS测试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鲜云木香含水率为66.3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新鲜和干燥云木香出油率分别为0.11%和0.24%;其次,由2种方法提取的新鲜和干燥云木香精油中共鉴定出82种不同的成分(约占总成分的79.09%~86.32%),其中新鲜云木香68种,干燥云木香53种,其主要成分均含有去氢木香内酯(18.98%~63.27%)、云木香烯(2.29%~11.19%)、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83%~7.83%),新鲜云木香主要成分还含有木香醇(1.25%~10.95%)。同时,不同产地提取的云木香精油成分种类及其含量有差别,其中云南丽江出产的云木香中,去氢木香内酯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等级和储藏时间白茶香气组分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不同等级白茶香气组分的差异,研究贮藏时间对白茶香气组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白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等级白茶中共鉴定出51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4种,占香气总量的38.60%~42.84%;醛类8种,占总量的24.26%~45.94%。其中以白牡丹香气总量最高。在5个年份白茶中共鉴定出56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醇类12种,占香气总量的20.96%~39.84%;醛类9种,占总量的11.78%~30.82%;碳氢化合物16种,占总量的3.38%~21.04%。1993年白茶中酸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白茶。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不同等级白茶的香气特征,明确在存放过程中白茶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指导企业合理存储和引导消费者客观认识白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腐植酸土壤调理剂与常规肥料配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上进行3年小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8%~5.0%、8.6%~12.0%、16.4%~29.2%、27.3%~30.7%。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良土壤盐碱障碍,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H降低0.30~0.43个单位,碱化度降低4.6%~27.2%,脱盐率为17.28%~23.53%,钠离子含量降低15.4%~42.7%,氯离子含量降低20.7%~37.6%。2250 kg/hm2和3000 kg/hm2土壤调理剂施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小麦产量提高7.47%~25.83%。综上,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是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以及提高小麦产量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西南高海拔区苹果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明确不同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特征,为高海拔区苹果品质调控及培育不同香气特征苹果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3个产自威宁的苹果(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果实中挥发性物质,并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特征及其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个品种果实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93种,其中,酯类19种,醛类11种,酮类11种,醇类5种,酯类和酮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总含量的54.73%~58.06%和18.58%~20.13%。乙酸2-甲基丁酯、(E,E)-2,4-己烯醛、3-己醛和2-甲基-1-丁醇是烟富3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依次占总含量的1.15%~3.32%、0.08%~0.15%、0.03%~0.12%和0.03%~0.42%; 2-甲基丁酸己酯、丁酸己酯、2-甲基丁酸丁酯、苯甲醛和1-己醇是王林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31%~2.18%、0.20%~0.98%、0.09%~0.32%、0.06%~0.11%和0.30%~1.01%;乙酸己酯、乙酸戊酯、反式-2-己烯基乙酸酯、己醛和1-辛醇是维纳斯黄金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42%~2.38%、0.05%~0.19%、0.03%~0.17%、0.11%~0.22%和4.34%~4.73%。【结论】威宁高海拔区域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3个苹果品种成熟果实均为酯香型,辛酸乙酯、庚酸乙酯、2,6-二甲基-4-庚酮、3-甲基-2-丁酮、乙酸2-甲基丁酯和1-辛醇可能是影响威宁高海拔区苹果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5种不同类型澄清剂对桑椹果酒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酒样澄清度、理化指标、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为测定指标.[结果]澄清处理后的桑葚果酒与对照组比较,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与酒精度差异显著,总糖含量降低1.1% ~36.8%,80 g/L澄清剂添加量处理组酒样花色苷、总酚、总黄酮...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湿润育秧试验,研究了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苗体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秧苗生长、增强秧苗抗逆性、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成秧率等作用,但作用程度在杂交品种和常规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苗体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17.0%~26.3%、7.0%~10.1%和1.1%~1.7%;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含量分别提高19.2%~25.9%和32.2%~50.0%;而脱落酸(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蛋白质、氨基酸和油脂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施氮增产10.5%~22.9%。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最佳施氮(N)量为180.3 kg·ha-1。不同施氮水平较不施氮均能明显增加高油玉米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增加7.1%~13.3%(平均10.6%)、22.1%~39.1%(平均29.9%)和25.0%~40.7%(平均35.0%),其中施氮175 kg·ha-1时蛋白质含量最高(10.75%),施氮125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