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公交90208-114"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8.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1.1%;2005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51.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8.1%.该品种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于在吉林省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华科3A2000"是以"M001"为母本、"E201"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2 907.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8%;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274.7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0%。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科3A2000"果穗筒型,穗长18.7 cm,穗行数18行,子粒黄色,百粒重38.2 g,品质好,抗病,抗倒伏,出苗至成熟127 d。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德禹201在2016-201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267.7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7%;在2017年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9 659.3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德美亚1(8 956.8 kg/hm~2)增产7.8%,该品种适合在吉林省玉米极早熟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80003"。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种"吉农大56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568"是以"JND364"为母本、"G1513"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 488.3 kg/hm2,比对照"新铁单10"和"登海9号"增产10.5%;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729.7 kg/hm2,比对照"登海9号"增产15.0%.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农大568"果穗长筒型,穗长20.1 cm,穗行数16,子粒黄色,百粒重41.5 g,单穗粒重249 g,品质好,抗病抗倒伏,出苗至成熟131 d.适干吉林省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欧科豆25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8年以"黑农38号"为母本、"吉农8902-15(吉农10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07.4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9.6%;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89.1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7.1%。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早熟、抗逆、品质优良,适宜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农2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24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29号"为母本、"九交8659-3"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60.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6.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51.1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27.1%。该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吉胜”李是由中国农科院特产所与吉林市丰满区前二道乡采用复式杂交方式[(血肉李×绥李3号)×吉林晚李],联合选育而成的抗寒、晚熟、优质、丰产李子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心脏形,成熟时紫红色,平均果重65g,总糖12.0%,总酸0.576%,Vc5.18mg/100g,酸甜适口,品质极上;适宜在无霜期120天,≥10℃年活动积温2,700℃,冬季绝对低温-36℃以上,降水量600~700mm的地区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8.
"雪兰红"是以"左优红"作母本、"北冰红"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量145.2g。果粒圆形,果皮蓝黑色,果肉绿色,无肉囊,果粒平均重1.39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21.8%、总酸12.4~15.6g/L、单宁0.333~0.398g/L、出汁率55.3%~62.1%。干红山葡萄酒酒质好。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栽培,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生育期137~145d。成龄6年生树平均株产5.2kg,产量20.3t/km2,比对照品种"左优红"增产16.0%。抗寒力近似"贝达"葡萄。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长大19"是以自选系"P288"为母本、自选系"P291"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2 245.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1%;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377.6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6%。该品种于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在吉林省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华旗338"是以"E022"为母本、"J023"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2 024.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4%;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108.2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0%。该品种201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旗338"果穗筒型,穗长18.9 cm,穗行数16~18行,子粒黄色,百粒重33.5 g,品质好,抗病、抗倒伏,出苗至成熟129 d。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4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公交94198-1为母本、美国品种CK-P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4.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8.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7.3%。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3.88%)、高产,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进行新品种"雪兰红"区域试验研究。在无霜期短的吉林省柳河县三源堡镇周家村、吉林省吉林市河湾镇梨树村、黑龙江省泰来县和平乡宏丰村、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泡镇民主村和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光明村栽培,试验期间,每年的9月16~9月19日早霜来临,果实未达到充分成熟、含糖15.6%~18.2%、总酸14.2g~16.1g/L、单宁0.449g~0.512g/L,未达到酿造干红山葡萄酒的工艺标准,类似上述气候地区不宜大面积发展"雪兰红"。在无霜期较长的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下套村、吉林省珲春市哈达门乡太平村、辽宁省本溪县东营坊乡石湖村、辽宁省朝阳县六家子镇马石井子村和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马鞍山村栽培,表现抗寒、抗病、穗粒大、产量高,果实含糖20.2%~22.4%、总酸12.4%~13.9%、单宁0.333%~0.360%、出汁率62.1%~64.1%,是"雪兰红"适宜栽培区域。通过区域试验可以确定,"雪兰红"适宜年无霜期145d以上、降雨量400mm~800mm、活动积温≥3000℃、砂壤土或黑壤土或暗森林土的山区及半山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青秀大椒是利用离子束辐射技术创新育种材料最新育成的粗牛角型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强健,株形紧凑;早熟性好;果实粗长牛角型,果长18~22 cm,果肩径5~6 cm,果肉厚0.4 cm,单果质量140~160 g,维生素C含量1.04 mg/g;连续结果能力强,高产稳产,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总产量平均53 503.9 kg/hm2,比对照增产9.8%,达显著水平。2010年1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豫品鉴菜2010004)。适宜河南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秋保护地或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新品种吉育96号,2007~2008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7.2 kg/hm2,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5.2%,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054.6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4.2%。该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多分枝,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不同品种枣果中熊果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利军  王静  刘孟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66-17567,17595
[目的]了解枣果中的熊果酸含量分布情况。[方法]利用超声波法提取了53个枣品种果实中的熊果酸,采用HPLC法对枣中熊果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熊果酸在不同枣品种的果实中广泛分布,含量范围变化较大(7.75~420.10 μg/g),平均含量为164.79 μg/g;筛选出熊果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榆次团枣,含量达420.10 μg/g;熊果酸含量大部分集中在100~200 μg/g;平均含量最高的是鲜食品种,为109.61 μg/g。[结论]该方法为枣果的功能性产品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果沙糖橘的遗传特性和引种栽培表现,为丰富广西沙糖橘种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倍性分析和AFLP分子标记对引种的大果沙糖橘进行遗传鉴定,并观测其生长发育特性和物候期,分析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大果沙糖橘的倍性与沙糖橘均为二倍体;AFL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大果沙糖橘的遗传物质有别于沙糖橘、广蜜橘、南丰蜜橘、桂青橘1号、青皮橘和春甜橘,具有遗传特异性,是一种新的柑橘种质材料.经2005~2016年栽培观测,大果沙糖橘植株长势旺盛,丰产稳产;平均单果重69.0 g,果实平均纵径40.7 mm,平均横径53.4 mm,果实扁圆形,平均果皮厚2.5 mm,可食率74.4%;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可滴定酸含量0.28%,维生素C(Vc)含量33.2 mg/100 gFW;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油胞凸出,果面稍粗糙,少核,在广西崇左市成熟期为12月.[结论]大果沙糖橘是具有遗传特异性的新型柑橘种质资源,产量较高,稳产性好,品质较佳,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沙糖橘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选育出来的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等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特性;果形端正,为苹果型,果形指数为0.8,平均单果重322 g,可食率高,总糖含量22.91%,甜度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70.40%,粗脂肪6.95%,总淀粉含量1.60%,可食率71.00%。此结果对该品种的生产应用及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开发利用荔波野生梅提供依据。[方法]于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洞塘乡随机采取荔波野生梅果实,观察其基本物理性状,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荔波野生梅果实的果形指数平均值为1.16,单果重低于国内主栽品种,含水量80.00%左右,可滴定酸含量为5.3%~6.8%,可溶性糖含量为1.1%~1.5%,糖酸比为0.19~0.24,蛋白质含量为0.53%~0.66%,Vc含量为3.29~4.51 mg/100 g,K含量是国内主栽品种的10倍以上,Ca含量为国内主栽品种的4~6倍,Na含量则远低于国内主栽品种。荔波野生梅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与国内主栽品种相当。[结论]荔波野生梅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食品资源,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薄皮甜瓜早熟新品种世纪甜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世纪甜是经过对来源于东北的甜帅香瓜变异单株进行5个世代的系谱法选择育成的早熟薄皮甜瓜新品种。其成熟果实黄白色,椭圆形,耐贮运;口感甜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平均单果质量400g,每公顷产量45000kg左右;抗病性、抗逆性较强。适宜于山西省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