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番茄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坤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51-151,154
总结了番茄秋延后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优质壮苗、搞好田间管理、加强温室管理、及时防病治虫等内容,以为番茄秋延后栽培在东北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河南洛阳地区多年西葫芦秋延后栽培实践,探索集成了一套西葫芦秋延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适龄壮苗、整地施肥、壮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豫西地区西葫芦秋延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棚秋延后芹菜是永年县蔬菜一主要栽培类型,栽培好延后的芹菜,不但可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还可提高菜农经济收入。目前永年县栽培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辣椒秋延后设施栽培产量高、效益好,是增加菜农收入、振兴乡村的重要措施。笔者提出在辣椒秋延后设施栽培过程中应掌握基地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及时移栽、田间培管、病虫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芹菜秋冬茬日光温室栽培,通过对品种选择、催芽、育苗、苗期科学管理及遮阳网在苗期的利用,为芹菜秋冬茬日光温室栽培及时定植打好壮苗基础。定植后加强水肥管理、温湿管理和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利用,达到了芹菜秋冬茬日光温室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降温防雨育苗、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淮阴区辣椒秋延后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段雷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03-103
介绍了淮北地区秋延后辣椒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期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淮北地区秋延后辣椒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秋延后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关中地区秋延后辣椒栽培面积较大,为了使广大菜农能够科学地培育壮苗和田间管理,作者总结当地秋延后辣椒栽培的系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棚茄子采用老株换头再生延后栽培,植株发枝快,长势壮,能迅速进入结果期,而且抗病能力增强,使大棚茄子生产延至10月中旬,生长期长达9个月,采收期5个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一、培育适龄壮苗 适龄壮苗是大棚茄子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措施。要根据栽培条件来掌握育苗播种期,育适龄壮苗。早春塑料大棚覆盖3~4层膜的在1月上旬播种,3月下旬定植,苗龄75~80天。……  相似文献   

10.
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整地做畦、定植、水肥管理、温度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吐鲁番设施芹菜秋延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旨在促进吐鲁番设施芹菜秋季栽培管理措施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孙俊  苏存录  魏广泱  齐旭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08-15811
应用宁夏西吉县国家基本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对葫芦河流域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近年作物生长期气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后,对西芹产业带气候条件用SPSS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葫芦河流域西芹产业带划分为2个种植区:偏南部兴隆-硝河暖热多雨早熟区、偏北部吉强-新营温冷少雨晚熟区,4个亚区:兴隆暖热早产、硝河暖温偏早产、吉强冷温中产、新营冷凉晚产;每个种植亚区按气候层次结合生育期观测再聚类划分为积温播种期、低温出苗期、外叶适温生长期、心叶高温生长期、适时收获期5个不同阶段。这些工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芹覆膜压沙种植采取不同播期、水肥方案、病虫害防治、上市时间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以芦苇为材料制得的醋液,进行其复配产品在番茄、黄瓜、西芹等蔬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复配的芦苇生物质醋液液体肥料对番茄、黄瓜、西芹等蔬菜播种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显著促进幼苗根系的萌发和生长,缩短育苗周期3~5 d。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专用无纺布育水稻秧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专用无纺布进行水稻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纺布育水稻秧苗在水稻出苗前必须覆盖地膜,可提高前期苗床保温保湿效果,并且在水稻出苗前后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揭去地膜。无纺布育苗的出苗期比对照晚3~5 d,苗床内地表温度比对照在4:00时低2℃,12:00时低9℃,20:00时低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宜龙胆草(Radix gentianae)生长的基质配方。[方法]将草炭、蛭石和旱地土按不同比例配制成龙胆草育苗基质,研究了基质的保水性能和其对龙胆草育苗性状的影响。[结果]草炭、蛭石与旱地土结合均能明显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能,有利于龙胆草出苗和生长。其中,草炭∶旱地土为6∶4与草炭∶蛭石∶旱地土为2∶3∶5的2种基质配方保水能力强,龙胆草出苗率可达80.0%以上,且由此2种基质育成的龙胆草幼苗素质显著优于旱地土壤基质。[结论]该研究为有效解决龙胆草育苗方面的难题,并为实现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质和施氮量是影响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适宜的光氮组合能有效提升芹菜幼苗质量。为优化芹菜工厂化育苗,本试验设置2种光质(白光,W;蓝光,B)和2种施氮量(8mmol/L KNO_3,高氮,H;4mmol/L KNO_3,低氮,L),以WH为对照,研究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和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H相比,WL和BH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分别显著减少43.18%和55.07%,WL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BH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叶片中可溶性糖、丙氨酸族和丝氨酸族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然而BL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比WH显著增加32.18%,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叶柄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对芹菜幼苗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评价发现,BL处理表现最优。综上所述,蓝光和低氮组合能促进芹菜干物质积累,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而促进芹菜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唐古拉地区天然牧草长势及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沱沱河气象站2003年-2006年的气象资料,对位于唐古拉山的天然牧草长势和生育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5-9月份,牧草长势呈现单峰态变化,以7月或8月最高;与降水量相比,植被长势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影响青草期中后期牧草长势的气候因子主要是降水量,尤其是7、8月份的降水量。  相似文献   

17.
麦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分析了8个稻茬小麦田块及不同土层深度的杂草种子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稻茬翻耕麦田土壤种子库主要杂草种类有菵草、旱苗蓼、野老鹳草和日本看麦娘等,其中菵草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在0~20 cm土层内,随土壤深度的加深,杂草的种子数呈下降趋势。0~5 cm土层菵草种子数(x)与田间菵草出苗数(Y)之间符合Y=2.000 0E-0.700 0x2 0.001 1x 242.410 0回归模型,据此可以根据土壤中杂草种子数量预测田间出苗数。  相似文献   

18.
以罗甸上隆茶果场"天然温室"自然气候为条件,设处理1(不铺心土与喷GT1-2号育苗剂土壤消毒)、处理2(不铺心土与铺草燃烧高温杀菌土壤消毒),对照(常规育苗畦面铺心土),共3个处理。按常规短穗扦插法繁育茶苗。试验结果为:3个处理苗龄5.5个月时茶苗均达到GB11767二级茶苗标准;苗龄6.5个月时茶苗均达到一级茶苗标准。.与对照相比,处理1每666.7m2减少铺心土费用800~1500元,处理2减少铺心土费用500~800元·666.7m-2;各处理节约管护成本600~1000元·666.7m-2;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育苗时间缩短7~8个月,育苗周期缩短了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蚯蚓粪复合基质对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穴盘育苗.9个处理的园土∶草炭∶蚯蚓粪比例分别为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CK为园土.[结果]复合基质对一串红出苗率及其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园土、草炭、蚓粪以体积比1∶3∶2配制为一串红育苗最佳基质,该基质可有效提高一串红幼苗出芽率,促进壮苗形成.[结论]适当比例的蚯蚓粪对一串红的出苗及幼苗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申玉香  李洪山  乔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60-10762
[目的]为稳定芹菜生产。[方法]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调查了芹菜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并用10%、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芹菜叶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或残留病株,发病适温为22~30℃,相对湿度85%以上。该病普遍发生在苗期至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叶。芹菜叶斑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株率、严重度逐渐增加,但与当时的气候状况密切相关,其中,病株率增幅为11.11%,1、35、级平均病斑数为8.141、7.28、29.33个。芹菜叶斑病病叶随着茎枝的生长,发病部位向上移升。苯醚甲环唑可有效防治芹菜叶斑病,防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论]芹菜叶斑病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发生普遍,发展迅速。苯醚甲环唑对芹菜叶斑病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