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除苹果酸外,其他多元酸及多元酸总量国内卷烟要明显低于国外卷烟,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国内卷烟明显高于国外卷烟.2)苹果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国内烤烟型、国外混合型;柠檬酸含量国内外混合型最高,国外烤烟型次之,国内烤烟型最低;草酸以国外混合型含量最高,国内烤烟型最低;多元酸总量国内混合型最高,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次之,国内烤烟型最低;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国内烤烟型含量较高.3)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中苹果酸含量和多元酸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四类、三类、二类、一类;柠檬酸在四类卷烟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一、二、三类卷烟;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朱立军  施丰成  戴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21-3422,3450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多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国内卷烟绿原酸、芸香苷及多酚总量要明显高于国外卷烟。不同类型卷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其总量差异显著,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及多酚总量的大小顺序是国内烤烟型〉国外烤烟型〉国内混合型和国外混合型卷烟。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其总量差异显著,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及多酚总量的大小顺序是一类〉二类〉三类〉四类。[结论]不同类型卷烟中主要多酚含量差异显著且存在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3.
王鹏  朱立军  尚军  吕祥敏  戴亚  施丰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44-8945,8950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国内卷烟中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含量显著高于国外卷烟,而总氮含量明显低于国外卷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最高,国外混合型最低,不同类型卷烟中的大小顺序为:国内烤烟型〉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国外混合型卷烟;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总氮、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低;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总植物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但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以及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国内烤烟型中的1类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高,总氮含量最低;在不同价位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大小顺序为:1类〉2类〉3类〉4类。[结论]为研究国内外不同卷烟特点和烟叶原料在工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国内外卷烟中总挥发酸、总挥发碱含量的差异,采用流动分析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总挥发酸、总挥发碱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卷烟总挥发酸、总挥发碱含量均存在变异;国内烤烟型卷烟总挥发酸与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卷烟差异显著,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总挥发碱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国内不同价位卷烟间总挥发酸、总挥发碱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不同卷烟糖碱比、糖氮比、氮碱比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国内外卷烟中糖碱比、糖氮比、氮碱比的差异,采用流动分析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水溶性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并对糖碱比、糖氮比、氮碱比平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卷烟糖碱比、糖氮比显著高于国外卷烟,而氮碱比显著低于国外卷烟。不同类型卷烟中,糖碱比、糖氮比、氮碱比存在差异。国内烤烟型的糖碱比、糖氮比显著高于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和国外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和国外混合型的氮碱比显著高于国内混合型,但后者显著高于国内烤烟型。国内不同价位(分为4类)烤烟型卷烟的糖碱比、糖氮比、氮碱比有一定差异。一类烟的糖碱比、糖氮比显著高于其他3类,四类烟最低。氮碱比顺序则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卷烟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方法]样品原始近红外光谱分别经过最小-最大归一化、一阶导数、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最小-最大归一化、二阶导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等方法处理后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以马氏距离为基础的卷烟识别模型。[结果]小波变换模型有更好的样品识别能力,模型校正集样品的识别率为96.9%,检验集样品识别率为100%.分类可视化结果表明样品对本类型卷烟风格特征的表达最突出,国内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混合型卷烟的国内烤烟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进行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卷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差异,为研究卷烟风格差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国内外52种不同产地卷烟,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别对烟丝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烟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烤烟型卷烟非挥发性有机酸低于混合型卷烟,而高级脂肪酸含量高于混合型卷烟;国内混合型卷烟草酸、柠檬酸、高级脂肪酸含量高于国外混合型卷烟;不同产地卷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呈现差异分布;利用SPC归类发现,草酸、丙二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对样品区分具有显著性作用.[结论]通过对不同卷烟烟丝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以及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为研究不同类卷烟的风格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鹏  朱立军  尚军  吕祥敏  戴亚  施丰成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1406-1407,1410
采用流动分析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总氮、蛋白质氮、总植物碱氮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卷烟之间的总氮、蛋白质氮、总植物碱氮和其他氮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从平均值来看,国内烤烟型卷烟总氮、蛋白质氮、其他氮含量最低;国内烤烟型一、二类和三类卷烟之间总氮、蛋白质氮、总植物碱氮和其他氮含量都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以卷烟烟丝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特征为指标区分不同类型烟的有效分类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卷烟样品烟丝中的草酸、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及丁二酸含量,采用Matlab 6.5.1软件中的分步聚类法,以欧几里德(Euclidean)距离为测度对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国外混合型卷烟的草酸(22.366~26.304mg/g)、柠檬酸(18.361~22.445mg/g)、丁二酸(0.554~0.592mg/g)含量明显高于国内烤烟型卷烟的含量;15个卷烟样品恰好可分为四大类:国内三、四类烤烟型卷烟(1#~5#)聚为一类,国内二类烤烟型卷烟(6#~8#)聚为一类,国内一类烤烟型卷烟(9#~12#)聚为一类,国外混合型卷烟(13#~15#)聚为一类.[结论]聚类分析可有效用于评估卷烟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差异与卷烟风格特征间的相关性,还可用于卷烟的质量抽检、真伪鉴别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国内外不同烤烟中无机元素的差异,采用烟草行业标准方法对国内外烤烟中主要的14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全面数据采集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云南省为代表的国内卷烟不同产区之间,不同部位的烤烟样品各无机元素分布存在差异,利用中部烤烟样品就能明显区分云南省5个区域的样品。在国外主要烤烟产区之间,可以明显区分美国、津巴布韦和巴西3个国家的无机元素分布区域。通过对国内外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以云南省为代表的国内烤烟的钙和硝酸根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国外烤烟的,而钾、氮、锌、镁含量水平显著低于国外烤烟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贮存时间对卷烟烟丝pH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探讨最佳的卷烟贮存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型A牌号卷烟为供试材料,考察贮存时间(0~240 d)对卷烟烟丝pH及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氯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A牌号卷烟烟丝的pH及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贮存60~180 d呈缓慢上升趋势,超过180 d后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贮存期间,A牌号卷烟烟丝总氮、总植物碱的变化趋势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的变化趋势相互消长,氯含量从第60 d开始上升,而钾含量在贮存180 d后明显低于贮存前卷烟成品的原始含量.[结论]A牌号卷烟的贮存时间宜控制在180 d之内.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河南烟区烤烟石油醚提取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南烟区1961—2013年64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以及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烟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状况以及影响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RCP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4.5)和RCP8.5两种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河南烟区气候要素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3 a来,河南烟区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太阳总辐射均发生显著变化,最低气温以显著上升为主,气温日较差和太阳总辐射显著降低。河南烟区各地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绝大多数高于5%,符合优质烟叶的标准,且上部叶最高,下部叶最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气候要素间的关系密切,不同部位烟叶的影响因素有差异;上部叶主导气候因子为大田期最高气温,中、下部叶主导气候因子则是旺长期平均气温,且均呈显著正相关。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绝大多数温热要素和光照因素将有显著上升趋势,降水和湿度因素变化趋势不显著。由于大田期最高气温和旺长期平均气温均高于气候基准期(1981—2010年)平均值且有显著上升趋势,将可能导致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升高,且RCP8.5情景下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烤烟烟叶石油醚提取物与感官舒适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卷烟感官质量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烤烟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和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对口腔感受、喉部感受和余味整体感受均呈负面效应,且达到显著水平.也即石油醚提取物与卷烟感官口腔尖刺、口腔毛刺、喉部呛刺、喉部尖刺、鼻腔感受、干燥感均呈显著负相关,但是与卷烟劲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卷烟配方设计中,可以考虑选择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适宜的原料以保证卷烟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浇灌和喷灌2个处理。浇灌处理分别在团棵期(5月26日)、旺长期(6月18日)各人工根灌1次,灌水量1 kg/(株.次);喷灌处理在团棵期(5月26日)进行人工根灌1次,灌水量1 L/株。[结果]与浇灌方式相比,喷灌处理极显著提高中上部位烟叶主要致香物质,中橘三(C3F)等级烟叶主要致香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挥发性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新植二烯、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分别增加24.4%、32.6%、20.7%、33.8%、26.3%,上橘二(B2F)等级烟叶主要致香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挥发性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新植二烯、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分别增加16.3%、6.0%、6.1%、10.8%、8.1%;极显著降低中上部位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烟气协调性、醇和性及持火力。[结论]烤烟生产中,微喷灌技术是一种改善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季节性干旱频繁烟区,烟草微喷灌溉可有效解决烟叶成熟期气候干旱导致烟叶品质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不同品牌卷烟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以提高我国卷烟品质,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方法]以常见市售不同品牌卷烟苏烟、白沙、双喜、芙蓉王、帝豪、云烟、红塔山及国外不同卷烟品牌代表白万宝路(美国)、蓝色太平洋(赞比亚)和巴西卷烟为材料,利用HPLC法,分别测定了这11种卷烟的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进行含量比较分析。[结果]11种不同烤烟品牌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为巴西卷烟原料,不同品牌卷烟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并无显著差异,而不同种类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结论]研究可为提高我国卷烟品质,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配方组分卷制卷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含量。[结果]烟叶产地、烟叶部位和"三丝"掺兑比例对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具有一定影响。国内烟叶巴豆醛的释放量平均值比国外烟叶高;中部烟叶巴豆醛的释放量较大;膨胀丝和薄片丝掺兑量与巴豆醛释放量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提高国外烟叶、上部烟叶、膨胀丝和薄片丝的使用量,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