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颜立敏  杨春艳  徐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92-14293,14313
[目的]对菌株M生长条件、对硝基苯的降解效果、耐受性和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性进行研究,为硝基苯废水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受硝基苯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的菌株M,采用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硝基苯浓度研究不同pH、温度、接种量、硝基苯浓度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在pH为7,温度30℃,接种量10%(v/v)的最佳条件下,浓度低于500 mg/L的硝基苯12 h内被菌株M完全降解;浓度为600~700 mg/L的硝基苯24 h内被菌株M完全降解;菌株M对硝基苯的最大耐受浓度为900 mg/L;300 mg/L的硝基苯经菌株M降解后的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性在12 h内逐渐降低直至无毒。[结论]菌株M对硝基苯废水具有快速降解效果,可以对降解进行动力学拟合,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大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5,(9):243-245,276
[目的]研究一株低温硝基苯降解菌的降解动力学。[方法]对一株耐低温硝基苯降解菌进行研究,考察了其最适生长条件及在不同硝基苯初始浓度下的生长和降解情况,并进行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当温度为15℃,p H为7,摇床转速为140 r/min,接种量为10%时,最适宜该菌株生长。该菌株培养48 h对200 mg/L硝基苯的好氧降解率达60.53%。当硝基苯初始浓度100 mg/L时,该菌株的降解动力学符合Andrews抑制方程-非竞争性底物抑制模型。[结论]该研究可为硝基苯实际废水生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降解硝基苯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玲  刘毅  于萍萍  尹翠  张玲  陶阳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14-13215
[目的]研究白腐真菌的生长及降解硝基苯化合物的情况。[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培养条件下锰过氧化物酶酶活,确定白腐真菌最佳培养条件。用气相色谱检测,通过比较降解前后的峰面积值算出硝基苯降解率。[结果]白腐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7℃,醋酸缓冲液调pH值为4.5,吐温80作表面活性剂。白腐真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d。白腐真菌使浓度10mg/L硝基苯完全降解的时间为7d。[结论]白腐真菌为易培养、高效降解茵,能实现硝基苯的无害化降解目标。  相似文献   

4.
Cu^2+作用下Fenton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学峰  冯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58-7359,7410
[目的]寻找Cu2+存在条件下Fenton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最佳条件。[方法]研究不同浓度H2O2、Fe2+及pH下Cu2+的存在对Fenton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和对COD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在苯酚浓度为250 mg/L,最佳pH为3.0,H2O2浓度为297.5 mg/L,Fe2+浓度为140 mg/L时,苯酚的最高去除率为94.5%;在此条件下,Cu2+浓度为40 mg/L时,苯酚最高去除率为97.7%,提高了3.2%。在pH3.0、Cu2+浓度40 mg/L条件下,分别求得不同Fe2+/H2O2下的模型条件参数,结果表明Fenton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符合二级降解动力学反应模型。[结论]适当浓度的Cu2+可提高Fenton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的效率。Fenton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符合二级降解动力学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硝基苯浓度达到27倍(0.34 mg/L)以上对水稻发芽产生明显影响,致使芽率下降.不同浓度的硝基苯对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随着浓度的增加,同一品种株高基本呈降低趋势,根数、叶片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海藻精和壳寡糖对水稻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寻水稻育种或苗床应用适宜浓度.结果表明:适宜浓度海藻精能促进水稻种发芽及幼苗生长,最佳浓度为50 mg/L,较对照水稻种相对发芽率为108.7%,株高、根长、生物量分别增加110.6%、16.3%、24.8%;壳寡糖浓度为50 mg/L时,会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7.
缺位Dawson型K10Na2H2P2W16O60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俊  聂涛  纪明慧  舒火明  马乐  李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62-10163,10170
[目的]确定缺位Dawson型K10Na2H2P2W16O60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最佳条件。[方法]以二缺位杂多化合物K10Na2H2P2W16O60.18H2O(P2W16)为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照射下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的甲基橙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催化剂投加量、甲基橙初始浓度、pH值等对溶液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催化剂用量为1.2g/L时溶液的脱色率最大,为96.22%;pH值为1.5时溶液的脱色率最大,为99.15%;甲基橙初始浓度为5mg/L时溶液的脱色率最大,为99.69%。P2W16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最佳条件为:甲基橙初始浓度5mg/L,溶液初始pH值1.5,催化剂浓度0.2g/L,此条件下反应1h后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9.69%。同时,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In(A/A)=0.09391t-0.02286。[结论]PW对甲基橙降解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培条件下重金属锌胁迫对虞美人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mg/L的硫酸锌溶液对虞美人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锌胁迫对虞美人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在锌胁迫条件下,虞美人种子的发芽指标随着锌浓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在锌浓度为200 mg/L时达到最大;种子活力指数在锌浓度为150 mg/L时达到最大。[结论]浓度为200 mg/L的锌可以更好地促进虞美人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偏顶蛤的急性毒性,为合理调控偏顶蛤水体中氨氮与亚硝酸氮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偏顶蛤对氨氮和亚硝酸氮毒性的耐受力。[结果]氨氮对偏顶蛤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158.85 mg/L,安全浓度(SC)为15.89 mg/L;非离子氨对偏顶蛤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14.06 mg/L,安全浓度(SC)为1.41 mg/L。亚硝酸氮对试验蛤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54.20 mg/L,安全浓度(SC)为5.42 mg/L。[结论]与亚硝酸盐相比,偏顶蛤对总氨氮毒性的耐受力更强,非离子氨对偏顶蛤的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涂志英  徐玉  余山  严御风  黄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62-20465
[目的]筛选酵母发酵工业废水生物降解菌,研究该菌株降解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方法]以宜昌市某企业发酵工业废水为唯一碳源,通过选择性富集、驯化和划线分离纯化,从宜昌地区污泥中筛选得到菌株SA,采用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进行特性鉴定。以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降解发酵工业废水最佳条件。[结果]经鉴定,菌株SA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spp.)。由正交试验得出菌株SA降解宜昌某企业发酵工业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pH值6.0,底物浓度600 ml/L。在最适降解条件下,菌株对发酵工业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3.1%,表明该菌株的矿化能力较强。[结论]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降解发酵工业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环境中高浓度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水稻土中磷循环过程中磷化氢对水稻生长的初期环境生态效应。[结果]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导致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下降11.11%、19.71%;同时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94.3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92.61%,丙二醛(MDA)含量最大增长29.11%。说明水稻种子在高浓度磷化氢影响下,发芽力及生长状况都受到了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界中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耐盐性强的优异栽培稻种质资源,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品种支持,也为耐盐育种、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芽期鉴定采用1.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相对盐害率为耐盐评级指标;苗期鉴定采用沙培法,用0.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死叶率作为评级指标,以植株矮化率为参考指标.[结果]广西水稻芽期耐盐性等级为3.77级,芽期耐盐资源主要集中于1级和3级,占参试总数的62.53%;苗期耐盐性等级为7.15级,大部分资源耐盐主要集中于7级和9级,占参试总数的75.89%.在水稻不同类型耐盐性比较中,芽期平均耐盐性籼稻(3.64)高于粳稻(4.28),籼稻变异系数(69.12)大于粳稻(60.28);苗期平均耐盐性籼稻(6.91)高于粳稻(8.03),籼稻变异系数(30.21)大于粳稻(18.43);籼稻苗期鉴定株高矮化率(32.73)和变异系数(50.92)均小于粳稻株高矮化率(37.22)和变异系数(63.6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稻(r=0.0667)和粳稻(r=-0.0531)的芽期和苗期耐盐等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对不同稻作区水稻耐盐性进行比较,广西桂南稻作区水稻的平均耐盐性在芽期(3.48)和苗期(6.97)为4个稻作区中最高.[结论]广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芽期耐盐性强于苗期,籼稻耐盐性强于粳稻,以芽期1级和苗期1、3级进行耐盐种质筛选,获得杨村一号等12份优异耐盐种质资源,可作为耐盐育种的亲本选育及在耐盐基因挖掘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氮肥处理下水稻叶片含水率、水稻叶片氮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对水稻进行无土栽培,按施水量和施氮量进行交叉培育实验,在各个生育期,采用Bran+Luebbe AA3流动分析仪测定叶片含氮量,采用烘干称重法测量含水率。[结果]交叉试验可以培育出不同含水率含氮率的水稻样本,阐明了在各生育期水稻含水、含氮量随施水、氮肥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论]试验为水稻叶片含氮率、含水率的无损检测研究提供了实验样本。  相似文献   

14.
傅维  孙勇民  王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76-1478
[目的]测定黑米发芽过程中色素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大小一致的黑米粒,采用Ca2+和去离子水进行前处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测定不同发芽温度及前处理方法对黑米芽长的影响,考察黑米色素及氨基酸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黑米发芽过程中,黑米长芽的趋势,温度较高的要比温度较低的好;采用Ca2+进行前处理的要比用去离子水进行前处理的更为显著。黑米色素提取液色价值与温度的高低呈正相关;提取批次和样品脱脂与否对提取液色价值也有较大影响。整个发芽过程中黑米的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同发芽时期内有差异。[结论]发芽前后,黑米中氨基酸含量升高,黑米的色素色价值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磁化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玉米、大豆、水稻种子在磁化0、0.5、1.0、2.0h的水浸泡24h后,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率、生长率及淀粉酶活性。[结果]磁化水处理种子后,种子的萌发率明显提高,其中磁化时间为0.5h的磁化水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磁化水处理后大豆发芽率增幅最大,水稻的发芽率增幅最小。磁处理2.0h的水能促大豆明显生长,磁处理1.0h对玉米生长效果较好,水稻则不明显。经磁化水处理后,玉米和大豆种子内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0.5h处理效果最好,水稻种子内淀粉酶活性则有所降低。[结论]低强度磁化水对大豆、玉米、水稻有促进萌发和早期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源抑制剂控制水稻不育系种子穗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外源抑制剂多效唑和穗萌抑制剂,对水稻不育系冈46A在不同地区进行不同浓度的喷施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抑制剂均显著地降低了冈46A的芽谷率;其中穗萌抑制剂的效果优于多效唑,以喷施1500ppm穗萌抑制剂的效果最佳,芽谷率由6.38%降至2.38%,防治效果为62.7%。同时发现不同地区施药浓度与芽谷率有一定差异。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外源抑制剂对杂交水稻繁殖制种产量,种子商品质量和播种质量无不良影响。在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的乳熟末期施用外源抑制剂是防治穗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光照对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计算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的千粒重并观察其形态特征。研究4种温度处理和3种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15~30℃范围内,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冈栎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低于光照条件,浙江樟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都超过了75%。[结论]青冈栎的最适宜萌发温度为25℃,而浙江樟则为20℃;青冈栎种子萌发需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在黑暗中萌发受抑制,浙江樟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均能萌发,但是12 h的光照可以明显提高其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杂交中稻组合的耐旱性与植株地上部性状的关系,以期为抗旱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2011年以3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个不同处理:分蘖期干旱、穗分化期干旱和对照(全生育期保持浅水层),测定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品种的抗旱指数。2012年以1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钵栽试验,设置干旱和对照两个处理,并测定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品种的抗旱指数。[结果]分蘖期干旱土壤含水量达近60%,穗分化期干旱土壤含水量达近80%时,均极显著降低水稻产量。大穗和发根力强的组合,穗分化期抗旱能力强;干旱处理下产量越高的组合抗旱能力越强。分蘖期抗旱指数与穗分化期的抗旱指数无相关性。在水种条件下,千粒重较低的组合抗旱能力较强;在受旱条件下,千粒重低和产量高的组合抗旱能力强。[结论]筛选出了较强抗旱能力组合有:D优6511、泰优99、内5优317、内香优18号、宜香优7633、天优华占、II优615、内香5306、川谷优7329、内香7539,可供生产上作为抗旱栽培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充分利用糯稻89-1进行水稻耐冷性育种。[方法]以明恢63为对照,研究优异耐冷稻种资源糯稻89-1发芽期、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结果]0℃时明恢63的发芽率为15%,糯稻89-1发芽率为79.5%。糯稻89-1和明恢63的发芽指数随温度降低而减小,50、℃时,对照发芽指数分别为19.0和3.8,糯稻89-1的分别为56.9和41.2。芽期时,糯稻89-1所有幼芽均长出绿苗,叶色青绿,耐冷性达1级,对照幼芽死苗率在50%以上,耐冷性为7级。幼苗期时,糯稻89-1秧苗叶片枯萎,但全部呈绿色,耐冷性达1级,对照秧苗的叶片黄化率在50%以上,耐冷性为5级。[结论]糯稻89-1发芽期、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都优于对照,具有很强的耐低温能力,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降低的幅度小,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均达到1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李苏红  王俊伟  邵洋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7-13529
[目的]探索使糙米的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浸泡条件和发芽条件对糙米的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40℃浸泡温度条件下糙米吸水快,在20~24 h后水分趋于饱和,吸水率达29.0%~32.0%。糙米发芽的最佳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48 h、发芽温度35℃、发芽时间24 h。糙米中GABA含量的最佳富集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0 h。[结论]研究结果对确定糙米发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揭示发芽过程中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