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莓新品种鬼怒甘在贵州的生产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更新贵州草莓品种及栽培方式,于1998年从全国各地引进草莓新品种30余份,从中选出新品种鬼怒甘。经两年的区域生产试验和适应性研究、已摸清鬼怒甘的生长习性、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试验表明:鬼怒甘在贵州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具有生长势强,花序多,上市早,果大,色艳,风味好,抗白粉病,耐贮运等优良特性,产量高,为1500kg/667m^2左右,经济效益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2个草莓新品种的引种,筛选适宜通海县种植的加工型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高大乡的露地栽培和坝区的设施栽培均优于坝区露地栽培,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高于坝区露地栽培223.5kg和235.5kg;适合加工要求的品种为日本一号、星都、新明星、鬼怒甘,可在通海县高大乡及坝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葵含油率高达47%以上,可做休闲食品、油料的原料。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抗旱、抗涝、耐盐碱.适于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种植。该地区盐碱地多。盐化程度高,低产田面积大,效益低。为了验证油菜-油葵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可行性.为规划中的沿海滩涂生物柴油种植带建设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我们于2005年在该地区内进行了杂交油葵小面积夏播试种示范。示范面积100hm^2。土壤含盐量0.33%-0.47%,油葵品种为DK3790.前茬为低产油菜田.每亩平均籽粒产量171kg,取得了很好的试验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4.
豫南稻区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0%。自推广三系杂交水稻以来,常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目前豫南稻区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为汕优63。由于其品种单一,不抗白叶枯病,而且生产上所用杂交水稻种子有99%靠外省调入,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于1988年引进广东省农科院选育而成的特青2号水稻品种,经试验、示范,于199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将其产量表现及利用情况简结如下。1 特青2号产量表现1.1 试验、示范产量结果 1989年在5个点试种,共种特青2号182.8亩,平均亩产稻谷497.7kg,其中有8.2亩平均亩产稻谷550.3kg,比同等条件下汕优63略为增产,比桂朝2号增产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水稻良种区域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 开杂二号是开封市农科所于1986年选用优良自交系组配而成的一代杂种。据1991年在洛阳、唐河、罗山、周口、商丘、开封县的河南省区试结果,产量居首位,最高亩产4400kg,平均亩产3048kg,较对照郑杂五号增产19.5%,最大单瓜重11.25kg,中心含糖量居第一位,较对照高1.02度。该品种经在省内外多点试种、试验、示范和较大面积种植,均表现早熟、高产、品质特优、抗病、耐贮,平均较郑杂五号亩增效益200元左右。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早熟一代杂交种,开花后28天果实成熟,全生育期90天左右。果实椭圆  相似文献   

6.
<正>在宣化县东望山乡青边口村开展了"张杂谷"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示范田地处浅山丘陵区,无霜期125 d,砂壤质栗褐土,中低产田。当地种植"张杂谷"常年亩产400 kg/左右。2013年3.6亩"张杂谷5号"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624 kg。2014年示范面积110亩。1水肥一体化试验情况1.1品种与播期。种植品种"张杂  相似文献   

7.
冯毅 《云南农业》2005,(12):6-6
2002年呈贡县种子管理站从广州引进超甜玉米金凤5号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种植面积为166.7hm2(2500亩)。一般亩产1300kg,最高亩产2000kg。由于其种植生长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深受农民的欢迎,已成为我县目前当家的外销蔬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
1主要管理技术品种选择选择果实大、果肉硬、耐贮运、抗病丰产的优良品种,大棚可主选丰香、宝交早生、鬼怒甘。  相似文献   

9.
“浙双6号”又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2000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2012kg,比CK“汇油50”增产14.6kg,增幅7.82%;2003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194.5kg,比CK“中杂油1号”增产34kg,增幅21.18%;两年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万m^2,平均亩产为160,10kg;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万m^2,平均亩产达171.92k,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亩产达205.22kg。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占夏熟面积的40%.历年种植品种都是甘蓝型常规油菜.自1987年开始引种优质油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探索高产规律,5年间在淀东、巴城、新钲等地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主要内容有:不同移栽密度试验、不同投肥量和运筹方法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生化制剂应用试验,根据这些试验结果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再多点示范验证.1991~1992年度在淀东、巴城、新钲三个丰产示范点,应用综合配套技术种植油菜305亩,平均亩产油菜籽212.7kg,高产田块超过250kg.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两系超级杂交稻品种。兴宁市从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种植,每667m2产量平均在660-700kg之间,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是目前在生产上极具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至2008年晚造,培杂泰丰推广种植面积比例占兴宁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1%,为兴宁市的粮食增产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县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区域广泛.但长期以来,在大力发展大宗粮食作物时,大豆及其它小麦粮被忽视,种植面积小、单产低、发展缓慢,1989~1998年十年间,平均每年种植大豆3.46万亩,仅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1%,平均667m2产73.4kg.其低产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品种退化严重,低产品种面积大;二是栽培技术落后.为此我县从1998年开始,从外地引进良种大豆"渝豆1号"进行试验示范,1999年示范种植400亩,平均667m2产达180~210kg,比本地老品种667m2增产100kg以上,667m2增产值250元,2000年已推广种植1.8万亩.  相似文献   

13.
范静 《现代种业》2010,(1):29-29,16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市2006年秋播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7年秋播多点示范种植,2008年秋播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达10.2万亩,占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45.5%。该品种总的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2006年度开展了对“湘杂油814”种植试验,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鬼怒甘是日本培育的优良草莓品种,1992年命名并正式登记。该品种圆锥形,果个大,一般单果重30g以上,果实色泽艳丽,有光泽,香气浓,糖度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16%,果实硬度大,耐贮运。植株生长势强,容易生成匍匐茎。植株休眠浅,花芽分化期与始花期较早,适应性强,既耐高温又抗寒,适合南北各地露地及温室栽培,可连续结果,丰产,是近年来生产上推荐栽培的优良品种。日光温室栽培鬼怒甘草莓技术要点如下:1.日光温室结构草莓是草本果树,比较矮小,适宜种植蔬菜的日光温室均能栽植草莓。2.苗木选择苗木的健壮与否直接影响草莓结果的早晚和产量,要…  相似文献   

16.
泸糯8号系四川省水稻高梁研究所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山西省农科院高梁研究所糯恢复系“35R”配组育成的糯高梁新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四川及相似高梁种植生态区种植。2004年浙江省诸暨市农技中心从四川引入种植。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00hm^2,增产高梁75万kg,2006年扩大到200hm^2,今年示范推广近400hm^2,占全市高梁种植面积的60%以上。浙江省其他县市也相继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17.
我市地处冀西北山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0余万亩.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水资源日趋紧张,农田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2002年全市稻田面积仅为15万亩.为了优化我市种植结构,稳定发展稻作面积,我们从1998年开始,引进一批旱稻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探索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2002年我市旱稻示范面积已达1000余亩,一般亩产400-500kg,最高达600kg.同时节省了大量农田用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油研八号"油菜是贵州油料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7年通过品种审定.我市1997年开始引进,经几年试验、示范和推广,1999年种植面积15.3万亩,占全市油菜面积的95.67%.我们在试验、示范的同时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栽培密度等试验,初步掌握了"油研八号"在我地种植亩产250kg产量结构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龙眼是我省的特产水果,驰名中外。1997年全省龙眼种植面积达9.366万hm^2(采摘面积达2.65万hm^2),总产为1.17969亿kg,比1949年分别增20.05倍和6.37倍,但我省龙眼的单产低,每666.7m^2仅297.3kg,比1949年的264.3kg略有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省的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冠,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屈居第二位。我省龙眼单产低,面积上不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候异常、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等因素外,遭受龙眼鬼帚病的严重危害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就龙跟鬼帚病危害引发的低产园改造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陇春19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从引进杂交后代材料中,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多抗、广适春小麦新品种,在1997-1998年甘肃省西片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8041.1kg/hm^2,比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259.1kg/hm^2,增产率为3.22%,是本届省区域试验中唯一比统一对照增产的品种。多年生产示范及丰产潜力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单种产量达7500.0kg/hm^2,而且边际效应明显,适宜带状种植。目前已在我省河西、沿黄两大灌区推广种植约2万hm^2,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