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草(Mesona Blume)又名仙人冻、仙人草、凉粉草等,是唇形科仙草属的一种重要的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仙草性味涩、甘寒、具清暑解渴、凉血解暑及利尿之功效,民间常用作暑天清凉饮料,且可用于急性风湿关节炎、高血压、中暑、糖尿病、急性肾炎、感冒、烫伤等治疗,还可加工成多种食品、饮料和食用色素,市场广阔,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龙眼苗木传带鬼帚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9年对福建省龙眼苗木感染鬼帚病进行调查表明,龙眼实生苗、高压苗和嫁接苗一般发病株率为5%—30%、调运夹带染病的苗木,造成了本病在福建的迅速传播。1988—1990年对“东壁”、“乌龙岭”和“福眼”3个品种的接穗带毒进行观察,其带毒率分别为19.44%、14.00%与4.26%。带毒的接穗或砧木,在嫁接时能将本病传给健砧或健穗,两者是引起嫁接苗发病的主导因素。本文还提出避免或减少苗木发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番茄巨芽病     
1979年5月间,在Abu Ghraib的Al—Raid农业试验站种植的番茄植株出现巨芽病症状。病株的花芽连同联生萼片一起膨大,形成囊状物或顶部有锯齿状开口的漏斗形。这样的芽,不能发育成正常的花,而且新梢停止生长,幼叶明显变小,叶缘向上卷曲。有时病株的几个分枝矮缩、褪录,长出不正常小叶。由于花芽扭曲致畸,番茄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短葶山麦冬主产地病虫发生情况进行多年田间调查并开展防治试验,结果发现短葶山麦冬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和叶斑病等3种,常混合发生,但以黑斑病为主。主要虫害有蝗虫类、叶蝉类、缘蝽类及地下害虫类等4类害虫。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防治病、虫为害,保障短葶山麦冬的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5.
白芨中性杂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块茎为材料,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DE-52)层析和凝胶柱(Sephadex G-100)层析,分离纯化得一白芨中性多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100)鉴定为均一组分.GPC法测得其重均分子量约为99.658 ku.薄层层析、红外吸收光谱(FT-IR)、13C核磁共振谱(13C-NMR)和1H核磁共振谱(1H-NMR)分析该多糖为一中性杂多糖,由β-1,4-甘露糖(β-1,4-Man),β-1,4-葡萄糖(β-1,4-Glu)和α-1,6-葡萄糖(α-1,6-Glu)残基组成,三者的的摩尔比约为6.8∶3.2∶1.5.  相似文献   
6.
荔枝鬼帚病及其与龙眼鬼帚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技鬼帚病(LiWBV)可侵染不同品种和不同龄期的荔枝,引起幼叶卷缩似月牙形、侧枝丛生呈扫帚状、花穗密集成簇生等症状。在电镜下首次在病叶内找到线状病毒粒体。该病症状和病原形态与龙眼鬼帚病(LWBV)相似,媒介昆虫同是荔枝蝽,通过该昆虫介体,LiWBV和LWBV均可传到两种寄主植物上。由此推断,两种病害可能是由同种病毒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福建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根部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紫纹羽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类(斑点病、叶斑病、黑斑病)三大类,分别阐述其症状与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及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太子参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为高品质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龙眼是我省的特产水果,驰名中外。1997年全省龙眼种植面积达9.366万hm^2(采摘面积达2.65万hm^2),总产为1.17969亿kg,比1949年分别增20.05倍和6.37倍,但我省龙眼的单产低,每666.7m^2仅297.3kg,比1949年的264.3kg略有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省的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冠,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屈居第二位。我省龙眼单产低,面积上不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候异常、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等因素外,遭受龙眼鬼帚病的严重危害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就龙跟鬼帚病危害引发的低产园改造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1llosa)和龙眼木虱(Cornegenapsylla Slnica Yanget Li)都是龙眼树上具有一定飞翔能力的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为证实这两种昆虫可能是龙眼鬼帚病的传病介体,我们自1983年以来进行了传病试验。毒源树系具有典型龙眼鬼帚病状的田间病株,供试健苗是从健株龙眼树采的种子,在防虫网室内培育的8个月至三年半的实生苗,以上品种均为“油潭本”。设龙眼木虱成虫、荔枝蝽成虫和若虫三个处  相似文献   
10.
 龙眼鬼帚病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减产10%~20%。陈景耀(1992)指出荔枝蝽和龙眼木虱是介体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