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个审定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周麦22、淮麦22和淮麦25在产量、抗性和群体结构上表现均较好,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适合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淮麦22(淮麦020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高产品种淮麦18作母本,扬麦15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选择育成,2007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2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淮麦21号(淮麦0320)是用淮麦17号和豫麦54号进行有性杂交,经过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06年9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育种目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白皮小麦是一种大穗型且出粉率高的小麦品种,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为了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白麦品种,通过选用常见的17种白麦,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田间表现、抗性及产量等进行了综合调查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及产量高的白麦品种。结果显示,白麦的全生育期在215~219 d,对照淮麦33的全生育期偏长,大部分品种的全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在田间表现方面(株型、落粒性、穗层整齐度及熟相等),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系列(宁中麦1号、宁麦16164)、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表现良好;从抗性方面来看,所有白麦品种的冻害程度在冬季都高于春季,大部分品种均未发生倒伏,所有品种在温度适宜及病虫害防治及时后均未发生病害;从产量方面来看,淮麦33产量排名为12处于中等偏下,淮麦系列(淮麦45、淮麦47、淮麦49、淮麦52)、宁麦(宁麦16164和宁中麦1号)、瑞华麦549和徐麦2023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主要与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偏高有关。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到田间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方面,筛选出宁麦16164、淮麦45、淮麦47、徐麦2023、淮...  相似文献   

5.
赵磊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31-32,42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凤台县从国家、安徽省新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中引进17个品种安排集中展示,考察这些品种在凤台县的生育期、产量结构等农艺性状、抗耐倒春寒等综合抗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淮麦22、新麦21号、洛麦23、明麦1号、山农20、淮麦25、轮选22、烟农5158、轮选988、山农17等品种产量较高、综合抗性好,可以在凤台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淮麦22号(淮麦020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用高产品种淮麦18(淮阴9628)作为母本,扬麦15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07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5).已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为20050487.8,公告号为CNA002518E.  相似文献   

7.
淮麦2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9 品种来源:淮麦17/豫麦54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麦新品种淮麦32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及开发潜力。[方法]介绍了淮麦3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结论]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冬春轮回群体选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好,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结论]该研究可为淮麦32在江苏淮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及促进其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19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麦 19号”(原名“淮核 970 4”)是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 (Ta 1)基因为工具 ,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 2 0 0 1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产量表现1997~ 1998年在淮阴农科所品比试验中 ,淮  相似文献   

10.
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2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单位面积穗容量大,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突出,适宜江苏淮北麦区种植.文章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类型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冬性小麦品种淮麦28和淮麦20在较晚的水稻茬口种植时,干物质积累量低,在基本苗270万/hm2时穗数不足,且每穗粒数比适期播种显著减少,产量较低;在基本苗360万/hm2时穗数较多,产量三因素较协调,产量显著提高。而偏春性小麦品种淮麦30和郑麦9023在同样晚播条件下,冬前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淮麦28和淮麦20差异不显著,但在270万/hm2基本苗时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淮麦28和淮麦20;在360万/hm2基本苗时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淮麦30显著高于淮麦28和淮麦20,郑麦9023与淮麦28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皖麦 3 3是以安农 83 2 6为母本 ,中作 813 1 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一个面包小麦新品种 ,199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长江中下游麦区唯一通过审定的面包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品质性状突出等优点 ,适于在沿淮和江淮地区种植 ,采用高产栽培技术 ,一般产量可达 5 2 5 0~ 675 0kg/hm2 。  相似文献   

13.
选择近年来国家或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参加展示试验,通过观察记载这些品种在我区表现情况,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推广的小麦品种有淮麦25、开麦18、淮麦22、许农5号、煤~_0308、豫农035、富麦2008等。  相似文献   

14.
<正>淮麦26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三年  相似文献   

15.
淮麦45(参试名称为淮麦14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8和淮麦25杂交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14年在江苏省预备试验中,比对照淮麦20增产11.07%;进入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215.4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2.87%;进入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721.9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7.48%;推荐进入201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46.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49%。淮麦45不仅产量潜力高,而且植株较矮,株型松散适中,抗逆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国审小麦新品种淮麦29的推广与应用前景。[方法]介绍淮麦29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概述了其主要栽培技术。[结果]淮麦29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0为母本、绵阳0425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半冬性,中晚熟,一般单产7.5~9.0 t/hm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株高90 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均匀饱满。千粒重40~42 g,其适宜播期淮北地区在10月上中旬,沿淮地区在10月中下旬,基本苗可掌握在180万~270万/hm2。[结论]淮麦29产量高、抗寒性强,综合性状好,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经多年试验,在安徽淮北旱茬麦和沿淮地区的稻茬麦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审小麦新品种淮麦29的推广与应用前景。[方法]介绍淮麦29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概述了其主要栽培技术。[结果]淮麦29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0为母本、绵阳0425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半冬性,中晚熟,一般单产7.5~9.0 t/hm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株高90 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均匀饱满。千粒重40~42 g,其适宜播期淮北地区在10月上中旬,沿淮地区在10月中下旬,基本苗可掌握在180万~270万/hm2。[结论 ]淮麦29产量高、抗寒性强,综合性状好,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经多年试验,在安徽淮北旱茬麦和沿淮地区的稻茬麦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8.
瑞华麦521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具有较好丰产性、抗逆性的小麦品种偃展4110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1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70008),适宜在江苏省沿淮麦区及淮北麦区晚茬口种植。本文介绍了瑞华麦521的选育经过,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审定通过的小麦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种 《农家致富》2010,(16):28-29
一、淮麦26 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3。来源与类型:原名"淮麦043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苏种 《当代农业》2010,(16):28-29
一、淮麦26 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3。来源与类型:原名"淮麦043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