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淮麦44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产量及构成因素,并对其产量进行静态稳定性和平均动态稳定性分析,旨在为该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淮麦44在参加4年的试验中,产量位次均居本组参试品种第一位,增产点率100%,两年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6.29%、10.07%,适应度均为100%,Shukla变异系数为3.30%、4.69%,CV和Shukla变异系数在本年份参试品种中相对较小,表明淮麦44在不同年份和不同试点间稳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给强筋小麦"淮麦30"作直播稻茬口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0"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0"直播稻茬口的产量及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每667 m2基本苗数为21万苗、氮肥用量为19 kg、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5∶1∶4时,能获得较高产量和较佳品质。  相似文献   
3.
“琅琊之稻”是古琅琊地区的著名农业物产,具有4000多年的种植史,主要分布于今山东潍坊、青岛、日照和临沂等地,即潍水(潍河)、胶莱河和沂沭河流域。古琅琊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琅琊稻的优良品质。其代表性品种主要有汉代“稻城稻”、唐代“芙蓉湖香粳”和“塘崖贡米”以及明清诸城“黄小红芒稻”等。其优良品质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淮麦46(原代号淮麦404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以淮麦33为母本、淮麦18/淮麦97255的F 1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11。  相似文献   
5.
淮麦39是以周麦13为母本、豫麦6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平均成穗38万~40万/667 m~2。株型较紧凑,长相清秀,穗层不整齐,剑叶挺,株高85 cm左右,茎杆弹性较好。纺锤型穗,穗型较大,结实性好,平均每穗结实38~40粒。籽粒硬质,千粒质量42 g左右,田间自然发病轻。适合在江苏沿淮及淮北地区中晚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6.
晚播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及GMP积累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在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研究了在正常播期和晚播条件下小麦籽粒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体(GMP)的积累动态及面团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条件下,各材料籽粒谷蛋白在正常播期和晚播中积累动态均是从低到高,花后30~35d为快速积累期,含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材料在此时期积累较快。GMP在花后12d左右已大量积累,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快速下降,灌浆中期降到最低点,不同亚基材料降到最低点的早晚不同,亚基17+18出现最低点早,上升时的积累量较其他亚基大;在正常播期中上升直到成熟,在晚播中灌浆后期又有下降的趋势。晚播对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4个材料谷蛋白及GMP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都有较大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同,17+18最大,7+9次之,7+8最小。推测不同亚基材料谷蛋白及GMP积累动态的差异是导致其品质形成及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96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表现并筛选适于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检测了296份小麦品种的品质。结果表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粉沉淀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而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率的变异系数较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品种分为5类群,其中第Ⅰ类群集中了大部分强筋品种,第Ⅱ类群大部分为中筋品种,第Ⅳ类群为弱筋。陕西、河南、江苏和安徽选育品种在品质性状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全部品种各项指标进行筛查,40份品种符合强筋优质标准,其中河南17份、江苏11份、陕西10份、安徽2份。  相似文献   
8.
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强筋小麦新品种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氮肥用量及氮肥运筹、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300 kg/hm2处理的淮麦30产量和品质优于施氮量225 kg/h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氮肥运筹5∶1∶2∶2处理的强筋品质最佳;本试验以10月29日播种、20万基本苗时的产量最高,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淮麦30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淮麦45(参试名称为淮麦14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8和淮麦25杂交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14年在江苏省预备试验中,比对照淮麦20增产11.07%;进入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215.4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2.87%;进入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721.9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7.48%;推荐进入201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46.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49%。淮麦45不仅产量潜力高,而且植株较矮,株型松散适中,抗逆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0.
药隔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小麦春季耐寒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以不同春季耐寒性的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盆栽和药隔期低温胁迫的方法,探讨了药隔期低温胁迫后小麦的生理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药隔期低温胁迫后,小麦单株产量明显下降,平均降幅为68.4%,其中淮麦20、皖麦38、西农979和矮丰3号表现出较好的春季耐寒性,单株产量降幅均小于65%,而陕麦139、郑366、小偃22和郑麦9023单株产量降幅较大(>70%),耐寒性相对较差;小麦叶片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淮麦20、皖麦38、西农979和矮丰3号丙二醛含量的增幅明显小于平均增幅,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幅显著大于平均增幅,表现出较低的细胞膜受损程度和较强的耐寒性.在生理指标中,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产量的关联度高,因此可作为春季低温下小麦耐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