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海南本地黄皮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0.5%、1.0%、1.5%和2.0%壳聚糖作浸泡果实处理,以0%壳聚糖浸泡果实为对照,研究壳聚糖浸泡处理对黄皮果实贮藏效果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上壳聚糖处理能将果实贮藏期延长至28 d,好果率在84%以上,能明显抑制果实质量损失;1.5%以上浓度壳聚糖浸泡处理能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较高的固酸比;壳聚糖浸泡处理果肉和果皮的MDA含量和PPO活性表现低于对照的趋势,SOD、POD和CAT活性表现高于对照的趋势,表明壳聚糖浸泡处理能减轻果实活性氧自由基损伤和增强果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1.5%为壳聚糖浸泡处理的最宜浓度。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主栽龙眼品种"石硖","储良"和"大乌圆"为试材,分别研究这些品种的果实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度与主要褐变底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冷藏条件下龙眼果皮的褐变度与褐变底物的变化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相一致,且PPO、POD活性高的龙眼品种果实易出现褐变。  相似文献   

3.
以易裂果枇杷品种"软条白沙"和不易裂品种"大红袍"为试材,研究成熟果实果皮、果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大红袍"果皮SOD活性显著高于"软条白沙",POD、PPO活性显著低于"软条白沙",果肉中3种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浸钙处理对荔枝果实贮藏期活性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0.05%CaCl2水溶液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在55℃下浸泡处理三月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cv Sanyuehong )果实,研究浸钙处理对低温自发气调贮藏果实活性氧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高于对照的;处理果皮PPO活性、果肉和果皮MDA含量均具有低于对照,说明处理能抑制果皮褐变、保护果皮色泽和减轻果实活性氧损伤;处理果肉的Vc含量和POD活性、果肉与果皮SOD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说明处理增强了果实抗活性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供试材料,设置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和6.6 g CT_2保鲜剂2个处理,以不熏蒸、不加保鲜剂为对照,比较不同保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葡萄贮藏过程中的掉粒和腐烂,并较好地维持果实硬度和果柄耐拉力;同时,该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 TSS)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 TA)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处理Ⅱ和对照,其下降速度较其他处理缓慢,贮藏至120 d时这2个指标分别为21.3%和2.17%。整个贮藏过程中,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处理的果实抗环血酸(Vc)含量下降38.5%,显著比处理Ⅱ和对照下降缓慢。另外,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果实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处理Ⅰ能够很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升高,贮藏120 d时,PPO活性上升至70.83 U·g~(-1),显著低于CT2保鲜剂(80.67 U·g~(-1))和对照处理(85.23 U·g~(-1))。综上所述,SO_2熏蒸+6.6 g CT_2保鲜剂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延缓果实衰老,保持其外观品质,从而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果实经过浸钙、紫外线B区(UV-B)辐射和温烫处理,探讨3因素处理后对低温冷藏龙眼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浸钙和温烫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果皮褐变,而UV-B辐射处理则在后期具有良好的抑制果皮褐变效果;各因素处理均降低了果皮丙二醛(MDA)含量;温烫处理有效抑制果皮PPO活性,浸钙处理在处理早期抑制果皮PPO活性,而UV-B辐射处理则提高了果皮PPO活性;各因素处理降低果皮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影响果皮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见,各因素处理能抑制果皮褐变和减轻果皮活性氧损伤,活性氧清除可能由其他非酶体系完成。  相似文献   

7.
1-MCP对八月红梨防褐保鲜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测定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八月红梨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脂肪氧合酶(LOX)活性和膜透性,果实常温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以及果实品质和品味,研究1-MCP对八月红梨的防褐保鲜效应.结果表明:1.0 μl/L 1-MCP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明显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1-MCP处理的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相对电导率和LOX活性均低于对照,但PPO、POD活性均高于对照;1-MCP能完全抑制八月红梨果实黑皮病的发生,显著降低果心褐变率,推迟果实的后熟和衰老,延长贮藏和货架期.结果还表明:酚类物质含量和POD活性均为果皮大于果心、果肉;PPO活性为果皮、果心大于果肉,果心褐变时间较果皮早,褐变程度较果皮重;八月红梨组织褐变是果实衰老造成的,组织褐变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PO活性变化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套袋苹果果面光洁度提高的机理,研究了套袋苹果果皮发育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表面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的是,相比对照果实,套袋果实PPO活性在果实发育前期高于对照,而在发育中期对照果实PPO活性迅速上升超过套袋果实;果实发育后期,套袋果实与对照果实PPO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套袋果实POD活性在果实发育前期略低于对照,但在发育中期套袋果实POD活性迅速提高,直到采收前其活性一直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以脐橙为试材,用白薇复合提取液(白薇乙醇提取液和壳聚糖混合液)、壳聚糖涂抹果皮,以不作处理为对照,通过测定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生化指标考察白薇复合涂膜对脐橙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涂膜处理均可以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及总糖(TSC)含量;有效抑制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和降低果实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保持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极显著(P?0.01)降低果实失重率;至贮藏结束时,白薇复合涂膜组果实腐烂率为4.67%,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果实腐烂率(7.33%),且复合涂膜组果实总糖含量为12.13%,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白薇提取液复合涂膜对脐橙冷藏保鲜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三月红荔枝果实为试验材料,用浓度为0(CK),0.5%,1.0%,1.5%,2.0%的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后,进行低温自发气调贮藏,研究壳聚糖对三月红荔枝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处理重量损失率最小,1.5%次之; 1.5%处理的TSS最高;对照TA在第7d居中,第14d最高,此后最低;除1.0%处理外,在贮藏后的15d内,其余各处理的固酸比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肉Vc含量以1.5%和2.0%处理最高;在第13d前,1.5%和2.0%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实际应用中,1.5%和2.0%壳聚糖处理较为适合。 (2)所有处理的果肉和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与对照的明显不同;除0.5%处理在第13d前,其果肉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但其它处理果肉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的或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除1.5%处理果肉CAT极显著低于对照的外,其余处理显著高于对照的或者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3)0.5%和2.0%处理的果皮POD活性极显著、显著高于对照或者在个别时期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19d前,2.0%处理的果皮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