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凤树 《种子科技》2006,24(4):1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了,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对违法种子造成的损失,农民依法申请田间鉴定的情况逐渐增加,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对不法商贩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在进行田间鉴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不注意鉴定地块的保护,有的填写鉴定目的和要求时表述不准确,有的不珍重自己选择专家的权利而轻易放弃,有的对受损害原因不清,盲目要求田间鉴定。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1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申请书1.1文种特征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第四条,种子使用者若认为自己所购买的种子在种植大田后,出现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损失,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和损失程度存在分歧的,为了确定损失发生的原因和损失程度,种子质量纠纷当事人可以申请田间现场鉴定。申请鉴定一般以书面形式提出,说明鉴定的申请内容和理由,并提供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农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由于农作物种子质量造成经济损失索赔案件增多,农民或农作物种植者申请农业管理部门进行种子质量鉴定和经济损失鉴定次数增加。农业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种子质量田间现场鉴定后,依据鉴定结果调解失败,走法律途径时,往往得不到法律部门认可,给农业工作带来困难,不能为受到损失的农民或农作物种植者追回应有的损失,易引  相似文献   

4.
《种业导刊》2006,(3):9-10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以下简称现场鉴定)程序和方法,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现场鉴定是指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因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原因或者损失程度存在分歧,为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第三条现场鉴定由田间现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当农民种植的作物与期望值不符时,往往会想到种子质量原因,于是利用法律武器通过种子管理机构对种子质量纠纷进行现场鉴定。玉米种田间现场鉴定即玉米种在田间种植后,因种子质量或栽培管理技术、气候等原因导致玉米苗期出苗、植株生长、产量、品质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存在分歧,为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6.
种子检验和种子鉴定结果的差异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子质量问题大都是在农民种植后才发现的,这时申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种子质量案件。种子检验和种子鉴定是常用的手段,笔者结合种子管理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在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因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为了规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程序和方法,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农业部2003年出台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这是当前处理种子质量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是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因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8.
杨风奎 《种子科技》2003,21(1):2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后追偿的原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因使用种子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当事人之间必须要有能证明种子质量问题的证据———检验报告或鉴定报告。而农民大多不会去保存原始证据———种子,种子一旦播种,证据就难以复原,田间检验鉴定就成为解决种子质量纠纷举证的一个补救手段。目前,种子质量纠纷投诉集中表现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是为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活动,司法鉴定是诉讼活动中鉴定人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在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鉴定中,虽然两者都是鉴定活动,却在鉴定的性质、鉴定人员的组成、鉴定的申请主体、鉴定的内容和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鉴定结论的作用5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进行现场勘验和农业行政机关组织鉴定组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现场鉴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技术鉴定。前者是司法鉴定,后者是行政鉴定。其依据、目的、程序、用途、效力等方面都不相同。搞清楚司法鉴定和行政鉴定的异同.对于通过不同鉴定途径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策 《种子》2006,25(7):108-109
《田间现场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为种子管理机构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保护种子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种子管理机构作为田间现场鉴定的组织者,既有媒介身分又有服务义务,对科学、客观、公正地执行管理办法负有重要责任。正确理解和执行该办法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谈自己对该办法的一些理解,借此与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徐小荣 《种子科技》2008,26(1):27-28
1田间鉴定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2006年7月,高淳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天欣2号西瓜种子在种植后出现了西瓜果型较小、产量低、糖分低,西瓜商品性差,瓜农销售困难的情况。为了确定事故的原因和估测瓜农的损失程度,7月6日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向我站提出了要求组织种子质量田间鉴定的书面申请。鉴于申请提出时正值本地西瓜大量上市时期,也是西瓜品种性状表现最为典型的时候,我站经审查后同意组织实施田间现场鉴定,时间定于7月8日即书面申请提出后的第三天。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8号令公布, 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鉴定办法》规范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程序和方法,为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讨论,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正>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因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或损失程度存在分歧,为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鉴定,是处理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发生民事纠纷的重要证据。在实践中,常因人们对田间现场鉴定的性质和作用理解错误而造成错案。本文以一起以田间现场鉴定结论认定涉案种子是假种子追究种子经营者销售伪劣种子罪的案例,对田间现  相似文献   

15.
种子纠纷是种子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发生了种子纠纷小等于种子质量一定有问题.作为种子经营者,出现种子纠纷后要尽力减少损失,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妥善解决,弥补损失.对因自然灾害、病虫危害、栽培方法不当造成减产的纠纷,要耐心地向群众解释清楚,做到不厌其烦,不激化矛盾.对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纠纷及时协商解决,绝不能无故拖延.对发生纠纷后经协商难以达成赔偿协议的,可以申请受理机关依法鉴定.  相似文献   

16.
唐忠平 《中国种业》2007,(10):26-27
农业部2003年8月1日颁发了第28号令《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广西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技术规程》(DB45/T135-2004)(以下简称《规程》)。这对于规范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程序,及时化解种子质量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7.
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喜 《种子科技》2010,28(3):9-10
<正>农民购买农作物种子进行大田种植,往往由于种子、气候、农药、肥料、栽培等原因引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种子经营者或使用者时常要求申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向谁申请?受理单位如何受理、组织鉴定?申请人、当事人、组织鉴定者理解有出入,有时出现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鉴定人数为双数、职称和专业工龄未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的农民群众因为购买种植农作物种子出现质量纠纷而引发的投诉、上访、诉讼情况明显增多.一方面表明农民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与区农业局种子管理部门多年对群众如何购买种子的宣传有关.很多群众反映,以前在熟人那里买种子不好意思要票,种子出了问题往往也自认倒霉,现在就敢于维权投诉请专家到田间鉴定.群众的维权意识提高了,作为基层农业部门在群众申请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农业部2003年6月26日第1 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程序去组织实施;毕竟鉴定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程序错误,鉴定结果也就无效了.在此结合多年从事种子管理的工作经历,浅谈一下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定育 《种子科技》2012,30(9):22-22
在玉米大田生产中,常因种子质量(纯度、发芽率)或者栽培技术不当、病虫危害、不良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及其经济性状表现异常,种子经营者与种子使用者对造成损失的原因存在意见分歧。此时,田间鉴定就成为判定种子质量的有效手段。本人结合工作实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从玉米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结合现场勘验鉴定,判定是否属于种子质量(纯度、发芽率)问题,这样既保护了种子使用者、种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能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经营种子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江苏省各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种业,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依法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种子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种子质量纠纷仍时有发生,且往往较难处理。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农业执法部门依法确定种子质量问题的概念、客观分析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判断种子质量和责任,发挥农业部门在种子纠纷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及时、公正地处理种子质量纠纷,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