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宾县三宝乡幸福村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研究区域选取的20个地块,根据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土壤养分测定。测定养分为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及土壤pH值。试验目的为研究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和供肥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指导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幸福村耕地土壤养分中P、K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土壤N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不高。因此,幸福村大田作物施肥方案中N可采用同一标准,均量管理,磷肥、钾肥应分区施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位于内蒙古西部荒漠草原区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国家级公益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家级公益林区土壤速效养分垂直分布与空间变异特征以及不同群落类型土壤速效养分特征,揭示不同群落类型与土壤速效养分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公益林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达茂旗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分布、数量、结构特征选取并布设固定样地,采用土壤剖面法采集各样地土壤样品进行速效养分含量测定。研究结果显示,达茂旗国家级公益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0.008 5 mg·kg~(-1)、1.494 2 mg·kg~(-1)、115.919 3 mg·kg~(-1),速效钾空间异质性较强,其次为速效磷,速效氮空间异质性较低;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趋势;不同群落类型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表现出的差异性相同,人工乔木林土壤速效钾含量很丰富,天然灌木林与未成林造林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人工灌木林地与天然灌丛速效钾含量处于缺乏状态,各群落类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处于极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3.
人工造林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一直是森林培育过程中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典型样地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树木园不同针阔叶树种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人工造林后土壤养分的表聚性明显,且树种不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同;栽植针叶树种主要是改善浅层土壤全氮含量,并明显提高0~40 cm土层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而对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影响不明显,甚至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而栽植阔叶树种后,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对照样地,且对改善土壤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明显好于针叶树种。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不同树种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增加表层0~5 cm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而阔叶树种对增加全磷、速效磷含量好于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市区林业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0~20cm土壤样本,研究了土壤容重和速效养分现状。分析结果表明,道路绿地土壤容重最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绿地,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附属绿地之间差异不显著;公园绿地速效氮含量最高,道路绿地含量最低;其中附属绿地速效磷含量最高为38.08 mg.kg-1,道路绿地速效磷含量最低为13.27mg.kg-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闽中红壤区杉木生长情况、土壤养分的调查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闽中山地红壤杉木分布区内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异性,其中以速效磷的变异系数为最大;杉木地位指数与土壤养分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与速效钾相关最为密切,但杉木地位指数与土壤各养分指标之间并不都成正比关系;同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壤养分因子的杉木地位指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甘肃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应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总体较为丰富,且土壤熟化程度高,但速效N和速效P俱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较大,为4.0%~61.5%,土壤养分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空间变异性较为显著,反映了该区土壤性状不均一性。除全P外,其余土壤养分各指标(有机质、全N、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天然林都大于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在定植后的4~8 a间均呈下降趋势,而在8~26 a间全P、全K、速效N、速效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P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地力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3个项目省(区)内10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地上的34个土壤肥力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后土壤中各类养分含量逐年变化程度不一,相比之下,土壤速效N、P、K含量的变幅较大,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变幅较小。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中的速效N、P、K含量提高较显著,提高幅度对于速效P相对较大,对于速效N相对较小。建议通过土壤肥力观测确定施肥方案,侧重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澄城县果园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及合理制定施肥方案,以陕西省澄城县86户果农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区,对果园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全氮及速效钾的含量及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城县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缺乏状态,而速效钾处于丰富状态,有效磷处于中等和丰富状态。各乡镇4种养分含量变异程度为有效磷(44.06%)>速效钾(24.52%)>有机质(16.39%)>全氮(13.63%),除交道镇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寺前镇土壤速效钾的变异系数表现为弱变异外,其余乡镇的4种养分分布均表现为中等变异。  相似文献   

9.
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养分进行了评价,并对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整体养分状况良好,速效磷含量缺乏成为限制因子;林型和森林群落复杂性对速效磷影响显著(P=0.05),针阔混交林与复杂群落结构下速效磷含量最高。物元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表现出优势,是土壤养分评价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兰州市区国槐(行道树)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兰州市城关、七里河、安宁和西固4区的国槐根际土壤(0~20 cm,20~40 cm,40~6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长环境中土壤不同季节的养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相关指标的测定以及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pH值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和镁表现为:夏季秋季;有效铜秋季夏季;有效铁无明显变化。(2)在空间上,4个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尽相同,整体上表现为:城关区和安宁区土壤优于七里河区和西固区。(3)在土层分布上,土壤养分指标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整体来看,除速效磷和速效钾外,兰州市行道树国槐根际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整体较低,pH值整体较高,土壤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1.
建瓯市毛竹林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建瓯市毛竹林表层(0~20 cm)土壤,分析其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建瓯市毛竹林表层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66.7 mg.kg-1,高于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为9.93 mg.kg-1,低于毛竹生长所需;速效钾含量为55.4 mg.kg-1,低于毛竹生长所需。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氮含量的变异性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引起。建瓯市毛竹林土壤速效养分存在富氮低磷缺钾的现象,在生产实践中应重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种植在风沙土区土壤中枸杞植株的合理施肥量,在施用常规有机肥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状况和枸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对施肥效应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对沙土地施用高量化肥能有效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养分的累积加快。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各层级土壤中有机质变化未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趋势,但土壤中速效养分呈现出显著累积与提高的趋势。同时土壤中全盐含量也呈现出类似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最高施肥量(T5)条件下,各层次土壤盐分均呈现出显著累积现象。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的pH值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追施化肥对当年枸杞产量及果实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单株施肥量达到750 g时,枸杞果粒的横纵径、果粒质量均达到最大值;单株施肥量为450 g时产量最高,达380.88 g。因此,在宁夏的风沙土区种植枸杞,在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的基础上追施化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速效养分状况,从而对当季枸杞生产与枸杞果实品质提升有重要影响。就对风沙土区3年生枸杞单株的追肥量而言,以施用450~600 g复合肥对土壤养分、枸杞产量与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有林地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有林地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治理区有林地与未治理沙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存在明显差异,在土壤养分改善过程中,呈现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钾养分指标同步上升的规律,表明人工的治理措施以及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较强;有林地与对照样地PH值差异相对较小,表明人工的治理措施以及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土壤的酸碱性上较弱。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分析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宜宾市土壤容重和速效养分现状。结果表明,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附属绿地土壤容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道路绿地土壤容重偏大,影响植物生长;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能满足植物需求而速效磷含量不足,需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枣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灰枣生长期内不同施肥处理措施对枣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情况,于2014年3月采用不施肥、常规施肥和施用不同种类生物肥共3大类9种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并于同年7~10月在灰枣不同生长期测定了各处理区域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这4种养分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灰枣不同成熟期土壤各养分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成熟期土壤各养分含量间均有差异,施用生物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林下养鸡对林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下养鸡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探讨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在荔枝、芒果及速生桉林下设置养鸡区和未养鸡区,研究了林下养鸡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养鸡模式使林地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变大,非毛细管孔隙度与毛细管孔隙度的比例变大;土壤养分含量提高,而pH值降低;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在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及真菌数量上,3种树种的养鸡区与未养鸡区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林下养鸡对林地产生了良性影响,不仅改善了林地土壤性质,而且还提高了土壤肥力,对林木的生长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武夷山常见几种茶园速效钾及全钾在垂直层次、土壤深度和水平层次上的分布特征,以正岩区、半岩区、洲茶区的水仙、肉桂及黄玫瑰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对0~10 cm、10~20 cm、20~30 cm 3个不同土壤深度土层和上、中、下坡3个不同坡位土壤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土壤深度来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降低;从垂直层次来看,随坡位的升高,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降低;从水平层次看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洲茶区半岩区正岩区。  相似文献   

18.
元江自然保护区土壤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江自然保护区境内土壤垂直分布明显,主要有黄棕壤、红壤、赤红壤、燥红土和石灰土5个土类.元江自然保护区土壤质地较轻,酸性反应.土壤全量养分以黄棕壤为最高,燥红土最低,其余土类介于二者之间.土壤的速效养分,以水解性N、速效K量较高,而土壤速效P普遍偏低.本区属干热河谷区,生境脆弱,应加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开发利用应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是近些年来土壤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时,必要考虑到影响其插值准确性的因素。总结了前人的文献,对其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主要表现在: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一般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并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养分空间的分布直观观测。其影响因素主要罗列了地形、采样方式、采样间距、采样密度和采样尺度。随机采样和网格采样对插值的影响以实际研究区具体情况分析,采样密度和地形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的影响不可忽略,尤其是在速效养分上;在大面积上也即中小比例尺下采样,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较大,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而在小面积上也即大比例尺上,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较小,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可为后面的研究者提供直观便捷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人工输水影响下青土湖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距水面不同距离、不同土层的白刺灌丛沙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面形成干扰,土壤溶液电导率、全氮、速效钾、全钾、速效磷、全磷、有机质在距水面50m和250m处达到最大值,较平地距水面距离的各养分最大值向水缘推近了50m;白刺灌丛沙堆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明显,总体上是表层的养分最高,并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青土湖水面的形成,使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养分上移在土壤表层聚集;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速效钾、电导率间呈显著正相关;电导率和全氮、全磷、速效钾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