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关于农民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现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道德知识水平,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现,存在问题较多,不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是一大批具有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的新型劳动者,而这一大批新型劳动者培养的关键在于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人才和科技的支撑。职业技术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农村的民主管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针对当前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转变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整合现有的农村教育资源,利用城市文化教育资源反哺农村以达到提高农民职业技术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转变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整合现有的农村教育资源,利用城市文化教育资源反哺农村,以达到提高农民职业技术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目...  相似文献   

6.
何展 《甘肃农业》2006,(9):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人的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农村科技教育的现状入手,对农村科技教育对象——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面对庞大的需要培训的农民群体,我们必须要从农民素质的基本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培养对象,分类分批地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培养出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这是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应当就是新型农民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冬的问题。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农村问题才会有根本出路;才能簪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闻泉新 《新农村》2007,(9):38-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创造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切实加快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兰芬  林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69-7669,7671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急需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应把农民培训放工作的重要位置,从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入手,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技能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和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加快制度创新等4种有效对策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关键是农民教育,农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的艰巨任务,有赖于农民教育程度的点滴进步、农民素质的切实提高。目前农民教育普及不到位,农业人才输送不足。而农民教育的突破,关键环节是教育内容的构建和教育体系的建设。重视农民教育,加大农民教育投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结构体系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农民信息素养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的论述,以及对中国农民目前受教育现状和农民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不利因素分析,认为中国农民信息素养现状是由于中国教育培养目标主体错位、农村农民教育基础薄弱、组织教育功能弱化等不利因素造成的。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是加强中国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中国农民信息素养水平;并提出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符合农民特点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梅 《现代农业》2008,(8):100-1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工作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民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保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应立足农村实际,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笔者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在建设新农村时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要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要加强农村保障体制和组织化程度建设,要重视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主导地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地位,这样才能培育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就是新型农民。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才能建设新农村”。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肇庆市委书记林雄说,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培养和造就亿万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林雄认为,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应当农业技术教育与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79-180
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农业生产现实难题的重要出路,当农业生产规模化后,新型职业农民是能手、是专家、更是企业家的摇篮,因此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笔者多年从事社区教育,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有途径进行分析,探索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民教育培训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与解决"工农"问题结合起来,在思想文化方面,培育农民的人文精神;在科学技术方面,培育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在生产生活方面,培育农民的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民终身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