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株桃树根际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对根癌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拮抗根癌病的生防细菌,为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方法】采用平板拮抗法测定桃树根际、茎和土壤中细菌对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拮抗活性;以向日葵和番茄为感病植物,测定拮抗菌的防病效果;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明确高效生防菌的分类地位。【结果】利用平板拮抗法从125株桃根际细菌中,筛选出2株可在YEB培养基平板上产生抑菌圈的拮抗菌株51-A和51-B和5株没有抑菌圈但长势良好的菌株。将浓度为106cfu·m L-1的待测菌的菌悬液和A.tumefaciens菌悬液以10∶1的比例混和接种向日葵7 d后,菌株51-A和51-B可显著抑制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8.0%和97.0%;提前接种拮抗菌菌悬液,第2天接种病原菌菌悬液,可明显抑制番茄根癌瘤的形成,防效分别为91.9%和86.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51-A和51-B归为粪产碱菌A.faecalis。【结论】粪产碱菌A.faecalis 51-A和51-B对A.tumefaciens引起的根癌病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可用于根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桃树根癌病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以来,我们在探明桃及几种果树根癌土壤杆菌生化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K84菌悬浮液对桃等多种果树的根癌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完成了K84菌液工厂化中试发酵生产,定名为根瘤宁生物农药。应用根癌宁生物农药30倍稀释液对桃树进行浸桃核育苗、浸根定植、切瘤灌根等3项生物防治措施,均能有效地控制根癌病的发生,防效可达90%以上,为大面积开展果树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探索出一套实用技术,并起到防治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5种生防菌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较明显的4种生防菌NSY4、NSY19、NSY50、DSN012。以津研4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4种生防菌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枯萎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NSY4基质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总根长及根体积,分别比不添加生防菌的对照增加42.86%、26.09%、47.06%、58.82%、57.58%和51.44%;黄瓜根际基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20%、37.60%、71.88%、5.22%。添加生防菌的基质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基质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尖孢镰孢菌数量;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25.00%~62.50%。因此,基质中接种生防菌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生防菌NSY4的基质处理可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有效缓解尖孢镰孢菌的侵害,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植物内生放线菌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葫芦白粉病为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叶盘筛选试验,从50个内生放线菌菌株中筛选出2个防病效果较好的菌株,叶盘筛选试验发现菌株GKSHJA和PR1-8的无菌滤液原液在接种病菌的同时使用防治效果最佳,分别达到60.98%和63.22%。温室人工接种白粉病菌的盆栽试验发现,GKSHJA无菌滤液原液在接种前、接种后24 h喷雾,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55.22%和16.44%;菌株PR1-8的相对防效分别为51.94%和24.39%,且GKSHJA和PR1-8无菌滤液的5倍稀释液在接种病菌的同时使用也有一定的防病效果,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7.81%和30.19%。在自然感病的田间试验中,菌株GKSHJA和PR1-8无菌滤液的5倍稀释液对西葫芦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56.33%和69.88%。这些结果表明,菌株GKSHJA和PR1-8作为防治瓜类白粉病的生防菌株,具有开发应用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桃树根癌病为细菌性病害,从伤口侵 入,并刺激伤口部位增生肥大,变成瘤状 物,阻止养分、水分输送,造成植株瘦弱乃至死亡。针对传播途径是苗木带菌和伤口传染,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l、从无病地区引进苗木;2、苗木用10%硫酸铜溶液或5%的石硫合剂浸根;3、管理作业时防止伤根;4、刮瘤涂药(刮除后添28%石硫合剂)5、清除发病中心株。如防治桃树根癌病——答山东读者刘志进@武兆灼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抗病鉴定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省西瓜主产区采集枯萎病病样8份,从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入手,研究了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并筛选出抗病性鉴定的方法,并对26份西瓜育种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瓜主产区采集的8个菌株侵染西瓜的枯萎病发病率都在700以上,轻度侵染黄瓜和甜瓜,发病率在20%以下,8个菌株都为西瓜专化型镰刀菌.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生理小种1;西瓜抗枯萎病鉴定最佳方法为1×105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法、在子叶展平时进行接种;从26份西瓜材料中筛选出西瓜高抗枯萎病材料3份,即07W26、07W28、BW19,发病率<20%.  相似文献   

7.
由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Not.f.sp.piricola(Nose)引起的梨轮纹病在世界产梨区普遍发生,生物防治采后梨轮纹病能降低梨果表面化学杀菌剂的残留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通过平板抑菌试验和梨果活体接种试验,研究NaHCO3对几株生防菌防治梨轮纹病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单剂对梨轮纹病菌的防效为75.77%~85.41%;与NaHCO3协同作用后防效提高,为83.00%~90.23%。梨果试验结果表明,先接种病菌再喷施药剂时,生防菌11对梨轮纹病的防效为23.83%;与NaHCO3协同作用后防效提高,为48.16%~74.57%。先喷施药剂再接种病菌时,生防菌11对梨轮纹病的防效为28.72%;与NaHCO3协同作用后防效明显提高,为51.06%~80.91%。先喷施生防菌液再喷施NaHCO3溶液的处理防效最好。因此可以采用生防菌和NaHCO3协同防治采后梨轮纹病。  相似文献   

8.
经过5次紫外线诱变共获得16株对杧果蒂腐病菌抑菌作用增强的菌株,其中芽孢杆菌4a-3-4、4a-3-1、4a-3-2、5a-2-1,酵母菌E3-3-1、B2-2-2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增大了47.6%、42.9%、38.1%、36.8%、36.8%和29.4%,诱变效应明显.耐药性筛选显示多菌灵2μg/mL及甲基托布津1 μg/mL可与诱变生防菌形成优良组合.杧果果实抑菌试验表明,大部分生防菌与药剂间具有协同作用.其中,甲基托布津与芽孢杆菌4a-3-4、5a-2-1、酵母菌E3-3-1组合的抑菌效果分别为75.0%、74.5%和73.5%,比仅用甲基托布津处理的抑菌效果提高了8.0个百分点、7.5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多菌灵与芽孢杆菌4a-3-4、5a-2-1组合的抑菌效果分别达73.40%和72.7%,比仅用多菌灵的抑菌率提高了2.3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以2年生实生新疆桃新梢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新疆桃在接种后60天,接种发根土壤杆菌的株最大瘤径0~10.1 mm,平均为3.4 mm;接种根癌土壤杆菌的株最大瘤径0~9.4 mm,平均为3.7mm,接种2种菌后株最大瘤径0~10.1 mm,平均为4.6 mm,根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新疆桃中抗发根土壤杆菌,中抗根癌土壤杆菌,即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抗性为中度抗病。新疆桃对桃树根癌病的抗性存在显著的分离现象,对桃树根癌病免疫、高度抗病、中度抗病、低度抗病、感病和易感病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数的1.32%、11.84%、52.63%、26.32%、6.58%和1.32%。新疆桃是桃砧木抗根癌病品种选育的珍贵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丹参根腐病生防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聊城市茬平县杜郎口镇中药材种植基地采集的丹参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梯度稀释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在丹参根际土壤中筛选对丹参根腐病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10株具有抑菌活性的有益微生物;进一步通过复筛及其抑菌谱的测定分离出2株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分别为2-1和9-2。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2-1和9-2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试验可为今后高效生防菌剂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瓜白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广谱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从新疆各地采集黄瓜根际土壤和黄瓜叶片进行菌株分离,采用温室药效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黄瓜白粉病生防菌;并以红枣黑斑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为靶标,通过皿内对峙试验测定生防菌的广谱性.结果表明:共有5株微生物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高于50%,这5株微生物中有3株具有一定的杀菌广谱性,其中A-13和C-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 菌株的固、液体发酵物防治设施番茄和黄瓜根结线虫,研究其对根结线虫的防效以及施用生防菌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Men-myco-93-63 菌株固体发酵物1 V∶200 V对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分别达到了65.62% 和57.69%;施用生防菌使得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了19.57%,放线菌数量增加了316.67%,真菌数量降低了28.57%,以上3 种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由7.4×106 cfu·g-1增加到16.75×106 cfu·g-1,增加了126.35%。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云和县雪梨主要根部病害为根朽病、白纹羽病和根癌病等3种.介绍了它们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其特点,并提出了采用无病苗栽植、促进梨树健康生长、药剂防治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健康番茄植株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得到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WXCDD5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丝生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无菌滤液可以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4.29%和94.06%;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防效分别为66.23%和69.45%;拮抗试验显示,该菌株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53.04%~94.59%;促生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用浓度为10~6 cfu·mL~(-1)的菌液浸种处理,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80.0%和62.57%。用菌液(10~7 cfu·mL~(-1))灌根处理的番茄幼苗,其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用菌液(10~7 cfu·mL~(-1))浸泡番茄果实可防止腐烂且对果实营养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衣芽孢杆菌W10及其抗菌蛋白对桃褐腐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衣芽孢杆菌菌株W10菌液及其产生的抗菌蛋白对贮藏期桃褐腐病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高浓度(1 × 1010 cfu · mL-1菌液,3.0 mg · mL-1抗菌蛋白)效果更好。在较低温度(4 ℃)和湿度(RH70% ~ 75%)条件下,高浓度菌液和抗菌蛋白在病菌定殖前处理桃果能收到较好的防病效果。钙离子[0.1% Ca(NO3)2]能提高W10菌液及抗菌蛋白对桃果实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能明显推迟始病时间。W10菌液和抗菌蛋白浸果处理能显著降低贮藏期的自然腐烂率,与多菌灵效果类似;通过对果肉色差L*值、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等品质指标参数的测定,发现菌液和抗菌蛋白处理均不会影响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筛选获得的对植物线虫具有毒杀活性的光合细菌菌株和芽孢杆菌菌株培养液及其混配制剂进行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能显著降低黄瓜根围根结线虫J2虫口密度,减少根结的形成,尤其是两菌剂复配后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两单剂,说明两生防菌剂具有协同效应。同时研究结果显示,3种生防菌剂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从健康的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生防菌HK18-8,为探究其对辣椒炭疽病的生防潜力,通过对峙培养和孢子萌发试验发现,HK18-8显著抑制短尖刺盘孢(Collectotrichum acutatum)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其抑菌带达到10mm,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0.15%;进行离体辣椒果实接种试验表明,HK18-8菌悬液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8.58%,其预防效果高于治疗效果,HK18-8的发酵液和菌悬液的防病效果显著;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其在辣椒果实的定殖能力,处理9 d时仍能保持10~6 cfu·g~(-1)以上;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HK18-8菌株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18.
药物泥浆裹根预防核果类根癌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癌病是个顽症,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本研究从病害侵染途径入手,选用5种药物,利用定量药物溶液与粘土混合搅拌获得含药物的粘土泥浆(1000g粘土加450ml配好的药液),使药物泥浆充分包裹苗木根系,构成伤口保护层,预防苗木感染根癌病。经过近2年的观察,经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100倍、200倍,碧康原液200倍和福美双400倍处理过的毛桃苗木经菌种灌根接种后均未见发病植株,而不用泥浆裹根的毛桃对照菌种接种后的发病率为57%、不含药物泥浆裹根对照接种土壤杆菌的发病率为12%。砧木RT—01的处理中,除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200倍和福美双400倍处理的出现少量发病、发病率分别为2%和5%外,其他所有药物处理的菌种灌根接种后均未见发病植株。同期不用泥浆裹根的砧木菌种接种后的发病率为42%、不含药物泥浆裹根对照发病率为17%。苗木经药物处理后,基径生长情况与感病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不同药物、不同浓度处理的苗木间差异不显著,但碧康处理对幼苗会产生药害;各处理对砧木的影响与毛桃的类似。本结果说明,在核果类果树幼苗移栽时,采用药物泥浆裹根技术能较好地预防苗木感染根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在平板培养基上测定了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病原真菌疫霉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选药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30%根府咛效果最佳;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丰富的土壤微生物资源中挖掘对西瓜枯萎病有较高防效的生防菌株,通过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分离获得西瓜根际土壤主要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测定盆栽防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比对获得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8份西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到182个细菌单菌落,并筛选获得对西瓜枯萎病防效较高的3株拮抗细菌,接种30 d后盆栽防效均高于75%,与30%噁霉灵水剂防效无显著差异。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株JHXG0406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菌株JHXG0221和XQXG0111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获得了3株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效的菌株,具有作为生防菌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