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区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消费逐渐由过去的低档茶转变为中高档茶,且人们对于茶叶的品种、质量、安全、功能等均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使人们对于该类问题十分重视,无公害茶叶栽培的目标是保障茶叶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使得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保障,真正吃到质量合格,品质优良的茶叶。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及管理也成为茶叶生产人员必要掌握的先进技术之一。基于此,简单分析了山区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技术,包括优选品种、种植区域选择、种植管理措施、茶叶采摘等,为从事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今日农村》2002,(11):27-27
近年在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地,已开始出现特种茶消费热。我国香港、澳门茶叶消费的70%已是特种茶,日本进口乌龙茶也持续增长,从1965年至2001年已增长了454倍,目前,乌龙茶已占其茶叶消费总量的18%,日本专家甚至认为21世纪可能成为乌龙茶世纪。特种茶正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新兴的消费茶类,我国特种茶发展前景广阔。回顾20世纪最后50年世界茶叶产销情况,专家们认为,世界茶类生产和消费结构虽然仍以红茶为主导,但其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而绿茶和特种茶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乌龙茶,已成为特种茶中增长速…  相似文献   

3.
茶叶旅游是出于对茶叶历史、传统和消费的兴趣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由于茶树的自然习性及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产好茶的地方往往就是风景名胜区,茶叶的生产、销售、消费、文化与传统及茶园周边优异的自然环境为开发茶叶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茶叶旅游可以促进茶叶消费,同潜在客户建立关系,扩大产品知名度,使收入多样化,因此,开发茶叶旅游日益受到茶业界的关注。本文结合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的建设,初步探索龙州茶区茶叶旅游的发展潜力,为开展小规模茶叶旅游项目提供建议,并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茶叶旅游提供新思路。1茶叶旅游…  相似文献   

4.
<正>经福建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一批重2.9t的福建茶叶近日出口台湾地区,实现闽茶首次输台。台湾茶源自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现有诸多名茶,如阿里山红茶、冻顶乌龙、高山茶以及东方美人等。据了解,台湾也是茶叶消费地区,茶叶年进口量达3万多t,约占其茶叶市场的7成,多来自越南、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地区。此前,由于台湾地区对当地茶叶的保护,大陆茶叶少有输台。该批输台茶叶为白茶,产自闽东宁德地区,因台湾地区没有种植该茶种,商家故希望"试水"台湾市场。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的茶叶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杨小泽过去,茶叶消费主要是热饮慢品,加上做茶叶蛋、茶叶枕头等,比较单一。近年来,随着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开始转变,茶叶消费出现了一些新方式与新特点。一、茶膳茶膳是将茶作为菜肴和饭...  相似文献   

6.
2014 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茶叶产量呈现地区协同增长趋势,主要气候变化引发的地区集体茶叶产量变化明显。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是世界茶叶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绿茶出口大国,在全球茶生产、茶贸易、茶消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有众多优良的茶叶品种,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2013年,广东茶叶种植面积达44.24万hm2、居全国第13位,产量达6.97万t、居全国第9位,平均每公顷产茶1.58 t、居全国第1位。2013年,广东茶叶总产值达21.17亿元,比2012年增长2.63亿元,增幅达14.19%,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茶史、茶俗与茶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良中国是茶的故乡,这已为世界所公认,但究竟饮茶始于何时?说法不一。《华阳国志·巴志》说,巴蜀地区给周天子的“贡品”中已有茶叶,又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都是传说。有确切记载的为西汉...  相似文献   

8.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4,(4):112-112
工夫茶既是茶叶名 ,又是茶艺名。应该是茶叶名在先 ,茶艺名在后。作为茶叶名的工夫茶 ,在庄晚芳先生《茶史散论·乌龙茶史话》中叙之颇详。工夫茶原是武夷乌龙茶的一个花色品名 ,最早见于 1 734年福建崇安县令陆廷灿的《随见录》 :“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 ,水边者为洲茶 ,岩茶为上 ,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 ,南山者次之。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 ,其最佳者 ,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 ,又有‘小种’ ,则以树名为名 ,每株不过数两 ,不可多得。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花香、清香、选芽、漳芽等类”。在1 753年刘靖《…  相似文献   

9.
中亚五国都是饮茶国家,因其共同的地理区域和类似的历史经历,形成了一个比较共同的政治文化区域,因而也造就了中亚共同的茶文化。在中亚地区,茶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民族饮料,因此这一地区茶叶消费量巨大。但中亚五国基本不产茶叶,只有哈萨克斯坦自产少量茶叶,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因此中亚地区茶叶主要依靠进口。中亚各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茶,不仅每天喝茶,甚至每顿饭都要喝茶。茶是中亚居民交际的重要媒介,以茶会友,以茶交友,喝茶聚会是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方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还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饮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三大名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消费、出口国。现有22个邦生产茶叶,共有14000个茶叶种植场,茶园总面积40万ha,1991年茶叶产量达74万t。生产的茶叶99%以上是红茶,绿茶产量不到1%。最著名有大吉岭茶、阿萨姆茶、Niliri茶。1....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调查法,以昆明市高校学生、社区居民和普洱茶经销店为调查对象,对普洱茶消费市场情况、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消费者个人对普洱茶的认知情况、饮茶目的及购买普洱茶考虑的因素等。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消费普洱茶受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情况的影响显著,获得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主要通过亲朋好友。同时,普洱茶消费以普洱饼茶为主,过度重视品牌,缺乏对普洱茶的品质鉴别以及保健作用的相关知识。该调查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普洱茶提供依据,有利于推广普洱茶的相关知识,提升茶叶品质,从而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凌云白毫茶原产在我区凌云县,据该县气象局1971—1980年气象资料,海拔438米,北纬24°21’,年平均温度19.9℃,极端高温月平均25.1℃,年日照1445.6小时。从该县自然环境看,是高海拔,高纬度、气候凉爽,日照短特点。另凌云白毫茶茶叶比一般茶叶薄,无腊质。该茶引种到低海拔、高温、日照多地区种植,比一般茶成活率低,无性茶种植成活率更低。原因比一般茶更怕高温、强光。可能由于此茶长期生长在气候凉爽、短日照地区,加上叶片比一般茶薄,无腊质,对高温、强光不大适应有关。在苗圃进行扦插成活率也不高。据所见资料,苗圃扦插成…  相似文献   

13.
泰顺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明显,要明晰发展思路,将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在工薪阶层消费和集团消费,大力发展三杯香、雪龙茶,打生态牌逐步发展绿色和有机茶;并明确各地优势名优产品区域规划,在筱村镇、万排乡、仕阳镇等地大力发展三杯香生产,使这些地区农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做大产业,充分体现这些地区的区域优势。本文对泰顺县的茶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茶业出现了令人忧心的局面,突出表现为“卖茶难”,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茶叶出口量比三年前下降了20%,出口创汇下降33%,全国85%以上的茶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有的则已经倒闭。同时,作为产茶大国的茶叶消费也大大低于国外,人均茶叶年消费仅0.4公斤,低于世界人均0.53公斤的水平。出现了整个行业全局性“卖茶难”的难堪局面,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有的茶农甚至大规模地弃采、封园和毁茶。在“茶使世界更美好,茶使人类更健康”已成为全球共识的世纪之交,中国茶业出现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在欧洲早期的传播主要通过航海家、传教士、商人、医生、植物学家、贵族等多元主体在东方探索中的茶事活动展开,总体上呈现出闻茶、食茶、识茶的历史进路。在此过程中,人们对茶的印象主要发轫于各类通信游记的文献传播和口口相传的见闻想象,一度存在着对茶的神圣化和污名化的认知偏差与误读,茶叶成为东方想象和集体记忆下的意向符号。随着茶叶商品进入欧洲,精英阶层在饮茶消费时尚的形成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普通大众基于身体关切的茶健康需求日益扩大。在各国对中国茶的认知需求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茶作为异域文化的他者误读被逐渐澄清,并在茶植物学、茶医学、茶化学等方面得到了在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信息     
白胡椒价涨芝麻供不应求张德珠心和茶叶小食品,品种很多,销量很大,还有茶叶饭、茶面条、茶饺子、茶心巧克力、茶心面包、茶叶糖糕等等,均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五是饮料化。目前各地已开发的茶果露汽水、茶啤酒等很畅销,尤其是冷饮茶已在不少国家逐渐取代开水冲茶了。六...  相似文献   

17.
象山县名优茶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商品经济时代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代名词。茶叶作为大宗消费农产品.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日益向高档化、名优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且名优茶消费需求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全国珠茶产区的不断扩大.导致竞争日趋激烈。我县作为既没有质量优势,又没有生产成本优势的传统珠茶产区,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而名优茶生产为我们沿海发达地区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整个茶叶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因而.大力发展名优茶.特别是名优茶品牌建设.是进行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茶叶作为天然健康饮料日益受到欧洲消费的喜爱。但由于我国部分省的茶叶农残超标,使我国南方几个主要产茶区茶叶出口欧盟受阻。相比之下,江西省在推广有机茶生产技术上下了大力气,从而出口呈现喜人形势。本通过分析江西省发展有机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提出抢抓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江西省有机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茶道与唐宋茶文化法门寺博物馆张高举中国是茶叶之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在古代曾与中国丝绸、瓷器齐名,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明珠”。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茶、产茶,饮茶之风遍及全球,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中消费最多、消费面最广、最受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上海茶叶学会茶文化工作委员会卢祺义“茶香飘申城,茗艺进万家”。用这句话来概括’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所取得的社会、经济两个效益,也许可算一种形象性的说法。由三家单位筹备将近一半的这一盛会,无论从宣传造势、资金筹措、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