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东莞库一期浅圆仓在验收和使用中发现的漏气问题,对浅圆仓施工缝、工艺孔洞和附属设备进行专项的气密改造,将仓房气密性半衰期从500 Pa降到250 Pa提高到10 min以上,东莞库二期通过对浅圆仓关键孔洞预留、预埋的气密设计和施工优化,使新建浅圆仓的气密性半衰期提高到12 min~70 min,远高于国家气调仓5 min的气密标准,接近国外浅圆仓气密性标准水平,为抗性害虫的防治和气调控温储粮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仓房条件,为大直径筒仓的气密技术处理提出新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8年开始的500亿斤中央储备粮库建设项目中,辽宁省各库的仓型绝大部分为浅圆仓,并配套使用了“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我们朝阳市城郊粮库就是其中之一,我库浅圆仓直径30m,单仓容量8340t。在几年来的浅圆仓储粮实践中,我们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探索科学管理,在减少入仓破碎、延缓  相似文献   

3.
在炎热的夏季,储粮仓房中80%的热量来自仓顶,为解决储粮仓房在夏季高温季节上层空间积热问题,我库于2005年6月使用济宁产X-6g型太阳热反射涂料对15号仓房屋顶进行了刷涂,通过几个月的使用和测试,刷涂太阳热反射涂料的仓房内积热明显减少,仓顶表面温度、仓温和上层粮温较对照仓有明显下降。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圆仓占地面积小,结构受力合理,单仓储存数量大,粮食出入库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单位时间出入库数量大,有利于实施粮食"四散"技术。但由于浅圆仓直径大、粮堆高,也给储粮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中央储备粮金华直属库从2012年3月分别对大豆、玉米、小麦浅圆仓安全储粮进行技术性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第七储粮生态区,浅圆仓作为新一轮增储扩容主要建设的仓型正在被广泛使用。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东莞直属库于2010年开始探索浅圆仓安全储存早籼稻试验,通过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富氮气调等多种储藏技术的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储存安全,品质良好,实践应用表明在第七储粮生态区利用浅圆仓储存早籼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国家新建了一批大型仓房,包括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等.新建设的仓房具有单仓容量大,设备设施配套相对比较齐全,仓房的密闭性比较好,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储粮技术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确保储粮安全.中央储备粮涿州直属库为2003年竣工,2004年8月开始投入使用的现代化粮库,拥有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三种仓型,现将我们对仓房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不利于储粮安全的现象进行简要说明,为总结建仓与储粮经验提出我们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7.
《粮食储藏》2004,33(1)
1998年开始的500亿斤中央储备粮库建设项目中,辽宁省各库的仓型绝大部分为浅圆仓,并配套使用了"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我们朝阳市城郊粮库就是其中之一,我库浅圆仓直径30m,单仓容量8340t.在几年来的浅圆仓储粮实践中,我们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探索科学管理,在减少入仓破碎、延缓陈化,降低储粮成本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数据,确保了中央储备粮在我库的安全储藏.以下简略谈一谈我们对浅圆仓储粮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仓门是仓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储粮出入仓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储粮在进入正常保管后,外界因素影响储粮品质的一个突破口。我库从2000年起,对仓内各部位(特别是门口部位)的储粮品质变化进行了跟踪检查和对照,发现改善仓门的隔热、密闭性能,对于储粮的保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圆仓储粮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圆仓在我国属新仓型,缺乏有效储粮经验。在实际工作中狼抓浅圆仓安全储粮基础,强化储粮措施,经两年多的储粮实践,摸索出浅圆仓的储粮规律。  相似文献   

10.
浅圆仓储粮在青海省使用尚属首例,在浅圆仓储粮技术应用和管理工作中,结合青海高寒气候条件,应用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和环流熏蒸储粮技术,在严把入库质量关,加强日常储粮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本地浅圆仓储粮特点,掌握了科学、安全储粮的技术要领,使浅圆仓在我库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粮食储藏》2021,50(4)
针对仓房在气调期间仓门、仓下通风管道等部位氮气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问题,进行了大直径浅圆仓仓顶通风口加装调节气囊试验,探究试验仓改造前后在压差变化与氮气浓度保持上的差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通风口调节气囊对试验仓仓门、通风管道、空间与粮堆平均氮气浓度保持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有效减少了气调补气次数,降低了气调储粮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不耐储偏高水分(14.3%)晚粳稻,在浅圆仓进行安全度夏储藏试验。在中储粮浙江分公司指导下,通过采取科学储粮管理模式,综合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保持储粮新鲜品质,对晚粳稻储粮度夏技术做一些探索,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并为半安全晚粳稻在浅圆仓长期安全储藏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氮气气调储粮杀虫效果与仓房的气密性、氮气浓度及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仓房的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则杀虫效果越好。化学药剂熏蒸杀虫也对气密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仓房的隔热与防潮性能往往也与仓房的气密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仓房气密性好,其隔热、防潮性能也相对较好。中央储备粮镇江直属库主要仓型为单仓仓容1万吨的浅圆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新建大型浅圆仓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在浅圆仓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光  万清  李琛  曹毅  高树成 《粮食储藏》2000,29(5):36-42
重点探索了谷物冷却机在大型浅圆仓中进行低温储粮的工艺,以及储粮过程中温湿度对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西北地区生态条件,在浅圆仓综合应用环流熏蒸、内环流控温和氮气气调三项储粮技术(以下简称:“三合一”储粮控制技术)。研究了“三合一”储粮控制系统在浅圆仓中控温、控虫和控制品质变化的效果。通过2022年对入库新粮进行环流熏蒸,冬季择机通风蓄冷,2023年度先进行内环流控温,再进行氮气气调,探索研究在当地浅圆仓中合理有效使用这三项储粮技术的最佳使用路径。“三合一”储粮控制系统在浅圆仓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低温、低药量储粮,延缓储粮品质劣变,在储粮控温、控虫和控制品质变化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三合一”储粮控制技术充分发挥了三项储粮技术的各自优势,为浅圆仓绿色储粮探索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浅圆仓安全储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我国浅圆仓发展过程及安全储粮研究现状.在简要介绍我国浅圆仓应用概况同时,简单总结了浅圆仓安全生产要素,包括对浅圆仓的检查、粮食入仓要求等;针对前人总结的浅圆仓储粮性能及其发展,相应地总结了浅圆仓安全储粮配套设备及相关应用技术.随着浅圆仓储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粮食仓储事业必将朝着仓储现代化和机械化的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浅圆仓家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应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开展浅圆仓粮仓专用空调应用试验,对比控温效果、控温能耗、建设成本等数据,结果表明粮仓专用空调在浅圆仓控温储粮中的应用效果更好,更适用于气调储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浅埋大型房式仓磷化氢环流熏蒸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玉兴 《粮食储藏》2006,35(3):26-28
根据我库粮食储量大,土地紧张等特点,2002年由郑州院负责设计完成6栋浅埋大型房式仓(单仓存量8600 t),当年设计、施工、当年入粮。为确保储粮安全,采取环流熏蒸及常规熏蒸两种熏蒸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所测数据分析、研究,提出对该种仓型采取磷化氢环流熏蒸杀虫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立筒仓和浅圆仓集中式控温系统,1台制冷主机可用于多个储粮仓房控温,各储粮仓房的顶侧均固定连通有自然通风管,制冷主机上固定连通有送风管与回风管,实现同时对多个浅圆仓与立筒仓集中式控温,可以对冷空气进行充分的利用,降低了工作量,单仓造价低,能耗低。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浅圆仓入库过程中产生的自动分级,减小破碎率的增加等现象,解决中心部位在通风过程中产生的通风死角,实现安全储粮,我库与河南工业大学及郑州筒仓公司合作开发研制了浅圆仓气浮式降分级、减破碎多功能中心系统。通过实仓试验发现,该系统在降低分级、减小破碎率方面效果明显,并实现了中心部位的径向通风,提高了储粮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