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北五味子的茎为外植体,采用3种不同的MS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探讨不同浓度NAA、2,4-D对北五味子茎的诱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NAA 0.1 mg/L+2,4-D 0.5 mg/L+6-BA 2 mg/L+蔗糖30 g/L+琼脂9 g/L培养基对北五味子茎的诱导成活率最高,为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矮牵牛茎尖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42-16743
[目的]推动矮牵牛组培的产业化,达到使其苗木生产快速、经济的目的。[方法]共配制5种MS培养基,选择无污染、生长健壮的矮牵牛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矮牵牛外植体诱导成活率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合矮牵牛诱导成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培养基中NAA浓度的差异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较大。NAA浓度为0.5mg/L的培养基为最佳诱导成活培养基,NAA浓度为0.7及0.3mg/L的培养基对矮牵牛的作用仅次于NAA浓度为0.5mg/L的培养基,但NAA浓度为0.1及0.9mg/L的培养基处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筛选出矮牵牛组培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矮牵牛的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先云  袁秀云  马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78-4879
[目的]研究藻百年(Exacum tetragonum)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方法]利用藻百年的茎尖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结果]结果表明,MS+6-BA2mg/L+NAA0.2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为最适诱导培养基;MS+6-BA1 mg/L+NAA0.1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为最适增殖培养基,1/2 MS+NAA0.3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为最适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可为其他龙胆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 Maxim.)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蒙古扁桃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筛选出适合蒙古扁桃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0.80mg/L+IAA1.20mg/L+30g/L蔗糖+5g/L琼脂粉,pH值为6.0~6.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0mg/L+NAA0.10mg/L+30g/L蔗糖+5g/L琼脂粉,pH值为6.0~6.2;继代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0.80mg/L+IAA1.50mg/L+NAA0.05mg/L+30g/L蔗糖+5g/L琼脂粉,pH值为6.0~6.2;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0mg/L+根皮苷5.00mg/L+15g/L蔗糖+5g/L琼脂粉,pH值为6.0~6.2;以草炭:蛭石:珍珠岩=2:1:1为移栽基质效果最好。[结论]为蒙古扁桃品种改良及工厂化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仙茅的快速繁殖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以仙茅无菌地下茎段为外植体,在蔗糖浓度为20 g/L,琼脂用量为6.5 g/L,pH值为5.8,温度为25℃的光照条件下,设3组培养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0-1.0 mg/L+NAA 0-1.0 mg/L,B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0.5-1.5 mg/L+NAA 0.2-0.8 mg/L,C生根培养基MS+IAA 0-0.5 mg/L)进行组培试验。[结果]最适合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1.0 mg/L+NAA 0.1-0.6 mg/L;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8-1.5 mg/L+NAA0.2-0.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1-0.3 mg/L。仙茅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8%-93%,丛生芽诱导率为93%-96%,生根诱导率为92%-96%。[结论]该研究为仙茅地下茎段的组织培养提供了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北五味子的组织培养,为其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参考。以北五味子的嫩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最适合诱导的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1mg/L;最适合继代的培养基MS+6-BA1.0mg/L+NAA0.1mg/L;最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活性炭。NAA的浓度不宜超过0.2mg/L,6-BA的浓度不低于1.0mg/L,不高于1.5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亳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为亳菊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的MS培养基中,考察不同浓度的6-BA、NAA对亳菊茎尖愈伤组织、丛生芽、再生植株诱导的影响。[结果]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6-BA+0.30mg/L NAA,以MS+0.50 mg/L6-BA+0.10 mg/L NAA为芽的诱导培养基,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30 mg/L IBA。[结论]通过亳菊茎尖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香梨的离体培养进行研究。[方法]以中香梨茎尖和嫩叶为外植体,筛选适合中香梨茎尖培养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结果]中香梨茎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5 mg/L NAA+30 g/L蔗糖+6 g/L琼脂;叶片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IBA+40 g/L蔗糖+6 g/L琼脂。[结论]通过茎尖培养可很快获得中香梨植株,但从愈伤组织诱导植株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白子菜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李  张发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489+16597-16489,16597
[目的]探究白子菜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实现其快速繁殖。[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子菜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产生、芽和根分化效果的影响。[结果]④MS+BA 1.5 mg/L+NAA 1.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为白子菜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⑤花宝一号+BA 0.1 mg/L+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芽的最佳培养基;瑏瑢MS+BA 1.5 mg/L+NAA 1.2 mg/L+蔗糖20 g/L+活性炭1 g/L+琼脂粉6 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活性炭对白子菜组织培养有影响,具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和促进生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锦灯笼的快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锦灯笼茎尖为外植体,NAA浓度分别为0.1、0.3、0.5mg/L,研究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不同,以处理③(MS+NAA0.5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成活率达93.3%;其次为处理②(Ms+NAA0.3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诱导率为63.3%;处理①(Ms+NAA0.1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率最低,仅43.3%。[结论]处理③是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北五味子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的组织培养,为其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五味子的嫩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殖体,MS和改良B5为基本培养基,使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配比,优选不同外殖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嫩茎段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5+6-BA 2.5 mg/L+NAA 0.1 mg/L 叶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5+6-BA 2.0 mg/L+NAA 0.1 mg/L+2,4-D 1.0 mg/L 叶柄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5+6-BA 2.5 mg/L+2,4-D 1.0 mg/L。7种培养基均未诱导出根。[结论]改良B5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嫩茎段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殖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适合北五味子"红珍珠"组织培养的方法。[方法]以北五味子"红珍珠"为试材,研究不同外植体、激素对其组织培养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以春季嫩枝为外植体,分化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NAA 0.01 mg/L+ZT0.1 mg/L,以1/2MS+IAA 1.0 mg/L+IBA 2.0 mg/L生根效果较好,有利于北五味子"红珍珠"根系的生长。[结论]筛选出北五味子"红珍珠"适宜的组织培养配方,为其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王彦钧  曹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351-8352
[目的]建立翠菊离体快速繁殖及再生体系。[方法]以无菌播种获得的翠菊试管苗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KT、NAA,对翠菊试管苗进行扩繁及生根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翠菊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翠菊快繁及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结果]6-BA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随着6-BA浓度增高,诱导率显著增高;KT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低。MS+6-BA 0.5mg/L+NAA 0.1mg/L是翠菊离体快繁的适宜培养基,分生数为5.67±0.82,愈伤诱导率为(53.33±0.09)%;MS+6-BA 2.0mg/L+NAA 0.2mg,/L为最佳的再生体系建立培养基,分生数为6.33±1.03,愈伤诱导率为(83.70±0.04)%。在MS+NAA0.2mg/L培养基中,试管苗生根率可达98.0%以上,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0%以上。[结论]该试验建立了翠菊离体快速繁殖及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山梨酸钾在红豆杉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34-635
[目的]确定山梨酸钾作为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的最佳浓度。[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山梨酸钾代替高压灭菌,研究了山梨酸钾在红豆杉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抗菌作用。[结果]0.02和0.04g/L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时间最长,在红豆杉的开放式组织培养中未出现青霉和黑曲霉,且菌块生长较慢。在含0.02g/L山梨酸钾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红豆杉外植体在第16天出现愈伤组织。在含0.02和0.04g/L山梨酸钾的培养基上外植体的存活率分别为13%和3%,其余培养基上的外植体全部死亡。在含0.02和0.04g/L山梨酸钾的培养基上外植体的污染率分别为87%和97%。0.02g/L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浓度。[结论]山梨酸钾可以作为红豆杉开放式组织培养的前期抑菌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对栽培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原料、不同配比的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对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病害发病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以48%废弃食用菌糠、5%中草药废渣、11%桑秆+玉米芯、11%食物废弃壳、8.5%黏土+草皮土、6%木屑混和而成的栽培基质具有较适宜的理化性质和合理的营养成分,能有效减少铁皮石斛病害的发生,对植株的成活率、植株生长、多糖含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结论]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时生根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宛淑艳  袁迎  陈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82-4383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产生圆球状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诱导芽分化约20 d后,2瓶被污染,11瓶开始芽点分化。3.00 mg/L 6-BA的处理效果最佳。诱导生根11 d后,1瓶被污染,2瓶出现叶子干焦的现象,17瓶长势良好。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50 mg/L+NAA0.15 mg/L,诱导率为60%;丛生芽分化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30~0.50 mg/L+IBA 0.20 mg/L+活性炭0.5%。[结论]该研究为芦荟的快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连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药剂。[方法]以采自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黄连GAP基地的病株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碳源和氮源对黄连白绢病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选用不同稀释倍液的8种药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黄连白绢病菌的生长和产生菌核的最适培养基为CMA和PDA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病菌在15~35℃范围内均能生长,30℃为最适温度。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是60℃和65℃(处理时间10min)。8种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甘露醇是最适碳源。7种供试氮源中,氯化铵和硫酸铵是最适碳源。40%氟硅唑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96.6%。99%恶霉灵30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1000倍液的次之,防效均达93.3%。[结论]氟硅唑、恶霉灵和代森锰锌药剂对黄连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中施用。  相似文献   

18.
荷兰月季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先云  马杰  秦喜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54-6855
[目的]探讨荷兰月季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荷兰月季一年生枝条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组配成具有不同激素组合的12种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成愈率、分化率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诱导愈伤的培养基和适合愈伤分化的培养基。[结果]在12种培养基中,适合无菌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1.0mg/LBA+0.2mg/LNAA,腋芽诱导率最高达68.0%;适合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BA+0.1mg/L NAA,增殖倍数为3.6倍;适合产愈培养基为MS+3.0mg/LBA+0.2mg/L NAA,产愈率最高达41.6%;适合分化培养基为MS+2.0mg/LBA+0.2mg/L NAA,分化率最高为21.1%;适合生根培养基为MS+0.1mg/L NAA+2.0g/L活性炭,小苗移载成活率高达90%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实现荷兰月季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述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方法]从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培养基及激素选择、组培苗生根及移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了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结果]芽或茎尖是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合适的外植体;不同植物种类或不同品种对激素的要求不同,目前所采用的培养基主要为MS、B5、Miller培养基,不同诱导阶段所采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和浓度也不尽相同;组培苗移栽主要注意基质、移栽温度和湿度、移栽季节及水肥等方面。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仍处在初步研究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有解决外植体污染难题,提高外植体诱导成功率;提高芽苗生根率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等。[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栽培红芽大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提高大戟组培苗成活率的途径。[方法]研究了3种内生真菌、不同浓度的琼脂和活性炭对药用植物大戟组培苗生长和炼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接种大戟的内生真菌E5(Fusariiumsp.)能显著促进大戟组培苗的生长,使其炼苗后的成活率达100%。大戟株高和平均生根数在琼脂为14g/L、活性炭为0.05g/L的培养基中最高,分别为(4.56±0.67)cm和(3.9±0.6)条,炼苗成活率达68%。当培养基琼脂为8g/L和活性炭为0时,大戟组培苗的生物量、主根根长和叶片数最高,分别为(0.267±0.053)g、(6.35±0.68)cm和(13.8±1.7)片,成活率达70%。与培养基成分的变化相比,添加内生真菌对组培苗的影响更显著。[结论]植物自身的内生真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这对于大戟大量繁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