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政文 《作物研究》1992,6(2):48-48
湘春豆14号原编号湘春87-77,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早熟春大豆新品种,1992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湘春豆14号,在全省推广。其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湘春豆28号是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9代选育定型的高产、高油中熟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湘春豆28号的选育经过、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顾和平 《大豆科技》1994,(1):10-10,15
改进大豆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大豆繁育技术顾和平(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灌云县大豆原种场是我省现有两个大豆原种场之一,拥有试验地450亩。其主要任务是繁殖大豆良种,研究与良种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为淮北地区及周围相同生态区域提供大豆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促...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技术对大豆土壤水分、容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栽培技术为切入点,用大豆半矮秆品种绥农22为试材,于2010年开展了不同栽培技术组合对大豆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0~ 10 cm的土壤含水量,覆膜+垄沟深松、大垄密植+垄沟深松、平播密植、平播密植+化控+深松栽培技术分别较对照(“垄三”栽培)增加10.57%、3.17%、4.41%和2.62%;分枝期0~...  相似文献   

5.
克山县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2004年克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生产示范,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6.
呼兰县大豆亩产175公斤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黑龙江省呼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0500邹忠君1991年~1994年,呼兰县承担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推广项目“大豆亩产175公斤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实施该项技术四年来,使呼兰县大豆单产平均提...  相似文献   

7.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三种栽培模式生产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三种栽培模式生产技术规范刘忠堂何志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科委·哈尔滨,150001)美国大豆专家RLCoowper教授研究成功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自1993年引进我省经5年的试验并...  相似文献   

8.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大豆增产效果明显,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因素。通过对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耕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大豆根系以及大豆植株高度的调查,表明大豆行间覆膜以后,地温升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大豆植株根瘤数增加、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增加,从而促进了大豆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成立于1973年的巴西农牧研究院(Embrapa)是巴西的主要农业研究机构,拥有的39个研究中心遍布全国,大豆研究所位于巴西南部Londrina市,距巴西利亚约1000公里,其主要任务是从事大豆育种、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研究,是巴西大豆生产的技术支撑.本文重点介绍了Embrapa大豆研究中心的大豆育种程序,配制组合较多,后代种植面积较大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沅陵县是本省大豆主要产区之一,1982年种植大豆15万亩,占全省大豆面积的6.25%。为了解该县发展大豆生产的经验及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的途径,1983年6月12日至16日,由省作物学会大豆研究会组织湖南省作物所、湖南农学院、湖南省农业厅和怀化、岳阳地区农业局等单位的八位同志,重点考察了该县官庄、楠木铺、棋坪等三个公社的海沙坪、楠木铺、棋坪大队大豆生产情况。现将考察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豆生产回顾与科研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继凤  赵政文 《作物研究》2001,15(4):35-37,40
回顾了近50年中国大豆生产概况,从大豆资源、遗传、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和杂种优势利用、栽培技术及生理生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大豆科研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2.
鲁坤存  麻浩  田森林  李爱华  何小玲 《作物研究》2006,20(2):143-143,146
南春204是湖南农业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育成的无豆腥味大豆新品种(湘春豆10号×Suzuyutaka-123),在湖南省2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598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1%.该品种种子蛋白质含量为44.5%,脂肪含量为19.8%,脂肪氧化酶缺失(无豆腥味),是理想的大豆加工原料.介绍了南春20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大豆小垅(45~55厘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县从1990年开始示范,鸟河乡永年村朱德库种16亩45厘米小垅绥农8号大豆,平均亩产33075公斤,成为全省大豆高产大王。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大豆小垅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均获明显效果。1996年推广5250亩,亩产165公斤,比大垅栽培亩增?..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大豆栽培技术研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忠仁  刘志芳 《大豆科学》1990,9(4):337-340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40%,总产占50%,商品量占80%.出口量占90%,其中黑龙江省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大豆生产伴随着大豆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建国四十年来,东北地区大豆科学研究事业有了很大发展,除在大豆育种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外,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大豆施肥技术、共生固氮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在很多方面成绩斐然。现拟从五个方面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江西省春大豆生产技术科技含量,推动江西省大豆产业化健康发展,提出和制定了江西省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红黄壤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江西红壤旱地春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16.
半矮秆大豆育种组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汀省目前主要的大豆栽培技术之一,其较常规栽培技术平均增产16%~22%,但现在与该栽培技术配套的半矮秆大豆品种还很少.利用美国矮秆晚熟大豆品种Hobbit与当地早熟大豆品种配制2个单交组合、2个回交组合,通过对各组合后代半矮秆大豆早熟性和矮生性研究,认为改良美国矮秆基冈最佳组配方式为:(当地早熟品种×美国矮秆晚熟品种)×当地早熟品种,其次为当地早熟品种×美国矮秆晚熟品种.利用美国矮秆基因可以选育出适宜当地的半矮秆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松嫩平原是我省大豆主产区之一,其西南部的半干旱地区15个市县大豆种植面积就达370万亩,占全省大豆面积的15.5%。但由于该地区风砂干旱严重,年雨量仅370~450mm,不能满足大豆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致使该地区大豆产量不高不稳。为充分利用当地土壤水分和充足的光热资源,进行旱地大豆穴播埯种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为提高半干旱地区大豆产量提供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1·连续三年大豆创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吴凤霖,等·现代化农业·2005,4:102·介绍一种气浮式大豆低割装置李朝阳,董红·现代化农业·2005,4:143·大豆应用华孚植物促长剂效果王海民,等·现代化农业·2005,4:124·黑河35号大豆栽培技术吴玲军,等·现代化农业·2005,4:145·合丰45号  相似文献   

19.
黑土区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是国家“九五”期间农业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中的重要技术攻关课题。我市自1995年起承担此项目,以亩产260~300公斤为目标,在对单项技术措施研究、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组装,形成大豆超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20.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示范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种植266.7hm2,经过一年生产示范,覆膜大豆增产显著,在今年低温、干旱条件下,实现hm2产量2646.3kg,比垄三栽培hm2增产732.6kg,本文系统介绍了该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及其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