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贵州省贵定县鸟王种茶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及系统研究。[方法]以茶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咖啡因和儿茶素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鸟王种茶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类的含量,并对鸟王茶不同类型茶叶的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得出,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在鸟王种茶新叶与成熟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新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高于成熟叶中的含量。[结论]研究可为鸟王茶的生产加工选取原料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鸟王茶的种植推广与品牌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贵州鸟王茶茶叶中重金属积累与浸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鸟王茶茶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茶叶中重金属元素(Hg、As、Pb、Cu、Cr、Cd)的含量特征,并以土茶叶-茶汤为系统,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在鸟王茶茶叶中的积累与浸出特征.结果表明,在茶叶-茶汤系统中,重金属的平均迁移率为As>Cd>Hg>Cr>Pb,但是从迁移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来看,可以认为鸟王茶产区茶叶-茶汤系统中重金属的平均迁移率较低,饮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态区域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茶叶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和茶叶样品,分析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中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与茶叶品质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容重值为1.00~1.21 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为51.89%,土壤毛管持水量平均为32.78%,鸟王茶产地土壤物理性状适合于茶树生长.土壤pH值为4.70~5.27,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分别为21.43~51.25、5.78~28.02、29.38~116.24mg/kg,而速效钾素含量中等,为85.79~113.80 mg/kg.土壤颗粒组成中粗粉粒含量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碱解氮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性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鸟王茶茶园的改造,科学规划建设新茶园,改良土壤条件,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采集、室内分析,对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鸟王茶土壤pH值在4.12~5.38,适合茶叶生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其平均含量分别为52.09g/kg、231.42mg/kg和13.05mg/kg,均高于贵州人工茶园;速效钾含量欠佳,平均含量为80.18mg/kg,需适当提高钾肥施用量。土壤中Fe、Mn、Cu、Zn、M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1.52mg/kg、15.49mg/kg、1.07mg/kg、3.78mg/kg和0.05mg/kg,其中,Fe、Zn含量丰富,而其他元素含量均略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贵定当地茶种鸟王种与引进福鼎种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差异,进一步提升鸟王种茶叶品质,选取种植在同一自然条件、不同茶叶等级、不同采摘时期的贵定鸟王种,以福鼎茶为对照,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种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并分析其茶叶品质指标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茶叶中茶氨酸含量均显示出秋茶>春茶>夏茶的规律;鸟王种无论是嫩叶还是老叶,儿茶素没食子酸的含量均高于同等级福鼎种的含量,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3种化合物(酯型儿茶素类)之和在鸟王种嫩叶、老叶和福鼎种嫩叶、老叶中的总含量分别为3430.16μg/g、2085.75μg/g和2964.10μg/g、1689.34μg/g,鸟王种儿茶素类(酯型儿茶素类)含量高于福鼎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和控制茶叶重金属含量提供理论支持,采集贵州鸟王茶产区不同茶园和不同生态条件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测试,分析了重金属Cd、Hg、As、Pb、Cr、Cu的负荷水平。结果表明:贵州鸟王茶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为Cd和Hg。不同茶园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综合负荷水平为方家茶场>铁厂茶场>云雾茶场>洗里冲茶场>摆左茶场。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重金属负荷为人工茶园>天然林地>野生茶园。污染水平属清洁和尚清洁。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肥水平下春季茶树新梢代谢组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研究了春季追施不同水平的氮肥对茶树不同时期新梢产量及品质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摘时期对新梢品质代谢物的影响要大于氮肥水平的影响,氮素水平对于采摘前期新梢产量及品质代谢物的影响最明显,对采摘中、后期新梢品质代谢物的影响不明显。采摘前期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茶叶产量,但在采摘中期,适氮条件下茶树产量最高。采摘前期,增加氮肥供应下,部分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下降,但是黄酮苷类(槲皮素鼠李糖苷、山柰酚葡萄糖苷、山柰酚)含量上升,有利于提升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提早开园对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采摘间隔期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适时封园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市茶叶采摘,应当按照茶树的生育规律,提倡合理采摘,全年应做到春茶早开园,适时分批,多采春茶;及时分批采好夏茶;因地制宜地采摘秋茶,以迅速提高当前我市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叶位新梢绿茶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贵州省优质茗茶的品质和产量,在湄潭茶产区进行了不同叶位新梢绿茶品质的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品质的因素。结果表明,春季制作优质绿茶以采摘一芽2叶新梢茶叶生化品质最优。从市场经济角度看,采摘一芽1叶茶叶新梢为原料,与独芽相比可大幅度提高优质高档茗茶的产量和品质;N、P、K、Cu、B等元素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关系,Mg、Al、Zn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促进优质茶叶的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0.
茶树是以收获叶片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上,茶树旺盛的生殖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比较有无花芽和采摘花芽对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茶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中茶108为材料,试验设3个处理:T1为有花芽未采摘,T2为采摘花芽,T3为无花芽。在春茶期,分别于3月15日、3月18日、3月22日和3月25日进行采样,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开花会显著降低春茶产量,与有花芽的T1相比,T3处理前3次采摘分别增加了114.3%、55.1%和76.5%。可采摘芽头数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与T1相比,T3处理各个时期鲜叶芽头数分别增加了100%、55%、31.6%和9.9%。T2摘花处理也能够显著提高可采摘芽头数量。茶树开花与采摘花芽处理对春茶期间茶叶百芽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1次采摘时,T1处理百芽重最低,T3处理的百芽重最高,达到3.1 g。对茶叶品质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无花芽的T3处理鲜叶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有花芽的T1处理;与T1处理相比,摘去花芽后T2处理的鲜叶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不同处理间鲜叶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主要体现在磷(P)、钾(K...  相似文献   

11.
采摘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形成起至关重要作用,介绍制作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技术,主要包括采摘鲜叶的标准、采摘季节和时间、采摘方法、鲜叶保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黄欢  徐帅  游轻寒  王玉娇  易美桂  梁玉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14+4446-4414,4446
不同采摘季节对铁观音品质影响较大,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是决定茶叶滋味、香气、汤色等品质的重要成分.以不同季节的清香型铁观音鲜叶及毛茶为原料,研究其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采摘季节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铁观音由鲜叶加工成毛茶,茶多酚减少率及游离氨基酸增加率由高到低次序均是:夏茶、秋茶、春茶;咖啡碱减少率由高到低次序是:春茶、秋茶、夏茶.不同采摘季节铁观音鲜叶及毛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次序均是:夏茶、秋茶、春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茶多酚总量及主要的酚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并对茶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夏茶的茶多酚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春茶和秋茶,茶叶滋味苦涩味较明显,茶叶品质较低;春茶和秋茶的黄酮醇含量明显更高,茶汤色泽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针对性地调控茶多酚含量以提高夏暑茶品质提供依据,并为乌龙茶品质化学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年限鸟王茶产地土壤物理性质及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明喀斯特山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的最佳年限,促进鸟王茶高产优质发展。【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下鸟王茶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鸟王茶不同种植年限产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生长状况。【结果】鸟王茶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总体表现为土壤结构性好。其中,非根区粉砂粒含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土壤中粘粒含量则随种植年限递增而减少;根区土壤的容重差异不大,依次为0~5a(1.25 g/cm3)6~10a(1.18 g/cm3)11~15a(1.12 g/cm3);立地土壤总孔隙度差异很大,最大值为53.45%(11~15a),最小值为42.55%(0~5a),平均为49.76%;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1~5和0.25~1 mm团聚体的占比呈增大趋势,粒径大于1.00 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的总量均为根区大于非根区。【结论】种植6~10a鸟王茶的产量和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5.
正茶叶采摘是联系茶树栽培与加工的组带,它既是茶树栽培的收获过程,又是茶叶加工的开端。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优劣,而且还关系到茶树长势、经济寿命等,所以茶树采摘要比一般大田作物的收获复杂得多。一、茶叶的合理采摘茶叶采摘与茶树生育、产量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采摘就是要使树势、产量和品质三方面都处于长期的优势状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各地栽茶条件各异,茶类繁  相似文献   

16.
茶园的科学修剪与采摘是保证茶叶质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为提升贵阳乌牛早茶树的栽培管理水平,提高贵阳乌牛早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介绍茶树修剪的作用、贵阳乌牛早茶树修剪的原则、技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其科学采摘等。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茶叶种植规模不断的发展壮大,如何提升茶叶的品质,增加茶叶的产量成为种植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茶叶采摘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茶叶采摘影响较为严重。同时,茶叶采摘质量还会对茶叶品质,茶树生长质量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茶叶的采摘过程当中,采摘人员要根据茶叶采摘标准进行采摘,合理选择茶叶采摘方法,提高茶叶采摘技术,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为茶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1茶叶采摘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垦植对山区茶园土壤性状的影响,促进茶产业经济与水土保持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不同生态模式下贵州鸟王茶产地茶园土壤主要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鸟王茶产地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13g/cm3,鸟王茶产地土壤容重适宜茶树生长;土壤孔隙度平均值为51.89%,占总体样本数73.91%的土壤样品孔隙度值介于50%~60%之间,鸟王茶产地土壤孔隙状况适宜茶树生长;土壤毛管持水量平均为34.46%,土壤样品毛管持水量值介于30.00%~60.00%之间;鸟王茶产地土壤中砂粒含量最高,细粘粒含量最低。说明研究区域土壤侵蚀比较严重,对土壤养分具有吸附和固定作用的细粒在减少,土壤板结、沙化现象出现。总体上鸟王茶产地土壤物理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9.
5-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春茶生长与品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牛早、迎霜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法研究不同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越冬茶叶芽叶率、品质成分、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5-ALA处理显著促进了茶树出芽,提高了茶叶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等品质成份的含量,降低了茶叶酚氨比,说明低浓度5-ALA具有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的潜力。此外,5-ALA处理显著提高了越冬茶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并改善了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PSⅡ和PSⅠ活性,说明5-ALA可能通过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表明喷施低浓度5-ALA可提高春茶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两种多抗性砧木对大紫王葡萄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O4和贝达砧木嫁接大紫王葡萄,研究这两种砧木对大紫王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根苗相比嫁接SO4和贝达砧木的大紫王结实状况良好,生长量增加,果实着色均匀,产量和外观品质提高,是平原水网地区大紫王葡萄的优良砧木。嫁接贝达砧木的大紫王叶片中钾、镁含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而嫁接SO4砧木对大紫王叶片矿质元素和果实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