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亚 《茶报》2000,(1):37-38
我国现代茶学的著作并出版状况,本世纪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只出版10部左右茶书;而在其下半叶。从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撰著出版的茶书却拥有300部左右。比之上半个世纪高达大约30倍!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可喜的成果。其中最其鸣世的学术著作。当推吴觉农先生的茶学系列。他的茶学论著,堪称是我国本世纪中最全面、最切实、最有创见、最具指导作用,并且也最富有理论探索精神的中国茶学全书。  相似文献   

2.
梁月荣  杜颖颖  董俊杰 《茶叶》2005,31(4):252-253
我国茶学研究与教育历史悠久,唐代陆利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标志着古代茶学体系的形成。在现代茶学发展过程中,茶学研究经历了准备期、起步期、初步发展期和全面发展期4个阶段。本文从杭州与陆羽撰写《茶经》的关系,径山寺、径山茶对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的作用,以及对现代茶学教育发展的作用论述了杭州对茶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研究员,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茶学首位院士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茶学学科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陈宗懋院士从事科学研究50年,是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创始者,为降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代表中国现代茶学最高水平的《中国茶经》和《中国茶学大辞典》两部巨著,为我国茶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陈宗懋院士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具…  相似文献   

4.
恩师庄晚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茶学家和茶学教育家,中国现代茶文化事业的开拓者.庄老不仅在茶的自然科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而且在茶的人文科学领域也是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弘扬和推广中华茶文化方面可以说是高瞻远瞩、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合作学习与茶学理论,探讨茶学英语口语教学,归纳并总结合作学习在茶学英语口语中的有效作用。通过分析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茶学英语口语学习时间、学习频率、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热情和交际欲望的不同影响,相应地提出合作学习分组方案,并辅以老师的严格监管。同时,笔者在本文中将认真指出合作学习在茶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仅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蒋敏  韦玲玲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1,48(1):187-192
王泽农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茶学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专家,是中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创设了早期茶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后又在安徽农学院创办茶业系并长期在此执教,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茶学专业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与理论体系,完善茶学学科建设,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当前茶学领域的基础性前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途径方法;积极开展了茶叶科技创新和茶文化理论研究,服务地方茶业经济发展,为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和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茶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是促进茶学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在茶学本科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创业教育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面向社会、立足行业的茶学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同时也渗透到茶学的各个方面.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研究者在联系和发展中认识茶学,在对立和统一中把握茶学的科学规律,并在创新思维和自然生态观下形成了具体的茶学实践.本文通过自然辩证法在茶学中的具体应用来展现自然辩证法推动下的茶学.  相似文献   

9.
潘根生 《茶叶》2007,33(3):151-151
6月22日,浙江大学茶学系在杭州举办“茶学学科建设暨《刘祖生茶学文选》首发座谈会”。该《文选》汇编了刘教授自1957年至2006年半个世纪从事茶学教育与科研工作的代表性论述,全书85万字,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法治乃国之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民知法、尊法、守法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原因.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栋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所有高校的义务与责任.高校在科普法制教育,建设校园法治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从茶学思想入手来进行,茶学思想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思想,其不仅具有喝茶之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精神文化.将茶学中以和为责的思想与高校的法制教育合二为一让传统与现代互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1.
唐敏 《福建茶叶》2016,(7):276-277
茶学思想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个领域的完美结合,内容既涉及到我国传统茶学、茶人文化也涵盖了现代茶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方面面。本文比较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对现行的茶学思想、文化进行详细的解析,解析了茶学思想(茶礼、茶人精神)在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务实、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培养学生人文涵养,提高知识水平,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曾敏 《福建茶叶》2016,(9):239-240
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华夏儿女自古以来就有着饮茶的习俗。我国自唐代开始,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茶学典籍,即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很多人将茶学专著和典籍与普通农业著作混为一谈,事实上茶学不同于其他农业学科。茶学不仅是一门自然学科,同时也是历史人文学科。事实上,茶学的性质正是茶叶的本质所决定的。调查显示,社会大众往往不太了解茶学,他们认为茶学等同于茶道。事实上,茶学和茶道有着明显的区别,茶道是茶学的一部分。茶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因而其涵盖面十分广泛,比如茶树培育学、茶叶经营学以及茶叶历史学等。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对茶学科技论文的英译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茶学科技论文的编写和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刘祖生  王家斌 《茶叶》2007,33(3):125-128
吴觉农先生是我国茶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中国茶界的一面光辉旗帜,他为中国茶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吴觉农茶学思想是在继承传统茶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创新逐步形成的。本文着重概述了吴觉农茶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阳琼 《福建茶叶》2016,(12):288-289
随着茶文化在中国的复兴,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了独立的茶学专业,这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是当代教育实现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必经之路。为了满足当前中国茶叶贸易的需求,茶学专业英语教学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其中英语语篇教学非常重要,充分了解语篇特点,才能够找到最合适的翻译对策,保障翻译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本文针对茶学专业英语语篇的特点与翻译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以及茶文化的普及,我国各大高校也开始纷纷设立茶学专业,同时茶学专业的英语教学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在开展茶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还应该关注茶文化特色以及高校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符合我国茶文化对外贸易以及高校茶学专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高校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路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觉农先生是我国高等茶学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世纪40年代初,他亲自创建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茶学专业。这是我国高等茶学共有的起步期。50~7O年代,系茶学本、专科生教育发展期,全国共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某学专业。80年代后.我国高等茶学教育进入全面、健康发展期。现在我国已建成培养茶学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次高级茶学人才的教育体系。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完整的高等某学教育体系。据统计,至今我国高校已培养出茶学本、专科生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60余名,博士研究生3名,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40余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就茶学专业的创立及发展进行了阐释,并对多元文化的起源及中国的多元文化进行了相关说明,然后再此基础上就多元文化下的茶学专业思政教育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茶叶贸易的日益频繁,茶学专业英语逐渐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茶学专业英语的学习,既可以将茶学知识和英语技能结合在一起,又可以掌握扎实的英语技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备很强的优势。实践表明,高校茶学专业英语的课程创新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合理的途径创新开展教学,就可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刘祖生 《茶叶》2004,30(1):3-3
当新年刚刚来临的时候,从首都北京传来了陈宗懋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特大喜讯!我们茶学界的老茶人们感到格外的激动和高兴!因为,这既是陈宗懋教授的光荣,也是全国茶学界的光荣,更是中国茶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性突破。请允许我代表浙江茶学界的老茶人并以浙江大学茶学系一位老教师  相似文献   

20.
周树红  董尚胜 《茶叶》1998,24(3):123-125
我国高等茶学教育从创立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现已形成了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高级茶学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茶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高等茶学教育将面临21世纪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世界茶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高等茶学人才培养应重视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思想首先素质、以及外语和工具性技能素质四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