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干旱荒漠区引种了6种4年生云杉属植物,通过3 a的抗寒性、抗旱性、耐盐碱性、抗病虫性观测,建立生长适应性评价体系,并对几种云杉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蓝云杉保存率最高,白杄、白云杉次之,红皮云杉、欧洲云杉较差;蓝云杉、白云杉和白杄的平均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大于川西云杉、红皮云杉和欧洲云杉。欧洲云杉和红皮云杉抗旱性较差,其余均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欧洲云杉抗寒性最差,其次为红皮云杉,其余种抗寒性相对较强。通过各项指标打分及综合分析认为蓝云杉、白杄适应性较强,可作为干旱荒漠区理想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
引种不同云杉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引种云杉的生长规律观察测定,结果显示,引种云杉生长量与当地云杉相近,对于本区的立地条件是适应的,上山造林可望成功。  相似文献   

3.
以设置在湖北宜昌地区的云杉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对白云杉、黑云杉、兰云杉、红皮云杉和欧洲云杉等5个种18个种源4~7年生云杉的适应性、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适应性差异显著,7年生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保存率均呈极显著差异。不同林龄种源间树高、当年抽梢长和冠幅的变异系数较大;且各性状变异既有树种的效应,也有种源间的效应。方差分析表明,5~7年生云杉的各性状在种间差异极显著,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或显著,方差分量表明不同云杉种间和种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7年生云杉各性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运用性状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得到欧洲云杉、兰云杉和黑云杉为试验地区的优良云杉种,并初步筛选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生长潜力的欧洲云杉6号和4号种源及黑云杉10号种源,7年生树高增益分别为24.08%、13.38%和16.79%。  相似文献   

4.
小陇山林区欧洲云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欧洲云杉在小陇山林区18 a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欧洲云杉在小陇山林区气候和生境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20年生的人工林平均树高8.70 m,胸径11.43 cm,单株材积0.05 m3.未发现冻害和虫害、病害,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现存林木长势良好,且已有多株开始开花结实,引种试验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5.
大通宝库林场1981年引进红皮云杉,通过5a时间的观测调查发现,红皮云杉适应本区环境条件,具有速生抗病虫害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的引种是成功的。1986年开始上山造林试验,并被引种到大通植物园、西宁植物园。经过20多年的引种驯化试验,初步证明:红皮云杉在引种区生长正常,能安全越冬,没有发生病虫危害,比乡土树种青海云杉生长快1~2倍,是一个很有栽培前途的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6.
自2012年起,东峡林场连续3年进行了美国蓝云杉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4a生美国蓝云杉引种定植后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保存率高,在东峡林场阿家堡苗圃已引种成功。(2)与当地乡土树种青海云杉相比新梢生长量较高,美国蓝云杉新梢生长量最高为30.50cm,平均为20.29cm,青海云杉新梢生长量最高15.68cm,平均为7.32cm,(3)美国蓝云杉色泽靛蓝,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海拔2600m域内的青海西宁地区作为绿化树种可以推广引种。  相似文献   

7.
北美白云杉、黑云杉在中国的引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杉属 (Picea)树种是高大乔木 ,生态适应性强 ,利用价值高 ,近 2 0 0年来欧、亚、美作了大量的引种栽培工作。很多国家已将它们作为主要的造林树种和珍贵的绿化观赏树种 ,因此研究云杉属的引种 ,对促进林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了北美最重要的用材树种白云杉、黑云杉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的引种可能性、引种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以期对今后的引种、驯化和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杉种间和种源间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云杉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通过云杉种、种源选择试验找出在我国生长表现优良的云杉种、种源,对引进的欧洲云杉8个种源、加拿大的白云杉10个种源、黑云杉10个种源、英国西加云杉1个种源和国内川西云杉2个种源44个家系、青海云杉118个家系进行了不同种、种源的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云杉不同种、种源间苗期的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6个种的1年生云杉以苗高进行排序西加云杉>欧洲云杉>白云杉>黑云杉>青海云杉>川西云杉.欧洲云杉、白云杉、黑云杉各个种的不同种源间有很大的变异及选择潜力.因此在进行云杉引种时,应选择不同的种、种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国外用材树种引种驯化及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士波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67-2471
遵循森林植物引种驯化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的北美洲和欧洲作为供种区。以北美白云杉[Picea glauce(Moench)Voss.]、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inn.)和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3个树种为引种对象,在引种驯化及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国外用材树种子代生长节律和适应性分析,并对其早期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丰富中国高寒地区用材林树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王英 《甘肃农业》2013,(20):74-76
通过欧洲赤松30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欧洲赤松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优势,在生长、抗落叶病性状上优于乡土树种油松。麦积植物园30年生欧洲赤松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13.60米和22.8厘米,生长量与乡土树种油松相当,已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引种过程,欧洲赤松在甘肃小陇山引种获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红皮云杉生长特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发现,红皮云杉的初期生长较慢,但10a生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到20a生时其胸径和材积总一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的长白落叶松;在经营管理上,红皮云杉应加强早期管理并时修枝,修枝方法应采取紧贴树干平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周至、永寿、黄陵及延安进行了奥地利黑松引种造林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对引种地气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73.7%;树高生长量与海拔、≥10℃积温和年降雨量密切相关;选用2年生容器苗在阳坡造林可提高林木生长量;4年生奥地利黑松最大平均树高和最大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油松15.16%和8.4%。初步认为,奥地利黑松适于在陕西秦岭以北、延安以南生长,特别在黄土高原区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大果榛子在六盘山外围土石质山区引种造林,生长良好.适应性强.是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和发展后续产业的优良品种.应大力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水措施在青海云杉旱作造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抗旱保水剂、干水、抗旱造林粉分别对青海云杉苗处理后,进行造林试验。实验证明,在旱作造林时,三种抗旱措施均对云杉苗生长有效果,干水处理对促进青海云杉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保水剂和抗旱造林粉处理。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肥东县杨店乡、牌坊乡竹柳基地的竹柳引种造林现状,通过分析竹柳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比较肥东县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现状,指出竹柳在肥东县引种初期生长良好,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病虫害较轻,是营造生态防护林和湖洼滩涂地造林的理想树种。为避免竹柳在肥东县的盲目引种,就引种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为竹柳在肥东县的引种造林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si)全光造林和冠下人工更新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造林初期,全光造林红皮云杉的高生长和全株叶量高于冠下更新。单位叶量内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冠下更新红皮云杉高于全光造林,但全析叶内营养元素的总含量则全光造林高于冠下更新红皮云杉。测定并分析春季林内与林外主要小气候因子对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3年生蓝云杉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互助县北山林场浪士当苗圃、黄南州麦秀林场二大队苗圃,大通县东峡林场场部苗圃和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四个不同区域进行栽植试验,观测各区域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苗高、地径、针叶长度和2016-2018年3年新梢生长量,综合分析蓝云杉在不同区域适应性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蓝云杉在四个不同地区(海拔2295m-2910m)其栽植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保存率差异显著,苗木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在互助北山林场浪士当苗圃的成活率、保存率最高,均为100%,苗木生长量最好,其次在大通东峡场苗圃的成活率、保存率较高,均为100%和93%,苗木生长量较好;另外,6年生苗木蓝云杉在海拔2910m黄南麦秀二大队苗圃安全生长,苗高比对照高出20. 8%,充分说明了蓝云杉是一种速生树种并且生态适应性极强,在青海省完全可以引种。  相似文献   

18.
常毅 《新农业》2023,(3):29-30
树木在引种过程中,在易地而栽、易境而生的状况下,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类生态原因、植被自身适应性和科学合理的栽培保护措施,都是引种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着重论述了林业引种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国外云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起东峡林场连续三年进行了国外云杉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国外云杉在温棚内能良好地生长,特别是欧洲云杉与西加云杉一年生苗苗高最高能达52cm,根茎达0.58cm.大田定植后,采用雪封(埋)后,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北美云杉成活率达94%.  相似文献   

20.
正云杉是青海省互助县人工造林的常用树种,该种树种具有耐阴、耐寒,喜空气湿润的气候,适合在2000~3500米海拔地方生长。该种树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理想树种。近些年,随着云杉造林面积不断增加,在造林过程中,由于规划不合理,营造了大量纯种林,使得云杉落针病的发生与危害越来越严重,其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上升,严重的导致整株植株枯死。为了确保本地区生态安全,林业安全,需要我们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云杉落针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