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前几年,江西省赣县烤烟病毒病发生严重,尤其是黄瓜花叶病毒病和普通花叶病毒病,两种病害分别使烟草产量损失高达25%~30%和50%~70%,发生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烟田零星发生的病毒病还有烟草蚀纹病毒病、环斑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等。自从采用了综合防治措施,两种为害严重的病毒病得到有效控制,其他3种也只是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2.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花叶病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开发和创制新的烟草病毒病控制药剂提供依据,从而指导烤烟生产中花叶病的防治问题;【方法】试验设芸苔素内酯400倍,8 %宁南霉素水剂800倍与清水对照(cK)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结果】在重庆市黔江烟区,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和宁南霉素两种生物药剂进行了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侵染烟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均具有比较好的控制效果,相对防效均在70%左右,且对烟草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芸苔素内酯不但能发挥其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促进烟草生长,而且也是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烟草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cucumber mosaic virus、potato virus Y等)作为世界上一种普遍发生的烟草病害,常在烟草生产上引起巨大的损失。为了解烟草烟草病毒病在大田的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分析烟草病毒病的生态位特征。调查结果表明,龙岩地区烟草病毒病的寄主生态位宽度较大,随着烟草的生长,烟草病毒病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大,后期数值接近0.9,表明烟草病毒病可以侵染该地区大多数烟草。同时黄瓜花叶病毒病发病率的生态位宽度为0.94,普通花叶病毒病发病率的生态位宽度为0.8256,表明黄瓜花叶病的扩展速度比普通花叶病更快。对侵染性病害的生态位进行研究可为病害进行有效的生态调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TMV盆栽人为传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对健康烟株以接触接种、磨擦接种、伤口接种、汁液喷施接种等方式进行接种烟草普通花叶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烟草普通花叶病不通过烟叶气孔传毒,而是通过微伤口和大伤口渠道传播病毒,而且病毒入口离生长中心越近,病毒传播表现的速度更快。为烟草普通花叶病的侵染防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烟草蚀纹病毒病于1930在美国首先被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各大烟区开始普遍发生,近来在局部地区已成烟叶生产期的主要病害,可使烟农的损失率达到15%左右,同时对烟叶品质的危害逐年加重,给烟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发病原因:引发烟草蚀纹病毒病的病原为马铃薯Y病毒组的烟草蚀纹病毒(图1,Tobacco etch virus,简称TEV),其线状的病毒粒体在我国烟草上有轻症和重症2个株系,在烟草汁液中钝化温度为55℃,稀释限点10000倍,20℃的条件下可在体外存活期10天之久。  相似文献   

6.
正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是烟草仅次于普通花叶病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在我国以黄淮烟区受害最重,其次是华中及华南烟区,病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含氮量增加,致使烟草品质下降。田间发病率一般在10%~30%之间,重病田可造成50%以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探索发展低碳烟草农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特色烟叶开发和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绿肥紫花苜蓿、草木犀(一年生)、黑麦草、小麦与烤烟套种为基础,具体研究不同种类绿肥套种并配以减氮施肥对烤烟大田生长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套种绿肥能够明显调节烤烟大田期的生长发育,有助于干物质积累,提高光合特性,进而提高烤烟的经济效益。从烟株生长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方面看,烤烟套种紫花苜蓿+减氮30%(Y3)时烟株生长状况好于不减氮的常规施肥(Y5)和套种其他种类绿肥的处理(Y1、Y2、Y4),与不减氮的常规施肥(Y5)相比,套种紫花苜蓿+减氮30%处理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分别提高了11.67%、12.95%、26.25%和22.05%。与不减氮的常规施肥(Y5)相比,烤烟套种不同种类绿肥对SPAD值和光合特性具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并且套种绿肥+减氮30%施肥后不会影响烤烟的正常成熟和落黄时间。同时,套种绿肥+减氮30%后能够明显提升烤后烟叶经济效益的相关指标,烤烟套种黑麦草+减氮30%(Y1)对上等烟比例提高效果最好,烤烟套种紫花苜蓿+减氮30%(Y3)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提高效果最好。与不减氮的常规施肥(Y5)处理相比,Y1处理上等烟比例提高了9.86个百分点,Y3处理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7.88个百分点、1.9元/kg、99.15 kg/hm 2、7584.91元/hm 2。综合来看,紫花苜蓿是黑龙江地区培肥改土效果最佳的绿肥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旱坡地棕紫泥土上,研究了5种不同种植模式对粮食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理化性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粮食产量与经济效益呈负相关,二者相互制约程度约为23%,以粮食高产为目标的生产活动,宜选用小麦套种玉米再套种甘薯间大豆的"麦、玉、薯、豆"四作模式,以经济高效为目标的生产活动,宜选用小麦间种洋芋套种花生再套种甘薯的"麦、芋、花、薯"四作模式。②秸秆还田、间种豆科对土壤养分均有增益作用,秸秆还田对有机质、N和K的效应较为明显,间种豆科对有机质、N和P的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番茄斑萎病毒病(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云南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毒病,本研究旨在筛选有效的药剂防控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从而减少烟草经济损失。通过小区试验,分别研究了1%香菇多糖水剂、3%超敏蛋白微粒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嘧肽霉素水剂对田间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4种病毒抑制剂对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1%香菇多糖、3%超敏蛋白、5%氨基寡糖素和2%嘧肽霉素对烟草TSWV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1.11%~39.90%、54.34%~59.91%、8.69%~38.21%和22.75%~43.32%,4种药剂对烟草PVY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08%~71.06%、68.10%~82.24%、37.76%~55.36%和58.07%~68.86%,其中,3%超敏蛋白的防效最好,其烟草TSWV和PVY防治效果分别高于50%和60%,其次是2%嘧肽霉素,对烟草TSWV和PVY防治效果分别高于22%和58%。防治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以3%超敏蛋白微粒剂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2%嘧肽霉素水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翻压绿肥对黑龙江烤烟品质改善及经济价值提升的作用,研究套种4种绿肥并翻压后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烤烟采收后将绿肥就地翻压腐解,并于第2年测定种植烤烟后烤烟理化指标及内在和外在质量品质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7月末套种绿肥对烤烟当年主要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影响较小,但翻压后能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其中烟碱降低10.55%,总氮降低33.54%,氮碱比降低25.93%,总糖增加8.59%,还原糖变化不明显,糖碱比增加21.41%,钾增加12.50%,氯降低12.00%;可提高烟叶外观质量,烤后叶片成熟度好、结构疏松、有油分、身份中等;烤烟单叶重提高15.46%,叶片厚度降低17.86%,含梗率降低5.93%;烤烟香气质、香气量和余味增加,杂气降低,感官评吸得到改善;致香成分中类胡萝卜素物质降解提高12.95%,芳香族氨基酸物质降解提高20.76%,西伯烷类物质降解提高9.59%,美拉德反应变化不明显;上等烟比例提高35.59%,每公顷产量提高5.65%,每公顷产值提高14.61%,烤烟经济形状得到提升。以烤烟套种草木樨或小麦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甘薯不同种植制度的响应机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甘薯连作、甘薯–小麦轮作、甘薯–玉米间作3个处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生态板(BIOLOG ECO)技术手段,研究了轮作与间作对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甘薯连作处理相比,轮作与间作改变了土壤微生物主要类别的PLFA生物量,甘薯–小麦轮作与甘薯–玉米间作处理的细菌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21.82%和38.77%,放线菌含量分别显著增加6.98%和12.77%,革兰氏阳性菌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28.60%和63.44%,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8.21%和22.29%,真菌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6.60%和13.0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甘薯–玉米间作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甘薯–玉米间作处理对羧酸类化合物、多聚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甘薯连作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7.28%、14.67%、54.17%、36.62%和20.00%;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土壤速效钾和全氮为主要驱动因子;甘薯–小麦轮作与甘薯–玉米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升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其中甘薯–玉米间作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寻套作甘薯高产优质的氮肥运筹方式, 以甘薯套作及单作为主区, 定量氮肥全部基施、分2期和分3期运筹为副区, 于2015—2016两年度探讨了不同处理对2个甘薯品种(渝紫7号和万薯10号)块根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2个品种无论单作或套作, 定量氮肥分2期或分3期运筹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产量、单薯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套作中定量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2个甘薯品种商品薯率影响不显著, 但单作中分3期运筹时最高; 万薯10号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以定量氮肥分3期运筹最高, 渝紫7号块根花青素含量以分2期和3期运筹最高, 2个品种块根淀粉含量以氮肥全部基施最高。套作降低了除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外的其他营养品质以及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但套作定量氮肥分2期或3期运筹, 可使这些指标达到或优于单作氮肥全部基施水平。为提高块根淀粉含量, 定量的氮肥宜采用全部基施, 为同时优化其他营养品质、提高甘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定量的氮肥宜采用分2期或分3期运筹。  相似文献   

13.
滴灌施肥条件下甘薯钾肥分期施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甘薯生产中钾肥最佳分期施用时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了不同分期施钾方式及时期对甘薯产量形成、钾素吸收利用和收获后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2013-2014年设CK、K1(钾肥基施)、K2(1/2钾肥基施+1/2钾肥追施)和K3(钾肥0基施+钾肥全部后期施用)3种不同施钾方式;在K2和K3这2种施钾方式基础上按移栽后75,100,120 d分期施钾的时期各划分3个处理,试验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从不同施钾方式和时期来看,与钾肥基施相比,75,100 d分期施钾(1/2基施+1/2追施)能增加甘薯100~160 d干质量、氮钾积累量和钾肥利用效率,2013年产量增加13.8%,13.5%,2014年产量增加19.1%,18.6%。甘薯施钾方式采用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的方式,施钾时期在移栽后75 d或100 d甘薯对钾肥的吸收量最高。与钾肥全部基施相比,钾肥1/2基施+75 d 1/2追施和1/2基施+100 d 1/2追施处理钾肥生产效率2013年分别提高11.3%,11.5%,2014年分别提高18.6%,19.0%;2013年钾效率分别提高了6.2,6.3个百分点,2014年提高9.4,9.6个百分点;2013年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8.2,6.2个百分点,2014年分别提高9.1,7.7个百分点。滴灌施肥条件下甘薯施钾方式应采用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的方式,且施钾时期在移栽后75~100 d为宜。  相似文献   

14.
烤烟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7个烤烟杂交组合F1代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TMV抗性的杂种优势,分析了各性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烟杂种优势以单位面积产量最为突出,7个组合的单位面积产量均超过中亲值,优势幅度在6.6%~50.40%之间,有6个组合超过了大值亲本,优势幅度在8.34%~43.78%之间.各性状都有表现超中亲或超高亲的组合,不同性状表现杂优组合比例不同,TMV抗性的高亲优势最强,占71.42%.亲本对杂种一代各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F1各组合的有效叶数、茎围、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几个性状与大值亲本、小值亲本、中亲值、双亲之差无显著相关;自然株高与亲本相关性较大,上等烟比例、TMV抗性优势大小与双亲之差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in Sweet Potato leaves and 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薯叶、茎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9.37%, 嫩茎含量为3.07%。明显高于一般植物,为甘薯叶、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显著钝化作用的脱脂牛奶和磷酸三钠为研究对象,通过枯斑法测定脱脂牛奶和磷酸三钠两者复配制剂(称为抑毒灵)对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被TMV污染的基质及剪叶器的钝化作用,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抑毒灵对病毒粒体的影响,同时采用实时qPCR对TMV含量以及寄主防御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行定量检测。抑毒灵稀释液对TMV的钝化作用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不同处理间抑制率差异显著。抑毒灵与TMV接种液混合3 min后可完全抑制TMV对叶片的侵染。采用500倍抑毒灵消毒1 min以上时间抑制效果最佳。剪叶器具经稀释500倍的抑毒灵浸泡不少于5 min时对TMV的钝化效果可达100%。不同浓度的抑毒灵稀释液可显著钝化基质中的TMV,抑制TMV对烟苗的侵染和发病率,基质中TMV的含量下降74.09%~90.26%,相对防效达54.83%~85.45%。此外,所有抑毒灵处理中烟苗叶片表现正常,无药害发生。钝化病毒机制研究发现,经抑毒灵稀释液共孵育后的病毒粒体断裂成微小片段,外壳蛋白受损严重,螺旋结构和柱状基本消损完。与此同时,抑毒灵可提高防御酶PPO和PAL的酶活,还可显著诱导防御基因NPR1PALPR1bPR1a的表达。综上,抑毒灵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粒体和诱导寄主抗性起到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物新技术在甜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是新兴的保健型农作物,生物新技术育种发展很快。转基因抗虫甜玉米品种于1998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商品化生产,商品化率提高10%。利用分子标记方法,将花丝抗虫基因、耐寒基因、抗矮花叶病基因、幼苗长势基因和甜玉米食用品质相关基因等定位到相应染色体上。利用甜玉米作物生物反应器研究和分子标记应用资源特征鉴定研究也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玉米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覃潇敏  郑毅  汤利  龙光强 《作物学报》2015,41(6):919-928
设置3个种植处理(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使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平均利用率(AWCD)分别增加17.36%、7.38%和3.76%、32.21%,其中间作马铃薯的AWCD值最高,单作玉米最低。间作玉米和间作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单作,但在间作和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最高,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区分单间作处理差异的敏感碳源。说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春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农业中,粮食生产与牧草发展争地矛盾的实际问题,本论文利用马铃薯和燕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了三个处理:马铃薯净作、燕麦净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结果表明:马铃薯和燕麦间作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前期营养生长;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的经济产量达43450.4kghm-2,比净作马铃薯增加经济产量28.07%;但间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间作马铃薯块茎产量仅是净作的32.38%。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一茬收获籽实,一茬收割牧草,这种缓解粮食与牧草生产争地矛盾的粮草间作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海藻酸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机理,研究海藻酸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外钝化和对烟草系统抗性的诱导效果。结果发现,叶面喷施海藻酸后,枯斑抑制率可达到66.67%,复制增殖抑制率可达到34.67%,烟草N基因表达水平增加2.67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3.46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1.43倍,认为海藻酸可能通过增强烟草抗病和抗氧化能力,抑制烟草花叶病病毒在烟草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