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以及手术的技术标准。方法:本组25例经病理证实的低位直肠癌,以电视腹腔镜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切缘、标本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25例病人除1例中转剖腹手术外,其余手术成功,但有1例输尿管损伤,1例人工肛门出口梗阻,均经保守治愈。结论: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口手术安全可行,但要做到标准TME则应有相当的剖腹手术的经验与娴熟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直肠癌经腹切除吻合器吻合术的手术适应证与吻合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腹切除吻合器根治切除术23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采用吻合器切除吻合术,除1例(4.3%)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放弃治疗出院外,其余患者治愈出院,随访2a未见复发转移。结论:采用吻合器对较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简单,吻合口瘘减少,可保留肛门,提高生活质量而未增加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小儿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会阴Soave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要明显要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且出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通过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比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门入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期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柱状APR手术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45例,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肝功能损害1例,腹部伤口感染、脂肪液化3例,骶尾部伤口延迟愈合3例,顽固性尿潴留1例,未出现造口出血、坏死、回缩、狭窄、盆底腹膜疝,平均住院时间16.5d。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5.
改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手术要点、优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而无子宫脱垂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与同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对比研究。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比腹式组短,术中出血量比腹式组少,术后腹胀显著低于腹式手术,术后肛门排气显著提早。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迅速,是一种安全和效果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直肠下段癌行Mile's手术,经腹膜外通路制作人工肛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1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切除,造口段结肠经腹膜外穿通腹壁肌肉引出腹壁行人工肛门单腔造口;与同期完成的46例传统Mile's手术人工肛门进行随机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组90.14%(64/71)和传统组23.91%(11/46)的病人术后3个月控便满意,改良组91.07%(51/56)和传统组40.54%(15/37)的病人术后1年控便满意.改良组无人工肛门缺血坏死、脱出及人工肛门旁疝等并发症;切口感染、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Mile's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提高了人工肛门的控便能力,减少了人工肛门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直肠下段癌行Mile’s手术.经腹膜外通路制作人工肛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l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切除.造口段结肠经腹膜外穿通腹壁肌肉引出腹壁行人工肛门单腔造口;与同期完成的46例传统Mile’s手术人工肛门进行随机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组90.14%(64/71)和传统组23.91%(11/46)的病人术后3个月控便满意,改良组91.07%(51/56)和传统组40.54%(15/37)的病人术后1年控便满意。改良组无人工肛门缺血坏死、脱出及人工肛门旁摘等并发症;切口感染、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Mile’s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提高了人工肛门的控便能力.减少了人工肛门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因肾盂癌或输尿管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经腹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全段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A组),手术采用4孔改良体位,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中上段切除,然后变换操作通道,镜头转向盆腔行输尿管下段及膀胱袖套状切除;40例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切除+开放膀胱袖套状切除术(B组),先采用三孔法后腹腔镜下切除肾脏及大部分输尿管,再换取平卧位,于患侧下腹部取斜切口行膀胱袖套状切除。患者术后均予以膀胱灌注或全身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尿路上皮癌。A组手术时间(125.3±45.4)min、手术失血量(70.5±56.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1.6)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2±1.8)d、术后住院时间(6.9±1.9)d; B组手术时间(160.4±67.5)min、手术失血量(112.3±84.9)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7±1.3)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5±1.1)d、术后住院时间(7.3±1.7)。A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6~48月,随访期间,A组1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B组2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结论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控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二联式经肛外手工吻合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二联式经肛外手工吻合方式对1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组)施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保肛术,并于术后3、6月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将其与无肛肠疾病的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对比.结果 12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在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于我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皮下间断缝合腹部手术切口;观察组在腹部手术切口皮下脂肪层放置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脂肪液化与二期缝合发生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关闭切口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1)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Hc=12.275,P<0.01);(2)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二期缝合率均低于对照组(3.0% vs 14.0%,2.0%vs 12.0%,P<0.01);(3)两组患者关闭切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 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可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儿童手严重爆炸伤的感染率与致残率。方法:对68例儿童手严重爆炸伤皮肤缺损的直接定位缝合、短缩指骨缝合、皮瓣修复以及开放伤口二期修复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以开放创口换药有效率最高,占伤口总数的89.6%,以腹壁带蒂皮瓣修复方法最低,占伤口总数的26.3%。结论:儿童手严重爆炸伤皮肤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应视创面具体情况而定,早期处理要以晚期修复手功能作准备。  相似文献   

12.
从中药方剂中提取的复合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480只7日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0只。分别于8日龄注射中药复合多糖加环磷酰胺、中药复合多糖、环磷酰胺、生理盐水。分别在试验前、试验后第8、13、21、29、37天采血(每组15只)并涂片,测定淋巴细胞百分率及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在用药前和停药后采血(每组12只)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分别在鸡18、25、32日龄(每组12只)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分别在NDⅡ系疫苗首免后7、14、21 d,二免后7、14、28 d采血(每组15只)分离血清,测定ND-HI抗体效价;分别在鸡4、6、9周龄(每组12只)时,测定法氏囊、胸腺、脾的重量;分别在用药前和停药后第4、8天采血(每组15只)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合多糖可使淋巴细胞百分率和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首免和二免后ND-HI抗体效价、法氏囊和胸腺及脾重量、红细胞-C3b 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明显升高。环磷酰胺可使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中药复合多糖加环磷酰胺组与环磷酰胺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显著,中药复合多糖加环磷酰胺组,上述指标接近或略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卵巢残余综合征系妇科疑难病。双侧卵巢切除后再次出现诸如盆腔疼痛、腹部包块、会阴痛、性交痛等临床症状,与中医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寒湿凝聚、气血亏虚等有内在联系。根据其脉证,分别采用理气止痛,疏肝理气,温经散寒,补气养血之法,佐以活血化瘀,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探讨艾纳香总黄酮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取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组和艾纳香总黄酮高、中、低组,建立大鼠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连续给药10 d,测定创面面积,计算愈合率;于术后的1、3、5、7、10 d检测创缘组织IL-1、TNF-α表达量并切取创伤边缘皮肤全层,制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艾纳香总黄酮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创面愈合百分率,缩短愈合时间,创伤早期增强创面IL-1、TNF-α的表达。艾纳香总黄酮促进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机制之一可能是增强创伤早期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创面的修复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在小儿肢体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小儿烧伤病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对照组使用软枕抬高患肢,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烧伤创面感染率、烧伤创面平均愈合天数与瘢痕形成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烧伤创面感染率、烧伤创面平均愈合天数与瘢痕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有利于小儿肢体烧伤创面的愈合,明显减少创面感染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促愈汤对环状混合痔术后新生血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术后予九华膏局部涂抹联合痔炎冲洗灵坐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促愈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术后当天与治疗2周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2周后,两组创面疼痛、创面出血、创面渗液评分较术后当天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VEGF、PDGF、bFGF水平较术后当天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促愈汤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与上皮组织增生,促进创面愈合,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ANBP[由仙鹤草(Agrimonia Eupatoria,A)、藕节(Nelumbo Nucifera Gaertn,N)、乳香(Boswellia Carteri,B)和蒲黄(Pollen Typhae Angustifoliae,P)组成]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初步探讨复方ANBP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48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NBP组,每组24只。采用全层打孔器制备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每组再随机分为6 h、3 d、7 d、14 d 4个时间点。造模后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NBP组创面被覆复方ANBP粉末。通过肉眼和HE染色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造模后3 d、7 d和14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BP组创伤愈合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ANBP组表皮舌长度增加、均匀平整,肉芽组织丰富。结论 复方ANBP可以明显改善小鼠创面情况,加快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新疆焉耆地区某猪场不同生长期猪只鼻腔和直肠携带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通过微量肉汤法,对不同部位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11 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332株直肠菌(83.0%,332/400)和137株鼻腔菌(68.5%,137/200)。2月龄仔猪直肠菌对四环素、苯唑西林、氧氟沙星、利福平、青霉素5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鼻腔菌;鼻腔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直肠菌(P﹤0.01)。妊娠猪直肠菌对克林霉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种药物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鼻腔菌(P﹤0.01);鼻腔菌对四环素、苯唑西林、头孢噻呋3种药物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直肠菌(P﹤0.01),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直肠菌(P﹤0.05)。仔猪直肠菌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噻呋4种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妊娠猪直肠菌(P﹤0.05),妊娠猪直肠菌仅对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种药物的耐药性略高于仔猪直肠菌;仔猪鼻腔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氟苯尼考3种药物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妊娠猪鼻腔菌(P﹤0.01);妊娠猪源菌对头孢噻呋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幼畜源菌(P﹤0.01),所有分离株均对阿米卡星敏感。【结论】该猪场分离的葡萄球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而直肠菌的耐药情况更加严重。猪场临床用药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治疗,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育成率。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愈三例马属家畜直肠狭窄部前方肠壁全层破裂。采用后躯半仰卧保定,耻骨前、白线旁切开,进行修补较为理想。盐酸二甲苯胺噻唑镇静;盐酸普鲁卡因荐尾间隙硬膜外腔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效果较好。紧急手术,系统使用抗菌素,腹腔引流对防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术后必须注意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Kegel盆底肌训练对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82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掌握Kegel盆底肌训练方法,并在术后延续性护理中跟踪指导。评估监测术后两组膀胱残余尿、膀胱颈移动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颈移动度较对照组减少,性生活质量问卷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 Kegel盆底肌训练有利于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恢复并改善术后盆底整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