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和鸡、猪、山羊、水牛、乳牛、马(骡)、家兔、豚鼠等的1018份肛拭标本或新鲜粪便标本的调查表明,人和上述动物均不同程度地带有空肠弯曲菌:健康儿童为0.97%,腹泻病人9.38%,鸡63.50%,猪51.92%,山羊45.14%,水牛20.00%,乳牛2.40%,马(骡)0.94%,家兔6.06%,豚鼠25.00%;并对分离的部分菌株进行了血清分型。本调查在国内首次从健康马(骡)中分离出2株空肠弯曲菌,经血清分型属51型,为我国增添了一种空肠弯曲菌的新的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2.
以方阵滴定法确定了空肠弯曲菌抗血清、酶结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从而立了快速检测空肠弯曲菌的间接ELISA。该试验可检出含8~10个空肠弯曲菌经24h培养的标本(含30万个菌/ml的肉汤培养物);不与沙门氏菌等15种对照菌及其混合液发生交叉反应。以鸡源和猪源空肠弯曲菌抗血清分别作为ELISA的第一抗体,对144份鸡泄殖腔粪便标本和116份猪直肠粪便标本的选择性增菌肉汤培养物进行了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83.3%和79.3%,可于28h内报告结果;常规法对上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4%和81%,但程序繁琐,需5~7d方能获得最终检查结果。两种方法对鸡、猪粪便标本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7.5%与97.9%。  相似文献   

3.
采集692份临床健康成年牦牛肛门棉拭子标本,无菌划线接种于改良Skirrow培养基上,根据特征的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检测方法共分离鉴定出空肠弯曲菌15株,阳性率为2.17%;对其中14株菌进行16 S rRNA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源菌株组内的同源性为99.5%~100%,与Gen-Bank中其他源菌株的同源性为95.8%~100%,系统发育研究表明,牦牛源空肠弯曲菌菌株与国内鸡、猪源和澳大利亚人源L14630菌株的遗传关系较近,与国外其他人源、牛源、鸡源及黑头鸥源菌株有较远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4.
猪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病原菌,其感染后能够引起猪的严重腹泻和脱水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病猪死亡的情况。在猪场时有发生,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猪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中空肠弯曲菌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共采集泄殖腔标本80份,采用国标法,并用API Campy System进行了生化与分类鉴定,结合弯曲菌多重PCR检测方法,共检出弯曲菌17株,阳性率为21.67%,其中空肠弯曲菌10株。结果表明,丹顶鹤弯曲菌的感染与年龄有关,未成年丹顶鹤弯曲菌阳性率极显著地高于成年丹顶鹤;同时对部分菌株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空肠弯曲菌病又称"空肠弧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空肠亚种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以腹泻为特征的人和动物的肠炎。2014年7月份,文登区城关镇某养殖户饲养的120余头商品猪出现高热、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病征,经综合诊治,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规模化养殖肉鸡弯曲菌的带菌现状,比较2种基础培养基对于粪便标本弯曲菌检出差异,获得菌株菌型特征。本研究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共300份肉鸡泄殖腔拭子,分别应用Columbia、Karmali 2种基础培养基,采用滤膜过滤法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结合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PCR方法对疑似菌落进行弯曲菌菌种鉴定;选择60株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0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弯曲菌的检出率为51.33%(154/300)。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40%(120/300)和14.67%(44/300),空、结肠弯曲菌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3.33%(10/300)。检测标本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率显著大于结肠弯曲菌(P0.01)。应用Columbia、Karmali培养基对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125/300)、42.67%(128/300),2种基础培养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培养基的补充使用样本的检出率增加了15%(45/300)。本次滤膜过滤法同时获得相同培养条件下标本中其他细菌3种,分别为:Cellulosimicrobiumsp.、Microbacteriumsp.、Helicobacter brante,共45株。60株空肠弯曲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共分为39个带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发现规模化养殖肉鸡中弯曲菌的携带情况较为严重,相同鸡场及不同鸡场分离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呈多样性特征。滤膜过滤法能够有效检测家禽肛拭子标本中弯曲菌,缩减了因使用选择性抗生素添加剂的成本。本研究没有检出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外的其他弯曲菌菌种。  相似文献   

8.
猪空肠弯曲菌是在养猪场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感染弯曲菌后以腹泻和脱水等为主要症状,发病严重的猪可以出现死亡。本病的发生给养猪场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会导致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猪空肠弯曲菌的详细分析,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为养殖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标抗体染色法检定空肠弯曲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轻度着染外(可以从形态学上排除),对沙门氏菌等9种杂菌均不发生非特异性染色反应;用以检查空肠弯曲菌纯培养物,敏感性可达400万个菌/ml。对同时接种10个空肠弯曲菌和1亿个杂菌的30h选择性增菌肉汤培养物,酶染色法可准确地检出,而且不受杂菌的干扰。检查47份鸡粪便标本和38株猪源空肠弯曲菌,其结果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相同。建立的检定空肠弯曲菌的酶标抗体染色法可在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0.
空肠弯曲菌在动物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已报道的有30多种动物携带空肠弯曲菌,但貉、水貂、獭兔、熊、山鸡和鹿等特种经济动物是否携带该菌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共采集这些动物的肛拭标本408份,熊胆汁标本8份,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的常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证明,除鹿和熊胆汁标本外,其余5种动物均分离出了空肠弯曲菌,貉的阳性率为70%、水貂23%、獭兔24%、熊43%、山鸡11%。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叫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劳森氏菌引起的生长育肥猪罹患的急慢性消耗性疫病。该病在中国猪场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致死率低,许多猪场忽视对本病的防治,常为吞噬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很重要的肠道疫病。1病原及致病机理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Biester首次描述了PPE病理性变化,随后40年间不断有本病的临床诊断报告,由于从病变部位分离到一些弯杆菌如肠黏膜弯杆菌,猪肠弯曲杆菌,猪回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人们认为是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为致病原。但把它们的纯培养物接种试验猪后,  相似文献   

12.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叫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劳森氏菌引起的生长育肥猪罹患的急慢性消耗性疫病。该病在中国猪场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致死率低,许多猪场忽视对本病的防治,常为吞噬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很重要的肠道疫病。1病原及致病机理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Biester首次描述了PPE病理性变化,随后40年间不断有本病的临床诊断报告,由于从病变部位分离到一些弯杆菌如肠黏膜弯杆菌,猪肠弯曲杆菌,猪回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人们认为是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为致病原。但把它们的纯培养物接种试验猪后,这些细菌不仅  相似文献   

13.
弯曲菌感染是由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空肠弯曲菌(C.jejuni)所引起的人畜共患肠道传染病。鸡空肠弯曲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肠炎、肝肿大。Hofstad等曾于  相似文献   

14.
部分省市鸡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鸡群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3132份鸡肛门棉拭样品中,检测出583份空肠弯曲菌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18.61%;48份结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1.53%。鸡饲养环境样品217份,6份空肠弯曲菌阳性,阳性率2.76%。不同鸡群感染率悬殊较大,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3.3%、结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4%。30个鸡群中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86.67%,结肠弯曲菌阳性率43.33%。本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鸡群中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colitica简为Ye菌)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简为Cj菌)是人畜共患病原菌。从1985年8月至1986年5月在湖北省黄石、蒲圻、襄阳三地对腹泻病人及常见禽畜感染状况及若干特征进行了调查。1、对鸡、鸭、猪、牛共检查4091头(只):Ye菌平均带菌率为3.13%,以猪的检出率最高,为6.25%;Cj菌平均带菌率为21.22%,以鸡的检出率最高,为40.18%;三个不同地方、不同贮存宿主的Ye菌均以猪检出率最高,而Cj菌均以鸡检出率最高;Ye菌以蒲圻、襄阳11月份检出率最高,黄石2月份检出率最高;Cj菌以蒲圻、黄石8月份检出率最高。2、Ye菌的血清型:猪、鸭以0∶9为主,牛以0∶29为主。3、Ye菌的生物型:主要为BN_2、BW_2、BK_1、BK_2型。4、腹泻病人共检查1255人:Ye菌感染率为0.79%,Cj菌感染率为1.19%。  相似文献   

16.
空肠弯曲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空肠亚种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肠炎。本病分布广泛,在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新的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应用猪流行性腹泻(PED)—ELISA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对120头健康猪和5头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猪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均不出现交叉反应;对15头PED病毒实验感染仔猪粪便标本检测,全部呈阳性;将对3(?)份ELISA阳性粪便标本和3份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与电镜观察结果比较,其阳性符合率为97.37%,阴性符合率为100%;对在PED发病季节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腹泻病猪粪便标本112份检测结果,阳性率为60.71%,而阴性反应的标本,绝大多数是在病愈后15~20d采集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4A7),建立了适用于空肠弯曲菌快速检验的间接-ELISA和BA-ELISA。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检查表明,对受试的32种其它细菌,除与幽门弯曲菌发生交叉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反应。对空弯菌纯培养物检测的敏感性,BA-ELISA为3.2×104个菌/mL,间接-ELISA为1.6×105个菌/mL;对细菌动态培养物检测,BA-ELISA可检出接种约5个菌/mL、间接-ELISA可检出接种约10个菌/mL的24 h增菌培养物。应用BA-ELISA对人(140份)、猪(140份)、禽类(364份)及特种经济动物(265份)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21%、52%、58.2%和32.8%;应用间接-ELISA对人(140份)、禽类(222份)及特种经济动物(265份)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1.4%、61.7%、31.3%。两种方法的结果均与常规培养法相差不显著,可在27h内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19.
空肠弯曲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空肠亚种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肠炎。以前曾称“空肠弧菌病”。本病分布广泛,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有的国家发病率较高。本病在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空肠弯曲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der jejuni)是近十几年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该菌自1931年首次被发现并命名为空肠弧菌后,相继又称为"相关的弧菌"、肝弧菌、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等,直到1984年才由Simbert等将其列为弯曲菌的一个独立种,称为空肠弯曲菌.早在1957年King就首次发现本菌与人类肠炎的关系,但直到1977年SKirrow和1979年Blaster分别建立了抑制肠道菌丛的培养基大大提高粪便中该菌的检出率后,世界各地关于空肠弯曲菌的报告才日益增多[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