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库尔勒市牛源空肠弯曲菌流行及耐药性状况,为空肠弯曲菌的防控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培养并结合PCR法对新疆库尔勒市及其周边牛养殖场采集的787份肛拭子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牛源空肠弯曲菌分离株进行10类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到空肠弯曲菌38株,总分离率为4.83%(38/787); 38株空肠弯曲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均达80%以上;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为0。研究表明,库尔勒市存在牛源空肠弯曲菌的流行隐患,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且耐药谱具有多样性,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部分省市鸡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鸡群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3132份鸡肛门棉拭样品中,检测出583份空肠弯曲菌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18.61%;48份结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1.53%。鸡饲养环境样品217份,6份空肠弯曲菌阳性,阳性率2.76%。不同鸡群感染率悬殊较大,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3.3%、结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4%。30个鸡群中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86.67%,结肠弯曲菌阳性率43.33%。本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鸡群中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集约化肉鸡场空肠弯曲杆菌流行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1 981份样品中,JM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6.48%~7.48%,JZ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9.45%~9.91%,JN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14.6%~16.9%。17种抗菌药中,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菌分离株高度敏感的是:阿米卡星(86.1%)、链霉素(91.7%)、庆大霉素(94.4%)、卡那霉素(83.3%)、阿奇霉素(86.1%)、头孢噻肟(83.3%),另外有3种抗菌药对肉鸡空肠弯曲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分别是红霉素(61.1%)、氨苄西林(78.8%)、青霉素(69.4%),其它临床常用抗菌药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杆菌则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JM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0耐,JZ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8耐至12耐,JN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1耐。研究结果证明,不同地区肉鸡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采集692份临床健康成年牦牛肛门棉拭子标本,无菌划线接种于改良Skirrow培养基上,根据特征的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检测方法共分离鉴定出空肠弯曲菌15株,阳性率为2.17%;对其中14株菌进行16 S rRNA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源菌株组内的同源性为99.5%~100%,与Gen-Bank中其他源菌株的同源性为95.8%~100%,系统发育研究表明,牦牛源空肠弯曲菌菌株与国内鸡、猪源和澳大利亚人源L14630菌株的遗传关系较近,与国外其他人源、牛源、鸡源及黑头鸥源菌株有较远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规模化养殖肉鸡弯曲菌的带菌现状,比较2种基础培养基对于粪便标本弯曲菌检出差异,获得菌株菌型特征。本研究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共300份肉鸡泄殖腔拭子,分别应用Columbia、Karmali 2种基础培养基,采用滤膜过滤法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结合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PCR方法对疑似菌落进行弯曲菌菌种鉴定;选择60株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0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弯曲菌的检出率为51.33%(154/300)。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40%(120/300)和14.67%(44/300),空、结肠弯曲菌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3.33%(10/300)。检测标本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率显著大于结肠弯曲菌(P0.01)。应用Columbia、Karmali培养基对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125/300)、42.67%(128/300),2种基础培养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培养基的补充使用样本的检出率增加了15%(45/300)。本次滤膜过滤法同时获得相同培养条件下标本中其他细菌3种,分别为:Cellulosimicrobiumsp.、Microbacteriumsp.、Helicobacter brante,共45株。60株空肠弯曲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共分为39个带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发现规模化养殖肉鸡中弯曲菌的携带情况较为严重,相同鸡场及不同鸡场分离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呈多样性特征。滤膜过滤法能够有效检测家禽肛拭子标本中弯曲菌,缩减了因使用选择性抗生素添加剂的成本。本研究没有检出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外的其他弯曲菌菌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鸡源弯曲菌分离株中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现状,探讨毒力基因的存在与耐药性的关系,本试验通过PCR方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禽类养殖场分离的96株弯曲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计算关联系数(Cramer’s V)后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弯曲菌分离株中携带率位于前3名的毒力基因是sodB、cheY、fur(99.0%、96.9%、96.9%),ciaB、virB11的携带率均为0;空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cdtA-cdtB-cdtC-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毒力基因谱型多于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分离株耐药率位于前3名的抗菌药均为萘啶酸(88.2%、93.5%)、四环素(85.2%、90.3%)和环丙沙星(73.5%、87.0%);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泰利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水平高于空肠弯曲菌。红霉素与cdtC基因,阿奇霉素与cdtA、cdtB基因,环丙沙...  相似文献   

7.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其主要的储存宿主是家禽。据研究空肠弯曲杆菌主要定植于肉仔鸡的盲肠。从7个鸡群采集20份样本来检测弯曲杆菌,结果表明,平均发病率为65%。本试验还研究了48株空肠弯曲菌对INT~407细胞的黏附力和入侵力。用检测庆大霉素抗性的INT-407细胞对从盲肠内容物分离的48株空肠弯曲菌进行分析,盲肠分离菌株呈现出广泛的黏附力和入侵力,且菌株间的黏附力和入侵力呈显著相关(P〈0.01)。用PCR方法检测到空肠弯曲杆菌的毒力相关基因dnaJ、cadF、pldA、ciaB,检出率分别为100%、76%、31%、41%,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正基因突变导致禽源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为研究上海地区禽源弯曲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状况及其耐药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了209株弯曲菌(空肠弯曲菌84株,结肠弯曲菌125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错配PCR方法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弯曲菌的23S rRNA基因突变情况。药物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鸡源与猪源弯曲菌的耐药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从江苏省25个规模养殖场采集250份粪便样品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PCR方法扩增弯曲菌8种与致病力相关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93株弯曲菌,包括空肠弯曲菌45株,结肠弯曲菌48株;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80.0%)、四环素(71.1%)和环丙沙星(66.7%)的耐药率较高,而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87.5%)、萘啶酸(79.2%)和阿奇霉素(72.9%)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分离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率达67.7%;8个毒力基因在弯曲菌分离株中的携带率不同,cdtBcadF携带率为100%,htrB为97.8%,clpP为76.3%,csrA为18.3%,wlaN为5.4%,cstⅡ为2.2%,cgtB为0%。结果提示,江苏省畜禽养殖场弯曲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毒力相关基因在弯曲菌中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0.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C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4A7,9D6、9C2、11A1、11D4)。在5株杂交瘤分泌的McAb中,有4株(4A7、9D6、11A1、11D4)针对CA中的耐热抗原成分,对其中4A7、9D6两株分泌的McAb进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其与CA中大约为7.7×104u的蛋白移行带出现特异反应;一株(9C2)针对CA中的不耐热抗原成分。对杂交瘤细胞的核型分析表明,其染色体数在93-108之间。体外传代4个月,仍保持稳定分泌抗体的特性。这种McAb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除与幽门弯曲菌出现弱阳性反应外,与参试的其它31种非弯曲菌属的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516株空肠弯曲菌的鉴定表明,制备的McAb与现有空肠弯曲菌均出现阳性反应,与常规鉴定法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四川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流行菌株的感染情况及其Che W基因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于四川地区采集禽源盲肠及内容物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并纯化培养,将分离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株的Che W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选取Gen Bank中登录的10株国内外空肠弯曲菌菌株与分离株进行Che W基因的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经纯化培养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后出现无溶血现象的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生化代谢类型较稳定且与相关报道一致;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空肠弯曲菌(NCTC11168、YQ2210)等菌株同源性为99%以上。15株分离菌株的Che W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所选参考株一致性为98.68%,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一致性在98.9%以上。其中鹌鹑源分离株CJ-1、CJ-2、CJ-4、CJ-13、CJ-14在第22位和161位均出现单个碱基的置换为A→G。本实验中分离菌株均为空肠弯曲菌且分离菌株之间Che W基因保守性强,遗传变异动态性较弱。本研究为空肠弯曲菌遗传变异方面的相关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方阵滴定法确定了空肠弯曲菌抗血清、酶结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从而立了快速检测空肠弯曲菌的间接ELISA。该试验可检出含8~10个空肠弯曲菌经24h培养的标本(含30万个菌/ml的肉汤培养物);不与沙门氏菌等15种对照菌及其混合液发生交叉反应。以鸡源和猪源空肠弯曲菌抗血清分别作为ELISA的第一抗体,对144份鸡泄殖腔粪便标本和116份猪直肠粪便标本的选择性增菌肉汤培养物进行了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83.3%和79.3%,可于28h内报告结果;常规法对上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4%和81%,但程序繁琐,需5~7d方能获得最终检查结果。两种方法对鸡、猪粪便标本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7.5%与97.9%。  相似文献   

13.
空肠弯曲菌在动物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已报道的有30多种动物携带空肠弯曲菌,但貉、水貂、獭兔、熊、山鸡和鹿等特种经济动物是否携带该菌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共采集这些动物的肛拭标本408份,熊胆汁标本8份,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的常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证明,除鹿和熊胆汁标本外,其余5种动物均分离出了空肠弯曲菌,貉的阳性率为70%、水貂23%、獭兔24%、熊43%、山鸡11%。  相似文献   

14.
空肠弯曲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在家禽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7月以来,我们在信阳冷冻厂、信阳车站烧鸡车间、淮滨、息县等地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在家禽中的分布情况调查。从436只家禽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90株,其中马尿酸盐水解阳性81株,阴性9株;痢疾杆菌19株;沙门氏菌(A—F)9株。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Nested-PCR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感染空肠弯曲菌的病鸡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ested-PCR方法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结果清晰,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研究还发现,空肠弯曲菌对鸡的致病性可能增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Nested—PCR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感染空肠弯曲菌的病鸡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ested.PCR方法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结果清晰,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研究还发现,空肠弯曲菌对鸡的致病性可能增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从试验用雪貂分离到一株弯曲杆菌,通过菌落、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离株经空肠弯曲杆菌VS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为阳性,测序结果显示与空肠弯曲杆菌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物学特性和PCR结果确定所分离菌株为空肠弯曲杆菌,该菌的分离鉴定为雪貂微生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空肠弯曲杆菌是弯曲杆菌属的一种,是几十年来倍受国内外广泛重视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之一。近几年,其感染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为阐明空肠弯曲杆菌感染的致病作用以及如何进行防治,本文从其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与控制方面对空肠弯曲菌及该菌引起疾病的相关情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7,(10):81-85
为建立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对空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pET32a-peb1A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分析。利用共价偶联的方法,在水溶性缩合剂EDC和催化剂DMAP的作用下,使水溶性量子点的羧基与重组蛋白的羟基结合,发生酯化反应,并通过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透析纯化得到目标偶联物。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偶联物进行表征,并利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对空肠弯曲菌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空肠弯曲菌黏附蛋白PEB1A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且量子点标记空肠弯曲菌黏附蛋白前后的荧光光谱发射峰由595 nm偏移至592 nm。示踪物与阳性血清混合前后荧光偏振值变化△80mP。由此证明,空肠弯曲菌黏附蛋白成功偶联到水溶性量子点上,且结构未受到破坏。通过荧光偏振法实现了对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所制备的示踪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为建立荧光疫分析方法对空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筛选,建立了BA—DOT—ELISA的工作程序。在该程序中,应用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对空肠弯曲菌进行了鉴定。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参试的15种其它细菌中,除与幽门弯曲菌出现弱阳性反应外,与其它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其敏感性可达1.6×10~5cell/ml。对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148株空弯菌进行鉴定,结果均为阳性反应,与常规鉴定法的结果一致。这为空肠弯曲菌的鉴定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方法。 DOT—ELIS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简便、经济、不需要特殊仪器、结果可长期保存的优点,自八十年代初期问世以来,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将生物素一亲和素(BA)系统引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提高了ELISA的敏感性,但在DOT—ELISA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尚有待探讨。本研究应用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和BA系统,建立了BA—DOT—ELISA的工作程序,并应用这种方法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快速鉴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简要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