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茶叶产量和贸易空前发展,茶叶经济在国家财政乃至政治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官府通过榷茶和卖引等茶法以及打击走私来实施专卖,保证了政府的茶利来源。但官府对茶农和茶商的深重剥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私贩情况屡禁不止,茶寇作乱频发,各地大小规模的茶商自卫武力兴起。茶商武力成为南宋社会一股可观的力量,也在抗金报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徽州茶业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徽州茶叶栽培、茶叶生产工艺、茶叶销售贸易以及徽州民间茶俗的探讨。实际上,徽州茶业经济一直与当时官府管理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次新发现的宣统初期徽州茶商与征收皖赣铁路茶股的文书,从一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茶叶作为徽州大宗商品,成为当时官方筹集社会资金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陶德臣 《古今农业》2023,(1):42-62+10
近代茶商数量空前增加,规模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原先较为稚嫩的茶帮在强化会馆的基础上,组成了茶叶公所、茶业会馆、茶商公所等组织,制定了从业章程。这些茶叶商帮主要有八个,即广东茶叶商帮、徽州茶叶商帮、山西茶叶商帮、福建茶叶商帮、平水茶叶茶帮、江西茶叶商帮、湖广茶叶茶商、陕甘茶叶商帮。此外,较有影响的茶叶商帮还有四川、云南、苏州、天津、北京、山东等茶叶商帮。近代茶商比古代更活跃,人数更多,活动区域更大,资本更雄厚,内销、外销、边销界限更分明。随着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洋茶竞争的加剧,各茶叶商帮都先后严重地萎缩或衰败了。  相似文献   

4.
方超 《农业考古》2020,(2):133-141
茶叶贸易作为徽州商人主要的经营活动,对明清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歙县茶商的经营网络更是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市场亦有涉及。本文所利用的《薛坑口茶行屋业本末》为歙县茶商毕体仁所撰,其内容记载了毕氏家族自道光十五年(1835)创建茶行,历经咸同战火至光绪时茶叶生意衰落的历史,同时涉及撰者的生平经历、家族析产等事。透过毕氏家族的茶叶生意与经营结构的变化过程,我们得以窥见晚清时期徽州地区小资本茶商的经营状况,并深化对徽州茶叶经济及茶商群体的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5.
魏本权 《古今农业》2009,(4):94-103
茶叶产销合作是民国时期茶叶改良与茶业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的组织载体,茶叶产销合作社在促进个体茶农向合作社员社会角色的转变、变革以茶号为中心的传统茶叶生产格局、促进以合作社为中心的联合生产与共同运销、发展茶区乡村的合作金融等方面都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传统茶农与荼号、茶号与茶栈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受到新兴合作组织的挑战而日益变动。茶叶产销合作因此成为皖赣茶区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动力之一,也成为近代农村合作运动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旧中国茶商与茶农分工明确,茶农负责植茶、采制毛茶,茶商向茶农收购毛茶精制装箱后,运往各地销售(1)。然而武夷山茶的采制实现了一种奇特的结合,即包头制。茶商自置茶山,委托包头管理,雇人采制,然后运至山麓茶庄精制,分销茶商分设各地的号店或售予洋行出口。武夷山具有良好的植茶自然环境,特产自古以茶著称。那“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胜,峰峦岩壑,秀拔奇伟,高低俯仰,吞云吐雾,鬼斧神工,难以名状。水则溪流九曲,流转其间,幽邃清深,苍冥万古,蔚成山乡水围,皇都仙境。以其环境优异,云雾弥漫.所产茶叶,声闻遐迩。”(2…  相似文献   

7.
基于汉中地区汉中仙毫茶生产的茶农,茶叶企业,茶商,交易市场等实地调查,对汉中仙毫茶鲜叶成本,加工成本和价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调查显示:在成本结构中,采摘成本和加工成本的占比最高;茶农自有茶园鲜叶生产成本较茶企鲜叶生产成本低,且茶农作坊式加工成本较茶企生产线加工成本低。茶农没有精加工成本,茶企通过精加工与包装,其销售价格较茶农销售价格高。三个不同县区由于地理位置、加工成本、环境条件不同,呈现镇巴鲜叶价格最高,宁强、南郑鲜叶在基本相同。其茶叶销售价格亦是镇巴最高,宁强居中、南郑最低。  相似文献   

8.
榷茶是宋代对茶叶生产、营销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榷茶制下的茶价反映了官府、茶农、茶商的种种利益关系。通过研究榷茶制下的茶叶市场价格,发现榷茶制形成的茶价也很复杂,不同地区、不同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叶价格不一样,即使是相同茶类、相同等级的茶叶,其价格也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章丽 《古今农业》2014,(3):78-83
饮茶风气在唐朝开始遍及大江南北,贩卖茶叶的利润大涨,于是茶叶生产贸易也在唐朝逐渐兴盛,唐政府开始对茶叶贸易进行干涉,从税茶到专卖制度,再到榷茶,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茶叶利润与财政收入,同时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控制。不可避免,茶农以及贩茶商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躲避赋税,经常进行茶叶走私贸易,进行私茶贩卖,与政府的茶税作斗争。然而,茶法愈严,茶叶走私贸易愈多,茶商的抗争也就愈加激烈。本文梳理了唐五代时期政府的茶法,同时探究了这一时期茶叶贸易中的走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茶业出现了令人忧心的局面,突出表现为“卖茶难”,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茶叶出口量比三年前下降了20%,出口创汇下降33%,全国85%以上的茶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有的则已经倒闭。同时,作为产茶大国的茶叶消费也大大低于国外,人均茶叶年消费仅0.4公斤,低于世界人均0.53公斤的水平。出现了整个行业全局性“卖茶难”的难堪局面,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有的茶农甚至大规模地弃采、封园和毁茶。在“茶使世界更美好,茶使人类更健康”已成为全球共识的世纪之交,中国茶业出现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11.
受鸦片种植扩张、茶叶出口受阻等因素影响,民国初期黔茶产量骤减。国民政府西迁后,极力发展贵州茶业,对贵州茶叶进行改良。其通过扩大茶叶种植面积、进行茶叶改良实验、提升茶农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贵州茶业产量。但国民政府碍于自身的剥削属性,其茶叶改良政策忽视了种植茶叶对于农民的经济价值,从而导致此政策未能激发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影响茶叶改良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推广新型茶加工机械,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江苏省镇江市首次出台对茶农及茶叶合作组织购买茶叶加工机械予以资金补贴的政策。 补贴对象包括在镇江市境内已正式登记的各种所有制茶叶加工企业、茶叶合作社、区域性茶业协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茶商和茶叶商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商人力量的增强茶商是介于生产者茶农(国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茶叶市场的拓展很大程度上取决其活动。它是随着茶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基本职能是从事茶叶买卖借以牟利。唐代以前,茶商即已出现,但力量不强,行迹依疏。最早的茶商似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四川成都、武阳。西汉时工商业已有很大发展,大商人资财非常雄厚,成都是当时著名商业中心,史料证明成都、武阳一带盛产茶叶,是当时的茶叶市场。王褒《僮约》所载“武阳买茶”反映的就是随着茶叶商品经济的产生,从事茶叶买卖的商人亦已出现。由此大胆推断,茶商肯定应有…  相似文献   

14.
龙胜茶业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03-204
针对广西龙胜县种茶经济效益低、茶叶附加值低和种茶不划算等问题,分析了龙胜茶业产业的优势,提出政府应继续推行奖励政策,劝导农民种茶,对茶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鼓励企业对茶叶进行精加工,争创"龙脊茶"名茶品牌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4月,茶农们在沂蒙山区的平邑县鲁蒙茶业云头山生态茶基地采摘鲜茶。近几年,"南茶北引"在该县获得成功,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的带动下,种茶面积不断扩大,茶农667平方米(亩)平均收入达8000元。如今,小小茶叶树成了农民致富的摇钱树,茶叶已成为当地促农增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被誉为国饮,是中华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与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是助力精准扶贫的民生产业。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宁德市就专题研究成立了宁德及各县市茶业管理机构和组建闽东茶叶集团公司,促进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宁德市国有农场茶业资源丰富,在深入推进农垦改革进程中,有效整合资源,培育知名品牌,对打造农垦大茶商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1月1日报道,多年前,英国人把茶叶从中国带到印度,但现在印度茶商把数量更多的红茶又带回到中国。"我对中国买家说,我们把你们的茶带回给你们了。"拉吉夫·罗禅说,他曾在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担任茶叶经理,后来成立了罗禅茶业(Lochan Tea),并于2006年与一家中国公司达成了  相似文献   

18.
肯尼亚茶业仅有百年历史,却在1995年以来连续成为世界第一的茶叶出口大国。其典型经验是国家设立茶叶发展局,"政商合一",直接管控全国茶叶生产和贸易。国家扶持小茶农为生产主力,并逐步同化外国茶业公司,促使新兴茶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茶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内改善了茶农生活,促进了教育发展,拉动了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验证了民主管理优势;对外则揭示了外资经营的盘剥,示范了正当的贸易竞争,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尤其确立了中肯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改革中国茶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是来自肯尼亚茶业研究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诸暨市紧紧围绕“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工作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基地建设为抓手,茶叶品牌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广优质良种茶品种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开展初制茶厂优化改造,使全市茶叶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衡阳市常宁市茶农代表共商茶业发展规划常宁市茶业协会召集茶叶种植与加工企业业主及茶农代表,商讨制订常宁市2016年茶业发展规划,打造常宁生态茶园,打响常宁茶叶品牌。为发展壮大茶叶特色产业,常宁市规划改造300公顷老茶园,新建生态有机茶园400公顷,巩固湖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