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评价以悬浮培养制备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原液为组份之一的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及效力,实验室制备3批疫苗,按照《中国兽药典》附录对疫苗进行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及效力试验。结果显示3批次疫苗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均合格;2倍剂量注射21日龄的SPF鸡,14 d后剖检注射部位未见炎症反应,疫苗吸收良好,说明疫苗安全;疫苗免疫SPF鸡后21 d,ND和IB血凝抑制(HI)抗体,IBD中和抗体均合格,攻毒实验证明,免疫鸡10/10保护,对照鸡5/5发病或死亡。表明以悬浮培养制备的IBDV抗原液生产的三联灭活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DF-1细胞悬浮培养增殖的IBDV BJQ902抗原液的病毒滴度和基于此抗原制备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的物理性状和免疫效力,将IBDV BJQ902株病毒接种悬浮培养的DF-1细胞制备IBDV抗原液,测定抗原液病毒滴度,将此抗原液与常规方法制备的ND La Sota株和IB M41株抗原液,进行适当浓缩、灭活制备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测定其物理性状,用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以不同剂量免疫试验鸡,测定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IBDV BJQ902株病毒接种微载体悬浮的DF-1细胞后,收获的抗原液毒滴度可达10~(7.7~8.5)TCID_(50)/0.1 m L;制备的ND-IB-IBD三联苗性状稳定;以0.1 m L/只的剂量免疫鸡只即可获得良好保护。研究结果为新型ND-IB-IBD三联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禽流感(AI,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四联灭活疫苗,用易感鸡胚增殖NDV La Sota株、IBV M41株及AIV H9亚型WD株,用DF-1细胞增殖IBDV BJQ902株,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后,制成3批油乳剂灭活疫苗。按照《中国兽药典》对疫苗进行检验。结果显示:3批疫苗的性状检验、装量检验、无菌检验、甲醛、汞类防腐剂残留量测定和安全性检验均合格。效力检验显示:NDV血凝抑制(HI)效价为6.0~6.2 log2;IBV HI效价二免是首免的8.00~13.92倍;AIV(H9)HI效价8.8~9.1 log2;IBDV中和抗体效价15.7~16.1 log2。攻毒后免疫鸡均100%保护(10/10),对照鸡全部发病(5/5)。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四联苗安全有效、免疫效力高,为该疫苗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ND) La Sota、传染性支气管炎(IB) H120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B87弱毒株适当稀释后等量混合,经10日龄SPF鸡胚同胚接种联合培养,收获含毒鸡胚液和胎儿混合制成ND、IB、IBD三联活疫苗。接种7~14日龄SPF雏鸡7 d产生抗体,14~21d达到高峰,免疫期70 d以上,与单苗同步免疫并攻击强毒,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以10个使用剂量免疫SPF雏鸡,无ND、IB、IBD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其安全性和效力检验均达到相应单苗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油乳剂疫苗及其重组活载体疫苗实验室试制品免疫SPF鸡,以法氏囊眼观病变及法氏囊中IBDV抗原检测结果来评定免疫保护效力。结果血清IBDV沉淀抗体水平达到1/8的鸡能抵抗IBDV强毒的攻击,低于1/4的部分鸡不能抵抗IBDV强毒的攻击。经t检验,在以血清IBDV沉淀抗体水平≥1/8所得百分率、血清IBDV沉淀抗体水平≥1/4所得百分率、法氏囊眼观变化正常鸡只百分率及法氏囊中IBDV抗原检测的阴性率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表明以血清IBDV沉淀抗体水平≥1/4所得百分率与法氏囊中IBDV抗原检测的阴性率和法氏囊眼观变化正常鸡只百分率一样,适用于评定攻毒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禽流感(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力,采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7、10、14、21日龄SPF雏鸡和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21d~28d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Ab)、IBD中和抗体(NA)及AI(H9)HIAb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免疫后各不同日龄免疫组SPF雏鸡的ND HIAb、IBD NA及AI(H9)HIAb滴度分别为7.9log2~8.3log2、13.9log2~15.8log2及8.0log2~8.9log2,IBDV攻毒均100%保护;而普通雏鸡免疫后的ND HIAb、IBD NA及AI(H9)HIAb滴度,1日龄免疫组分别为5.9log2、12.1log2和5.6log2,7、10、14、21日龄免疫组分别为6.1log2~7.0log2、12.6log2~14.5log2和6.0log2~7.5log2;IBDV攻毒,1日龄免疫组普通雏鸡保护率为60%,7、14及21日龄免疫组保护率均为100%;结果证实,SPF雏鸡所产生的免疫效力要高于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1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所产生的免疫效力明显低于其他日龄。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雏鸡的使用日龄为7日龄~14日龄。  相似文献   

9.
为研制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禽流感(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及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D株分别接种易感鸡胚培养,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BJQ902株接种DF-1细胞培养,收获病毒液,经超滤浓缩、甲醛灭活后,加入油佐剂乳化制成3批疫苗。对3批制品进行了检验,其性状检验、装量检查、无菌检验、甲醛、汞类防腐剂残留量测定均符合要求,鸡对疫苗无任何不良反应。效力检验结果显示:ND部分以20μL/只剂量免疫,血凝抑制(HI)效价达5.6~6.1 log_2,攻毒后均能提供100%保护;IBD部分以0.5 mL/只剂量免疫,中和抗体效价达16.0~16.4 log_2,攻毒后均能提供100%保护;AI(H9亚型)部分以0.3 mL/只剂量免疫,HI效价达8.7~9.0 log_2,攻毒后均能提供100%保护。试验结果证实,研制的疫苗安全、免疫效力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药物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母源抗体雏鸡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前应用10~100毫克/千克甲硝唑和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在免疫鸡血清抗IBDV抗体水平均明显下降,甲硝唑用药鸡疫苗二次免疫后,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给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 (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减蛋综合征 (EDS-76)和鸡马立克氏病 (MD)是危害养禽业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疫苗免疫是防止疫病爆发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 ,多年的实践证明 ,优质高效的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对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 5种禽用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试验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疫苗IB -ND -IBD三联灭活苗 ,批号为OBPT5D0 2 1;新一代IB-ND -IBD -EDS-76四联灭活疫苗 ,批号为OBGP5D0 2 1;IB -ND -IBD -EDS-76四联灭活疫苗 ;MD…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对鸡减蛋综合征(EDS-76)、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4种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选用30日龄海兰褐蛋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又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EDS-76、ND、ND-IB和IBD疫苗,同时对试验组雏鸡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1粒/只,在免疫前、免疫后12、27 d采血测定抗体效价(或阳性率)、T淋巴细胞花环形成率和ANAE阳性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鸡EDS-76、ND、IB抗体效价和IBD抗体阳性率、T淋巴细胞花环形成率和ANAE阳性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EDS-76、ND、ND-IB和IBD4种疫苗抗体效价(或阳性率),增强鸡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制能够同时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的疫苗,本研究选用表达IBD病毒(IBDV)超强毒株(vvIBDV)VP2基因的重组ND病毒(NDV)LaSota疫苗株(rL-VP2),测定其半数鸡胚感染量、平均鸡胚致死时间、脑内接种指数和静脉内致病指数等指标,按不同剂量接种18胚龄SPF鸡胚,分别于出雏后第9d、第14d和第21d采血,用微量凝集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NDV抗体和抗IBDV抗体水平,并于出雏后28d用NDV强毒(F48E9株)和vvIBDVGx株攻毒,评估重组疫苗的胚胎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按104EID50/枚剂量进行免疫不会影响SPF鸡胚出雏率和出雏后21d存活率,并且该免疫组雏鸡能够对NDV强毒和vvIBDV攻毒提供安全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不同IBD疫苗免疫后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商品疫苗和 1种中试产品 (NF8株 )免疫 7日龄SPF雏鸡和有IBD、新城疫 (ND)母源抗体的雏鸡。 1周后免疫新城疫ND疫苗 ,随后每周测定NDHI效价。在SPF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IBD商品疫苗有 2种对ND免疫产生显著的持续的免疫抑制作用。在有IBD、ND母源抗体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商品疫苗中仅有 1种对ND免疫产生 过性免疫抑制作用。NF8疫苗在SPF鸡及有IBD母源抗体鸡上对ND免疫均未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鸡传染性法代囊病病毒(IBDV)BX株抗原和IBDV高免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初步制备了无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分别含有32、8、4、0.5及0.125单位IBDV中和抗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及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后9 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28 d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9 d,复合物疫苗1~3免疫组鸡法氏囊正常,复合物疫苗4、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分别有2/10、4/10和5/10的试验鸡法氏囊出现了病变;免疫后28 d,复合物疫苗1~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34log2、9.60log2、9.21log2、7.88log2、9.50log2和9.12log2,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80%、90%和80%。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2、3(分别含8、4单位IBDV中和抗体)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效果最好,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用鸡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疫苗(IBDV-Icx)和常规IBD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商品鸡和SPF鸡,进行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比较.免疫后8d检测,IBDV-Icx免疫组鸡的法氏囊未见明显萎缩,而传统弱毒疫苗免疫组鸡的法氏囊萎缩明显;免疫后28d各组用IBDV标准强毒株进行攻击,IBDV-Icx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10,常规IBD活疫苗对照组分别为8/10及9/10.免疫后3个月,IBDV-Icx免疫组血清抗体可达AGP1∶32,攻击强毒仍为10/10保护,而常规IBD活疫苗免疫后2个月抗体AGP为0,攻毒保护率为1/10,免疫后3个月时攻毒10/10发病.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鸡法氏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的病毒载量及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于免疫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ELISA方法及中和试验检测免疫鸡法氏囊和PBMC中IBDV载量和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滴度,并攻毒,计算两种疫苗的保护率。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7d时IBDV在法氏囊和PBMC中的载量均比其它时间点的高,在14d时到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两种疫苗刺激产生的IBDV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在免疫后7d攻毒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0,其它时间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后病毒在鸡体内开始大量复制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免疫效果基本相同。本实验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了药物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母源抗体雏鸡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前应用10-100毫克/千克甲硝唑和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在免疫鸡血清抗IBDV抗体水平明显下降,甲硝唑用药鸡疫苗二次免疫后,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给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鸡新城疫(NO)、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种传染病通常采用相应的单苗进行多次免疫,不仅费工费时,频繁免疫接种还会引起鸡的应激反应。目前,国外已研制出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三联弱毒疫苗。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各地采用的毒株不同,制备工艺不同,病毒的培养方式也不一样,制备的鸡新城疫一传染性支气管炎一传染性法氏囊三联疫苗对鸡的免疫效果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因此如何选择免疫效力高、不产生免疫抑制、毒力适中的IBD疫苗,是目前防制法氏囊的关键[1~5].本研究通过测定3种IBD商品活疫苗在病理致病性上的差异以及免疫效力,来确定毒力适中、免疫效力高的IBD疫苗株,从而为防制IBD提供首选疫苗,这对于目前防制IBD的发病、流行以及避免鸡群免疫抑制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中等毒力高免疫力无免疫抑制的IBD疫苗的研制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