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 (Selenka)]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近年来,刺参市场紧俏,供不应求,因此,刺参池塘人工筑礁养殖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且迅速崛起。然而,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落后、粗放经营、病害泛滥及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表现出来,并已成为阻碍刺参养殖产业化发展的障碍。现将发展刺参池塘筑礁养殖的措施与对策探讨如下: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刺参养殖产业良性循环1.充分考虑海区的负荷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养殖海区,实现参、贝、虾、鱼、蟹、藻类养殖的合理布局、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培植一个产业、稳定一…  相似文献   

2.
1 虾池养参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国虾池筑礁养殖刺参的快速发展,病害问题日趋突出.自2003年春部分参池发生"腐皮综合症"以来,其病害逐年呈上升暴发之势,现已遍及全国所有虾池养参区域,并发生了规模较大的死亡,这给养殖海参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养参户收效甚微甚至有转产、转包甚至有退出刺参养殖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周维武  张涛 《齐鲁渔业》2004,21(12):11-12
开展刺参虾池筑礁养殖,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对调整虾池养殖品种结构并有效发挥现有虾池资源潜力、改革现有刺参养殖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海水养殖效益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解决目前刺参人工藻礁养殖生产中存在的海区超负荷盲目发展、海区环境与养殖池底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养殖品种生长性状与抗病能力逐步减退、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逐渐增强及管理技术滞后等突出问题,以实现刺参人工藻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全面推行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及在刺参养殖过程中确保放养健康苗种、严格控制水质环境、严防暴雨袭击、搞好种质改良、重视防治病害、落实定期清池消毒制度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总结当地渔民养殖刺参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刺参养殖模式——扇贝壳装袋筑礁刺参养殖技术,现将这一技术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1材料12~15股聚乙烯网片,目大6cm;扇贝壳;直径8~10mm、一端折钩、长300mm的钢筋;直径3mm、长250mm的铁丝。2加工将网片剪裁成长21目,宽17目的小网片,然后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刺参养殖病害的来源与危害、刺参健康养殖的水环境保护及关于刺参健康养殖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维武 《齐鲁渔业》2006,23(12):21-22
近几年,海参池塘人工造礁养殖发展势头很猛,仅文登市养参面积就达1666.7hm~2(25000多亩),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省级刺参虾池人工造礁养殖示范基地,并已成为全市乃至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新的优势产业。然而,因海水环境污染、病害泛滥、暴雨袭击等灾害影响,严重阻碍了海参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文登市今年7月27日,从清晨至下午普降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55mm,其中部分沿海镇高达317mm,  相似文献   

8.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近年来,刺参市场紧俏,供不应求,因此,刺参池塘人工筑礁养殖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且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刺参人工养殖主要采取近海围港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的方式进行,由于沿海刺参养殖企业大面积联片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刺参养殖病害逐年增多,养殖风险不断升高。许多养殖业主开始采用降低养殖密度的粗放式养殖模式以规避风险,然而却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的刺参集约化养殖新途径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产于黄渤海,其蛋白质含量高、糖类丰富而不含胆固醇,经济价值可观,所以近几年刺参价格居高不下,刺参的增养殖发展很快。虾池养参是刚刚兴起的养殖模式。由于对虾养殖的利润下滑以及病害问题严重,在我国北方山东、辽宁地区的很多对虾池塘改养刺参。但刺参在  相似文献   

1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目前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养殖方式主要有室内工厂化养殖、潮间带筑池养殖、底播养殖、池塘养殖、潮间带沉箱养殖、围网养殖、筏式笼养、多品种混养等。随着刺参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养殖刺参的疾病种类、发病面积及危害程度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刺参养殖在山东、辽宁省沿海广泛开展,目前增养殖面积已经超过20万hm^2(300万亩),已经成为山东、辽宁等省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刺参产量参差不齐,病害发生日益频繁。研究发现刺参出现死亡和低产不单纯是由于病害原因,而与低(高)温、pH值、化冰前后水质条件的突然改变等养殖环境恶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开展虾池养殖刺参与网箱养殖牙鲆模式不仅对持续、稳定发展刺参养殖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对调整单一的虾池养殖刺参结构,并预防养殖刺参的病害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养参户效益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刺参池塘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快速发展.病害问题日趋严重。自2003年以来.部分海参养殖区。相继出现了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病害(经专家确定为刺参腐皮综合症)。特别是今年入春以来,该病呈暴发趋势。几乎波及所有刺参养殖区域,发生了大规模死亡现象。并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当前海参发病率较高,病害呈暴发之势,几乎波及所有刺参养殖区域,现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刺参养殖的主要问题。为有效地控制病害的蔓延发展,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在购买海参苗时,应从实施健康检查措施抓起,防止携带病原,把好苗种质量关,以增强海参本身对病害的抵抗力和环境适应力,尽量避免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刺参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刺激了刺参育苗和中间培育产业也快速发展。在室内进行刺参苗中间培育,饵料和人工等成本很高、病害发生频繁、用药量大、培育的刺参苗抗逆能力较差。近年来,利用浮动式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进行刺参苗中间培育,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培育的刺参苗健壮、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笔者总结经验如下,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刺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的过快发展和不规范运作造成了病害问题日趋突出,出现了多种明显病症和大规模死亡现象,部分养殖区相继出现了刺参肿瘤、烂皮、排脏、不摄食等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刺参池塘养殖中,水质是影响刺参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水质与底质条件能为剌参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与适宜的生活环境,直接决定了养殖生产的成败。据资料统计,目前85%以上的水产养殖病害是因水质不良引起。对池塘水质进行科学管理,是减少刺参病害、提高刺参产量与质量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刺参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养品种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目前研究、开发的刺参专用药物很少,基本都是参考鱼、虾使用的药物和剂量,而刺参与鱼、虾等的分类地位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许多水产常用药物在刺参养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刺参养殖业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缺乏科学规划,规模无序扩张,忽视养殖质量管理,生产工艺不规范,种质退化,病害频发。本文从搞好宏观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刺参养殖业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