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隐匿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率比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得多。目前,国内外就SCH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临床和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较少涉及动物及相关机制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相关机制研究的基础,建立良好的SCH的动物模型,对于其机制研究意义重大。论文通过国内外SCH动物造模方法的比较,探讨其异同和优缺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细菌性乳腺炎一直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一大难题,给奶牛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直接危害奶牛健康。为有效治疗奶牛细菌性乳腺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动物模型来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找到优良的治疗方法。随着动物模型多年的探索与使用,小鼠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因具有省时、省力以及性价比高的优点获得了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被大量用于相关研究中。就此对小鼠细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特点以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细菌性乳腺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2型(SS2)是以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该病不但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会给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带来威胁,但由于其毒力因子和感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不能有效控制。不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病原的体内动态分布、感染机制、毒力因子及免疫应答等提供了依据。作者就国内外对SS2的造模方法及结果进行了介绍,并将不同动物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旨在掌握SS2动物模型研究的动态,为建立更有效的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多疾病在实验动物身上不发生或仅仅是高等哺乳类动物才发生,因此难以通过自发或人工定向培育的方法获得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精确地研究基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在个体发生的每个阶段中使用任何个体进行遗传功能的分析。因此,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开发成为转基因动物的热点。文章就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制作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神经系统的疑难重病,对其病理过程、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都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论文从实验动物选择、几种重要的诱导方法及模型的行为学、影像学及病理评价等多方面对M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人类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疾病的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它是进行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疫苗研究的必需条件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建立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了灵长类动物和非灵长类动物,并对建立艾滋病动物模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四种肥胖动物造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肥胖症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是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肥胖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升高,预防和治疗肥胖症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健康问题.为了确定引起肥胖的各种关键基因,并对其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肥胖动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高脂肪饲料、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双侧卵巢切除法以及大量维生素D诱导等四种肥胖动物模型的造模特点、构建方法及造模成功判定的标准,为科研工作者今后在开展肥胖症相关实验研究和前期使用和选择肥胖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VP)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慢性消耗性消化道疾病,其可导致典型腺胃炎症状。该病的临床症状多样、病因复杂,流行于多个国家,严重危害全球养鸡业的发展。明晰引起TVP发病的致病病因、建立其人工发病模型是研究该病发病机制及筛选有效防控剂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对近年来TVP相关病原及其动物模型建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实验室研究及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硬皮病是一种以组织纤维化、闭塞性血管炎和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该文对建立硬皮病模型动物的选择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应用博来霉素诱导Balb/c小鼠产生硬皮病样病变以及应用V型胶原重塑新西兰兔硬皮病样改变等建立硬皮病模型的方法,对应用这两种动物模型研究硬皮病发病机制和中药临床治疗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小鼠模型在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其引发的感染应用现有的抗生素很难治愈。因该病发病机制和临床发展过程较为复杂,故与治疗相关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多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研究。笔者旨在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小鼠模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毒力因子及其变异菌株进行研究,为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制奠定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肺炎在婴龄、老龄和免疫力功能低下的群体中发生率和病死率很高。建立有效、稳定的的动物模型是肺炎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参考相关资料,检索近年来肺炎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肺炎动物模型复制的方法进行分类综述,为肺炎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冠心病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MIRI动物模型是研究人员开展MIRI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时的重要载体。MIRI模型包括离体模型和在体模型,涉及多个种属的动物和多种造模方法,并且心肌缺血时间的设定在不同的研究中也存在较大差异。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和造模条件对实验结果有种重要影响,本文将从模型建立的角度,比较多种常见的MIRI模型及造模方法,为MIRI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为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行为和兴趣受限等,由于病因不明因此尚无治疗核心症状的方法,且目前全球患者呈逐年增加态势。在寻找治疗药物以及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必然会使用孤独症动物模型,近交系BTBR小鼠具有与孤独症诊断症状相关的多种行为表型,还具有相似的神经解剖、免疫和生理特证,被认为是最具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本文对BTBR孤独症小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动物黑色素是一类具有复杂化学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沉积在动物的皮肤、组织及毛发中。探索黑色素形成机制不但为培育经济性动物奠定理论基础,也可为黑色素瘤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文章从黑色素的起源及其参与形成过程的信号因子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黑色素的相关研究及黑色素瘤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脂肪与肥胖相关(FTO)基因是一个与人类肥胖紧密相关的基因。自该基因被确定后,建立了各种动物模型来探究FTO基因与肥胖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机制,早期的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FTO基因通过中枢调节食物摄入量的机制方面。然而,新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的发育及功能与FTO基因和肥胖存在一定的关联,FTO基因在脂肪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包括FTO基因对脂肪细胞形成的影响,对脂肪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在脂肪形成中的催化作用以及影响脂肪形成机制的影响,主要探讨了FTO基因对脂肪组织和肥胖的影响。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发展,FTO基因等多个与肥胖、脂肪相关的酶被发现和关注,这些酶的研究将为防治肥胖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气虚证动物模的常见方法可以概括为单因素造模与多因素造模两种方法。单因素造模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控制日常摄食量法、中药泻下法及疲劳法等方法。多因素造模中常见的方法包括疲劳加中药泻下法、疲劳加控制日常摄食量法、疲劳及控制日常摄食量加中药泻下法、疲劳及控制日常摄食量加水杨酸钠灌胃法等方法。论文在单因素造模与多因素造模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对相关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与讨论,并对其进行简单归纳以期为后续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优化及创新提供相关经验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易受多种病原体、毒物及免疫病理累及。已知多种因素可导致肝损伤,如病毒、酒精和药物等。建立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可以为探知肝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以及疗效判断提供有用的工具。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20,(2):142-146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以人类和禽类的呼吸道与消化道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人兽共患病。良好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了解AI的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性和病理症状以及AIV的跨种传播机制,为人类预防和治疗AI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综述主要概括了常见AIV感染哺乳动物模型的方式,接种AIV后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病毒复制情况及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等,为AIV的试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内源性短链非编码RNA分子.其长度在20~24 nt之间,可以凭借特异性序列互补结合的方式来调控其功能性靶基因的表达.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和优化以及广大农林科学研究者对miRNA功能的不懈研究,更多脂类代谢相关的miRNA被挖掘出来,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脂类代谢调控网络.虽然现阶段关于miRNA对脂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的报道较为充足,但多数研究和报道却局限在细胞层面,使得关于miRNA研究方法的报道相对单一且不完善,因而采用动物模型研究miRNA调控脂代谢分子机制为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就鼠、鱼、兔三种动物模型上的miRNA对脂代谢的调控加以综述,以期今后对丰富miRNA调控脂代谢通路的研究方式提供参考,并为分子层面上调控畜产品质量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喉毒素是由感染β噬菌体基因组的白喉棒状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一分子的毒蛋白就可以杀死细胞,目前在肿瘤治疗和动物疾病模型制备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对白喉毒素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和动物模型制备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续相关白喉毒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