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同时扩增、筛选分别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1基因和番茄抗叶霉病的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与Ty-1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材料均产生398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03 bp和95 bp以及398、303 bp和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呈现398 bp的特异带.与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扩增后抗感材料均产生960 bp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酶切后,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56 bp的特异带,而不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25 bp的特异带.  相似文献   

2.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对分别与番茄的抗番茄花叶病毒病的Tm22基因和抗斑点萎凋病毒病的Sw-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进行了同时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其中与Tm22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试材均产生800bp的特异片段,杂合抗病基因型和感病基因型有HindIII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为:纯合抗病RR:950bp;杂合抗病Rr:950bp+500bp+300bp+150bp;感病的rr:500bp+300bp+150bp,纯合抗病基因型无HindIII酶切位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特异引物对2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Mi/Mi)和2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mi/mi)进行PCR扩增,抗、感材料均产生750 bp的PCR扩增片段,纯合抗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PCR产物存在Taq I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570 bp和180 bp以及750 bp、570 bp和180 bp的片段,而感病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750 bp的片段。利用该标记对4份番茄杂交种进行检测,其中2份杂交种表现为杂合抗病型,另2份杂交种表现为纯合感病型。利用该标记对其中一个表现为杂合抗病的杂交种50份F2代单株进行检测,抗感遗传的分离比符合3∶1。说明该分子标记的这一抗病基因属于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遗传位点。  相似文献   

4.
以根结线虫病样、番茄品种及组合为试材,采集包头市根结线虫暴发地一个根结线虫病样,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技术对24个番茄品种及组合进行Mi-1基因扩增筛选.结果表明,感染内蒙古包头市番茄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筛选出3个纯合抗根结线虫番茄组合.抗感品种及组合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抗病基因的番茄组合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产生了570和160 bp特异性片段,为防治当地番茄根结线虫及培育抗病品种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5.
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的RAPD及CAPS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番茄抗晚疫病ph-3基因已有的RAPD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该测序结果设计SCAR引物对抗病亲本、感病亲本、抗病池、感病池、F_1个体进行扩增,均获得一条592bp的特异片段.感病基因型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Xba 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261bp、193bp和95bp以及592bp、261bp、193bp和95bp的特异性片段,纯合抗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仍为592bp的产物.这些片段能成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和F_1个体,很有可能是与ph-3基因连锁的CAPS标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利用SCAR标记技术鉴定番茄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m-22的技术体系,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选育加工番茄抗病品种.[方法]以6份ToMV表现型鉴定已知的加工番茄材料为试材,选用与Tm-22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通过PCR扩增和Hind Ⅲ酶切鉴定有无Tm-22基因,并将其应用于加工番茄品种选育.[结果]抗感试材均产生950 bp和1 100bp的特异片段,纯合抗病基因型无HindⅢ酶切位点,杂合抗病基因型和感病基因型有Hind Ⅲ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为:纯合抗病1 100 bp+ 950 bp、杂合抗病1 100 bp+950 bp +500 bp +300 bp+ 150 bp、感病基因1 100 bp +500 bp +300 bp+ 150 bp.[结论]通过酶切产生的特异性片段就可鉴定出Tm-22基因,成本低,操作不受时间、地域、发育时期的限制,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加快了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6的RAPD及SCAR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6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 以番茄抗叶霉病和感叶霉病亲本组合(03036×03748)的F2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BSA法和RAPD技术筛选与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经F2单株分析,在后代群体中扩增出了两条长约500 bp的特异片段,该特异标记与叶霉病抗性基因Cf6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8.7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分别为619 bp和559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SCAR标记。【结论】SCAR标记,可用于番茄叶霉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8.
番茄抗性基因Ty-1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内外已发表的10对标记引物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系"JZ-108"(Ty-1/Ty-1)、感病纯合系"1712"(ty-1/ty-1)及杂交F1代的Ty-1抗性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SSR47,在抗病纯合材料中产生750 bp的扩增片段,感病材料中产生640 bp的片段,抗病杂合材料中同时产生750 bp和640 bp的扩增片段,标记结果与田间鉴定完全一致,证明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JZ-108×1712"F2代的48个单株进行检测,有8株为抗病纯合基因型,19株为感病纯合基因型,21株为抗病杂合基因型,其中抗病纯合株与抗病杂合株田间表现均为抗病。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快速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6,(2):39-43
本研究利用已知基因型的番茄材料,筛选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Ty-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1、抗枯萎病I-2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2和抗根结线虫病Mi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3,并应用这3个分子标记建立能同时鉴定Ty-3、I-2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经多次验证,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一致,其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对3个抗病基因的鉴定。利用该体系对300份番茄材料进行种质资源筛选,结果表明分子检测结果与接种鉴定结果几乎吻合。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简易、高效、快速,为番茄抗病材料的筛选、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根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大白菜生长的土传病害,已成为大白菜的重要病害之一。CRb基因是抗大白菜根肿病的重要基因。本研究对已发表的6个CRb分子标记进行筛选,获得1个与CRb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TCR05。该标记在抗病纯和材料中产生279 bp的PCR扩增片段,在感病材料中产生250 bp的PCR片段,在抗病杂合材料中同时产生279 bp和250 bp的PCR片段。利用TCR05对24份育种材料进行筛选,均含CRb基因,其中8份为纯合体,16份为杂合体,筛选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12.
番茄对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利用04957(感),04968(感),L3708(抗)和Wva700(抗)4个抗感不同的番茄品种,按Griffing(Ⅰ)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置组合,接种番茄晚疫病,调查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不同品种、不同组合间抗病性存在极显著差异;②供试品种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Wva700,L3708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二者在配制抗性组合时是较为优良的杂交亲本。Wva700×04957,Wva700×04968组合特殊配合力最高,有进一步研究利用的价值;③抗性遗传中加性效应是主要的,同时存在部分显性,存在细胞质效应;④广义遗传力为90.64%,狭义遗传力为81.48%,均较高,说明亲代对后代的影响作用较大,抗性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累加的方式在后代中表现出来,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3.
间作对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的流行危害引起番茄产量大幅度下降,番茄间作其它作物,可减轻媒介昆虫传毒,是综合防治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的有效方法之一。番茄间作黄瓜、玉米、菜用大豆、黄秋葵、红薯后对发病情况及白粉虱虫口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定植58d后,病害发生达高峰期;白粉虱成虫迁飞高峰在1月份,1月中旬至2月中旬白粉虱幼虫虫口密度最大;定植后37、47、58、78d,不同间作作物上白粉虱幼虫虫口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黄瓜、菜用大豆是白粉虱偏爱的寄主植物;番茄间作菜用大豆、玉米、红薯、黄瓜对番茄黄化卷叶病毒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14.
利用番茄专用催熟剂对番茄果实进行催熟处理,通过营养分析得知:与自然成熟的果实相比,对Vc、茄红素、TSS、总糖、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应用番茄专用催熟剂能使绿熟期番茄果实提早10~15d成熟,白熟期能提早5~10d成熟,有利于提早上市,提高前期产量,增加蔬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番茄茎秆资源化应用技术及效果,本研究利用番茄茎杆有氧发酵浸提液(EX1)和番茄茎杆厌氧发酵浸提液(EX2)水培番茄,以山崎营养液处理为对照(CK),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形态、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EX1和EX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生物量等指标低于CK处理,但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等指标均优于CK处理,并以EX2处理表现最佳;2)EX1、EX2和CK处理检测到挥发性物质数量依次是39、34和27种;3)EX1、EX2和CK处理的挥发性物质总含量依次是1 403.35、1 931.10和1 368.40μg/kg;4)EX1、EX2和CK处理的番茄特征挥发性物质总量依次是953.82、1 256.60和1 055.06μg/kg。说明单纯使用番茄茎杆浸提液水培番茄,虽然在生长上稍显弱势,但可显著改善果实营养和风味品质。本研究一定程度上使番茄茎秆得到了有效利用,也为其他蔬菜茎秆资源化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感病品种1479和2300为材料,研究了苯并噻二唑(BTH)诱导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并测定BTH处理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接种对番茄叶片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2.0mmol/L BTH能有效诱导番茄产生对番茄黄化曲叶病的抗性,其中0.5 mmol/L BTH处理效果明显,诱导效率可达42.7%。喷施BTH或接种TYLCV均可提高番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但诱导并接种处理的植株叶片上述酶活性比只诱导不接种处理高。说明BTH处理可以诱导番茄增强防御酶活性,降低病情指数,增强对番茄黄化曲叶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在烟台地区一般是7、8月份播种,8、9月份定植,11月开始收获,到翌年1、2月份结束。我市自1998年开始,秋冬茬番茄零星发生腐霉茎基腐病.并且呈逐年加重趋势。2005年,因立秋后持续高温严重,该病发生较为普遍,部分温室不得不换茬种植其他蔬菜作物。笔者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该病发生特点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番茄耐热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夏季自然高温 ,对引进的国内外 13份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调查不同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坐果率、产量、抗病性、品质等 ,筛选出太空 1号、中杂 9号、粉都女皇、朝研粉王 4个耐热番茄品种 ,可应用于番茄越夏栽培生产。并对番茄耐热品种的鉴定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番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13个番茄品种,在浙江省平湖市进行秋季种植品比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认为,番茄4号和迪利奥在外观、产量和抗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可进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