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目前林带存在物种丰富度低、部分群落过密覆盖度过高、夏秋冬3季可赏树种较少等问题.参照广州市地带性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提出林带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市林带森林群落的生物化学吸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地计量、评估城市森林的生态效应,采用群落生态学和植物化学监测的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城市典型林带森林群落地上年增生物量及吸储C、N、S、Pb、Cd、Cu、Hg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6年生林带森林群落地上生物固碳量平均达39.6t.hm-2,年均生物量增加13.7t.hm-2、年净吸储CO223.5t.hm-2;群落地上生物吸储氮、硫的质量分别达到299.1、63.9kg.hm-2,高出3年生林分的11.8倍以上;换算成地上生物年均吸储NO2、SO2质量分别为162.3、20.3kg.hm-2,分别是3年生林分的5.3、5.5倍;群落对痕量元素Pb、Cd、Cu、Hg的吸储效应同样是6年生林分较高。6年生林带森林群落地上树干中有机C、Cu、Pb、Cd的储量分布占器官总储量的37.0%以上,C接近60%。同时,枝中C、Cu、Cd元素的质量储量较叶高,而群落的叶中N、S、Hg的质量储量显著高出树干、树枝,占地上器官总储量的44%以上,表明6年生林带森林群落叶体吸储这3种元素的单位含量较高,即这些元素向叶体的生理迁移积累速率较高。城市林带森林群落的吸储效应可有效地减少这些元素可能随地表径流输出至生活环境的危害,缓解在土壤中长期积累而构成的污染负荷,对于城市环境区域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3.
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排序及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主分量分析(PCA)和相关分析方法,对秦岭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垂直分布样方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排序值与环境参数的多元回归,对各群落类型的定量解释.结果表明,大体上可将这些蝗虫群落分为低山、中山和高山3种主要类型.其中,低山蝗虫群落包括农耕带、常绿阔叶落叶林带和辽东栎杂木林带,中山蝗虫群落包括桦木林带和冷杉林带,高山蝗虫群落包括落叶松林带及高山草甸带.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显示,其蝗虫分布主要取决于热量、温度及植被状况,它们可通过环境因素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定量确定.  相似文献   

4.
贵州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原生兰科植物生态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梵净山原生兰科植物种类、生态特征、生态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原生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有兰科植物38属72种(含种下分类群),其兰科植物生活类型多样,既有地生、附生和腐生类型,也有半地生和半附生类型;其兰科植物的分布与植被类型、土壤、海拔高度、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兰科植物的种类不同,其种类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低山林带、中山林带和高山林带分布着不同的兰科植物.  相似文献   

5.
李威龙  高万林  曾新德  王承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01-21204,21320
对连古城自然保护区5个优势灌木群落的28个物种进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0.5的只有5个,0.1~0.5的有13个,≤0.1的有38个,说明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当优势种生态位减少时,一年生短命植物往往会进入群落中。绵刺群落、盐爪爪群落及猫头刺群落生态位相似比列相对较小,膜果麻黄群落及红砂群落整体相似性较高,表明该灌木层优势树种对资源的利用有较高的相似程度。该研究为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公园绿地新建植物景观群落为研究对象,对选定植物群落样地进行植物结构组成研究,跟踪测量了植物群落的温、湿度及负离子浓度,分析比较了植物群落改善小环境的生态功能及其变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00~14:00是植物群落生态功能水平最高的时间段;生态功能最佳的群落的植物为典型的乔--灌--草复层搭配,优势度指数高的群落生态效益明显高于优势度指数低的群落;相对集中的植物配置方式比均匀分散的配置方式能更好地改善群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徐家坝地区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层次结构及生态外貌特征。结果表明,在1hm2固定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66种,隶属77科138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成分复杂,热带区系成分高于温带区系成分。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非常丰富。群落的生态外貌主要由中叶、单叶、革质、非全缘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无论从区系地理成分组成还是群落结构和生态外貌上均体现了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101个典型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从群落外貌特征、景观结构、空间特征以及游憩利用现状4个方面总结其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中共有木本植物56科94属123种,植物种类较丰富的科为蔷薇科、豆科以及百合科;乔木树种应用较多,灌木和地被应用较少;群落层次不够丰富,单层型群落数量较多,景观相对单调;物种多样性指数偏小,乡土树种应用不多;百米林带内目前可供游憩活动的场地不多,缺乏基础设施且活动类型单一。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优化建议,旨在更好地提升绿带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自然植物设计是近自然园林的核心,被称之为我国热带地区天然"湿地博物馆"的羊山湿地,蕴含着不少景观与生态效果俱佳的自然植物配置模式,能为近自然植物设计提供优秀蓝本.通过对羊山湿地植物景观样方调查,共记录到193种植物,其中86种可列为景观植物,占调研植物的44.6%,景观植物资源丰富.用群落多样性指数(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群落优势种、景观结构等来描述景观植物群落特征,以景观群落为配置蓝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植物的景观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可推广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优化提炼出5种景观植物配置的应用模式,以期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近自然园林设计及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数量分类及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数量分类及相似性方法对秦岭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垂直分布样方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体上可将太白山南坡蝗虫群落分为7种主要类型,即农耕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辽东栎杂木林带、桦木林带、冷杉林带、落叶松带、高山草甸带.太白山蝗虫群落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其中高海拔的蝗虫种类数明显低于中低海拔.但低海拔的农耕带因人为干扰大,植被较单一,蝗虫的优势度和密度大,种类数较少.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省梵净山区域内的固氮维管束植物进行点与面相结合的系统调查,并对其生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固氮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固氮维管束植物10科44属104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其中蕨类植物门1科1属4种,裸子植物门2科2属3种,被子植物门7科41属97种。其中木本植物73种,草本植物31种(包括水生植物4种)。梵净山低山林带、中山林带和高山林带等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固氮植物。  相似文献   

12.
基于插件式的林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管理城市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林带,以武汉市环城林带基础数据为例,利用C#与ArcEngine10.0采用插件式的开发方式,设计开发了武汉市外环林带小班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林带小班信息的时间序列存储模型,实现了绿化林带植物物种、空间位置分布、小班生长、植物管护措施等信息的时空存储及小班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分析及预测。武汉外环林带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功能模块以插件方式与系统框架耦合,方便了系统的扩展与更新。  相似文献   

13.
南京行道树及绿化带群落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城区-郊区-郊县"生态梯度采样法,根据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抽查了南京84条主干道、次干道的行道树以及绿化带的物种组成、健康状况,并从群落学角度对其中15个20 m×20 m人工群落的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样地内植物的组成、群落的层次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植物物种相对比较单一,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乔木层乡土树种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4.
利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法,在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内的设立了54个标准样地,并就该岛内的植被类型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洲岛内维管植物共计95科203属266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裸子植物6科8属9种,被子植物85科191属252种,其中入侵植物12科20属23种;另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2)洲岛可划分为5个生态植被类型,包括I沿江滩涂湿地生态类型、II内陆湿地生态类型、III森林生态类型、IV农业种植生态类型和V构筑物干扰生态类型。(3)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通过原有植被保护、林相改造、重新构建等3种策略实现;针对洲尾、洲西侧廊道和洲头等群落现状特征,提出以群落构建优化为主的生态恢复措施,以期为江心洲及类似洲岛生态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西南桦纯林、西南桦 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和西南桦 马尖相思(Acacia mangium)3个人工群落的群落学特征,并与次生林和山地雨林的群落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3个群落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在高位芽植物中又都以小高位芽植物比例较高;3个群落的叶型谱以小型叶为主,光照生态类型谱以阳生种类为主,水分生态类型谱以中生种类占优势。生活型谱、叶型谱和水分生态类型谱都与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一致。从3种人工林的群落学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看,西南桦 马尖相思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值最高,说明其植物种类成分复杂,生境优越,群落破坏后恢复能力最强,最有利于向顶极演替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乌云娜  裴浩  冉春秋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71-6475
基于对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禁牧、弃耕)植被恢复系列的群落学调查,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种类组成、植物物种多样性、群落生态优势度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到固定沙地,每一阶段都对应着一个典型的群落类型,每一群落类型都有一个作用明显的优势种。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群落生态优势度指数、生活型结构和分类科属组成的变化,都表明了植被发育程度的提高和群落生态功能的恢复。在演替早期,一年生、二年生和旱生植物功能群在各个阶段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优势地位,对群落生态功能的发挥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演替的进行,多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表明多年生植物在群落功能维持中占据重要地位。藜科植物在演替过程中种类数量较为稳定,特别是在演替早期藜科植物占有很高的优势度。禾本科种类随演替进展不断增加,且在群落中的优势度逐渐上升。禾本科和豆科种类的增加表明草地质量改善和提高,同时,土壤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善。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依次为:固定沙地>撂荒地>半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群落的组成变化是物种适应性和群落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物种、功能群组成的变化,基本反映了群落结构复杂化和环境基质稳定性增强等一系列植被与生境系统变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上海外环林带森林结构的优化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和森林群落斑块的空间配置要求,调查和分析了上海市外环林带的森林结构,提出了有关城市森林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并针对观赏、环保、生产和文化休闲等城市外环林带的主导功能目标,提出了上海市外环林带优化森林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绿地群落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绿地群落的特征和合理结构,并探讨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群落构建途径,即开发以地带性物种为核心的多样化绿化植物品种,培育苗木产业;模拟地带性群落的结构特征,遵从"生态位"原则,构建乔灌草复层群落结构;适当恢复和重建城市近自然群落,创建野生动植物的适宜栖息地,以期提高绿地构建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东江虎门入海口处的红树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群落,初步分析了东江虎门入海口处红树林植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东江虎门入海口红树林有15种维管束植物,隶属于11科3属。所有的红树林植物可归为3个群落类型:桐花树群落、老鼠簕群落、秋茄+桐花树+老鼠簕群落。并对该地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省东江虎门入海口处的红树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采取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群落,初步分析了东江虎门入海口处红树林植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东江虎门入海口红树林有15种维管束植物,隶属于11科3属。所有的红树林植物可归为3个群落类型:桐花树群落、老鼠簕群落、秋茄+桐花树+老鼠簕群落。并对该地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