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在风俗相、方言相通的台湾和闽南、粤东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称茶为“茶米”。谚云:“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并且有约定俗成的茶礼:客来敬茶不论你走进富裕之家还是贫困之户,茶对于来客是必不可少的。“请喝茶”、“喝两杯再说”,是当地人的口头禅。斟七分茶斟茶时,手要放得很低,茶壶伸到杯中几乎近杯底,谓之“高冲低斟”。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茶杯斟满,到七分满就行,名曰“七分茶,八分酒”。如斟过满会被认为欺客或会烫伤茶客的手。摆三杯茶品茶时,茶盘只摆三只茶杯,叠起可含口中而不露。当地有句俗语:“茶…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第25回里,王熙凤当众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为何吃了人家的茶,就得给人家当媳妇?原来,自唐代“茶圣”陆羽撰著《茶经》后,茶在我国人们生活中摆上了重要地位,在海峡彼岸台湾,人们习称茶叶叫“茶米”,意寓茶叶比大米更重要,故冠在“米”之前。台湾同胞中,相当大部分是古代闽南、粤东的移民后裔,台湾同胞秉承闽南、粤东的饮茶风习。至今,台湾民问饮茶之风不但盛行而且十分讲究,男婚女嫁也以茶为礼。适婚闺秀接受男方聘礼叫做“下茶礼”或“茶定”。据载,早在明朝,就已有了这…  相似文献   

3.
孟臣泡沏海峡情福建东山县《石斋故里报》林长华常言道:“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这实在是茶博士的精辟见解。在工夫茶风盛的台湾、闽南、潮汕地区,自古以来,茶人们珍爱的是小巧玲珑的紫砂陶制“孟臣”冲罐。旧时殷富人家还将此作为高档陪嫁品或陪葬品。即使现代,...  相似文献   

4.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什都把茶叶称为茶米。为什么叫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显得同样的重要。早在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在《义茶法》中就说:“夫茶之为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顾元庆在《茶谱》中则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陈藏器《本草拾遗》又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饮茶之道,最为讲究的恐怕要算闽南、潮汕的功夫茶,它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茶道。《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泉、漳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功夫茶大都是闲情逸兴烹饮或作为待客的礼节,如果有机会到闽南、粤东来,每到一处,热情好客的主人招待你的必先是色、香、味,艺俱全的功夫茶,似乎无茶不成礼。如果你不习惯,初饮这酱油般的浓茶,就会感觉如喝黄连汤,叫苦不迭,但继之而来的是舌根出香,喉底回甘,齿颊生津。倘若不稍加自控,巡回多家,饮过了头,恐怕要饥肠辘辘,醉倒如泥,此乃“茶醉”是也。  相似文献   

6.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4,(4):112-112
工夫茶既是茶叶名 ,又是茶艺名。应该是茶叶名在先 ,茶艺名在后。作为茶叶名的工夫茶 ,在庄晚芳先生《茶史散论·乌龙茶史话》中叙之颇详。工夫茶原是武夷乌龙茶的一个花色品名 ,最早见于 1 734年福建崇安县令陆廷灿的《随见录》 :“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 ,水边者为洲茶 ,岩茶为上 ,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 ,南山者次之。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 ,其最佳者 ,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 ,又有‘小种’ ,则以树名为名 ,每株不过数两 ,不可多得。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花香、清香、选芽、漳芽等类”。在1 753年刘靖《…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机会与几位台湾茶友一道品茗聊天,使我对台湾茶餐时尚有了更多了解。在饮茶风盛的台湾,茶人们把茶列于大米之首,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台湾同胞说的“吃茶”,确确实实是把茶叶当作食物那样吃下去。台湾许多产茶区的茶农及酒楼饮食店善于把茶叶作为烹调风味名菜的好原料,他们在采茶之余,精研各式茶餐,如茶叶芋、炸茶菁、茶汤鸡、茶叶馒头等茶叶食品。说起茶叶当菜食,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已出现茶叶当“蔬食”。《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婴当宰相时,非常节俭,饮食上他只“食脱粟之…  相似文献   

8.
很多中国人把喝茶叫做"吃茶",这恰恰说明了茶叶的一段历史。茶叶,最早不是拿来泡水喝的,而是嚼着吃的。想想看,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那时又没有保温瓶,神农氏还只能嚼茶叶。其实,中国一直都有把茶叶作为食品而不是作为饮料的习惯,据说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时候,一个厨师把刚采来的龙井茶当做葱段误用,结果一道名菜"龙井虾仁"就问世了。其他的一些传统菜肴,如樟茶鸭子、毛峰熏鲥鱼、碧螺春炒银鱼、铁观音炖鸡、冻顶焖豆腐  相似文献   

9.
楚湘茶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产茶历史悠久,至迟源于西汉时代,湖南省的茶陵县就是以盛产茶叶而得名。据南北朝时代的《茶陵图经》载:“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焉”。又据《汉书·地理志》载,茶陵县置于汉初,为长沙国十三县之一,显然茶陵县产茶由来已久。长沙马王堆一、三号西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茶叶和以茶做成的食品——苦羹。关于“苦羹”,专家们有人认为是茶和米做成的汤。若如此,“苦羹”就可能是洞庭湖区的“擂茶”和湘西南山区“油茶”的老祖宗了。可见,湖南在西汉初期就有饮茶的习俗。至今,湖南省仍然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不但名茶种类多,而且饮茶习俗奇。  相似文献   

10.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这是女诗人冼玉清对潮州“工夫茶”的赞美。潮州“工夫茶”是对我国古代品茶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对古代“品茶”习俗作了生动的描写:“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妨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爵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馀甘,一杯以后,再试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潮州志》引《苜蓿集》诗注说:“潮人嗜茶,器具精细,手自烹瀹,名曰功夫茶”。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和今人翁辉东《潮州茶经》均对“工夫茶”作了专门论述。翁氏的论述尤为周详。潮俗中有“茶三酒四游玩二”之说,认为喝茶最好是三个挚友一起喝,所以一套工夫茶具,通常也只配三只茶杯。“工夫茶”的主要特色,在于它非常注重茶品之选择,茶具之精美,水质之品评和烹法之从容有序。  相似文献   

11.
“打油茶”—中国茶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利用茶叶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茶的故乡”,世界上茶的栽培、茶的加工、茶的饮用、茶的文化,与茶有关的一切均源于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传颂各种各样与茶有关的故事,同样流传着各种各样至真至情的饮茶习俗。 在广西居住的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有“打油茶”的习惯,不但苗家、瑶家人民打油茶,壮族、侗族人民也打油茶,甚至汉族人也不例外,并因此而诞生出独具风格的油茶文化,是祖国茶文化宝库中一块瑰宝。虽然广西各族人民打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均具有古朴醇厚的风格,他们…  相似文献   

12.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宁红工夫茶的源产地和主产区。据《修水志》记载,早在公元618年到907年就盛产茶叶.北宋时期双井茶名扬海内、誉满朝纲,有“草茶第一”之称。光绪18年。茶园面积近2.3万公顷,因山口、漫江产品质量尤著,上海、汉口有“山漫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经营行规。  相似文献   

13.
“油茶奶茶甘露茶,顶不过回回的盖碗茶。”喝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普遍嗜好。“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晌盖碗。”“一天不喝浑身乏,两天不喝眼发花,三天不喝把病加。”可见茶与回族的关系了。 回族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结婚丈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饮茶之道,最为讲究的恐怕要算工夫茶。《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泉、漳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工夫茶大都是闲情逸兴烹饮或作为待客的礼节,故有“闲来细品工夫茶”、“无茶不成礼”之说。  相似文献   

15.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垦展区,贵州安顺农垦的展台前,一杯杯清亮鲜香的茶,吸引来往的观众停下脚步。“喝安顺农垦茶就像在喝土鸡汤!”茶叶专家和茶叶爱好者在品尝过安顺农垦茶之后,往往发出这样的赞叹。土鸡汤之所以让人难忘就在一个“鲜”字,那么安顺农垦茶的鲜味秘诀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郑启五 《农业考古》2006,(2):79-86,240
推敲闽南茶语词闽南语中的茶名茶词是闽南茶文化重要的构成,把盏品茗,胡乱推敲,在下越发觉得有滋有味。闽南语里似乎觉得把“茶”单字呼叫不大过瘾,所以就有“茶米”一说,这一方面是象形,因为闽南盛产的乌龙茶颗粒紧结,饱满如米;另一方面又说明“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重要性与“米”相差无几,居家百姓生活“不可一日无此君”,呼应了“粗茶淡饭”一说中二者的密切关系。闽南语中的“茶米”还有近义词,叫“茶芯”或“茶心”,究其形,观其义,与“茶米”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茶米”多指大众的粗茶,而“茶心”“茶芯”有“一枪一旗”的隐…  相似文献   

17.
嗜茶者说     
喝了好多年的茶,也不晓得是从何年何月就把茶水替代了白开水。茶已成了我“不可一日无此君”的日常饮品,与“茶鬼”无二。喝的茶也不怎么挑剔。凡绿茶、红茶、铁观音、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等之类的茶都能入口。但我尤为喜欢绿茶。绿茶入口香气四溢又甘醇。绿茶是炒茶,其工艺不繁琐,经杀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茶喝多还不起腻,其它的发酵茶就不然了。好茶叶价格自然不菲。有一回,海南冬交会上,我品到一味绿茶,香气一直在口腔内打转,挥散不去。客商说这还是去年的春茶,今年春茶还要等两个月后才上市。这是一斤装的礼品盒春茶,要好几百,于我是舍不得的。  相似文献   

18.
闽南文化传承自古老中原文化,闽南茶道受儒、道、佛诸家文化影响更为深刻。九日山"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年"石刻的"莲花"二字自古是佛教的象征,说明早在东晋时就体现了"禅茶一体"的文化内涵。台湾人的饮茶习惯是随大陆移民的迁入而带入的。因迁入台湾的移民大部分来自闽南,因此,他们的饮茶习惯和闽南人一样,喜欢冲饮壶茶,并十分讲究冲泡的方法。泡饮功夫茶除了讲究用水(泉水)及茶(乌龙茶)之外,还需要一套雅致、小巧的专门茶具。台湾基本承袭了闽南传统饮茶习俗。闽南茶道的入台传播,对台湾同胞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极大且持久。  相似文献   

19.
一、提倡国饮,倡行茶宴几千年来,茶叶经历了从药用发展到“开门七件事”之一,从文人学士的雅玩发展到普通老百姓的庶饮,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鼎力倡导“国饮”,使得古老的茶文化出现勃勃生机.尤其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对饮茶的爱好已经到了“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的地步。如果我们能恰如其分地利用国人的嗜茶习俗和传统茶文化的历史影响,扩大和普及科学饮茶知识的宣传,尽可能把目前国人粗放的喝茶习惯逐步导向品茶的高层面,并积极提倡妇女和儿童也喝茶,那么,国内对茶叶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同时也相应地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潮汕人都把喝茶当成休闲、会谈时的习惯,而且还因为其独特的冲泡方式,即工夫茶,为世人所熟知。据文献可知,明代的潮汕地区给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自产茶,而到了清代即有待诏山茶、乌岽茶、九节茶等自产茶。但是,明清时期潮汕人所饮用的佳茗是以福建茶为主,而福建茶主要通过汀江和韩江贩卖于潮汕地区。这种茶叶的贸易,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