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蔬菜废弃物堆肥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废弃物堆肥能够显著提高盆栽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其中30 t/hm2的高量蔬菜废弃物堆肥将产量提高了66.26%,将品质指标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了35.64%、183.36%和39.42%。蔬菜废弃物堆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质量,有机质、总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淀粉酶、脲酶、磷酸酶、脱氢酶活性的土壤质量指标。与牛粪相比较,高用量的蔬菜废弃物堆肥处理在小白菜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磷酸酶活性上显著高于牛粪;而在可溶性糖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量、淀粉酶、脱氢酶活性上显著低于牛粪。综合而言,蔬菜废弃物堆肥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增加蔬菜产量和品质;在蔬菜产量方面,蔬菜废弃物堆肥优于牛粪,在蔬菜品质和土壤质量方面,蔬菜废弃物堆肥与牛粪相当。  相似文献   

2.
王辉  董元华  安琼  孙红霞 《土壤》2005,37(5):530-533
本文研究了在目前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及有机肥的情况下南京市南郊蔬菜地土壤pH和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露天农田土壤pH略有上升的基础上,南京市南郊大棚蔬菜地土壤的pH值比露天农田下降了约0.30~0.87,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露天蔬菜地下降了约0.12~0.52;同时,大棚蔬菜地土壤盐分累积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NO3-在土壤中的大量累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的改良作用,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酶活性及速效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蔬菜残株、生物菌肥)相比,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单一施用均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蔬菜残株的作用大于生物菌肥,且随蔬菜残株施用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高量蔬菜残株(45000 kg/hm2)处理的McIntosh指数比低量蔬菜残株(22500 kg/hm2)、生物菌肥(75 kg/hm2)和对照分别增加26.29%、37.87%、49.36%。低量蔬菜残株与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低量蔬菜残株与生物菌肥共同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单一低量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处理增加40.35%、82.82%,有机质含量分别升高19.28%、41.94%,速效钾含量增加20.57%、92.97%。  相似文献   

4.
部分地区蔬菜中的含砷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夏立江  华珞  韦东普 《土壤》1996,28(2):105-109
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武汉等几大城市的主要菜区,土壤及蔬菜中含砷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地区相同种类蔬菜含砷量状况及同一地区不同种类蔬菜含砷量的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相同种类蔬菜的含砷量各不相同,同种土壤中根菜、果菜、叶菜类含砷量又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四川省攀西地区某蔬菜生产基地土壤中镉(Cd)含量对蔬菜质量安全的影响,本文采集蔬菜生产基地土壤样品110个,同步采集成熟蔬菜样品122个,测定土壤样品pH、Cd全量、5种形态Cd含量和蔬菜样品总Cd含量,分析土壤Cd污染情况和蔬菜样品中Cd超标情况,以及土壤中Cd形态分布特征和蔬菜对Cd的积累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土壤Cd含量风险筛选范围、管制范围分别占40.9%、1.8%,存在较为严重的镉污染风险;蔬菜Cd总含量合格率达99.2%,安全性高;研究区域土壤中Cd主要以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存在,迁移系数(M)与土壤pH呈负相关,各类蔬菜富集Cd的能力也与土壤pH呈负相关。通过分析得知,土壤pH影响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可通过增加土壤pH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蔬菜对Cd的富集作用;土壤Cd超标不一定影响蔬菜的安全性,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保障蔬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海拔蔬菜高效种植区域内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为蔬菜高效种植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依据。对贵州省高、中、低不同海拔区域的蔬菜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3年蔬菜高效种植的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与农民传统种植无明显差异,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明显积累;土壤磷酸酶活性有随海拔增高而增大趋势;蔬菜高效模式下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大于单作或稻油轮作;土壤脲酶活性受种植模式的影响大于海拔;参考菜园土壤速效养分丰缺指标,低海拔区三都县应适当减少氮磷钾化肥用量,中海拔区福泉市和高海拔区大方县应适当增加磷、钾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7.
何仕阳 《南方农业》2022,(5):68-70,74
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建成,绍北平原有机蔬菜基地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绿色生态蔬菜生产成为浙江省绍兴市"融杭联甬接沪"的战略产业之一.结合绍北平原土壤昆虫的生命周期研究蔬菜病虫的生态防治方法,有利于控制蔬菜生产中的虫害,提高蔬菜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投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分析了绍北平原土壤昆虫的种群调查结果及绍北平原主要土...  相似文献   

8.
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与机理   总被引:50,自引:11,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艳  沈振国  周东美 《土壤》2005,37(1):32-36
分析了我国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危害,讨论了重金属在蔬菜体内的积累、分布和迁移机制,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蔬菜重金属吸收机理研究及其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盆栽蔬菜土壤中汞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明  殷辉安 《土壤》2007,39(4):561-566
以四九黄菜芯作为供试蔬菜,采用盆栽试验和连续化学萃取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种植蔬菜前后土壤Hg形态分布特点及蔬菜生长对Hg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Hg进入土壤后,在种植蔬菜前后的土壤中均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蔬菜的生长明显影响土壤中的Hg存在形态.种植蔬菜后的土壤Hg形态变化表现为水溶态和腐植酸络合态明显减少,而强有机质结合态显著增加,随着外源Hg量的增加,土壤Hg形态由残渣态、强有机质结合态向交换态和碳酸盐铁锰氧化态转化,Hg的生物活性增强,蔬菜的生物量下降.除强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外,土壤中各形态Hg含量和总Hg量与蔬菜根、茎叶中H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分析20年来洪泽县蔬菜园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寻求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的合理施肥结构和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肥配施水沤腐熟鸡粪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CM+BSP)、无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剂堆沤腐熟鸡粪(BSPCM)]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别菜心产量差别较大。连续6茬试验中,CM+BSP处理菜心产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CK处理,BSPCM处理菜心产量仅次于CM+BSP处理。BM、CM+BSP、BSPCM处理能提高土壤pH,降低连作土壤的酸化风险。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CM+BSP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持续增加,显著高于原始土壤和其他施肥处理,BSPCM处理次之。CK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均比原始土壤下降。在连作菜地蔬菜生产中,在施用无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水沤腐熟鸡粪,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不但可提高蔬菜产量,而且具有培肥、活化和改良土壤生物质量的作用,有利于减轻蔬菜连作障碍,实现集约化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骆国保 《土壤》1990,22(1):38-40
研究表明,南京郊区蔬菜地大多至今仍不具有诊断表层——人工熟土层。说明南京地区蔬菜地的生产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郊部分菜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南宁市郊 1 2个主要菜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 ( Cu、Zn、Cd、Pb)含量调查和分析测定 ,采用重金属污染单因子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 ,以国家规定的蔬菜卫生标准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 ,结果表明 :南宁市郊部分蔬菜区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了 Cu、 Zn、 Cd、 Pb的污染 ,依次是 :Cd>Pb>Zn>Cu;蔬菜中 Cd、 Pb积累较 Cu、 Zn高 ,供试点中大部分蔬菜 Cd、 Pb含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蔬菜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蔬菜地土壤—蔬菜中重金属Hg的含量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测定了95份土壤样品、94份水样以及292份蔬菜样品中汞的含量,探讨了广州市蔬菜地土壤-蔬菜中重金属Hg污染状况。发现蔬菜中的Hg含量与土壤中的Hg含量较为密切。广州市土壤、蔬菜中Hg的含量水平均比过去大幅度降低。蔬菜中Hg含量与其它城市比较,污染情况较轻,处于其它城市的中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菜园土壤蔬菜死苗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市白市驿蔬菜基地叶菜类蔬菜死苗现象,采用田间实地调查、土壤样本采样和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加以研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蔬菜后,因大量施用化肥使菜园土壤从微酸性退化为强酸性,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提高,交换性钙含量降低,盐分明显富集。撒施草木灰和翻新犁底层后蔬菜生长好转,表明合理施肥和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将是解决该地蔬菜死苗问题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湖南洞庭湖区典型蔬菜土壤Cd,Cu,Zn,Pb含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湖南省潮土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Cd,Cu和Zn含量明显富集,Pb含量总体不高。与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相比,洞庭湖区蔬菜土壤以Cd污染为主,其次是Zn和Cu。Pb含量没有超标,其中湘阴县、沅江市、资阳区和赫山区蔬菜土壤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华容县处于警戒水平,需要修复治理或者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君山区和南县蔬菜土壤为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污染风险高的区域土壤Cd,Cu和Zn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弱。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对农田土壤和蔬菜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土壤NO3--N含量依次为:大棚蔬菜地>露天蔬菜地>传统菜地;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绿叶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叶菜类中硝酸盐含量均超过一级标准,污染指数高达3.50,污染最重;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样品中硝酸盐没有超过一级标准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8.
保山市主要蔬菜生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山市几个蔬菜生产集中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采样及样品分析,分析元素为重金属镉、汞、砷、铅、铬。结果表明,保山市几个主要蔬菜生产地土壤重金属根据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判断都属安全,土壤本身对蔬菜生产不会产生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19.
南京设施蔬菜土壤障碍因子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设施蔬菜面积进一步扩大和蔬菜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因复种指数高、种植品种单一、过分密植等造成的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了解,南京市3年以上设施菜地均不同程度存在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和农民收益,正成为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当前设施蔬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土壤酸化、盐渍化、有益微生物活性降低等障碍因子的调查,分析了南京市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现状,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常德市典型蔬菜生产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湘西北地区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常德市东江和芦山两个地区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和蔬菜中Cu、Cr、Ni、Zn和Pb等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评价了蔬菜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蔬菜中Pb和Cr的超标率分别为100%和16%;土壤Cu、Cr和Ni平均含量东江地区远高于芦山;芦山地区Cr、Ni和Zn三者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说明它们的同源性很高。富集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种类对重金属的富集水平处于不同级别,其中莴笋对各种重金属(除Cr外)的富集系数均在2%~5%之间,为中度富集水平。摄入值和THQ值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基地蔬菜中Pb和Cr存在一定的超标,但总体上蔬菜中重金属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