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豆低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低聚糖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低聚糖,它具有许多功能特性。综述了大豆低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及其测量,对大豆低聚糖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豆低聚糖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低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它是由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这3种低分子糖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作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低聚糖是指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特别有益于肠道健康的一类低聚糖,故又称之为“功能性低聚糖”。目前,日本已将大豆低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营养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其他方便食品中。1.大豆低聚糖的组成与特性大豆低聚糖的主要成分是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除蔗糖外,水苏糖和棉子糖均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大豆低聚糖的含量在大豆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加工方式下均有较大的变化,见表1。液态大豆…  相似文献   

3.
大豆糖蜜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糖蜜是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过程中的副产物。综述了大豆糖蜜中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和大豆磷脂等功能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理功能,并简述了大豆糖蜜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豆含有大量营养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深受人们青睐。因大豆中的少量低聚糖素原被认为是食后引起“肠胃胀气”的因子,在制取大豆蛋白原料及其制品时,均作为不受欢迎物质除去。80年代末,日本首先开展对低聚糖开发和其功能特性的研究。大豆低聚糖现已被日本厚生省列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基料,这类功能性食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本文将对大豆低聚糖在大豆中的含量、分布、性质、生理功能及制备、检验和应用逐一作介绍,以期重新认识大豆低聚糖的特定生理功能及其利用价值。  作为生物化学学术用词,低聚糖(或寡…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提取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近中性pH条件下利用微波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及其脱盐精制的效果。结果表明,用500W微波处理30min可显著提高浸提液中大豆低聚糖的含量;在离子交换树脂法脱盐精制过程中,相同温度和相同流速条件下,微波法所得低聚糖的脱盐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植物低聚糖提取和生物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解法从小麦细胞壁中提取出低聚糖。经过活性鉴定,具有诱导大豆和小麦抗毒素产生,特别是从小麦代谢、细胞、植株等水平上改善该作物体内防御功能等生物作用。水解酶的种类、纯度、酶活值与所降解低聚糖的活性程度密切相关;高纯度、高酶活单位的水解酶提取的低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功能。对来源不同的低聚糖进行了活性差异的比较,同时还讨论了其它因素——诸如小麦细胞的生理状态,低聚糖保存条件等对低聚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对国内已经工业化生产的功能性低聚糖进行统计。截至2013年底国内的功能性低聚糖产能近40×104t,达到万吨级产能的品种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异麦芽酮糖、低聚半乳糖,与2003年的5×104t产能相比,取得了长足发展。功能性低聚糖最早在医药、保健品和饲料行业应用,随后在食品工业大规模使用,目前其应用范围已拓展到生物制品、化妆品、农业、新材料、轻工业等多个领域和行业。  相似文献   

8.
大豆的基础研究已显示,大豆对心、脑、肾的健康可提供确实的功效。科学家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磷脂、低聚糖、皂甙、肽、凝集素以及纳豆等功能研究,进一步证实大豆对健康的价值。如大豆与钙吸收、大豆与糖尿病、大豆蛋白与心血管病、大豆蛋白与癌症、大豆蛋白和结肠癌等的防治;大豆食品和骨质疏松、大豆食品和乳腺癌、大豆肽和肥胖症等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历史悠久,品质资源丰富,全国除少数省以外,均种植大豆。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应用广,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而且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健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降低大豆收获后的损失,采用积极主动的方法保持其营养价值和嗜好性价值,充分开发大豆的功能特性,是大豆贮藏与加工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小麦麸皮和大豆皮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麸皮是小麦加工中的副产物,含具有生理活性的膳食纤维、低聚糖和酶等成分。大豆皮是大豆制油厂的加工副产品,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是人类膳食纤维的理想来源,同时也可从中提取过氧化物酶;大豆皮经高温处理后,得到的豆皮碳可作为油脂精炼过程中应用价值较高的吸附剂等。综述了小麦麸皮和大豆皮的用途,以及提取其内容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Natto, a traditional soyfood fermented by Bacillus subtilis (natto), is prepared by steaming/cooking of soaked soybean seeds followed by inoculation with the bacteria and incubation. Natto soybean has increased in popularity due to its nutritional value and health benefits. Thus, the natto soybean market provides addi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farmers. The development of soybean cultivars with improved natto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natto soybean market. Good‐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natto are determined by soybean cultivar, processing conditions and bacteria strain. Natto quality evaluation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sensory panels is time consuming. Therefore, indirect selection for natto quality based on seed traits is preferred. Seed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composi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ducing natto of good quality. In this review, we have summarized natto processing conditions, natto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seed traits involved in natto quality and their genetic variation, as well as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food‐grade soybean germplasms and B. subtilis strains. Information presented will be helpful for natto soybean cultivar development and natto manufacture.  相似文献   

12.
低聚异麦芽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是一种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身的功能性低聚糖。研究了商品低聚异麦芽糖的部分理化特性,并探讨了低聚异麦芽糖在保健豆浆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豆活性肽是大豆蛋白的水解产物,因具有多种功能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大豆活性肽的稳定性更好,加工性能也优于大豆蛋白。综述了大豆肽的活性功能,如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和抗氧化等,并对其在不同种类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大豆活性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豆酱中的纤溶酶产生菌进行研究,通过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不同发酵时期豆酱中的纤溶酶产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得到7株纤溶酶产生菌,其中HDBF-1产量较高,其产生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达到1.5695,继续对HDBF-1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并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DBF-1菌株与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sp.属于同一属。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对驯化的乳酸菌种进行发酵,制成营养丰富和酸甜适中的酸豆奶。研究大豆的处理方法、菌种的驯化方法和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得到酸豆奶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5%,蔗糖加入量为7%,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大豆单株考种过程中人力计数准确率低和数粒仪等光电方法耗时长等问题,采用计算机视觉系统及MATLAB软件开发平台代替人工大豆单株考种进行自动检测的方法。该算法采用对大豆颗粒图像进行空间滤波去除噪声及“Otsu”方法对图像进行最佳全局阈值分割处理,在对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完成对大豆颗粒个数、颗粒大小两项指标的测定。以六个大豆品种周黑豆、周青豆、周豆11、周豆18、周豆22和周豆23的籽粒为试验对象,探究大豆颗粒计数、大豆颗粒大小分级两项指标的确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及程序准确有效,能准确计算大豆单株颗粒个数;该算法及程序判断出的各品种大豆颗粒平均面积大小与百粒重成正相关,且决定系数为0.9141,即可得该算法及程序可准确有效的判断大豆颗粒大小。总之,基于MTALAB图像处理大豆单株颗粒检测方法的研究可相对减轻人力劳动强度及人类视觉的不足,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