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开润 《淡水渔业》2000,30(5):11-11
为了探索鲟鱼养殖的新途径 ,寻求水库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利用甸苴坝水库坝下流水常年水温处于鲟鱼最适生长水温 ,且水流量大 ,高溶解氧 ,水质清新的优异条件 ,进行集约化养殖鲟鱼试验 ,并根据鲟鱼的生物学特性 ,选择底栖动物食性的史氏鲟、杂交鲟和俄罗斯鲟养殖。1 材料和方法水泥试验池三个 ,面积分别为 :1#池2 8 6m2 ,2 #池 2 0m2 ,3#池 2 0m2 ,其注排水系统均为自流式。试验鱼为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1 1 第Ⅰ阶段养殖 (幼鱼养殖 )试验鱼于 1999年 8月 13日从四川引进 ,放养于上述试验池中 ,其中 :1#池放养史氏鲟 10 6…  相似文献   

2.
鲟鱼是一种珍贵高档的水产品,全身是宝,其肉味鲜美,其卵做成“鱼籽酱”是世界名肴。鲟鱼并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市场价格甚高。鲟鱼养殖品种有多种,迄今为止,国内已相继突破了俄罗斯鲟、史氏鲟、小体鲟及杂交鲟等苗种繁育和成鱼养殖。为了摸索鲟鱼在亚热带地区养殖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技术,作者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在吉州区长塘镇官溪水库坝下灌区的特种水产试验场内进行了杂交鲟鱼养殖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总结于后。1试验条件与方法1.1试验鱼池条件1.1.1鱼池选择原养鳗(白苗池9、10、11号)鱼…  相似文献   

3.
几种杂交鲟水库网箱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两杂交(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小杂交(小体鲟♀×史氏鲟♂)、三杂交(史氏鲟♀×国外杂交鲟♂)、俄罗斯杂交(史氏鲟♀×俄罗斯鲟♂)、反杂交(西伯利亚鲟早×史氏鲟♂)、大杂交(西伯利亚鲟♀×达氏鳇♂)进行了网箱养殖对比试验,选择两种国产鲟鱼饲料进行了试验对比,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成活率、饵料系数、公斤鱼的饲料成本、饲料经济效率、饲料蛋白质效率、群体相对增重率和群体重量生长率等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结果表明:两杂交、大杂交、反杂交、小杂交均体现出了较好的养殖效果,而三杂交、俄罗斯杂交则存在一定的问题.饲料对比结果A料的饲料蛋白质效率、群体相对增重率和群体重量生长率优于B料,但饲料经济效率不如B料.  相似文献   

4.
水泥池养殖杂交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口面积共计144m2的水泥养殖池中,放养2540尾杂交鲟,经过285d养殖,产量达1256kg,平均规格为603.3g/尾,成活率为82%。试验表明:鲟鱼适合在吉安地区养殖,并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杂交鲟苗种培育及养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鲟鱼是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的鱼养殖尚处起步阶段,现已初步掌握了鳄鱼的人工繁殖、苗种集约化驯养及商品鱼饲养的初步技术。1998年我们利用县虹蹲鱼良种场的苗种地进行了杂交鲟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环境试验地为县虹蹲鱼良种场苗种他,分室内地和室外地。室内池规格为2.83m×0.8m×0.6m,水泥他,养殖期间水温17.3~18.7℃,溶氧7.5mg/L,入地流量0.94L/s,水深0.3m。室外他规格为3.7m×2.1m×0.8m,水泥地,玻璃钢瓦遮光,养殖期间水温18.5-19.7℃…  相似文献   

6.
随着鲟鱼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人工养殖的鲟鱼逐渐成为商业开发的主要来源。在人工养殖品种中,杂交鲟因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引起养殖业界的重视。国外较为成功的杂交品种为小鲟鳇,即欧洲鳇×小体鲟,我国利用野生资源曾进行过史氏鲟×达氏鳇,而利用人工养殖鲟鱼杂交育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闪光鲟的试验,并与西伯利亚鲟自交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1)试验亲鱼均来源于公司自购受精卵人工培育而成,母本为西伯利亚鲟,父本为西伯利亚鲟…  相似文献   

7.
史氏鲟隶属硬骨鱼纲、鲟形目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 ,也是生长较快的大型经济鱼类 ,肉厚骨软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们的研究表明 ,饲料质量的优劣及投饲管理方法对鲟鱼生长及养殖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鱼及饲养方式试验在温室水泥池中进行 ,水泥池规格为 12m× 12m ,水深 0 5~ 0 8m ,共计 12口池 ,分成 4组 ,每组 3口。放养量 10尾 /m2 ,放养规格 :10 0g/尾左右 (30cm/尾 ) ,放养前三天用高锰酸钾溶液 (2 0mg/L)进行鱼池消毒 ;鱼种以 2 %食盐水浸泡 15…  相似文献   

8.
四种常用消毒药物对杂交鲟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鲟鱼资源,并在本国养殖优良鲟鱼品种或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作为我国常用杂交鲟繁殖品种,已大规模高密度应用于生产培育。在杂交鲟幼鱼培育阶段,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水体消毒类药物的用药种类逐渐增多。本试验以国内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9.
在冷泉水养殖条件下进行史氏鲟和杂交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鱼种的饲养试验,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种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51±0.57)g和(2.16±0.33)g;平均全长分别为(6.55±0.69)cm和(6.11±0.33)cm;试验期水温为18~22℃。经70 d人工培育,投喂含48%粗蛋白的人工配合饲料,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种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22.25±5.53)g和(26.19±6.16)g,平均全长分别达到(13.87±0.61)cm和(14.17±0.77)cm。杂交鲟鱼种平均体重和平均全长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史氏鲟。以Bertalanffy非线性生长模型算得的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种体重生长拐点分别为67 d和71 d,全长生长拐点日龄分别为30 d与33 d;全长生长拐点的出现先于体重拐点;杂交鲟鱼种体重和全长生长拐点比史氏鲟鱼种分别推迟4 d和3 d,杂交鲟鱼种全长生长增速持续时间大于史氏鲟鱼种。  相似文献   

10.
水库网箱养殖鲟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利 《淡水渔业》2001,31(4):26-27
近二年来 ,我站进行了史氏鲟、俄罗斯鲟和杂交鲟的水库网箱养殖 ,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我站地处南方 ,夏季气温高 ,若碰到久旱未雨 ,水库水表层温度往往偏高 ,不利于鲟鱼的正常生长 ,但只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 ,并利用南方水库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常年大部分时间水温适合鲟鱼生长等优势 ,便可进行鲟鱼网箱养殖。体长 2 5cm左右的鲟苗 ,经半年多的养殖 ,平均体重可达 0 85kg ,成活率一般超过 80 %。生产实践表明这是一种产量高、管理方便、投资省、资金回收快、效益高、成本低、发病少的养殖鲟鱼办法。1 网箱与设置1 1 …  相似文献   

11.
史氏鲟、杂交鲟温流水小水体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类是大型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极珍贵的鱼种,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鲟鱼25种,其中有8种鲟鱼分布在我国的长江、黑龙江等水系,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中华鲟、匙吻鲟等。史氏鲟在近3000千米的黑龙江干流均有栖息,多数为定居型种类,有部分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认为其生存温度为1~26℃,但黑龙江鱼类研究所和广东少数单位的养殖驯化表明,史氏鲟在0~33℃仍能存活,摄食水温范围4~31℃〖1〗。每年的5~6月份为史氏鲟的产卵季节,产卵水温为18~26℃。史氏鲟初次性成熟年龄:雌鲟为9~1…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养殖鲟鱼鱼体质量百分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启明  胡超  陈金芳  蓝泽桥 《水产科学》2007,26(10):570-573
以俄罗斯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4个品种的19尾活体鱼为试验材料,按照鱼体质量>10 kg和<5 kg分组进行解剖,得出了13个解剖部位的质量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鲟鱼的出肉率约50%,且史氏鲟最高,其他依次为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达氏鳇。  相似文献   

13.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较高的名贵鱼类,目前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匙吻鲟等,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鲟鱼养殖业的需要,探索小水体、高密度、温流水的养殖模式下,不同品种的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浙江省丽水市水产良种试验场于2000年开始引进史氏鲟和杂交鲟,对相同的养殖条件、相同的放养密度下,两种鲟鱼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4.
刘朱新 《水产养殖》2003,24(1):21-23
笔者于2000年开展鲟鱼地下水集约化苗种培育及商品鱼养殖技术开发,主要种类有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和史氏鲟,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1 养殖环境 生产场地系莆田华港鳗鱼养殖场,水源取自2口深10m的机井,每口机井每小时出水量在60m3以上,水温在21-22.5℃,pH值为5.93,氨氮、亚硝酸氮未检出;苗种培育期配备110m3的蓄水池一口,内设一台O.75kw的水车式增氧机进行曝气。  相似文献   

15.
鲟鱼人工繁育技术探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宜都天峡鲟业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鲟鱼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库,鲟鱼水花鱼苗年产量在1.5亿尾以上。本次试验所用亲鱼均为湖北宜都天峡鲟鱼有限公司模仿自然水域环境培养的子一代鲟鱼,繁育出的鱼苗更容易转口,人工养殖成活率高。一、试验材料1.受体鲟试验用亲鱼雌鱼为达氏鳇、雄鱼为史氏鲟,均是公司从黑龙江引进经7~14年模仿自然水域环境培育的子一代亲鱼,公司各类鲟鱼品种性成熟共有1万多尾,其中达氏鳇有1000多尾。达氏鳇平均尾重121  相似文献   

16.
鲟鱼具有适应性广、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现已成为世界上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农业部也把鲟鱼列入"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我国目前主要养殖品种有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及几种杂交鲟等,而我省主要养殖史氏鲟、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和匙吻鲟等,其中杂交鲟被认为是最适合南方养殖的品种.鲟鱼养殖一般为春夏季繁殖,夏季培苗,夏秋季放苗.由于鲟鱼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我国大部分地区鲟鱼养殖过程中均存在着渡夏或越冬问题,使养殖周期长达8个月至1年以上,一年最多只能养殖一茬,年产量不高.2000年以来,广州市先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创建了鲟鱼冬季反季节育苗技术,同时利用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开展工厂化培育鲟鱼大规格苗种,缩短养殖周期,进行一年两茬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现以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为例,将鲟鱼一年两茬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集约化养殖鲟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朱新 《水利渔业》2003,23(1):29-30,42
在8口3 9m×4.0m的水泥培育池中,先后对7739尾西伯利亚鲟、50000尾俄罗斯鲟和70000尾史氏鲟的水花分别进行50~60d的集约化苗种培育,其个体在8cm以上且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的种苗总成活率分别为74 82%、87 86%和66 92%,利用闲置的1200m2的鳗鱼养殖池进行5000尾西伯利亚鲟、5000尾俄罗斯鲟和4500尾史氏鲟的商品鱼生产性养殖,10个月后其商品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8.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较高的名贵鱼类,目前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匙吻鲟等,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鲟鱼养殖业的需要,探索小水体、高密度、温流水的养殖模式下,不同品种的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浙江省丽水市水产良种试验场于2000年开始引进史氏鲟和杂交鲟,对相同的养殖条件、相  相似文献   

19.
鲟鱼养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鲟鱼品种约有29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拥有鲟鱼9种,其中史氏鲟、中华鲟和达氏鳇为主要养殖品种。欧洲有鲟鱼9种,其中俄罗斯鲟、裸腹鲟、闪光鲟和欧洲鳇为主要品种。北美洲有鲟鱼11种,其中高首鲟、美洲鲟、中吻鲟和匙吻鲟为主要品种。我国已先后从欧洲引进了俄罗斯鲟、裸腹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闪光鲟和鳇鲟,从北美洲引进了匙吻鲟和高首鲟。可望人工养殖成功后移入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域中形成群体生产力。现将我国及世界主要鲟鱼品种人工养殖进展状况介绍如下。1中国鲟鱼养殖1.1史氏鲟史氏鲟亦称黑龙江鲟…  相似文献   

20.
杂交鲟为史氏鲟(♀)×鲟鳇(♂)杂交子一代(F1),在鲟鱼类养殖中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的明显优势,深受我省养殖业者欢迎.养殖户每年从东北调进鲟鱼水花开展苗种培育以供养成.从养殖效果看,后期成鱼养殖较为理想,而苗种培育成活率偏低、"僵苗"比例偏高.2000年6月8日本人从黑龙江省调进杂交鲟水花6.25万尾,采用从室内不锈钢桶到室外水泥池二级培苗模式,经56d培育,8月2日清池计数,总尾数4.77万尾,成活率达76.3%,且完全转投配合饲料,获得较好培苗效果.现将其技术与操作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