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各地香菇产业迅速发展,香菇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香菇冷棚地栽技术就是依据辽东山区气候特点,在香菇陆地半熟料开放式栽培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建棚场地广泛,材料多样;(2)可调控自然气候,技术要求不严,操作管理方便;(3)可提前或延后播种,当年生长周期可延长20—30d,不需歇伏越夏;(4)优质菇率高,  相似文献   

2.
昆明反季节香菇栽培具有气候、区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本文作者从品种引选、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昆明反季节香菇栽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适宜十堰地区生产的夏季栽培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方法]选择10个夏季栽培香菇品种,分别从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山1号及夏18这2个菌株在当地栽培模式与气候条件下具有污染率小、菌丝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结论]南山1号及夏18表现较好,推荐作为十堰地区夏季栽培香菇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日照地区夏季高温香菇生产中,尚无专用品种,这给香菇种植户在越夏品种选择上带来很大不便。为了选择出适宜日照地区栽培的夏季高温香菇栽培品种,设置了越夏高温香菇品种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香菇931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5.
香菇“9101”菌株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8年从长白山采集的野生香菇子实体中,通过分离、筛选、生物学测定、出菇试验、品种对比试验等方法,选育出适合吉林省气候条件的香菇菌株-9101。“9101”属于低温型菌株,生育期约160d,有效积温3200℃,中晚熟种,出菇中心温度7-18℃,适合北方地区代料栽培,也可用于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6.
发展食用菌林地栽培能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该文主要根据潍坊市气候特点介绍香菇林地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时间、品种选择、林地选择、原料选择及配方、灭菌与接种、发菌管理、林下管理、采收及收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镇是一个山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论证,作出了发展百万袋香菇生产的决定。为使全镇菇农对栽培反季节香菇有全新的认识,并能利用科技种好香菇增加收入,请答复以下几个问题: 1.反季节香菇的品种及菌种的制作方法; 2.详细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谢谢 ! 瑞昌市高丰镇人民政府冯龙兴 冯龙兴同志: 对你提出的问题做如下答复: 一、反季节香菇的类型和品种 根据香菇的出菇温度,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低温型品种。如 7401等段木种,出菇温度 5~ 15℃,温差要求 10℃以上;二是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 8~ …  相似文献   

8.
林地香菇覆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天津市气候特点介绍林地覆土栽培香菇的技术要点,包括栽培季节、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覆土转色、覆土出菇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免割保水膜立式香菇生产技术,是最近两年我市食用菌研究机构结合全国各地多种香菇栽培模式的特点,扬长避短,并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优势,综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香菇生产方法,从目前看应为国内较为先进的一种生产模式,相信今后在各地科技人员和广大菇农的努力下技术一定会更加完善和成熟。我市于2011年中夏开始对此技术进行考察和引进,并根据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气候、品种、市场需求趋势、劳动力成本、老场区重茬问题和水资源问题等多方面与其他地区进行优劣势比较,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进。2012年在承德市所辖食用菌生产县区栽培,又投资30余万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了试验和示范,达到了理想的的效果。此项技术的成功预示着北方地区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对香菇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业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法,用要简易设施栽培,微喷灌技术,高温型菌株以及综合栽培管理措施,克服了浙江省低海拔地区梅雨与夏季高温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使香菇在具有低温水条件下的高温季节能够正常出菇.再配合香菇秋季栽培,从而可实现鲜香菇的周年均衡上市。  相似文献   

11.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生产原料广泛,价高易管理,是一种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生产项目。根据湖北荆门、襄阳等地农村的春季代料香菇种植情况与种植经验,对当地春季代料香菇免割栽培技术进行了整理与总结。香菇免割栽培技术省工省时,菇形完整,成品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但以秋栽为主,春季栽培因品种、栽培时间及管理等问题而发展缓慢。根据山西古县近几年香菇春季栽培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该地区香菇春季栽培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选择适宜品种、选好栽培时期及做好转色期和越夏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3.
北疆棉区棉花低温冷害的初步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由于沙漠增温效应的良好作用,北疆沿天山一带的中、西部绿洲农区得以发展成世界上最北的棉区.北疆棉区低温冷害表现在4、5月播种--出苗时期及7、8月开花--结铃时期,尤以后者危害更大.冷害主要发生在温度原本不高、但又首先遭遇入境强冷湿气流的北疆棉区,是北疆棉区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急需加强研究.目前总结出的克服办法应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开花-结铃时期的冷害以筛选、选育抵御冷害能力较强的早熟、丰产品种,建立包含有抵御冷害的新技术体系;播种-出苗时期的冷害以当地气候、土壤特点采用适期早播,育苗移栽杂交棉,实施相应农业措施等,减轻、避免冷害.  相似文献   

14.
郑秋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50-7451,7453
探讨来自粤北不同地方香菇菌株的共性与差异,并研究香菇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拮抗试验明确了各菌株之间的拮抗关系;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C/N、pH、维生素、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对香菇菌株生长的影响。4株香菇菌株都来自粤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表现出拮抗关系,表明4株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香菇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或蔗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或黄豆粉,碳氮比为10~30∶1,初始pH值控制在5左右;在培养菌丝体时要注意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不宜过高或者过低,最适温度为25℃,在培养基中添加VB1或者Vc均可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60%最佳。4株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并且野生菌株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夏季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香菇夏季栽培模式,包括选用高温品种;改变培养料配方;高搭凉棚和加大遮阳力度;人为加大温差刺激,创造一个能在夏季出菇的小气候.该项技术推广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干香菇为原料研究了香菇脆片生产过程中护色漂烫、超声波辅助浸渍、真空油浴及脱油的最佳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褐变抑制剂柠檬酸、L-半胱氨酸、漂烫温度、时间对香菇脆片色泽的影响,麦芽糖、麦芽糊精在超声波辅助浸渍下对香菇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及真空油浴温度、时间、真空度、脱油时间对香菇脆片的含油率、酥脆度的影响,并分别以亮度指数L、固形物增量、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了香菇脆片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水后的香菇添加0.6%的柠檬酸、0.09%的L-半胱氨酸于95℃的溶液中漂烫3 min,沥干后添加5%麦芽糖+10%麦芽糊精于浸渍液中,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15 min,然后调味、冷冻,在真空度0.090 MPa、温度90℃条件下真空油浴30 min、真空脱油5 min后真空包装,可以获得感官良好、含油少的香菇脆片产品。  相似文献   

17.
南京农业气候的特点是光能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年有灾。发展蔬菜生产,必须充分利用上述特声、,进行复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设施栽培等高效栽培方式;加强农业气候灾害的防御,从而提高蔬菜产量,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8.
任朝霞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80-21281,21286
[目的]分析1974~2004年延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延河流域7个代表站点1974~2004年逐月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法、累积距平和信噪比等方法,对31年来该流域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特征和气候发生突变年。[结果]31年来延河流域气候变化以0.44℃/10a的速率变暖,年平均气温为9.4℃;四季均有增温趋势,其中冬季和春季平均气温增加明显,特别是90年代以后增温幅度变大。降水有减少趋势,其减少速率为26.3 mm/10a;四季中夏季和秋季降水减少明显,特别是90年代减少幅度最大。1996年是该流域气温突变年,1993年是气温转折年;1994年是降水量突变年,1990年是降水量转折年。[结论]该研究为延河流域农业生产、生活及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湖北极端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采用1980—2014年逐日气候数据,并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极端气候对水稻气候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湖北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事件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2)极端高温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天数和强度增加。鄂北、鄂西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3)极端气候类因素对水稻气候产量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最低气温的极小值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的气候产量降低0.197%。白天极端高温天数对水稻气候产量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气候产量降低0.046%。因此,应加强湖北省极端天气事件易发区在水稻生长期内的气候监测和防范。  相似文献   

20.
研究同一栽培棚的香菇子实体,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香菇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生物合成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季节香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分析和环境因子监测结果的相关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一茬新鲜香菇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81%;二茬和三茬新鲜香菇总氨基酸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56%和1.5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湿度、CO2浓度与子实体中生物合成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温度、湿度、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香菇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有显著性影响。综合气象条件可以看出,环境温度是影响其氨基酸生物合成含量的主要因素。香菇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影响其子实体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