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目的]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干物质及氮磷的积累和转运规律.[方法]选用新疆主栽的8个春小麦品种,测定其花后干物质和氮磷的积累量,对其积累和转运规律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与氮磷的积累动态均呈上升的趋势,成熟期干物质与氮磷的积累量强筋品种最高,其次为中筋品种,中强筋品种较低;从干物质与氮磷的转运情况来看,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干物质转运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强筋>中筋>强筋,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为中强筋>强筋>中筋,花前于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依次为强筋>中筋>中强筋.三种类型春小麦品种氮磷的积累与转运状况基本一致,氮磷花后积累量和花前氮磷转移量均为强筋>中筋>中强筋.[结论]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之间干物质与氮磷的积累及转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品质相关性状表现及稳定性。方法 在4个不同生态区,以新疆8个不同筋力春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小麦品质相关10个性状,利用Perten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按AACC39-10方法,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等10个品质指标,分析新疆8个主栽春小麦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品质性状表现。结果 8个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14.28%、面筋度:31.21g/100 g、面团稳定时间:8.41 min、吸水率:58.53%、沉降值:31.27 mL、面粉出粉率:74.40%、最大拉伸阻力Rm:716.25EU、延伸度E:165.70mm、拉伸面积:119.33cm 2、容重:793.97g/L。参试强筋组4个品种10个品质性状中面粉出粉率、吸水率和容重3个性状平均表现低于中筋组,其余包括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度、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最大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面积7个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都高于中筋组。强筋组参试品种新春26号、新春44号在4个不同生态区品质性状与稳定性表现较好,中筋组参试品种新春6号、新春40号在4个不同生态区品质性状与稳定性表现较好。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度、和吸水率3个品质性状强筋组基因型效应最大,中筋组环境效应最大;其余7个品质性状强筋、中筋组均表现环境效应最大。 结论 8个参试品种品质整体表现属中强筋水平。10个品质性状均受基因型、环境以及互作共同影响;不同筋力类型参试品种不同品质性状基因型、环境以及两者互作效应不同。不同参试品种同一品质性状稳定性存在差异,同一参试品种的不同品质性状稳定性也存在差异。中筋组新春6号、新春40号品质性状表现好且稳定性高,属春小麦育种核心亲本材料;强筋组新春26号、新春44号品质性状表现好且稳定性高,可用于新疆春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调控效应,分析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提升潜力,为确定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审定的春小麦常规品种和1个现阶段正在培育的品系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处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灌浆趋势均呈现为“S”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籽粒千粒重后,积累的有效籽粒干物质重不增反降,但下降程度有所减缓。新春6号、新春37号、核春137表现为灌浆强势品种,新春11号、新春21号、新春29号表现为灌浆弱势品种。100 kg/hm2低氮水平下,新春17号和核春615产量达最高水平;200 kg/hm2中氮水平下,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26号、新春29号、新春37号、新春39号、核春121和核春514共8个春小麦品种产量达最高水平;300 kg/hm2高氮水平下,核春137和新春21号产量达最高水平。【结论】4个施氮水平下,最大灌浆速率Vmax与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扩大管行比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管4行(TR4)、1管6行(TR6)和1管8行(TR8),3种不同的管行比滴灌带配置方式,测定不同管行比种植方式下,滴灌春小麦植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单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带宽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且均以TR4处理为最大。在TR4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于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且新春44号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率均高于新春22号。2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着带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TR4处理下,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 716.45和8 096.48 kg/hm2。【结论】在TR6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降幅较小,新春44号产量降幅度小于新春22号,且新春44号籽粒产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更适于在大管行比滴灌种植方式下种植。  相似文献   

5.
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种植区的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明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评述新疆小麦品质区划。【方法】选用新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3种筋力类型的15个冬、春小麦品种,在新疆34个冬、春小麦典型区域进行试验,根据各区域的地理因子及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明确地理因子与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评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类型。【结果】冬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9个品质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春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小麦强筋类品种湿面筋与中弱筋差异不显著,强筋类品种吸水率与中弱筋差异不显著,其它品质指标显著大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3种品质类型间中强筋类的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变幅较大,其次为强筋类,中弱筋类变幅则较小;强筋类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大于中弱筋小麦品种。从典型相关变量看,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各生态因子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冬、春麦各品质性状与上述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各生态因子对冬、春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尽一致,冬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高温度和纬度;春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低温度和海拔。【结论】确定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小麦在新疆的种植区域,描述了新疆小麦品质区划种植图。  相似文献   

6.
微肥对不同筋型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强筋小麦克05-917、中筋小麦克02-1331、克03-1223、克03-798、克旱20号、新克旱9号和弱筋小麦克丰9号,在正常栽培措施下,研究孕穗期、花期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对其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春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有增加,分别平均增加9.1%、3.7%和6.6%。但不同筋型春小麦产量因素变化不同:穗粒数增加量弱筋中筋强筋;千粒重增加量强筋中筋弱筋,其中中筋品种克03-798千粒重增加量与强筋品种接近。产量增加量弱筋中筋强筋。所以微量元素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不同生态区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制定育种目标和实现春小麦高产优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在新疆北疆奇台、木垒及塔城3个生态区种植新春44号、新春37号、新春48号、新春26号、宁春16号5个品种,研究不同生态区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春小麦叶面积指数、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库容量及产量表现为奇台最大。奇台各品种春小麦营养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生殖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库容量及产量分别比木垒提高26.73%、32.20%、11.66%和45.87%,较塔城提高21.33%、17.29%、1.17%和17.58%;灌浆速率为奇台最小,塔城次之、木垒最大。在奇台生态条件下,新春37号产量较其他品种高出0.92%~8.25%;在木垒生态条件下,新春37号产量较其他品种高6.14%~19.52%;在塔城生态条件下,新春44号产量较其他品种增大4.12%~19.64%。【结论】奇台生态区最适宜春小麦种植,奇台和木垒生态区宜种植新春37号,塔城生态区宜种植新春44号。  相似文献   

8.
新疆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生态类型区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为小麦品种改良和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合理布局种植优质小麦提供有效信息。【方法】选用3种品质类型8个春小麦品种在新疆17个试验点种植,测定其蛋白品质与淀粉品质指标;利用方差和聚类分析,对新疆不同生态类型区内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蛋白品质特性与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所有参数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降落数值外,其余品质性状在基因型×环境互作间也差异显著;3种不同品质类型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均差异显著,且强筋类品种表现较好;强筋类和中弱筋类的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与中强筋类差异显著;不同筋型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不同,除吸水率外,其他所有参数在3种筋型间均差异显著;不同筋型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差异分析可知,三种筋型品种的最终粘度、回生值、峰值时间均差异显著,且平均值大小顺序为中弱筋类>强筋类>中强筋类;强筋类与中强筋类的峰值粘度、稀懈值、峰值时间差异不显著,而与中弱筋类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可知,奇台试验站、呼图壁、轮台、哈密市适合种植强筋类春麦品种;吐鲁番、塔城164团、焉耆、巩留、塔城、温泉、奇台吉布库旱地适合种植中强筋春麦品种;昭苏、巴里坤、阿勒泰、青河、新源、奇台吉布库水地适合种植中弱筋春麦品种。【结论】新疆春小麦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强筋类春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明显好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聚类分析可知,强筋类、中强筋类春麦品种主要适合种植在沿天山边缘一带哈密-吐鲁番-昌吉-巴州-伊宁-博乐等地区;中弱筋类春麦品种适合种植在昭苏、巴里坤、阿勒泰、青河、新源、奇台吉布库水浇地。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干物质动态变化与种子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变化与种子活力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测5个不同品种春小麦开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籽粒贡献率,籽粒收获后测定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幼苗长度、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等指标.[结果]不同品种的产量、积累系数和种子活力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籽粒产量高低的顺序是新春15号>新春26号>新春17号>新春6号>新春13号;积累系数的排序是新春17号>新春26号>新春15号>新春6号>新春13号;种子活力指数大小的排序是新春17号>新春26号>新春15号>新春6号>新春13号.[结论]春小麦种子活力大小与籽粒产量高低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种子活力的大小与干物质积累系数、籽粒分配率、幼苗干鲜重等指标相关性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六种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及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小麦的叶片、茎鞘、穗部的干物质积累与运转是存在差异的,而花前干物质积累量以及花后干物质的积累与运转是小麦产量高低的决定因素,从而导致这六个小麦品种的最终产量存在差异。这六个小麦品种的最终产量表现为皖麦48〉偃展4110〉郑麦9023〉周麦18〉中原98-68〉新麦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包蛋麦冬性小麦、春性小麦品种间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方法]田间采用包蛋种植方式比较冬、春性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冬性品种包蛋以新冬41号产量较高,为7812.3 kg/hm2,春性品种包蛋以新春6号产量较高,为7935.6 kg/hm2.冬性品种总干物质积...  相似文献   

12.
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1)、新春34号(A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共五个水平,分别为0(P0)、45(P1)、90(P2)、135(P3)、180(P4)kg/hm2。【结果】施磷量对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总量、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及花前干物质转移率、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间花期、成熟期干重、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茎和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总干物质、籽粒产量、主穗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施磷量的增加,小麦总干物质积累表现为先快后慢的递增趋势;而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则反之;且施磷量与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总量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69,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间也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1;各器官花后干物质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茎>颖壳>叶片>叶鞘。【结论】在一定范围(0~135 kg/hm2)内增施磷肥可提高春小麦籽粒分配率及后期的光合能力,实现增产,且磷肥最佳施用量为135 kg/hm2。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和1998年,在丘陵旱地进行栽培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干旱对旱地小麦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干旱年处理平均产量比丰水年下降了28.1%,但减产幅度在品种之间又存在显著差异,即强春性早熟种和弱春性晚熟种减幅较大,春性中熟种相对较小;②播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品种类型抓准最佳播期则能起到明显的抗旱增产作用;③丰水年增施氮素多数处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干旱年,增氮多数处理无增产作用。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品种和施氮水平不同,其效应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小麦品种(系)抗耐黄矮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4年田间人工鉴定1173份小麦品种(系)材料,对小麦黄矮病的反应有不同程度差异。症状表现高抗的是中4,中5,忻4079,Y90136—4,Y90781—14等;表现抗病的是临汾514,临汾518,忻3185等;表现耐病的是临汾6010,平阳261,临辐51234,临旱77(4)7等。症状表现高度感病,千粒重降低明显,生产中应谨慎使用的品种是烟1604、长治86—3798、临汾87—7093、平阳287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状况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8个不同小麦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皖麦36和洛麦23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量总体较多。洛麦23主茎和分蘖的单穗重均较高,其产量最高;泰农18主茎和分蘖的单穗重均较低,其产量最低。供试8个小麦品种中,洛麦23的产量最高,淮麦35、良星99、邯6712和矮抗58的产量也相对较高,泰农18的产量最低。[结论]在高密度下洛麦23较适合大面积应用,淮麦35、良星99、邯6712和矮抗58 4个小麦品种也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为北疆晚熟作物倒茬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冬小麦新冬41号、春小麦新春2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适宜播期晚25~30 d左右)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前播种的冬小麦与春小麦生育期相差2~5 d,10月2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春小麦,而11月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小于春小麦。冬小麦越晚播越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而冬前播种的春小麦(10月25日以后播种)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结论】11月5日后播种的春小麦(5 483.6 kg/hm2)的产量高于冬小麦(4 562.7 kg/hm2),临冬前(11月5日)播种的春小麦比冬小麦更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春小麦不同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和粒重的积累动态,为新疆春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不同灌浆时期籽粒粗蛋白含量.[结果]春小麦不同品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及累积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呈高、低、高的"V"型变化规律.粒重在灌浆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大缓慢;不同品种之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积累变化动态存在差异,灌浆前期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关系不明显.[结论]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其含量增加主要在灌浆中后期;不同品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同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间呈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