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大连市流行水貂病毒性肠炎的貂场分离到两株病毒,经系统鉴定,系水貂肠炎病毒(MEV),分别命名为L金株和L_(12)株。L_(12)株的增殖性甚好,毒力强,免疫原性良好,生物学性状稳定,是最佳制苗和攻击用强毒株。  相似文献   

2.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从2006年山东某貂场送检的水貂病料中分离出1株水貂病毒,经PCR及VP2测序分析证明为水貂肠炎病毒(ZYL-MEV-1);动物感染试验表明是一株强毒株,培养1~20代细胞培养物对猪的红细胞血凝结果表明具有低血凝性,与2009年在大连地区流行的水貂肠炎病毒VP2的基因测序相比较同源率100%,提示此分离株可能为我国目前水貂肠炎病毒的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3.
致病性水貂肠炎病毒MEV-ZJ1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临床疑似水貂病毒性肠炎发病貂的粪便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病毒形态观察、理化特性检测、血清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动物试验鉴定表明,该分离毒为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命名为MEV-ZJ1株。用分离毒接种水貂,试验动物均表现出典型水貂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研究表明,MEV-ZJ1分离株对水貂具有致病性,是1株强毒,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免疫与诊断检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貂肠炎细小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送检的疑似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水貂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形态学、理化特性、血清学和动物试验鉴定表明,分离的病毒为水貂肠炎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5.
水貂病毒性肠炎巢式PCR,PCR-RFLP联合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的VP2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的巢式PCR方法。采用一次扩增的敏感性来检测5个TCID50/mL的细小病毒MEVB株,二次扩增的敏感性来检测0.05个TCID50/mL的细小病毒MEVB株。同时,利用该方法第一轮PCR产物酶切,能够区分犬细小病毒与水貂肠炎细小病毒,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2~8℃条件下保存90,120,150,180,210,240,300,360 d的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接种水貂进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保存300 d的疫苗接种水貂30 d后血清中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EV)HI抗体均在1∶32以上,免疫水貂强毒攻击均获得100%保护,确定水貂细小病毒细胞灭活疫苗保存期为300 d。该结果为水貂细小病毒细胞灭活疫苗运输和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水貂传染性肠炎,是水貂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病的发生和传播1.1病原水貂病毒性肠炎病原为貂肠炎病毒,是细小病毒属的一员,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病毒相类似。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寒冷季节带毒粪便在户外土壤中放置1年以上仍有毒力。0.5%福尔马林,2%苛性钠溶液,室温条件下12小时病毒失去活力。3%甲醛,4%氢氧化钠,0.2%过氧乙酸可杀死病毒。  相似文献   

8.
<正>19世纪40年代,一种水貂肠炎性疾病在加拿大水貂中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引起80%的水貂发病死亡,后来将病原命名为水貂肠炎病毒(MEV)[1]。我国1974年首次报道该病,此后该病逐渐蔓延全国。水貂肠炎病毒可引起水貂传染性肠炎,又称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水貂肠炎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2]。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水貂  相似文献   

9.
水貂肠炎病毒(MEV)是一种自主复制性的最小的动物DNA病毒。研究表明,MEV是引起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能够引起水貂剧烈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对水貂肠炎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在病毒病原学、结构与非结构蛋白、感染机制、诊断与疫苗防控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文章主要针对MEV分子检测新技术与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抗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EV)单克隆抗体,对我国MEV流行毒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我国流行的MEV主要属B型,并选出1株免疫原性强的MEV为制苗毒株,为研制MEV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MEVB株)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用于预防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疫苗,该疫苗针对我国水貂细小病毒流行型——“B型”引起的肠炎而研制,相关试验表明,该疫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2009年12月11日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编号为(2009)新兽药证字39号。  相似文献   

12.
引起猫、水貂及犬肠炎的病毒分别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及犬细小病毒。这三种病毒均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近年来,在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连续爆发家猫、云豹等猫科动物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在黑龙江、辽宁等省的许多水貂场不断发生由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水貂病毒性肠炎。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貂和狐狸的犬细小病毒肠炎,在全国许多地方亦有  相似文献   

13.
<正>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为水貂肠炎病毒(又称为猫泛白血球减少症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群。据报道,用猫泛白血球减少症病毒制成的弱毒组织苗,能使水貂获得抵抗病毒性肠炎的免疫性,但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却不能感染猫。1965年,Gozham等报道了应用猫肾细胞培养致弱的猫肠炎病毒疫苗预防水貂病毒性肠炎。我们于1984年7月26日,利用现场病死貂的肺、心、血液和管型便的粘液管制成灭活苗,应用于某发生病毒性肠炎的貂场,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宕兽医大学研究所于1984年 3月从疫场分离到 6株水貂细小病毒,经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已试制出三种疫苗,目前正在貂场进行试验,中年即可批量生产.为蒜貂场和专业户删Z安全有效的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疾苗.水貂病毒性肠炎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张德礼~~  相似文献   

15.
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也叫水貂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特征是白细胞高度减少、肠黏膜炎症和坏死变化。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病貂转归死亡,造成巨大损失。1病原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水貂肠炎病  相似文献   

16.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肠炎病毒引起的顽固性下痢、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由于水貂饲养业的发展,水貂病毒性肠炎在某些地区和貂场曾先后发生和流行。仅在辽宁省庄河县就有几个貂场曾发生此病。82年6月中旬,内蒙集宁市水貂场发生了疑似病毒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制用于检验肉食兽细小病毒相关制品的阳性血清,试验采用猫细小病毒(FPV)-A株对健康易感狐狸进行基础免疫,再用具有致病性的水貂肠炎病毒(MEV)-ZJ1株攻毒免疫的狐狸进行加强免疫,攻毒后第14天无菌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的方法对该血清进行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检验及中和抗体效价测定。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和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测定中和指数,并用阳性血清对3个不同批次的水貂犬瘟热和细小病毒性肠炎二联活疫苗进行外源病毒检验和鉴别检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血清无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对不同动物来源的肉食兽细小病毒均具有良好的中和作用,中和抗体效价为1∶2 330。对不同动物来源的肉食兽细小病毒的中和指数均大于1×104.7。3个批次的水貂犬瘟热和细小病毒性肠炎二联活疫苗顺利通过复合检验。说明试验制备的阳性血清能够用于肉食兽细小病毒相关生物制品的外源病毒检验和鉴别检验。  相似文献   

18.
<正>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又称传染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2014年11月份以来,该病在文登区时有发生,而且均是免疫过的水貂发病。经过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病原及流行水貂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R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20um,呈20面体对称。该病各年龄均可感染,但主要感染幼水貂。未免疫接种水貂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研制的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中和抗体水平与免疫保护的相关性,研究以中和试验用水貂肠炎细小病毒冻干活疫苗免疫水貂进行中和抗体水平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疫苗接种第7天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第28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180 d后抗体仍在保护值以上.免疫180 d后80%免疫水貂获得保护,说明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免疫保...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水貂肠炎病毒(ME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F81细胞从疑似患有肠炎的水貂粪便样品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动物回归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的病毒为MEV,命名为LN-10。对该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基因进化分析表明,LN-10分离株VP2基因与GenBank中的其他18株MEV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9.3%~100%和99%~100%,其中核苷酸同源性与ZYL-1株为100%,而氨基酸同源性与ZYL-1株和Manzhouli株均为100%。本研究为ME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