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七叶树是我国珍稀树种之一。本文研究不同株行距和立地类型植苗造林对七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际造林中,以选择土层厚度不低于35 cm的砂壤土作为七叶树的造林地最为适宜,如果条件受限,也可选择土层深厚的黏土地块,但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株行距则因造林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培养大径材可选择3 m×4 m或3 m×3 m,培养小径材则可选择2 m×3 m。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林落叶松 (Larixolgensis)建筑材材质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落叶松的晚材率、生长轮密度、差异干缩、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生长轮宽度差异不显著。采用综合坐标法 ,对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建筑材材质进行评定 ,其优劣顺序为 2 .0m× 2 .0m ,2 .5m× 2 .5m ,3 .0m× 3.0m ,1.5m× 2 .0m。  相似文献   

3.
禹明甫  祁峰  李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46-7447
为了明确栽植密度对杏李"恐龙蛋"早期产量和生产的影响。设置行株距分别为2 m×2 m3、m×1.5 m3、m×2 m4、m×1.5 m4、m×2 m于2001~2006年进行杏李"恐龙蛋"栽植密度试验。苗木定植后第2~3年行株距2 m×2 m和3 m×1.5 m处理单位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定值后第4~5年就出现树冠内膛郁闭的问题,红点病等病发病率高,难以控制,单位产量明显低于3 m×2 m4、m×1.5 m和4 m×2 m处理。在定植后第6年,行株距4 m×2 m和3 m×2 m处理单位年产量和6年累计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杏李红点病等病情指数较低。合理密度可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是杏李恐龙蛋连年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株距4 m×2 m和3 m×2m是杏李恐龙蛋比较适宜的密度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初植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纸浆材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植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纤维形态特征、物理特征及化学特征有重要的影响 ,除生长轮宽度外 ,其它各指标差异显著 ;初植密度为 2 .0m× 2 .0m的林分纸浆材材质相对最好 ;采用综合坐标法对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进行纸浆材材质评定的优劣顺序为 2 .0m× 2 .0m、2 .5m× 2 .5m、1.5m× 2 .0m、3.0m× 3.0m。  相似文献   

5.
对株行距分别为2m×4m、3m×4m、4m×4m、5m×4m、6m×4m的5种林分密度银中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分析探讨了不同林分密度银中杨的叶面积.光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8年生银中杨人工林生物量为45.8~89.1t/hm2;林分生物量与林分密度正相关,林分密度不同则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布比例不同,林分密度大的林分干材所占的比例较林分密度小的高。平均净生长量为6.6~13.1t/(hm2·a),干材的生产力最高,叶次之。叶面积指数均在2.4以上,高达4.2,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银中杨每生产1t生物量需从土壤中吸收22.6kg营养元素;叶片中营养元素积累的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器官,枝次之,枯枝落叶在林分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喀左县大凌河流域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试验表明:杨树在壤土、沙壤土、地下水位1~3m 之间,土层厚度80cm 以上,能够形成高产林分。适于喀左县栽培的杨树良种为小黑杨、健杨、小(?)杨、赤峰杨、小青杨。建设高标准速生丰产林基地,可采用4点方形穴状整地和平行线调沟整地。初植密度以3m×5m 或4m×4m 为宜,培育大径材株行距可适当加大,亦可采用双行窄带配置造林。“三大、一深、培土、整冠”,林内种草压青,浸根造林,灌冻,化水等是林木速生丰产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间伐强度对人工林长白落叶松 (Larixolgensis)建筑材材质进行系统测定、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间伐强度对建筑材材质有很大的影响 ,落叶松的晚材率、生长轮密度、差异干缩、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生长轮宽度差异不显著。采用综合坐标法 ,对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建筑材材质进行评定 ,其优劣顺序为 2 .0m× 2 .0m ,2 .5m× 2 .5m ,3.0m× 3.0m ,1.5m× 2 .0m。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立地及各项生长指标,分析银杏用材林林木生长与立地条件、造林方式以及经营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海拔与低海拔的银杏用材林生长差异显著,高海拔银杏用材林生长缓慢;嫁接苗与实生苗的高生长差异显著,嫁接苗木的径向生长较快,高生长受到抑制;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材林适宜经营密度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长空间的需求也增大,要适当加大用材林的经营密度。8-10年生银杏用材林以1.5 m×2.0 m、2.0 m×2.0 m 2种造林密度为宜。12-45年生银杏用材林以3.0 m×3.0 m和4.0 m×4.0 m 2种造林密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元谋干热河谷赤桉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333株/hm2(1m×3m),5000株/hm2(1m×2m)和10000株/hm2(1m×1m)3种不同密度的赤桉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较大程度地制约着林木的生长,密度较小的林分生长状况较为良好,单位面积蓄积量、树高、胸径和叶面积均居首位;而密度>5000株/hm2的林分生长状况很差.从小到大3种密度的林分蓄积量分别为80.653m3/hm2,55.927m3/hm2和44.541m3/hm2.单株林木生长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胸径分别为8.68cm,4.80cm和3.97cm,树高分别为9.46m,9.07m和7.22m.因此,干热河谷区的赤桉造林密度不应>3333株/hm2.  相似文献   

10.
杉木人工林分蓄积和断面积生长率的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的 16块密度试验复测样地数据 (株行距为 :2m× 3m ,2m× 1.5m ,2m× 1m ,1m× 1.5m ,1m× 1m) ,分别不同密度指标、不同年龄、不同预估间隔期和不同林分优势高 ,应用负指数模型对蓄积生长率和断面积生长率进行了模拟 ,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给出的经验方程可用于森林经理调查中杉木人工林分蓄积数据的更新 ,并具有灵活、方便、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1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苗为材料建立喜树叶用园,设置造林密度为1.0 m×1.0 m (处理A为1.00万株·hm-2),0.5 m×1.0 m (处理B为2.00万株·hm-2),0.5 m×0.5 m (处理C为4.00万株·hm-2),0.3 m×0.5 m (处理D为6.67万株·hm-2),0.3 m×0.3 m (处理E为11.11万株·hm-2)5个水平的密度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对喜树个体高、径生长,叶面积,叶片数和叶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对苗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明显规律,差异不显著(P>0.05)。②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叶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密度对叶用园单位面积叶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密度为1.00~4.00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随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叶产量反而有所降低,以密度为4.00万株·hm-2条件下的单位面积叶产量为最大。  相似文献   

12.
新疆落叶松种子园嫁接母树结实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落叶松初级种子园历年结实情况观测分析表明 :该树种 3~ 5a有 1次结实丰年 ;结果枝年龄为 2~ 5a,以 2龄枝结实最多 ,其结实量为 3,4龄枝的 2 .6和 1 0 .63倍 ;6龄以上枝条无结实能力 ,树冠自下而上单果体积增大、种子饱满、品质好 ;不同无性系间结实量和虫害率均表现出明显差异 ;2 5龄嫁接母树不同定植密度 ( 4m× 4m ,5m× 5m和 6m× 6m)间的结实量出现明显差异 ,密度越大、结实量越小  相似文献   

13.
1985年在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园地进行了芒果密植试验。供试苗木均为1年生的三年芒实生苗,3月定植。设3个密度处理,即3m×5m,亩植44株;2.5m×4m,亩植66株,1.5m×4m,亩植111株.1987~1989年对植株生长量,产量和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增加,茎粗和冠幅则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减少;随密度的加大,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且密度较高时,植株早期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濒危物种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的种群分布格局,在谷城南河流域对发现的仅有两个红椿种群(T1,T2),以相邻格子法设置5 m×5 m、3 m×3 m的样方,精确到1 m格子.通过 χ2检验、Cx的t检验、Morisita Iδ的F检验,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判断是否符合泊松分布.结果表明,T1种群在5 m×5 m、3 m×3 m样方尺度下,Cx和Iδ均为泊松分布,5 m×5 m尺度 χ2检验为集群分布,3 m×3 m尺度为Poisosn分布;干扰种群T2种群密度较大,3种检验均为集群分布.因此,分布格局满足 χ2检验的泊松分布,样方设置应注重尺度和数量;df越大,理论值与观测值更可能越接近正态分布,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5.
旱坡地枣树密植园生长期的需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坡地枣树密植园 ,不同密度单株空间不同 ,树体生长发育也不相同 ,因此不同密度间生长期平均单株需水量差异很大。研究表明 ,6 .0m× 1.0m园平均单株年需水量为 36 9.0 5kg ,枣园年需水量为 6 14.47t/hm2 ;6 .0m× 1.5m园平均单株年需水量为 5 34 .2 4kg ,枣园年需水量为 5 93.5 2t/hm2 ;6 .0m× 2 .0m园平均单株年需水量为 6 93.72kg ,枣园年需水量为 5 78.0 2t/hm2 ;6 .0m× 3.0m园平均单株年需水量为 10 0 0 .48kg ,枣园年需水量为 5 5 5 .75t/hm2 。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平地或缓坡地上种植柑桔比较常见的密度有2m×3m、2m×4m、3m×4m(株距×行距)等。其行距一般都在3m宽以上,每亩行距的空地面积有0.6亩以上。柑桔在幼树期间,树冠小,根系浅,根系群范围小,在幼树行间间种短季作物不会与柑桔幼树争夺养分,还能充分利用行间空地,增加收入,以短养长,促进幼树生长,为早产丰产打好基础。1间种短季作物的好处能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从短季作物收益中,能够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柑桔果树上来,增加对果树的物化投入,达到以种植短季作物养活长期作物的目的。夏季可作为柑桔幼树果盘的活…  相似文献   

17.
密度与株形对叶用银杏产叶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4种密度、 3种定干高度处理 ,研究不同密度和株形对 1~ 4年生银杏高、地径、冠幅生长量和单株、单位面积产叶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密度与单位面积产叶量呈正相关 ,定植第 4年 ,A4 ( 0 .2 m× 1 .0 m)的单位面积产叶量比 A1( 0 .8m× 1 .0 m)增加 1 88.7%,达 1 80 0 .9×1 5kg· hm-2 ;定干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枝 ,但对产叶量的影响逐年减弱 ,研究结果为叶用银杏密度与株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8.
桃树早果丰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合理密植适当增大密度,是形成早期高产的前提,可选择1m×1.1m、1.2m×1.5m、1.2m×2m进行定植。盛果期后,视郁闭情况逐年间伐。  相似文献   

19.
烟草CB-1品种适宜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CB-1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的观察,结果表明:裁烟约1350株/666.7 m2,行株距为1.1 m×0.45m,烟叶的单位产量和产值效益最好。但栽烟约1200株/666.7 m2,行株距1.2 m×0.45 m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协调性最好,经济效益较高,其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45.6 kg/667 m2和1639.46元/667 m2。因此,烟草CB-1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株距1.2 m×0.45 m。  相似文献   

20.
<正> 精养鱼池网箱蓄养黄鳝新法,具有占地小、管理方便、起捕容易、劳动强度小、经济效益高,能与四大家鱼配套养殖等特点。 1 网箱制作与浸泡。制作网箱材料一般选用聚乙烯密眼(32目/cm~2)4绞3(8目/cm~2),无节网片,切勿选择同样要求的回炉胶网片。网箱大小规格一般以7m×1.7m×1.7m或10m×2m×2m规格为宜。鱼池水深一般以1.5m为宜。网箱下池前,应首先彻底处理好天然动、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