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以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为指导研制一套老年人防跌倒健身体操,并通过12周运动干预实验检验其效果。方法 以56名六七十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分别在干预前、中(第4、8周)、后进行11项体适能测试。采用2(实验前、后)×2(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并采用简单效应及多重比较检验实验组不同干预阶段的锻炼效果。结果 所有指标训练主效应×组间主效应的交互作用显著(P <0.01),且实验组所有的测试结果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提高(P <0.01),但只有在运动干预的中期阶段是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1)12周基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健身体操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核心肌力等,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积极作用;2)运动干预的中期对于改善老年人各项体适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6个月气排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体质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绝经后妇女生命质量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简单且易养成运动习惯的运动项目;定制受试者入选标准,经过筛选选取31名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气排球运动干预,并通过系统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监测对气排球运动的健身效果进行评定,运动干预前后各指标分别测试1次;受试者在运动干预后脂肪率、反应时较实验前明显下降,而骨骼肌/体重、握力及肺活量与实验前相比则明显提高,其他指标虽有改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长期的气排球运动能较好的改善绝经后妇女的体质健康,应予以推广;但较佳的运动干预时间的选定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运动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湛江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运动的护理干预6个月,采用自身干预前后对照设计,分别于6、12、18、24周观察其对血糖的影响。结果运动后6周测定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后12、18、24周均较比运动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控制的前提下,坚持规律的运动能有助于有效控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持续的运动护理干预是社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住院治疗且在治疗期间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及常规干预组各30例,住院治疗期间给予综合干预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常规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干预1周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变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干预1周后,综合干预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改善均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8例38~88岁符合诊 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运动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给予运动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测定两组 患者干预两个月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个月后,与运动前比较,运动组的SDS、SAS评分 明显下降(P<0.05)、WHOQOL—BREF评分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的SDS、SAS、WHOQOL—BREF评 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量化运动处方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干预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试图通过本项目研究证明了运动处方干预可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及人际关系和谐程度。 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量表,在大学本科1、2年级男女学生中征集志愿者15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保持自己的原生活方式,干预 2个月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能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GQOL-74量表也可以应用于对体育效果的科学评价。2、运动处方干预下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变化表现为:实验组心理功能维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物质功能维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总分具有极显著差异,而躯体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两个维度得分比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较长时间的有氧健身操锻炼对普通女性大学生STI是否有良性的影响,30名普通女性大学生分成实验组(15人,3次/周, 90min/次)和对照组(15人,1次/周, 90min/次),共16周(一个学期)有氧健身操定量锻炼。分别在锻炼前、第8周末、16周结束时测量STI指标。结果表明,8周有氧健身操锻炼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显著,直到16周结束STI相应指标才出现较明显的变化。提示:短期的有氧健身操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较小,要使心脏发生与运动相适应性的良性变化,锻炼的周期要长,且要保证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糖尿病患者能更好地按医嘱进行治疗、饮食、建立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并对其进行为期2a的护理随访指导,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按时检查、控制饮食、药物疗法及血糖检测的遵医率分别为75.0%、80.0%、93.3%、8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运动疗法的遵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vs31.7%,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访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融洽护患关系,从而开拓门诊、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动、膳食干预下肥胖大鼠肝脏细胞信号抑制因子3(SOCS3)、长型瘦素受体(LP-Rb)蛋 白水平的变化,探讨SOCS3在肥胖大鼠外周瘦素抵抗发生及改善过程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饮食制备肥胖 瘦素抵抗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组为高脂膳食对照组(H16)、高脂膳食运动组(HHE)、普通膳食运动组 (HNE)、普通膳食组(HN)及原有的空白对照组(N16)。运动、膳食干预8周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 鼠肝脏中SOCS3、LP-Rb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用酶联接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 结果: 1)8周干预措施后,各组血清瘦素水平仍显著性高于与N16组 (P<0.05),但HNE、HHE组已显著性 低于H16组(P<0.05),且HNE显著性低于HHE及HN组 (P<0.01);2)运动、膳食干预并未造成各干预组大鼠 肝脏LP-Rb蛋白水平与H16组的显著性差异(P>0.05)3)H16组与N16组大鼠肝脏SOCS3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只有HNE组大鼠肝脏SOCS3蛋白较H16组及N16组有显著性下降(P<0.01),且显著性低与HHE及HN组 (P<0.01)。结论:1)高脂膳食导致大鼠肝脏LP-Rb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可能是外周瘦素抵抗的发生机制之一 。但运动、膳食干预并不能提高大鼠肝脏LP-Rb蛋白水平,提示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改善可能与肝脏LP-Rb 蛋白水平无关。2)运动联合膳食干预可以显著性下调大鼠肝脏SOCS3蛋白水平,但却对LP-Rb无任何影响 作用,提示SOCS3可能是通过影响瘦素受体后信号水平调节体内物质能量代谢,而改善外周瘦素抵抗状态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疗法后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原治疗方案不变,观察组在维持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0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测试,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综合干预10个月后,观察组有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患者FBG,PBG,HbAlc控制较好,可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动作是体育运动的关键技术,要规范运动员动作,不但使他们的运动成绩能够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同时也可以避免运动员积累型运动损伤,达到这样的训练目的就需要科学的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标准动作多媒体视频数据库,利用了一种双通道目标运动检测算法,结合了运动检测技术和人的行为理解方法,实现了感知技术对体育动作量化分析和体育动作模式识别。针对乒乓球快速多变特点,以及手腕动作的精细变化与球拍的较高关联度,对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建立了离散小波变换的空时模型,剔除运动模式识别中的噪声孔洞有助于提高检测的正确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实验结果,这种基于双通道混合算法的乒乓球运动决策系统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乒乓球运动中的有误动作,为及时更正动作提供了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索跆拳道有氧训练方式对男女童有氧适能的影响。将10-13岁男、女童各60名随机分为2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女童各30名,实验组进行以中低等强度有氧训练为主的运动素质与跆拳道专项技能相结合的训练,进行为20周,每周2次,每次60min,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参加任何系统体育活动,实验前后测试男女童肺活量指标及台阶指数。研究显示运动素质训练与跆拳道专项技能学习相结合的有氧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男、女童的肺活量及台阶指数,性别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种训练方式对增强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机能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其训练为提高儿童的有氧适能,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运动训练中实施TARGET模式的干预对大学生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选取50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为被试,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前后测。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后,学生掌握气氛、任务取向水平显著升高,而成绩气氛和自我取向没有显著变化,学生体育道德各维度指标显著改善。结论:TARGET模式的干预策略有利于营造掌握气氛,促进学生的任务取向,从而形成积极的体育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14.
以近十年我国乒乓球参加世界顶级赛事及成绩为切入点,分析归纳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策略,建立以学校为主线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打造乒超联赛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近十年乒乓球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我国专家研究多集中于技术打法类型、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等方面,对心理技能训练、科学选材、教练员和裁判员研究方面还相对缺乏;对国家优秀的运动员研究成果较多,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基层科研成果较少;对我国现有培养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表面,而更深层次的研究匮乏;针对于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和“海外兵团”的研究也比较罕见。建议:在进行竞技体育研究的同时,加强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研究,同时对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玉米肽对脑卒中某些生化指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玉米肽作为天然运动营养补 剂提供依据。方法:12名康复训练后并能独立进行太极拳训练3个月的男性脑卒中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正常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口服玉米肽4周,对照组患者服安慰剂4周。分别测 试服药前后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SOD和MDA、血清睾酮(T)及10m步行时间。结 果:服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服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肌酸激酶( CK)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下降,SOD活性和血清睾酮(T)显著增加,10m步行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服用玉米肽的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玉米肽具有提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及能够 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损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医经络按摩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代谢指标、人体成分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3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统一接受饮食、运动教育课,试验组实施经络按摩干预3个月,对照组统一授课进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促使行为改变,比较两组3个月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人体成分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患者BMI、体脂、内脂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与试验前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8例)3个月后16例处于糖尿病前期、2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16例)3个月后9例处于糖尿病前期、7例处于正常状态、2例脱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中医经络按摩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其转变为糖尿病的风险,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调理对提高亚健康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到本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亚健康人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亚健康常规予以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医生根据就诊者的体质类型,制定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给予体质调理指导,并定期督促执行,干预疗程6个月。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8因子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但PF、GH、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8因子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干预后实验组在PF、GH、SF、RE、MH得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亚健康人群的生存质量偏低,中医体质调理对亚健康人群更有针对性,可明显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的影响。选取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自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对照组继续按照糖尿病的一般治疗进行教育与自我检测血糖,同时按照医院治疗方案进行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于2010年颁布的《2型糖尿病运动指南》中的推荐,制定针对个体的不同中等强度运动方案。两组患者在实验前及12个月后晨起空腹状态测定BMI、体脂率、FPG、HbA1c、FINS、HOMA-IR。研究显示长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BMI、体脂率、FPG、HbA1c、FINS、HOMA-IR等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为期12周的分组实验,对参加力量练习和有氧练习的100位大学男生进行实验前后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的对比测试与量表评定,探讨不同运动形式对男生体质影响的差异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男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验前相比,力量练习对于男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影响最多,而有氧练习尽管对男生体质有影响,但是和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体育锻炼中,男生更加适合以力量练习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