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东北矮紫杉悬浮培养细胞褐化现象,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提供指导方法。[方法]以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N/P 比、pH、培养转速、光照及强度等因素对矮紫杉细胞悬浮培养褐化的影响。[结果]将无褐化的愈伤组织转接到pH7.0的2MB5培养基中,于22℃、1500lx光强、90r/min 转速的条件下光照培养24h,细胞褐化现象能得到明显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紫衫细胞悬浮培养奠定了基础,对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紫杉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东北矮紫杉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并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研究表明,茎、叶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2,4-D 1.0 mg/L+NAA 1.0 mg/L+KT 0.1 mg/L为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以B5+2,4-D 2.0 mg/L+KT 0.1 mg/L为佳.以嫩枝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状态较好,且较适于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的接种量2.0 g/瓶为最佳密度,细胞生长周期为20 d,对数生长期为10~16 d,细胞收获期为16 d.试验中还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东北矮紫杉组培中解除培养物褐化的较好抗氧化剂,使用浓度为1mg/L.  相似文献   

3.
东北矮紫杉组织、细胞培养及其紫杉醇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矮紫杉系灌木型东北红豆杉人工栽培品种 ,其株形矮、分枝多、生长快 ,可采收大量红豆杉枝条 ,也是园林常绿观赏树种 ,但其繁殖困难。本研究通过茎段腋芽培养建立了试管苗再生体系 ,为快速繁育红豆杉苗木创造条件。从茎、叶诱导出愈伤组织 ,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 ,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紫杉醇打下基础。实验中对矮紫杉茎、叶、愈伤组织及细胞悬浮培养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发现它们中均有紫杉醇存在 ,而且细胞培养物中的含量高于茎、叶。该研究结果表明 ,东北矮紫杉是理想的解决紫杉醇来源的红豆杉人工栽培品种 ;研究还观察到 PVP是组培中解除培养物褐化的较好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4.
赵俊  吴虹丽  马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35-9437
[目的]建立土人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继代培养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方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测定叶片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生长曲线。[结果]叶片最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2,4-D1.0 mg/L+NAA0.5 mg/L+6-BA0.5 mg/L(pH5.8)。由叶片愈伤组织建立的细胞系生长呈"S"型曲线,最适继代周期为15 d。[结论]以叶片为外植体经愈伤诱导、增殖培养可建立良好的细胞悬浮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草麻黄的子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和悬浮培养研究。[结果]MS+2.0 mg/L 2,4-D+1.0 mg/L 6-BA为诱导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1.5 mg/L 2,4-D+1.5 mg/L6-BA是愈伤组织的适宜继代培养基;2.0 mg/L 2,4-D+1.5 mg/L 6-BA+300 mg/L水解酪蛋白(CH)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愈伤组织干重增加量为0.80 g。[结论]初步选择出草麻黄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条件,为麻黄细胞扩大培养及有效成分提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适宜草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生成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采用乙醚抽提法提取麻黄碱,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麻黄碱含量,分别试验水解酪蛋白浓度、基本培养基、取材时间、摇床转速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宜草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生成的条件为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继代培养25 d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添加300.0 mg/L的水解酪蛋白,在转速110 r/min的摇床上悬浮培养。[结论]该研究为麻黄碱的植物细胞体外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促进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的积累,以东北矮紫杉幼茎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分析不同种类和水平植物生长调节剂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和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在24 d的培养过程中基本呈"S"型;细胞生长对数期,紫杉醇积累下降或上升缓慢,进入生长稳定期,紫杉醇的含量达到最高值.适宜浓度的2,4-D和NAA均能促进东北矮紫杉细胞的生长,以1.5 mg/L 2,4-D组合最有利于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的增值;6-BA组合有利于紫杉醇积累,其平均含量在100 μg·g-1之上.因此,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生长及紫杉醇的积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喜树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研究抑制外植体及继代愈伤组织褐化的方法。[方法]以喜树的幼叶和种胚作为外植体,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外植体选择、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添加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抑制外植体及继代愈伤组织褐化的研究。[结果]幼叶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SH+NAA2.5mg/L+2,4-D0.5mg/L+6-BA0.25mg/L;种胚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1.0mg/L+6-BA0.5mg/L。抑制幼叶外植体褐化的方法为:增加外植体大小,吹干培养基表面水分。抑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褐化的方法为:最佳诱导培养基附加30mg/L抗坏血酸和5g/L活性碳;1次继代后,将质地致密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培养基上培养。[结论]该研究为喜树的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叶石楠愈伤组织抗褐化研究以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红叶石楠无菌苗叶片为试材,诱导愈伤组织并建立悬浮细胞系。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愈伤组织初代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1.0 mg/L+NAA 0.1 mg/L,诱导率可达97%。继代培养以MS+6-BA 1.0 mg/L+NAA 0.1 mg/L为宜。针对红叶石楠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易褐化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吸附剂、抗氧化剂及其它因素对褐化的影响。采用MS+6-BA 1.0 mg/L+NAA 0.2 mg/L+Vc 1.0 mg/L+Ch 100 mg/L附加1%蔗糖的继代培养基,可以明显降低红叶石楠愈伤组织的褐化现象。将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1/2 MS+6-BA 1.0 mg/L+NAA 0.1 mg/L附加2%蔗糖,pH 5.5液体培养基中悬浮震荡培养获得了分散性好、色泽鲜艳的悬浮细胞。  相似文献   

10.
曲伟红  赵建国  刘可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75-15976
[目的]探讨影响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建立细叶远志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pH、温度、光照、激素种类及配比对细叶远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基MS上,子叶的诱导率最高,为88%;叶片和茎诱导生成的愈伤组织较少;不同pH对愈伤组织生长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愈伤组织诱导最适温度为28℃;66%的光照培养诱导率高于33%的光照培养;1.0 mg/L6-BA+0.1 mg/L NAA的激素配比的诱导率最高。[结论]细叶远志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 mg/LNAA+30 g/L蔗糖+5 g/L琼脂(pH6.8),培养温度为28℃,66%的光照培养18 h和黑暗培养6 h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朱苏文  马庆  汪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14-4815,4817
[目的]为了解决栝楼悬浮细胞系在继代培养中容易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的问题。[方法]以栝楼的茎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筛选出质地疏松、生长迅速、易于分散、可以长期进行继代培养的淡黄色半透明状愈伤组织系,将该愈伤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悬浮培养,建立起分散程度好的栝楼悬浮细胞系。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进行研究,确定适合愈伤组织生长的条件及影响细胞悬浮培养的主要因素。[结果]看护培养可以使栝楼悬浮培养细胞长势良好,并在低密度下获得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系。[结论]该悬浮系的建立为栝楼细胞大规模培养,进而实现有效药物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朱道玉  王旭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59-8859
[目的]为优质稻米种苗培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曲阜香稻新品系103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取其成熟胚接种在MS1培养基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选取松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结果]初始愈伤组织呈深黄色、瘤状、质地紧密、生长旺盛、易分化出芽,但难以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在MS2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20d后,愈伤组织呈浅黄色、颗粒状、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在悬浮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次后,不断释放出小细胞团和单细胞,用300目不锈钢网对培养液进行过滤,滤液培养120d可建立起浅黄色、澄清、均一的胚性悬浮细胞系。[结论]建立了分散性好、生长快的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影响百蕊草愈伤组织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百蕊草幼嫩枝条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6-BA、NAA、2,4-D或其组合,碳源以及pH等因素对百蕊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碳源对愈伤组织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对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的培养基最佳组合为MS+6-BA 1 mg/L+NAA 0.15 mg/L+2,4-D 0.1 mg/L,碳源中蔗糖显著促进了百蕊草愈伤组织的增长,以30 g/L的蔗糖为最佳;pH 5.8~6.0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结论]该研究为后续研究百蕊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4.
张东向  徐爽  史绍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90-12392,12395
[目的]建立三岛柴胡愈伤组织快速繁殖体系。[方法]采用正交优化设计的方法,以细胞平均增长量为参考指标,对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初始pH值、6-BA、NAA及2,4-D的添加量进行筛选优化。[结果]5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基本培养基中,N6对试验影响最大;初始pH值为5.6有利于细胞的生长;3种激素中,2 mg/L 6-BA和0.5 mg/L NAA以组合的方式加入培养基中时,可获得了较高的细胞鲜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细胞生长最有利的培养基配方为:N6+6-BA 2 mg/L+NAA 0.5 mg/L,pH为5.6;2,4-D对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三岛柴胡愈伤组织的进一步扩大培养和悬浮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品红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悬浮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一品红原生质体融合及遗传转化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一品红品种"喜庆红"的顶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悬浮系建立的研究。[结果]以浓度0.1%升汞处理顶芽和带芽茎段的时间分别以6 min和10 min为宜。在MS固体培养基里分别添加活性炭、PVP和Vc后,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褐化程度有所减轻,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结论]一品红愈伤组织悬浮系的适合继代周期为7~8 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阶段不同因素对于褐化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增殖率对培养基进行调整优化以降低褐化率,提高利用率。【方法】以3个年份的9个细胞系的油松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放置不同数量愈伤块、pH、植物凝胶含量、糖种类和含量以及培养时间的褐化率和增殖率进行测定计算。采用正交试验选出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褐化率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且与增殖继代年龄显著正相关;在培养皿中放置6~7块愈伤组织、pH 5.8~6.0、培养基中添加2.0~3.0 g·L~(-1)植物凝胶、添加10 g·L~(-1)蔗糖能保证较低的褐化率和较高的增殖率,且蔗糖优于葡萄糖和麦芽糖。【结论】结合正交设计,90 mm培养皿中放置7块愈伤组织,培养基中添加2.5 g·L~(-1)植物凝胶、10 g·L~(-1)蔗糖,调节pH为5.9时,褐化率、增殖率和利用率最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青钱柳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利用MS、WPM、改良DKW3种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BA,来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诱导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4.0mg/L6-BA+2.0mg/LIBA和MS+2.0mg/L6-BA+0.5mg/LIBA;愈伤组织增殖时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6-BA+1.0mg/LIBA。200mg/LVc对抑制青钱柳愈伤组织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仅为5.71%。[结论]为青钱柳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