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对核酸信息的认知以及通过反向遗传学对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功能的认知;分析了目前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可再生生物资源、生态文明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提出了竹类植物基因组复杂、开花特殊、遗传转化体系不完善等基因组学研究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野生竹类种质资源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良的竹类种质资源对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野生竹类种质资源蕴含着多种具有潜在育种价值的基因资源,是培育优良竹子新品种不可或缺的资源。通过对河南省境内的野生竹类植物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河南野生竹类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信阳、南阳和洛阳等地区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海拔在20~2 000 m;共计4属20种,其中刚竹属植物占13种(含种下等级4个),箬竹属植物4种,箭竹属植物2种,茶竿竹属植物1种。本研究对于河南野生竹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引种栽培、育种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我国重要的特色香料植物。我国花椒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目前在花椒育种及栽培过程中存在着育种周期长、育种方式较为局限,以及基础研究薄弱、抗性苗较少等问题。因此,探讨花椒栽培、遗传特性和挖掘重要功能基因,对推动花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文中从传统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3个方面对花椒育种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包括花椒栽培育种的主要方式、诱变育种进展和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花椒精准育种和种质创制发展、推动花椒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类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对其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子标记是基因型的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它是生物分类学、育种学、遗传学和物种起源与进化等研究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本文综述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RFLP、RAPD、AFLP等)在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分类、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进一步展望了分子标记在濒危竹种保护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柽柳属植物具有抗旱、抗寒、抗盐碱、耐水湿等特性,作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大面积沙荒地和盐碱化土地上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灌木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和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柽柳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关抗逆基因研究、育种技术以及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在柽柳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品种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柽柳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旨在为包括柽柳在内的干旱区主要植物资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毛竹基因组学测序研究的时代背景,该研究是解决我国竹产业发展瓶颈中育种基础工作的需求,是组学时代促进竹类植物基础研究的结果,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潮流。总结了该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基因组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包括数据库平台的构建、功能基因挖掘、分子标记开发、mi RNA的检测与鉴定等。最后,对竹类植物组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育种周期长的关键技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和阐明林木基因的功能是进行林木分子育种设计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连锁与关联分析、木材形成机制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是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遗传资源是一切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源泉。文中对油茶产业发展的育种体系建立及相互关系以及近期的技术路线进行了讨论;并对遗传材料、繁殖材料及种植材料的功能与作用以及相互的关联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对贵州省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茶花育种的现状,认为我国拥有占世界山茶属约90%的种类,理应更好地利用这一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出观赏性更佳的茶花品种。指出茶花的杂交育种必须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类群,以及雄蕊可育茶花品种与具有所需性状的种进行杂交,其成功的机会更大。并提出在我国丰富的山茶属遗传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茶花育种的思路和方向,如培育黄色茶花品种、有香气的茶花品种、终年开花的茶花品种、抗寒茶花品种等,以及培育乔木型观赏山茶和灌木型、耐修剪的观赏山茶等。  相似文献   

10.
竹类植物是再生生资源,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竹子已经形成一种产业,发挥着它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促使竹子行业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强烈。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综合分析竹类科学研究的资料、成果以及其它竹业信息,根据竹类植物信息自身的特点,设计、建立了一套信息采集较为全面、可靠性准确的竹类植物信息系统(CBMIS)。系统采用了新的软硬件技术处理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尤其是数据  相似文献   

11.
竹子集经济、生态、文化价值于一身,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绿色植物资源之一,其茎秆是最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部分。文中概述了竹类植物由笋到茎秆的生长发育研究进展,包括生长规律、形态解剖结构、激素和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4个方面。文中在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竹类植物茎秆生长发育研究尚比较薄弱,认为培育符合工业化利用要求和具有高观赏价值的竹子新品种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除常规的培育和经营措施外,分子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将是实现高产、优质、抗逆等竹子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竹子工业化利用效率、实现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优观赏花木高盆樱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盆樱桃Cerasus cerasoides为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唯一冬季开花的野生樱花,综合利用价值高,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但因其自然更新能力差及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该种野生资源急剧下降.综述高盆樱桃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繁殖技术、光合特性和适应性、遗传多样性、林业与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存在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3.
罗兰紫丁香快繁栽培与观赏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紫丁香108号为丁香属的一个优良高观赏性无性系品种,为了把优良品种培育、保护、扩繁、示范、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丰富自治区不同地区城市观赏植物品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研究其繁育技术,研制栽培与利用配套技术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林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方 《林业科学研究》1998,11(5):523-528
在对国内外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经济林生产总体框架提出设想。现全国有经济林经营面积2000万hm^2,近200个不同树种和多种经营方式,预计至2000年面积可达2600-3000万hm^2,年产值超1000亿元。提出经济林生产应用高新技术的突破口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培育新的品种;经济林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管理;经济林产产品的贮藏保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发展战略上可分近期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我国竹类植物研究现状,探讨了转基因技术在竹类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竹子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由于竹子的开花周期长、结实率低,新品种培育极为困难,极大地影响了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竹子育种工作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中在介绍竹子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近年来竹子再生过程中外植体的类型和发育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的使用以及遗传转化过程中农杆菌菌液浓度、培养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竹子遗传改良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分子标记、辐射育种、基因工程等现代育种技术及其发展将对农林复合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分析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中存在的诸如林木品种选育周期长,冠幅影响林下作物光合效应,与林下作物争夺资源导致林下生物量减少等问题,从遗传育种对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的作用,生物技术限制林木高生长和冠幅长势,选育优质高产林下作物等方面阐述遗传育种技术在农林复合系统中的应用,认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结构配置合理、种间关系和谐、实现高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我国杨树育种科学发展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我国杨树良种选育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制约我国杨树育种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我国杨树育种发展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及策略.具体策略:(1)加强外来种质资源引进,推动杨树自主创新;(2)建立科学规范的选种程序,保证新品种质量和增益的真实可靠;(3)推进资源高效型品种选育,降低集约人工林经营成本;(4)重视亲本群体...  相似文献   

19.
能源柳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树是世界上物种最多的属之一。因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生物量大等特点,成为最具规模化开发应用潜力的速生生物质能源林、用材林、碳汇林树种。瑞典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培育出了一系列优良品系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种栽培,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文从资源分布、良种培育、规模化种植及能源化利用等方面对能源柳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能源柳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