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贵州财经大学"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和传统招生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发现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虽优于传统招生模式下的学生,但提升空间很大,进而从提高专业认知、解决学习困难,探讨专业知识、加强相互交流,开展集体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客观科学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等方面提出优化大类招生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分流方案的科学合理对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国内高校实践的比较,文章总结归纳出专业分流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关键要点构成和实施流程。基于实践经验的剖析,研究发现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中普遍出现学生专业选择错位、教师和学生对大类招生模式缺乏认同、学生专业选择趋从性明显、专业生源质量分化加剧、配套改革跟不上及大类招生改革与"二次转专业"政策缺少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近年来的改革在不断发生变化,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在拓宽学生专业口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渐被各大高校采用,但同时也对专业分流后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在深刻分析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的优势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大类招生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新思路,以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培养满足食品产业需求以及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新时代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课题,"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培养适应食品产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农业高校中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根据食品产业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优势特色,整合优化校内外资源,构建面向食品全产业链的大类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覆盖食品"全产业链"的知识体系和核心竞争力,谨慎处理大类招生模式、专业分流、冷热专业分化、课程体系设置等大类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满足食品产业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按专业招生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按大类招生的大类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改革趋势.为实现大类培养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完善专业分流的衡量依据,允许学生有条件变更出口专业,多渠道满足学生的专业修读需求,用人单位摈弃按照专业选才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特色培养方案、培养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具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特色培养模式,以期为具有其他特色背景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实施此项改革措施。以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首批实施大类招生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为例分析改革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大类招生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识程度、学生志愿专业与意愿专业有较高的匹配程度、学生入学后的成绩较往年提高明显但生源质量并未有明显提高。通过总结梳理大类招生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类招生分流制度、完善本科生全员导师制、进一步拓宽大类招生口径以及做好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学生引导及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支持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技术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特点,以师范院校人文特色教育为依托,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研究,并系统阐述了专业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在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实践技能训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新技术支持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能够促进教、学、研三者的深度结合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大类招生和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学校对精英人才的诉求。以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试点,经济学、管理学大类的8个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大类招生和培养的内涵、实践过程及成效等方面着手探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的各个高校开始建立"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为了促进新时期教学的改革发展,促进学生选择的专业能够符合自身需要,实现社会职业的需求发展,新模式的形成为高校带来较为有利的建议。但在该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以及分流环节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相关对策,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建立发挥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类招生背景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涉农工科专业,具有明显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专业,进行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等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本文针对该专业分流后班级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第二课堂满意度高,第二课堂对专业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对实践教学内容印象最深的为参观葡萄酒庄,对选择专业起到作用主要为参观葡萄酒相关企业,其次为开放实验,再次为讲座。同时,创新能力培养对专业选择有影响,影响最大的为开放实验,其次为大学生创新计划,再次为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分流后大部分学生喜欢该专业,说明大类招生后第二课堂与创新能力培养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呈现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提升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培养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管理+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139"实践模式,凝练"一体两翼、数字国土"的专业特色,加大实验室平台建设力度,构建"4447"教学团队。通过实践和应用总结发现,该模式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效果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对相近专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专业指导、成长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大类班级日常管理与分专业后的班级日常管理,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大类招生下高校班主任工作对新形势下学生班级管理、优化教育和管理资源、增进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农业大学"2011计划"(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为背景,在对国土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校教育在"教"和大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方案。主要是: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完善,从"教"和"学"两条主线设计该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分阶段纵向推进学习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程,并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研究重点和目标,划分专业能力模块,结合课程群建设,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提出土地资源管理能力培养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框架及建设方案,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和业务项目夯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引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也面临着人才培养的挑战。当前,各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背景不一、培养模式差异较大,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在地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双重学科支撑下,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确立了"以生为本、知行合一、文理兼容"的理念,树立了培养"技术型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机制,并提出瞄准社会需求来修订培养方案、坚守应用本色来创新培养模式、强化知识更新来打造研究型教学、整合社会资源来构建协同育人的改革路径。"技术型管理"将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别于其他公共管理学专业的重要属性,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和改革经验可以为其他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管理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具有"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特点。GIS作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兼技术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本文结合GIS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GIS在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方向,提出提高本专业实践技能及促进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选取国内15所典型高校,从总学分、课程结构、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对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构建专业交流平台、夯实学科基础、设置专业方向、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专业认同与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学习投入、生活满意度、职业发展等一系列学习、生活、工作成长过程要素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西省三所高校310名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体特征变量:性别、年级、成绩、跨专业读研、学生助理工作经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毕业之后意向的调查,分析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探究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结果表明,三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平均分值为3.57,总体水平不高,其各维度平均得分排序为专业情感(3.75)>专业认知(3.66)>专业行为(3.51)>专业适切(3.3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是否跨专业读研、成绩排名等其他自变量对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不具有显著影响,学生助理工作经验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对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生源竞争愈发激烈。农业院校需要运用一些策略来科学、合理地设置招生大类。在分析国内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以及开展按类招生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如何吸引优质生源的角度分析了农业院校实施按类招生过程中招生大类设置上存在的涵盖专业不够宽泛、对优质生源吸引力不足以及大类内各专业冷热程度不均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农业院校在设置招生大类时可采取"扩大专业覆盖、强调内涵发展""体现培养特色、形成行业合力"以及"保持冷热均衡、注重动态变化"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招生制度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也是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转向基础教育的具体体现。此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对比实践等方式,重点探讨农林类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于学生学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此种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希望对国内相关院校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