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养殖规模快速扩大,畜禽废水大量产生,对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曝气吹脱是处理畜禽废水诸多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在有效降低畜禽废水有机污染物负荷的同时,还可以回收废水中的氮磷等元素为肥料.然而,关于吹脱工艺处理畜禽废水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综述.因此,该研究旨在总结吹脱法回收养殖场废水中铵盐的经验以及比较不同工况下的吹脱效率.此外,还比较了包含吹脱技术的几种复合处理系统对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主要的影响参数.结果表明,各处理系统可以通过从废水中提取有附加值的化合物及副产品,说明吹脱是脱除养殖废水和沼液中污染负荷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吹脱处理养殖废水和沼液的研究还不够广泛,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超声波和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对畜禽养殖场沼液进行脱氮处理,以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综合评价脱氮效果。先通过超声和光催化反应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值,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脱氮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为3 h、超声功率为50 W、沼液pH值为10.5的条件下,沼液总氮、氨氮去除率分别为65.39%、68.84%;而在光照时间为1.0 h、沼液pH值为8.0、流速为4.0 m L/s的光催化脱氮最佳试验条件下,沼液总氮、氨氮去除率分别为44.76%、39.90%;最后联合光催化和超声波对沼液进行脱氮处理后,沼液的总氮、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4.21%、83.58%,可以有效减轻后续沼液处理的负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温度、盐酸浓度、换液频率、搅拌与否为因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矿物质钙的溶出速率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鳗鱼骨矿物质脱除的影响,确定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结果]鳗鱼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用盐酸溶液脱除其中的矿物质,可提高胶原蛋白质量。料液比为1∶8(g/ml)时,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可充分溶出。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的溶出量增加。鳗鱼骨矿物质的最佳脱除工艺为:盐酸浓度0.5 mol/L,料液比1∶8(g/ml),温度15℃,静置,每1 h换液1次,共换3次。[结论]脱除矿物质后,鳗鱼骨的灰分含量由41.22%降低至0.03%,蛋白质含量由40.54%提高至81.47%。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卵囊的无菌化及体外脱囊是虫体体外细胞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提前处理卵囊,在不同脱囊液的条件下比较各处理组的脱囊率。试验结果表明,不经任何处理的卵囊,在37℃的温度下可发生脱囊,但脱囊率只有15.5%(90 min 的脱囊时间);100%bleach(含5.25%次氯酸钠)作用30 min,对卵囊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在 T+TDC(Trypsin+taurodeocycholic acid)脱囊液中,其脱囊率只有17%(约正常卵囊的20%)15%~20%的 Bleach 对卵囊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反而有很强  相似文献   

5.
以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壳为原料,分别采用HCl溶液和NaOH溶液处理脱除小龙虾壳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提取甲壳素,用NaOH溶液处理甲壳素脱乙酰基制备壳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甲壳素提取过程中的HCl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NaOH溶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并采用正交设计考察NaOH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甲壳素提取工艺条件为,在室温下用1.0 mol/L的HCl溶液浸泡24 h后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然后在90~100℃用2.0 mol/L的NaOH溶液处理4h,甲壳素提取率为16.52%.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50%、温度90℃、保温时间3h.干燥后的壳聚糖水分含量为3.21%,灰分为0.89%~1.00%,脱乙酰度为75.3%,黏度为18.7 mPa·s.  相似文献   

6.
盐渍海蜇中铝的脱除与质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针对海蜇制品中铝残留严重超标的问题,用5种不同试剂对盐渍海蜇进行铝脱除工艺研究,并分析了铝脱除工艺对海蜇质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剪切法(A/CKB探头)分析海蜇质构,可以更准确更稳定地测得海蜇产品的质构差异;供试的5种试剂中以复合脱铝剂的脱铝效果最佳,在脱除盐渍海蜇中铝的同时,基本保持了海蜇的质构等感官品质,可以较好保持铝脱除后海蜇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鲫鱼鱼鳞作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作为脱钙溶液,以0.5 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提取其胶原蛋白。单因素分析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12℃时,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提取时间每次2 d,脱钙酸浓度为0.4 mol/L,脱钙时间3 h,胶原蛋白提取率为1.142%。  相似文献   

8.
沼气发酵残余液(沼液)是一种典型的优质有机肥料。本研究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杨麦12号为材料,就沼液作为肥源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沼液对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以基肥施用沼液75000 kg/hm2、追肥施用沼液37500 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为最高,与不施沼液的对照相比,增加产量达12.26%。因此合理利用沼液,对浙东沿海淡涂泥田小麦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倩倩  陈贵元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62-166+183
[目的]筛选出梨果粗多糖水提醇沉过程中最佳的蛋白质和色素的脱除方法。[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多糖保留率以及数据加权平均法构成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选用三氯乙酸法、三氯乙酸-Sevage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和盐酸法9种脱蛋白方法对刺梨果粗多糖水提物的脱蛋白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对刺梨果粗多糖水提物的脱蛋白工艺条件。并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比较过氧化氢溶液与活性炭粉末对刺梨果多糖水提物的脱色效果。[结果]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佳,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样液与试剂体积比为1∶2、三氯乙酸与正丁醇体积比为1∶10、振荡时间为60 min,此时脱蛋白率为78.64%,多糖保留率为86.59%。活性炭粉末对刺梨果粗多糖的脱色素和多糖保留率均优于过氧化氢溶液。[结论]该试验优选出的方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可有效脱除刺梨果粗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最终确定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和活性炭粉末作为刺梨果多糖初步纯...  相似文献   

10.
洋葱粗多糖脱蛋白质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洋葱多糖脱蛋白质的最优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多糖损失率以及脱蛋白质处理后多糖的还原力和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为指标,比较了Sevag法、乙酸铅法、盐酸法、三氯乙酸法对洋葱粗多糖的脱蛋白质效果。结果表明:Sevag法脱蛋白质处理4次,洋葱粗多糖的蛋白质脱除率为79.44%,多糖损失率为22.30%,脱蛋白质处理后的洋葱多糖清除·OH的IC50值为16.00μg/m L,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还原力,对洋葱粗多糖的脱蛋白质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酸铅法和盐酸法,三氯乙酸法最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沼液中的悬浮颗粒物、氨氮、盐分等高浓度复杂组分,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预处理,探究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对膜浓缩工艺和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可降低沼液的浊度、电导率和氨氮浓度,并提高了后续超滤-反渗透浓缩沼液的膜通量和浓缩倍数。超滤对沼液浊度的去除率大于99%,超滤透过液的浊度小于2.0 NTU。鸟粪石沉淀预处理提高了超滤膜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截留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反渗透膜对CODCr和盐分的截留效率。经鸟粪石沉淀预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Cr、氨氮、电导率分别为135 mg·L-1、21 mg·L-1、0.16 mS·cm-1,出水水质优于对照组,且符合GB 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综上所述,鸟粪石沉淀法可作为膜法浓缩沼液的一种高效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盐酸和乙酸作为制备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体壁胶原蛋白前处理的灰质脱除液,研究了其灰质脱除效果及两种脱除液中各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乙酸灰质脱除液中有益元素含量钙、镁分别为10.53、0.44 mg/mL,锰、锌、铁、硒分别为4.37、2.98、7.50、0.033μg/mL,除锌、硒含量外,其余有益元素的含量均高于0.4 mol/L盐酸灰质脱除液中的含量,且乙酸对重金属砷的脱除效果也优于盐酸的脱除效果。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当乙酸浓度为0.6 mol/L、浸泡时间为3 d、乙酸的添加量为海燕体壁粉的15倍时,乙酸对海燕体壁灰质的脱除效果最好。这说明可以用乙酸来替代盐酸脱除海燕体壁的灰质,既有利于海燕胶原蛋白的制备,又有利于脱除海燕灰质液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去除餐厨沼液中的氨氮。[方法]以餐厨沼液为处理对象,研究温度,反应时间,起始pH值,镁、磷摩尔比和磷、氮摩尔比等因素对鸟粪石结晶法处理餐厨沼液,优化去除餐厨沼液中氨氮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起始pH值与恒定pH值对鸟粪石结晶法处理餐厨沼液的影响。[结果]通过调节起始pH值而无需保持整个试验期间pH值即可有效去除氨氮并获得较高纯度的鸟粪石。在温度28℃、起始pH 9.0、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当镁、磷、氮的摩尔比为1.43∶1.3∶1时,鸟粪石结晶法去除餐厨沼液中氨氮的效率最高,通过对反应后沉淀进行检测,确定其主要成分为鸟粪石。[结论]在最佳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8%左右,残留氨氮及水溶性磷浓度分别为48.74和35.35 mg·L~(-1),并且处理后的餐厨沼液化学需氧量/总氮含量(COD/TN)提高约8倍,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生经济植物对沼液净化处理的效果,本研究开展水生蕹菜对不同浓度沼液的净化试验,通过测试水生蕹菜对沼液中COD、TN、TP的去除效率及其生化指标,分析水生蕹菜的食品安全性与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水生蕹菜可以在高浓度沼液中栽培成活,并对沼液具有较强的净化效果;稀释40倍沼液COD去除率最高,稀释30倍的沼液水培水生蕹菜经济效益最好,重金属指标符合绿色食品水生蔬菜(NY/T 1405—2015)标准要求。通过沼液种植水生蕹菜既能充分利用沼液中的营养物质,又能减少养猪场污染物排放,而且其食品安全性又有保障,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混凝剂对牛沼液的净化效果,选择最佳处理工艺,为畜禽废弃物厌氧发酵沼液的循环利用和安全排放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种混凝剂、1种助凝剂,分别对牛沼液进行混凝试验,用矾花的形成、大小、沉降速度、浊度和CODcr值及其去除率评价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以氯化铁(320mg·L-1)二次混凝的效果最好,矾花形成最快且相对最大、浊度为119.4 NTU,COD值为260mg·L-1。将处理污水的混凝工艺技术应用在牛沼液的净化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净化效果,有望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Ni/Fe二元金属对对氯苯酚废水的催化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的Ni/Fe对含有对氯苯酚(p-CP)的废水进行脱氯处理,并研究了Ni/Fe配比、添加浓度、pH、反应温度及氯原子取代数目对Ni/Fe催化降解氯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Ni/Fe对p-CP的脱氯效率在其配比为2.95%时达到最高,此时Ni/Fe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1.671 m2/g,是酸洗过Fe0的4.33倍;Ni/Fe添加浓度为3~12.0 g/L,p-CP的脱氯效率随Ni/Fe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Ni/Fe对p-CP的脱氯效率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43℃时,Ni/Fe的脱氯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反应为吸热反应;Ni/Fe对氯代苯酚的催化特性随Cl原子取代数目的增加而增强。Ni/Fe对含氯代苯酚废水有非常有效的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鱼糜漂洗液中肌浆蛋白的利用率,以鲢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壳聚糖絮凝法和盐酸-壳聚糖絮凝耦合处理回收鲢鱼糜漂洗液中的肌浆蛋白,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chnken中心组合设计对盐酸-壳聚糖絮凝耦合处理的絮凝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盐酸处理(pH 3.0)可以显著提高壳聚糖作为单一絮凝剂时的肌浆蛋白回收率(从35.52%提高到81.54%),肌浆蛋白的最佳回收工艺确定为:pH 6.5,壳聚糖用量250 mg/L,温度30℃,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可以获得85.23%的高蛋白质回收率以及73.32%的COD去除率。同时,此方法引入鱼糜漂洗液中的NaCl质量分数为0.006%,不会使后续废水处理成本增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猪场厌氧发酵沼液复合菌群的筛选及静态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猪场沼液排放的河流及沿岸收集污染的水样进行定向分离、富集培养,获得能有效分解沼液有害物质、悬浮物,但又不会过多利用氮、磷等营养成分的复合菌群。处理沼液的试验结果表明,选定添加0.5%复合菌群,其处理沼液CODcr效果最好,不会大量降解氨氮和磷,且能有效降低沼液中的蛔虫卵、粪大肠杆菌等有害物质,还能去除沼液中的悬浮物,降低沼液浊度,达到农田灌溉标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合菌群处理后的沼液,其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显著提高,明显降低始沼液毒性。结果表明,猪场沼液经复合菌群处理后,营养、无害、悬浮物少,作为水肥可加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武昌鱼鱼鳞作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作为脱钙溶液,用0.5 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提取其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选择脱钙时间、脱钙酸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为影响因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当提取温度确定为12℃时,4个因素对武昌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固液比﹥脱钙时间﹥脱钙酸浓度﹥提取时间。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脱钙时间3 h,提取时间每次1.5 d,脱钙酸浓度为0.4 mol/L,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1.142%。[结论]该研究为鱼鳞胶原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盐酸和乙酸作为制备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体壁胶原蛋白前处理的灰质脱除液,研究了其灰质脱除效果及两种脱除液中各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乙酸灰质脱除液中有益元素含量钙、镁分别为10.53、0.44 mg/mL,锰、锌、铁、硒分别为4.37、2.98、7.50、0.033 μg/mL,除锌、硒含量外,其余有益元素的含量均高于0.4 mol/L盐酸灰质脱除液中的含量,且乙酸对重金属砷的脱除效果也优于盐酸的脱除效果.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当乙酸浓度为0.6 mol/L、浸泡时间为3d、乙酸的添加量为海燕体壁粉的15倍时,乙酸对海燕体壁灰质的脱除效果最好.这说明可以用乙酸来替代盐酸脱除海燕体壁的灰质,既有利于海燕胶原蛋白的制备,又有利于脱除海燕灰质液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