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此文采用正交试验对杏鲍菇灌肠的最佳配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肥瘦比,杏鲍菇、大豆蛋白、淀粉的添加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添加量5%、肥瘦肉比例3∶7、淀粉添加量15%、大豆蛋白添加量5%时,产品品质和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2.
曹阳  张丽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90-16991,16994
[目的]寻求胡萝卜风味火腿肠的最佳配方。[方法]以猪肉和胡萝卜为主要原料,以大豆蛋白和糯米淀粉为辅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胡萝卜汁的最佳添加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汁、糯米淀粉、大豆蛋白、卡拉胶、食盐、香辛料、味素、白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最佳配方为猪肉60%(肥瘦比1∶4)、胡萝卜汁13%、糯米淀粉8%、大豆蛋白4%、卡拉胶0.3%、食盐3%、香辛料0.8%、味素0.3%、白糖1.2%。[结论]该研究不仅丰富了火腿肠的种类,增添了肠制品的营养,也为胡萝卜的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兔肉草腥味的去除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菇味兔肉香肠的原料配方进行研究,以研制出可食率高、营养、方便的产品。[方法]以兔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平菇,制作出菇味兔肉香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去除兔肉草腥味试验和原料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添加0.04%的β-环糊精、1.2%的白糖和1.2%姜可有效去除兔肉的草腥味;菇味兔肉香肠最佳原料配方为肥瘦比2∶8,平菇添加量27%,淀粉添加量7%,在80~85℃的温度下蒸煮50 min香肠质量较高。[结论]研究可为兔肉加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灌肠工艺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天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20-7521
[目的]探索加工杏鲍菇灌肠的最佳工艺配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杏鲍菇灌肠品质的3个主要因素——杏鲍菇添加量、淀粉用量和大豆分离蛋白用量进行探讨,以确定杏鲍菇灌肠生产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杏鲍菇灌肠的最佳工艺配方为10%的杏鲍菇,10%的淀粉和3%的大豆分离蛋白;杏鲍菇和淀粉用量是影响杏鲍菇灌肠工艺配方的关键因子。[结论]在灌肠过程中加入杏鲍菇能够改善灌肠风味,提高肠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玉菇栽培的适宜培养基质配方。【方法】以白玉菇菌株XBG-05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设计,研究了以木屑、棉籽壳、豆粕、麸皮和玉米粉为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白玉菇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白玉菇栽培的适宜培养基质配方。【结果】高氮素成分辅料的添加效果更好,表明白玉菇对基质中氮素的要求较高,适合于富营养栽培。【结论】白玉菇适宜的栽培配方为豆粕4%,玉米粉20%,麸皮12%,木屑10%,棉籽壳54%。采用该配方,在试验条件下,发菌期为61 d,子实体的产量每袋124.86 g,生物学效率达到33.3%。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在白玉菇菌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尿素、豆粕、玉米粉,研究不同的原料组合对蚯蚓养殖效果的影响,选出以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采用白玉菇菌糠饲养蚯蚓时,添加辅助原料是非常重要的,高氮素成分辅料的添加效果更好,表明蚯蚓对饲料中氮素的要求较高,适合于富营养饲养。蚯蚓繁殖和增重适宜的菌糠中三因素添加比例为尿素0.2%,豆粕6%,玉米粉2%。采用该营养水平,在试验条件下,单盆繁殖数为19,单盆增重为17.85 g·袋-1。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菇味兔肉香肠的加工技术。[方法]以兔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平菇,制作出菇味兔肉香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去除兔肉草腥味试验、腌制剂配方试验、原料最佳配方试验和调味料最佳配方试验;同时研究菇味兔肉香肠的工艺参数和营养品质。[结果]添加0.04%的β-环糊精、1.2%的白糖和1.2%姜可有效去除兔肉的草腥味;腌制剂最佳配方为:亚硝酸钠100 mg/kg、复合磷酸盐0.3%、腌制时间36 h;香肠原料配方为:肥瘦比2∶8、平菇添加量27%、淀粉添加量7%;香肠调味料配方为:白糖1%、食盐3.5%、味精0.3%、香辛料1.5%;该香肠在60~65℃温度下烘烤40~50 min,在80~85℃温度下煮制50 min左右,香肠质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丰富了兔肉的食品加工技术,是兔肉加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鹅骨泥在红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鹅骨泥的制作过程,并将其在红肠中添加后对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淀粉、鹅骨泥、大豆蛋白等添加量对红肠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添加范围。并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诸因素影响红肠品质的最佳添加量为:大豆蛋白1.2%、鹅骨泥15%、淀粉5%。  相似文献   

9.
将菇渣发酵产物生产的有机物料与草炭、蛭石进行混合调配,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并通过小白菜基质育苗试验检验其应用效果,以筛选菇渣型蔬菜育苗基质最佳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菇渣复合型育苗基质理化性质完全符合工厂化育苗基质要求,不同菇渣配比基质中,以20%菇渣用量配合10%蛭石和70%草炭为最佳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制作魔芋珍珠奶茶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淀粉用量、魔芋粉用量、海藻酸钠浓度、乳酸钙用量对魔芋珍珠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奶液、茶汁、魔芋粉和白砂糖添加量对魔芋珍珠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魔芋珍珠的最佳配方为淀粉用量10 g,魔芋粉用量4%,海藻酸钠浓度0.4%,乳酸钙用量0.10%;魔芋珍珠奶茶的最佳配方为奶液用量50%、茶汁用量20%、白砂糖用量5%、魔芋粉用量为0.20%。[结论]该研究可为魔芋珍珠奶茶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广维  鲁德迅  张泉亮  白洋  石亚中  伍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65-10268,10350
[目的]选出提高食用菌产量与栽培效益的最简便高效的方法.[方法]以袖珍菇夏丰一号为原料,研究袖珍菇菌丝最适生长条件,探讨脱毒菌株、孢子分离菌株、组织分离菌株与未经处理的菌株菌丝体生长状况、生物转化率、产量等.[结果]袖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组合是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0,该条件下菌丝日均生长速度最快,达6.511 mm/d;与其他组菌株相比,脱毒菌株经过数次尖端脱毒处理后,产量高、发菌期短、出菇早、性状稳定,适宜种植.[结论]袖珍菇脱毒菌株和组织分离菌株由于性状稳定而适宜种植,而孢子分离菌株和未经处理的菌株性状不稳定,可作为培育、改良新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张海波  陈正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16-9118
利用酶解法去除麦麸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对影响反应的工艺参数:酶解时间、温度、固液比及加酶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固液比1:12,水解温度100℃,加酶量3ml,酶解时间20~30 min;碱性蛋白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固液比1:12,水解温度50℃,加酶量0.3g,酶解时间120min;酶解后木聚糖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分析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菇头、异形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国际通用的非生物评价法,评价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与杏鲍菇商品菇相比,杏鲍菇副产物灰分、粗脂肪、粗多糖、Ca、Fe、Zn、Se等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粗蛋白还高出20.69%;杏鲍菇副产物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6.38g·hg-1,必需氨基酸总量为6.16g·hg-1;从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和氨基酸比值系数(RCAA)分析,杏鲍菇副产物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但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较高,可与谷物类食物互补搭配;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略低于杏鲍菇商品菇;营养指数(NI)与香菇相当,略高于商品菇;杏鲍菇副产物营养丰富,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绿豆淀粉进行复配,以蓬灰、磷酸盐为代明矾替代物,确定最优感官工艺技术参数,提高粉丝的感官特性。最佳配比为:绿豆淀粉含量为15%,磷酸盐含量为O.5%,蓬灰含量为0.7%。  相似文献   

15.
姚妙爱  周玉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05-19606,19612
[目的]对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生产白糊精和黄糊精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为生产提供参数指导。[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生产白糊精、黄糊精的最佳参数。[结果]通过试验得出生产白糊精最佳工艺参数为酸用量与淀粉量之比0.20、温度120℃、时间2 h、体系含水量23%。生产黄糊精的最佳参数为酸用量与淀粉量之比0.25、温度140℃、时间2 h、体系含水量20%。[结论]该试验确定了生产黄糊精与白糊精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以4个双孢蘑菇菌株As2796、W192、W136、W20为材料,观察其在杏鲍菇菌糠栽培基质上的发菌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4个供试菌株在杏鲍菇菌糠基质上均可发菌,表现最好的为W192菌株,其菌丝发菌速度快、长势强、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短(19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5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丝发菌速度较快,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0 d,发菌至出菇时间分别为46 d和47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较差的为W20,菌丝发菌速度慢、长势弱,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1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9 d。子实体表现最好的为W192,其菌盖大小适中且厚,直径为3.85 cm,厚度为2.16 cm,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质最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盖厚度分别为2.13 cm和2.14 cm,直径为3.89 cm和3.25 cm,菌柄略细微长,菇质中等;较差的为W20,菌盖薄且小,厚度为2.10 cm,直径为3.13 cm,菌柄细长,菇质较差。W192产量最高,达到53.44 kg/m~2;其次为As2796和W136,分别达到46.73 kg/m2和44.43 kg/m~2;产量较差的为W20,仅42.53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